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97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97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广生替赵兴担心:“据说太仓有粮,但太仓设在通州,即便有粮,也不能也不敢运过来啊。”

    是的,为了就近运河,大明在通州设立了太仓,也就是国储库,夏天存粮,冬天消耗。且不说现在还有没有粮食,即便有,从通州道京师一马平川,粮队就是给建奴准备的,绝对不行。赵兴一笑:“诸位放心,粮食的事我自有办法。”然后命令智风:“智风,把咱们从山西带回来的东西拿上来,我今日就给大家交个底。”

    智风遵命之后出去,转眼就拿来了一个小箱子。

    赵兴接过,对着亲卫毛守义道:“为防机密泄露,你带着缇骑兄弟,立刻将这个大堂团团围住,没有我的命令,连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去。”

    听到这样的安排,所有的人都知道要有大事发生了,不知道这次是谁倒霉。

    等毛守义安排完毕,赵兴叫过来钱千城:“钱千户,我交代你的事情办的如何?

 第214章 捕杀晋商八大家

    钱千城是赵兴嫡系中的嫡系。得到赵兴召唤,立刻上前一步:“启禀大人,按照您先前送过来的名单,属下秘密的监视查访,应该没有纰漏了。”

    看着一群莫名奇妙的属下,赵兴再问:“京城内有没有粮食?”

    钱千城立刻接口:“京城不缺粮食,之所以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粮食已经被有些人事先囤积起来了。”

    所有的官员属下们没有惊讶,要是奸商不趁着国难囤积居奇,那才是应该惊讶的。

    赵兴抖落的名单:“晋商八家一共是50家粮商,存储多少?”

    钱千城道:“得到了这个名单之后,按照大人的吩咐,我们严密监控这五十家的一举一动。就在建奴入寇京师前,这50家粮商,一起收购京城内的粮食,数目不少于五十万石。在城外囤积隐藏的不下百万石豆料。然后在建奴入寇之后,他们故意的制造恐慌,其心可诛。”

    这时候,主持此事的郭广生感叹道:“卖国奸商,他们再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是真的佩服咱们的大人了,在陕西的时候,明明知道八大晋商资敌,却不动手,原来是为了今日啊。五十万石啊,不但能给大人准备充足,而且还能给京师百姓将士以鼓舞,哈哈哈,奸商,怎么能斗的过睿智的大人?”

    朱晨光也不由得佩服起赵兴的暗藏手段了,如果五十万石的粮食投入到市场中,对现在人心惶惶的京师百姓将士,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安定效果啊。那么,皇上交代的事,就全部迎刃而解了。

    看着一头雾水的属下,赵兴不无得意的揭开了谜底:“本官在山西,就收集到了以范文斗为首的奸商,暗通建奴,倒卖物资资敌事。”然后拍打了下眼前的箱子:“这都是他们八家通敌的确实证据。我当时不办他,就是让他们在京城里,先为我们收购粮食,等今日为我所用。嘿嘿,拿着他们的钱,给我们收购储存粮食,这是多么合算的事情啊。”

    听到这话,所有的官员无不恍然大悟,无不佩服赵兴的未雨绸缪。当然也有人脸色苍白惊慌失措。

    这时候,一个指挥俭事突然哎呦一声,然后跑出来,捂着肚子向赵兴告罪:“指挥使大人,属下三急,告个假。”

    赵兴冷冷的看着他半天,突然一笑:“真没想到,八大家都买通了我们锦衣卫啊,还是你这么高的职位,还是在这关键时候,不惜暴露的去通风报信。”

    这个指挥当时叫起了撞天屈:“大人,您误会啦,属下真的是三急啊。”

    赵兴冷冷的道:“那你站在这里别动,只要一刻中,你拉裤裆里,我就给你赔罪,如果没有,你就等着问罪吧。”然后也不再理他,继续跟诸位属下交代自己在山陕之地的经过,以及一样一样确实的证据。

    一刻钟,即便是那个镇抚怎么努力,也没见屎尿,“智风,给我拿下他,仔细审问,我们绝对不能出现家贼。”

    一听家贼这话,当时这个指挥就屎尿喷出了,但这已经晚了。谁都知道,这是这家伙被吓出来的。

    这个指挥被带走,赵兴煽动了下鼻子前留着的屎尿屁的味道,对着诸位道:“诸位放心,这是这个家伙自动跳出来的,我不得不办,我绝对不能让他坏了我的大事。但你们其中还有收了八大家钱的,那是以前的事,我不管,就当没发生过。但以后我希望大家收敛点,至于你们的损失,我会正大光明的给你们的。”

    一听赵兴如此说,所有的人都不由的长出了一口气,即便那些面色苍白的,也带着感激缓和了下来。

    “钱千城,你立刻带领你的属下,按图索翼,捉拿山西八大晋商在京的商铺,没收他们的粮食家产。”

    钱千城这时候,已经是容光焕发,站起来对赵兴大声回答:“属下尊令。”

    赵兴郑重道:“我们这一次行动,难免让其他商户人人自危出现混乱。所以,我要求你带上你我收集的证据,每查抄一个奸商,就当街立刻公布充足的证据,如此就能安定人心。去吧,为国锄奸,为窘迫的京师收取物资。”

    钱千城大声接令,然后调集自己的人马,立刻冲向了那些分布在京师各个地方的,八大家的商铺,开始一场大查抄。

    “我们这里一动,山陕八大家就会得到消息,或逃亡,或转移家产,所以,侯志旺。”

    侯志旺大声答应:“属下在。”

    “你立刻带着你的镇抚司千户所有人马,一入双马,立刻出京,日夜不休。”然后扫视了一眼满堂的官员:“一定要赶在所有能给八大家报信的人的前面,赶到山陕,先命令固关县令和锦衣卫,封锁固关,隔绝直隶和西北最近通道,放心,他们早就是我们的人了。然后你统帅山陕所有的锦衣卫,立刻按照我的账册名单,查抄抓人,必须将这卖国的八家一网打尽,如果山西官员敢于插手阻拦,有一个抓一个,一旦有敢反抗,当场格杀决不能手软心怯。”

    面对这杀气腾腾的命令,侯志旺毫不犹豫的大声接令。

    “记住,一定要快,我只能和诸位大人在这大堂上讨论公务到天黑。”

    看着侯志旺小跑着冲了出去之后,然后歉意对诸位属下拱手:“无论诸位怎么想,本官是为诸位好。”

    所有的官员都明白,这次对卖国的八大家晋商的雷霆手段,将给大明造成一场地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人头落地,也不知道上下有多少官员牵扯其中。赵兴这么做,是真的保护大家。于是大家一起躬身:“感谢大人体恤,感谢大人给我们自证清白的机会。”

    赵兴看着明白了自己良苦用心的属下,满意的点头:“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就好,等着吃风暴过后,我给诸位赔罪。”

    面对难得这么好的上司,大家再次躬身感谢,从现在开始,骆养性想回来,都回不来了。

    大家继续议论正事,当午饭的时候,自然有人端到了大堂门口,再有缇骑兄弟送进来。吃完的碗筷就直接堆在了大堂,以防有人利用碗筷送出消息。而想要上茅厕,毛守义带着两个兄弟直接跟随,然后就站在这个家伙的面前,大眼瞪小眼的看着。

    尴尬?先放弃吧,这样可比落个卖国嫌疑强太多啦。

    其实,不追究以往,是真的保护,避免以后有人怀疑,大家是从心里感谢赵兴的。只是这一个举动,锦衣卫的高层就真心的服气了赵兴,感激了赵兴,彻底的归心了。如果未来即便骆养性回来,他也再指挥不动这群人了。

 第215章 税务官锦衣卫

    继续在大堂中踱步,赵兴开始安排下一步的工作。“皇上将京城的稳定的重任交给了咱们,物价能稳定了,但流言需要断绝,尤其是那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破落户,我们必须给予坚决的打击。五城兵马司的兄弟们,已经上城御敌去了,顺天府的人手根本不够,现在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我现在决定,恢复锦衣卫坐班巡街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裁撤巨大的风波中,已经被官员们剥夺了,当然也就断了锦衣卫的一笔收入。对此,锦衣卫的上下对这个问题都是怨气冲天,今天听说再次恢复原有的制度,无不欢欣鼓舞。

    “但这一次坐班的,就不要再去各个衙门了,那会无端的增加我们和官员集团的矛盾,同时根本也不可能抓到任何一点的证据,那就是一种费力不讨好。”

    赵兴的这个决断,正打在了锦衣卫和各个衙门之间的痛点上。不管是任何一个衙门,都自认为自己有君子操守的,即便不这么认为,老是被人明目张胆次果果的用不信任的眼睛盯着,也不舒服。他们要想隐瞒你,你做班的锦衣卫根本就得不到任何消息,反倒平白的弄一肚子闲气,招到那个衙门的官员一顿的里出外进冷嘲热讽。与其做着表面上的功夫,还不如背后悄悄的下手呢。

    “我们现在就拨一部分人马,开始进驻各个商铺。当然咱们也别白去坐着,收集市井民间的情报,这是第一,还有就是向那些商铺收取税收,对了,国朝是不许向商人收取赋税的,咱们也不能违背国策,但是在这天下有难的时候,向那些爱国的商人们收取一份子钱。”

    大家闻听,不由得一起得意的大笑。

    还是那句话,锦衣卫和官员是天生的敌人,而官员努力的争取到了免除商人的赋税。还不是那些商铺,几乎都和他们有关系?只要能给官员添堵,锦衣卫是乐于执行的。同时,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来源。

    赵兴之所以如此做,也是有他的目的的。于是得意的向属下们解释:“收份子钱,这个名字不好啊,这是让人明明白白的知道,是我们锦衣卫刻苦商民,我们自己送把柄臭名声,让官员们攻击我们。这是恶政,我们这届必须革除。”

    大家愕然,刚刚你不还说要收份子钱吗,这怎么转眼就变卦啦。出尔反尔,不是为官之道啊。

    赵兴得意一笑:“份子钱,让我们在官员和百姓间,坏了名声,必须废止,但你官员不是坚决的阻止国库对商人收税吗?那好,我锦衣卫收捐。嗯,你们各个官员嘴巴上不是老挂着忠君爱国吗?那好,咱们就将这个捐,取名就叫爱国捐,我给你们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的爱国表现。”

    大家闻听,无不拍手叫好:“对,就叫这个响亮的名字,堵死那群混蛋的嘴。想一想那群混蛋吃瘪的样子,属下们就开心的拍手啊。”

    “此捐通过我们锦衣卫,名正言顺的向全国商贾开增,如此,我们锦衣卫又兼任了一个全国税务司的担子,很沉重的噢。”

    大家一起勇于任事的大声表态:“担子再重,我们也坚决完成。”

    对于属下对收钱这事如此不怕困难,勇于担当,赵兴表示非常满意。

    向商贾收捐,是这些的擦边球。这个办法推行下去,全国的商税就上来了,虽然赵兴准备将这笔巨大的收入交给内帑,但现在是,国凡有事,户部就盯上内帑,也就变相的为国了。

    只要内帑宽裕,崇祯大方,那么,大家或许就不再将填补国库窟窿的主意打在已经被敲骨吸髓的百姓身上了,那么,未来开征的三饷,或许就能不施行了,到时候,逼迫百姓揭竿而起的原因之一就消弭了。整个大明的局势就会好一点吧。

    “不过这次我们和以往不一样,原先收取份子钱,完全取决于坐班的锦衣卫兄弟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的总收入会少,而可能肥了那些坐班的兄弟,最终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这次我改变一个决定,其目的就是维护大家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在座的所有人没有任何一个反对的,因为那些商铺上交的份子钱,的确是随着坐班锦衣卫的喜好,自己口袋咯得多了,上缴的也就少了。最终损失的是整个集团的利益,因为在座的诸位毕竟不可能,亲自跑过去收份子钱吧。

    “所以我规定,咱们锦衣卫过去,就按照各个商家每月的营业收入,收取固定的爱国捐。”然后顿了下,“但是严格的规定,每个月营业收入低于十两银子的小商小贩,坚决给予免除。十两银子以上,按照4哩的原则,也就是4,收取爱国捐。只要商人在一地缴纳了爱国捐,拿着我们的凭证,只要没有再次交易之前,走到全国任何地方,全部不需再缴纳。”

    指挥同知李必成拍手叫好:“这么少的份子钱,既不给商家增加负担,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给我,同时,聚少成多,我们又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另一个同知也欣慰的道:“而这么少的比例,又会让那些背靠的大山们,感觉和我们争争计较不值当的,所以双方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大人真的是拿捏的准啊。”

    赵兴得意道:“这也是我在底层坐班的时候,仔细研究过的。咱们在全国推行这个方法之后,所得收入,我们就留下5成,作为咱们诸位的廉政福利,和锦衣卫开销,最终我们锦衣卫的所有费用,都不必再从内帑出,为皇上分忧。”

    这样一来,就等于每年给内帑减少五六百万啊,这让大家有点担心,赵兴这么做,最终苦了锦衣卫兄弟。

    赵兴打气道:“留下我们的,剩下的上交给皇上做为内帑的收入。大家不要担心自己分的少,我怕你们将来会拿到手软,拿到不好意思。而同时,我们又向皇上上交了费用,不但为皇上解难,而且还会被皇上更看重咱们。到未来,谁要是再敢跳出来,要裁撤咱们,我估摸着,不用咱们操心,那位——”然后就端起小肩膀笑的嘎嘎的。

    在座所有的官员就互相看了一眼,就一起跟着端着小肩膀,笑的嘎嘎的。

    “好了,天已经黑了,咱们开始连夜的办正事。我命令,在京的指挥使和北镇抚司合计10个千户,立刻全体出动,上街,抓流言散布者,抓趁火打劫者,抓滋扰百姓的流民。但是大家记住,拿出奸细,就地正法。抓到地痞流氓,立刻送过来,我要在京城内,成立赎罪营,将他们送到城上去。能够立功的,赦免他们的罪过;依旧顽劣不改的,就地杀头。毕竟京城上百万的百姓,这样的人没有7万也有6万,老天有好生之德,我们锦衣卫,再也不能以好杀出名了。”

    李必成点头:“指挥使大人果然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些滋扰地方的泼皮破落户,往年抓了,只能是一关了之,徒费粮食,或者是打顿板子,一方了之,反倒更增加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次好了,让他们上城为国,正好补充城上守卫力量,真的是一举多得啊。”

    所有的官员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底气十足的大声接令执行。

    这一次,是从锦衣卫建立以来,唯一的一次,大家心甘情愿的执行任务。

    锦衣卫的性质,从现在才真正开始了改变。

 第216章 回家的喜报

    赵兴的娘正在给左邻右舍求借粮食的人分发着米粮,对着一个饿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邻居安慰道:“不要紧的,我家还有点,大家省着点吃,总能挨过去的。”

    这个邻人拿出了一包银子:“这是今日这袋子米的钱,请老嫂子收下吧。”

    娘看了下这包银子,足足有十两,这可是这一家原先一年的开销啊。但今日却仅仅能买上半袋子米。

    世面上的米价在顺天府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三重打压下,并没有涨价,还是精米一两,粳米八钱,而杂粮只有五钱。

    价格没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