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亲军锦衣卫-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一句,当时将这个贺年光气的满面通红,再也没了大员的涵养。豁然起身,指着赵兴的鼻子恼羞成怒怒吼:“本官是万历年的进士,给你这个丘八的面子,和你和颜悦色的商量,你还真当你是什么东西?交出银子,否则我参你。”
赵兴看着这个恼羞成怒的老头表情,当时也怒火中烧:“进士有什么豪横的。你既然是为朝廷官,那就该管朝廷事。一个都粮参政,上任已经三月,却没有为嗷嗷待哺的边军筹备一粒米一文钱,还有脸面跑我这里摘桃子,真真厚颜无耻到里你这地步了。来啊,咱们丘八不会动嘴,那就动手,将这个无能的家伙乱棍打出。”
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毛守义,当时就抄起了一个枪杆,掂量一下,似乎嫌轻,于是,直接跑到了门后,抄起了粗大的顶门杠。
看到这个架势,贺年光当时面色惨白直接嚎叫着抱头鼠窜而去。
作势欲打的毛守义和大喊大叫的赵兴看着他狼狈的背影,不由得一阵哈哈大笑。
不能真打,因为他是进士出身,赵兴真的打了,那就是等于得罪了一个阶层。为了维护这最被重视的出身,那天下所有的进士就都会跟赵兴拼命的。
再说了,再看那贺年光的小身子骨,都六十几岁的人了,不要说一顶门杠了,动一个指头就能让他丧命。为这么大点事闹出人命来,真的是不值当的。
赶走了这只苍蝇,赵兴押着银子继续前进,来到了他的第1个目的地威远堡。
威远堡有守军一个千总,应该有员额一千一百。
当赵兴赶到的时候,在眼前的长城这个兵堡,让赵兴感觉到无力。本来应该是一座巍峨的军事碉堡,但是那堡寨已经破败不堪年久失修,连堡门都摇摇欲坠。城头一杆大明的军旗,都已经退掉了颜色,在风中无力的低垂着,显得无比的沧桑老迈。
赵兴没有进堡,而是拿出了钦差的关防,命令守军出城接受检校。
这个千总,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当然不敢违抗命令,带着他的所有属下跑到了堡外站队。而跟着这群将士们身后的,是一大群的乞丐,其实那不是乞丐,那是将士们的家属。
这位千总跑上前来,给赵兴双膝跪拜施礼:“属下何光,拜见钦差大人。”
赵兴就一皱眉,看着这个千总,带着的头盔已经锈迹斑斑,原本应该有的威武红樱,早已经退了颜色掉了毛。而身上的铠甲,更是稀稀落落的,只剩下几片甲叶。下身的裤子,更是补丁摞着补丁,都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脚上穿的竟然是一双草鞋,露着肮脏的脚指头。
而再看他身后那七扭八歪排着的军兵,真如卢象升前年巡边所说:“馁而病、僵而仆者且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但有人形,全无生趣。见臣督临,犹跪路跪门,纷纷告讨。其余则皆垂首丧气而已。彼其心岂不甚苦,势岂不甚危,情岂不甚迫?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军事纪律废弛已极。”
看着这些兵,所谓的兵,一个个拄着棍棒(刀枪已经战损典当了)赵兴鼻子不由一酸,就是这样一群人,还坚持着站在长城之上,为国戍边,守卫着这辉煌的大汉文明啊。
赵兴收回目光道:“何光将军,首先你是军人,军人无论见到谁,即便是见到当今的皇上,也只能是单膝下跪。而不能是双膝跪倒。这是咱们军人的尊严。”
何光看了下赵兴,缓慢的竖起了一条腿。
“我们是军人,不管见到谁,都必须自称末将而不是小的,我们不比任何人低气。”
何光再看了眼赵兴,慢慢的将胸膛挺了起来:“末将知罪了。”
赵兴上前伸手搀扶这位坚守戍边的将军:“将军请起来回话。”
“末将尊命。”
“请问将军,你部应有多少将士,实际有多少将士?”
何光直言:“应有将士马夫等一千一百,现在实际有四百一十一。”
赵兴皱眉,拿过赵梓手中的名册看了眼,又丢回给他:“空额这么多?你吃了多少?”
何光不再惊惧,只是苦笑:“钦差大人看看,末将要是吃了空额,还是这样一身打扮吗?”
赵兴点头:“为什么缺了这些?”
何光眼圈一红掉下了眼泪:“有和鞑子战斗死去的,有受不了困苦自杀的,有因为饥饿饿死的。而上面从天启三年就没有补充。”
赵兴再点头:“积欠多久?”
何光落泪回答:“从天启元年到现在,末将也不记得是多长时间了。”
赵兴大惊:“这么久?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何光凄苦道:“原先天启年间,虽然欠饷,但每年五节六寿,皇上还有赏赐下来,勉强能维持一日一粥。但等新皇登基,就彻底的没了。所以,将士们守边,家属们或乞讨,或挖野菜草根,或倚门卖笑,才带回点吃的让我们活命。”然后掩面哭泣:“就比如末将,老妻带小儿去乞讨了,都出去十日没有音信,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或许已经饿死在哪个沟渠,或许已经被豪强劫掠卖给了人贩子。末将的女儿,就在前面的镇子上青楼卖笑,末将都不敢去镇上了。”
如此一说,赵兴都为之哭泣了,其他边军,却依旧麻木的看着,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值得哭泣,或许,眼泪早就流干了。
擦干了眼泪,赵兴站到了“队伍”的前面,大声的宣布:“本钦差这次来,就是奉皇上圣旨,看望诸位。”
大家一脸麻木。
“本钦差,不久前打掉了山西巡盐御史,为大家筹措了钱粮。现在我宣布,补发你们从天启年到今日的所有积欠。”
赵兴话音刚落,没等反应过来的将士们发声,却听到外面一声断喝:“赵兴,积欠不能发。”然后一声响亮的通报:“三边总督,杨大人,到——”
第207章 和杨鹤杠上了
杨鹤是一个儒雅的老人,在他身上根本就看不出做为督师三边的威武,更像是一个老学究。当然,也就带着一身老学究的执拗。
他站在赵兴的面前,不拜不跪,就那么死死的盯着也不拜不跪的赵兴,然后两个人一起责问道:“见到本督(钦差)为何不跪?”
从第一句话就足可看出,两个人是杠上了。
杨鹤傲然道:“本督,三边封疆大吏,进士出身,岂能跪你这跋扈小人,锦衣卫之狗。”
赵兴冷笑:“本镇抚是皇上亲军,现在是钦差,代表着皇上。钦差所到如万岁亲临,我不管你是什么总督,我且问你,你还是不是大明的官员,皇上的臣子?”然后头也不回的对赵梓道:“赵经历,记上,我要弹劾杨鹤不为大明官,不尊皇上之罪。”
杨鹤虽然面色大变,但还是倔强道:“我拜见的是皇上,不是你这条狗。”
赵兴冷笑:“我不管你拜见谁,你必须给我跪下。”
杨鹤当时大吼:“贺参政,弹劾赵兴拿自己比作皇上,死罪。”
赵兴嘿嘿一笑:“赵经历,记上,弹劾杨鹤捏造事实,污蔑钦差不讲礼仪,请三法司,对,还有礼部严查。”
“贺参政,记上,弹劾赵兴狐假虎威目无尊长,败坏万岁名声。”
“赵经历,记上,蔑视皇上不尊礼仪。”
“贺参政,记上,擅权僭越,收买边军意图不轨。”
“赵经历,记上,三年为官,致使边军将士行同乞丐,昏聩无能。”
“贺参政,记上,蔑视上司,飞扬跋扈。”
“李经历,记上,无视钦差,不守规矩。”
“贺参政,记上,一路嚣张,扰民欺官。”
“李经历,记上,三年剿匪越剿越乱无能之辈,窃据高位。”
“贺参政,记上,扣押军饷,激起哗变。”
“李经历,记上,行招抚之名,行养贼自重,其心可诛。”
“你——”
“我,我怎么啦,都说镇抚司最能捏人罪名,今日一见,感情杨大人才是其中翘楚,来来来,我们继续,咱们决战到天亮啊。”
当时这句话气到杨鹤血压直线上升,就只会你你的了。
赵兴不依不饶:“你到底是跪还是不跪。”
杨鹤倔强的站着。
赵兴退后一步:“其他罪名且不说,你一个蔑视君父的罪是做实了。来啊,镇抚司缇骑何在,拿下杨鹤,打入昭狱。”
毛守义等缇骑一起轰然应诺,提刀向前。
杨鹤带来的一百亲兵立刻一拥而上,刀剑相向。
毛守义大吼一声:“缇骑奉皇命办差,阻差者死。”
这一声低气十足的大吼,当时让杨鹤的亲兵就一哆嗦,他们可是知道,这群缇骑那是说杀人真杀啊。而且他杀你,办差没罪,你杀他,造反灭门。
这仗怎么打都输。
所有的亲兵在毛守义的怒吼下,开始变得犹豫惶恐起来。思想的混乱,给一个团队带来的后果,绝对是一场灾难的。”
贺年光看到这样剑拔弩张的局面,这个小老头当时差点吓得尿了裤子。当初他鼓动杨鹤,不过是找回一个面子,拿回那一笔钱来。结果杨鹤这个老头,竟然就一根筋了。如果这个事情真的闹下去,赵兴有什么罪先不说,但最少是一个蔑视皇上的罪名,就跑不了了。于是赶紧上前,趴在杨鹤的耳边,提醒他这个重大的后果。
面子和生命哪个重要?结果当然是不一样,面子值几个钱?
杨鹤黑着脸,推开了前面的亲兵,艰难的给赵兴跪下:“臣,三边总督杨鹤,恭请圣安。”
赵兴就理直气壮地站在他的面前,走完了这个程序。程序结束却没有去搀扶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免礼平身,然后就不再理他。瞄了一眼杨鹤铁青色的脸,却又对自己没有任何办法,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个三边总督的屈服。如果这一次自己被他的气焰压住,一切就都不再能够办理了。
“何光将军,我们立刻清点人数,发放天启元年到现在所有的欠饷给将士。”
听到这样的话,那些积贫积弱的将士,和他身后近千家属立刻爆发出来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原先麻木的表情,全部换成了欣喜若狂。
赵兴刚刚公布完,杨鹤再次上前,断然吼道:“钱粮不能发。”
这话一出,全场立刻再次变得鸦雀无声,而那些将士们脸上已经表现出了愤怒。
赵兴扭了一下脑袋,漫不经心的询问:“为什么不能发?”
杨鹤傲然道:“这笔银子是皇上拨给我的,你没有权利处置,必须给我,由我来分配。”
赵兴当然明白杨鹤为什么要急切的得到这笔钱,他理直气壮的反驳:“皇上让我解决三边经年欠饷的问题,是我不惜得罪西北的官员和士绅,用确凿的证据,掀翻了山西巡盐御史衙门,才获得了这一笔3百多万的银子,这是我找到给边军发放积欠的钱,和你无关。”
“但也是皇上旨意,这一笔钱是解决三边积欠,而我是三边总督,这笔钱必须交给我来处置。”
赵兴笑到:“我找来的钱,为什么要交给你?你做三边总督三年,依旧欠着将士们的生命钱。为将士们筹集钱粮,那才是你的责任,你平时做什么去了?”
眼看着几年的积欠就要解决,然而自己的上司却坚决阻止,这已经让原本兴奋的将士和他们身后的家属,脸上布满了绝望和不平。
“哈,你要这笔钱粮干什么,我当然知道。”赵兴大声的对着杨鹤,当然更对着身边的将士:“你是不是又要执行你那个养气的理论?去招呼那些流寇,然后让他们吃饱喝足,再次反叛?”
杨鹤的理论,本来就不得人心,因为按照一个哪怕是三岁孩子都知道,在没办法将那些招抚的流寇,给予后续的生计安置的时候,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办法也根本就行不通的。而这位三边总督大人,最不能办到的事情,就是解决不了被招抚的那些流寇的后续生计,养贼自重是说错了,但是养贼强大,却是人所共知,抵赖不了的。
更何况眼睁睁的看着即将到手的补偿不能得到,这可是救命钱,却可能被这个杨鹤拿去白白的浪费掉,这让这些已经走投无路的将士情何以堪?
“如何调配,那是我三边总督衙门的事,与你无关。”
赵兴冷笑接口:“首先,皇上的旨意是让我解决三边积欠的问题,所以我怎么解决,你没有权利管。”然后面色一冷:“我辛辛苦苦找来的钱,要给这些即将饿死的兄弟们解决温饱,我现在就发放给他们,你却在这里推三阻四,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要饿死这些将士们吗?你是要逼迫着他们哗变吗?”
赵兴说这话,就真的是其心可诛了,因为围在身边的那些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刚刚看到了希望,却被这个总督大人断绝,早就心生绝望,而在被赵兴这么煽风点火,更是热血冲上了脑门。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赵梓上来,轻飘飘的一句:“将士们哗变了,还得我们钦差大人收拾残局,你们到底心怀什么样的想法?”
这一句话说出来,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王尽忠哗变了,钦差大人不但没有杀了他们,也不敢杀了他们,但赵兴过来,直接把他们变成一支钱粮充足的强军,那就是说,现在大家哗变吧,钦差大人保驾护航。
那还说什么?反了吧。
第208章 整编边军
赵梓别有用心的一句话,立刻就象是干柴上投进了火把,早就义愤填膺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突然间爆发了一阵呐喊:“官逼军变,反啦。”所有的将士和家属们一起捡起棍棒,还有石头,对着杨鹤怒目而视。
赵兴退后一步:“李经历,记上,杨鹤逼迫边军哗变,立刻派八百里加急上报京师。”
杨鹤二话不说,直接跪倒:“钦差大人误会啊,冤枉啊,饶命啊。”
这时候他不得不跪,也不能不跪,再不跪,人头不保,贻害家小啊。这不是赵兴捏造,这是实实在在的罪状,没办法辩驳。
面对跪倒的杨鹤,赵兴冷笑:“就为了你那个不切实际的狗屁养气理论,就不讲了恩威并施,就让将士饥馑的不能战斗,就让流寇强大到糜烂西北,你还好意思在这里阻挡我给将士们发放欠饷吗?你口口声声为国,但你却已经害了这个国,你还好意思在这里,在这里面对这些将士吗?我为你感觉到羞愤,回去吧,回去反省下,不要将事情做到绝地,走到下狱问罪的地步。”
杨鹤愣愣的跪在地上,好久之后磕头,然后无言的爬起,一身寂寞失落的走回了轿子,努力的几次想要迈过轿子栏杆都不能,还是在贺年光的搀扶下勉强进去,然后一群人灰溜溜的狼狈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赵兴苦笑摇头:“从这一点上看,他还算是一个有良心的官啊。”
赵梓鄙夷:“老朽啦,老朽了就不自觉的想要稳妥,但这个大明需要稳妥的官吗?我们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官。”
赵兴挥挥手:“算了,还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时间太急迫了,我们实在是没有在短时间内改变什么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争取在这一段时间里,整顿一下边军吧。别在贱奴前面侵扰,身后西北,边军哗变,再被鞑子入侵,让我们首尾难以相顾啊。”
赵梓点头称是。
赵兴来到了何光的面前:“你往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