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亲军锦衣卫-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紧的,这都是你的粮食了,还是在这里签个字吧。”然后想起来:“你当然不会写字,那就在这上面按个手印,我也好回去和钦差大人交差。”
张老实哆哆嗦嗦的,在那上面按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这个小军官就站起来了,然后从车上又搬下来10袋子的甘薯:“按照钦差大人的邀请,你同意,你的20亩地要种上甘薯,这是种子,你还要按个手印签收。但是你放心,钦差大人说了,到秋天的时候,每10斤甘薯,兑换上一斤的麦子,或者是2斤的谷子的。”
“真的吗?”张老实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虽然不会写字认字,但他会算账,甘薯一亩地即便是在大旱的年头,也能产出两千斤,若是按照钦差大人的兑换方式,每亩地最少能够得到200斤的麦子,天啊,这是丰收年头才打不出来的粮食啊。如果上缴一百斤,还能剩下一百斤,如果参杂些草根树皮野菜,五百斤就能让一家五口不饿,剩下的就足足一千多斤,就可以卖掉了。有了钱,就可以翻盖下那个地窝子,给老大讨上一个婆姨,让女儿体面的嫁出去。
“别人可以骗你,但咱们家的钦差大人,却绝对不骗你,我更不敢骗你。你看看那面。”这个小军官就一指地头上纱帽飞鱼服绣春刀的人:“那是锦衣卫,他看着我们,我要敢欺骗你,他第一时间就会砍了我的脑袋,我可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哆哆嗦嗦的再次按下了手印,那个小军官就带着他的手下走向了下一家。张老实看着自己鲜红的指头,这才想起来,伸着脖子大声的询问:“您的钦差大人,啊,不,我们的钦差大人叫什么名字?”
那个小军官头也不回的回答:“名讳赵兴。”
张老实就跪在田地里,深深的记下了这个名字。
“这片土地是我的,我有地契文书。”赵家地主站在地头上,用他的拐杖向4周这么一划,趾高气扬地向着几个丘八说到:“这可是头年岳和声大人,卖给我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们怎么就敢抢夺我的土地?”
坐在一辆马车上的赵兴就笑着说道:“两百亩的土地,只有区区的10两银子,你认为这公平吗?”
“那我不管,我的舅舅,是绥德府的同知,我们就用这个价钱,买下了这片土地。这是公平交易,王法在的。”
赵兴冷笑下,然后变得和颜悦色:“好吧,那么现在我用20两银子,再买回这一片土地,你足足赚了一倍,我都羡慕死了。”
“不行,绝对不行,现在的这么好的土地,是八两银子一亩,你给我这个价钱,你这是不顾王法,强买强卖,我要上告。”
赵兴的脸突然间冷了下来,头都不回的询问:“赵梓赵大人,看看这个家伙犯了哪些王法?”
赵梓立刻拿出了一本账册,翻看了一下回报:“赵员外,天启六年,收租不成,逼死了王家一家三口,天启七年,在南山的杆子手中,购买了一批强掠来的赃物,崇祯元年——。”
“算了,这两项已经足以死罪了,勾结盗匪,形同谋逆,来呀,将他给我拿下,打入死牢,严刑拷问,没收他所有的财产。”
缇骑兄弟立刻如虎狼一般扑上去,拳打脚踢之下,将这个地主直接打晕。
“结案吧。”看着战战兢兢的这个里正:“你对我的结案方式没有异议吧?”
“大人——”
“来呀,查一查这个里正有什么违法之事。”
这个里正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大人断案如神,小的钦佩无比,现在就给您老画押作证。”
赵兴就在鼻子孔里哼了一声,然后看一下自己的两个夫人:“怎么样?为夫断案神速,可有冤枉的吗?”
翠艳当时笑着答道:“这天下为富不仁者比比皆是,叫起真来,就没有一个好东西。”然后看着已经面如死灰的里正:“还算这个东西明白事理,你这个钦差大人宽宏大量,不过份的追究,你是一个糊涂官啊。”
赵兴淡然一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问青红皂白挥刀杀人,这一向是天下人对我锦衣卫的评价。但在这个偏远之地,他们还没领会得到真谛,没办法,没办法啊。”然后大手一挥:“走,下一个镇子的那个钱员外死硬的很,说什么也不下调地租,看来我不砍下他的脑袋,以敬效尤,要不周边这群混蛋还不知道我的菩萨心肠。”
当一群人轰隆隆的过去时候,这个里正直接就尿了裤子。
第182章 招兵买马
招兵场大门外,一面巨大的招兵告示赫然矗立,为了照顾不认识字的,还有专门的识字人宣读讲解。
“钦差大人奉旨整顿营物,补充边军,特募兵如下,待遇丰厚,每被选中者,月发饷银一两二钱,战时双饷。平时一日三餐,三餐管饱,盔甲刀枪装备,全是免费。”
这样的条件相比于其他军营,可是丰厚的太多了。边镇的兵,月给不过七八钱,少者四五钱。则算糙米不过数斗。但即使这每月七八钱的死工资,士兵也不能全拿,还要购买自己的装备。
军饷如此少,买完装备,士兵到手每年,是每年只有不到一两。壮丁们去当屠夫,做小二,老老实实打个工,就能赚到比这多的多的钱,谁还给你打仗卖命呢?
但这次却大大的不同了,这样的待遇就足可养家糊口了,至于克扣,不说是高高在上的钦差,就这榆林王将军,何曾克扣贪墨过军饷?就冲着王将军,这兵值得当。
“同时,只要你当了兵,你的家小就可以得到军屯土地,一半上缴,一半留用,平时耕作,闲暇练兵,就随时有可能再得到当兵的机会。”
“待遇丰厚吧,但你还别得意,你还不一定能当的上呢。先来说说这当兵的条件。”这个小兵就神气活现的往下念:“第一,首先必须是西北的军户汉子。”
之所以赵兴将这一点列为第一,那就是,西北本就民风彪悍,一言不合以命相搏乃是家常便饭,如此,上阵杀敌就不胆怯。而本地军户已经被盘剥的家无恒产,将来跟着自己走南闯北,就没有了身后牵挂,抬腿就走,也就杜绝了远征开小差的事情出现了。
“第二,年过四十,小于十八的不用。”其他的军营募兵,就那待遇,那能招募到老的小的,乞丐流民就不错了。但赵兴绝不想让自己的军营成为养老院托儿所,流民乞丐的收容所,自己的军队是真的去打仗的。
“第三,在官府衙门干过当差帮闲不要。”这是避免把腐朽贪墨的习性带进来。
“市井泼皮,性格张扬嚣张,喜欢花拳绣腿的不要。大人说了,咱们是去打仗,那是真刀真枪的玩命,不是去卖艺讨钱。”然后骄傲的呼喊:“我们钦差大人,王大人招募的就是真正的战士,就是老实巴交诚实的人。我们王将军将带着你们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耀祖宗。”
随着招兵令的下达,那些走投无路的军户子弟蜂拥而入,每日里充塞营门,缺少的七千兵员,只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补充满员。
赵兴拿出自己受贿的银子,交给洪承畴,购买军装,购买武器刀枪。
接到采购军服和打造武器以及战马装具订单的时候,洪承畴当时是苦着脸的,私底下抱怨:”老公祖——“
赵兴直接伸手打住:“别,我有那么老吗?”
“恩师——”
“要了命了,咱们已经是一体,你真心对我我知道,何必整那种官场上的虚套,听着反倒生份。”
但不管赵兴怎么说,洪承畴坚决不再兄弟相称了,最终折中,洪承畴还是称呼赵兴为大人,这才算罢。
“大人,您不是不知道,我现在正在推行屯垦和减租减息。屯垦好说点,有您调拨的钱粮,有逃难抛荒的土地,但这减租减息却实在是难办啊。尽管我费尽了口舌也推行不了。我可不像大人,锦衣卫缇骑一出,让那群不开眼的,你挖他家祖坟他们都不敢说什么,我这里不行啊。所以,我的事多着呢,还哪有时间做那些事啊,您饶了我吧。”
赵兴哀叹一声:“享九(洪承畴的字)啊,要治理好一地,不单单的安民,还要抓经济,让百姓有地种是一方面,但更要让百姓富起来,才是根本啊。你知文武,但不知道经济,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能臣啊。”也难怪,这个时代还没有经济学,在官员的信条里,地面太平,大家有饭吃有衣穿,就是最大的政绩,就是能臣。至于务工经商,那是必须严厉打击,他们懂什么经济?
为此,当年响当当的天下能臣司马光,还提出了被尊崇上千年的,天下财富有定数的理论,现代人看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笑话,但在当时,却被官员统治者奉为经典的。
洪承畴就虚心请教:“还请大人教导。”
赵兴就苦口婆心的将小投资,大带动的后世经济杠杆拉动的道理由浅入深,不厌其烦的说了,听的洪承畴一愣一愣的。
最终口干舌燥的赵兴喝了一口凉茶才缓过劲来:“也就是说,我这次特意照顾你,将这笔不下五万两的订单交给你,不但能让几千流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了工作,赚取工钱;而且按照我说的二十税一,噢,对了,商业不上税,那好吧,我们叫捐。按照二十抽一的捐,你就可以得到三千两银子的收入。同时,那些流民又有了收入购买其他的物资,你再按照二十抽一,最少还能再名正言顺的得到两千两银子。而关键的是,这些能做工的人,赚了钱,就不需你再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发放赈济,又省下一笔,但他们却会安心的等到秋粮收获,这样,你懂了吧。”
看着呆头鹅一样坐在那里没反应的洪承畴,最终赵兴彻底的放弃了,和古代人说拉动经济,真的是对牛弹琴,而且还是一群聋子的牛。
站起来:“好吧,既然你认为我给你找麻烦,那我去别的地方购买这些东西去。”刚要走,洪承畴狼嚎一样的惨叫,一把抱住赵兴:“大人,恩师,老公祖,这个活我接了,还有没有其他的,我都接,您可千万要照顾我啊——”
赵兴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苦口婆心的教导这头笨牛,总算开窍啦。现在看来,这个时代,估计除了徐光启之外,就这个洪承畴懂得经济了,这是好事啊。只要经济学能在这个世界上传播开,那自己就是一代导师了。
重新坐下,看着真正认同自己是老师的洪承畴,赵兴再次郑重道:“做政绩,才有上升的出路。拉动经济让百姓富起来,让流民安顿下来,这对帝国,其实更是对你的前途有好处。”
洪承畴现在是心悦诚服的受教了:“一切还靠恩师提点,请恩师教导。”
“你我没有那必要客气,至于安定地方的重要手段,减租减息,这事你不必担心,为富不仁者,我帮你教育他们,你只要好好的做,然后在两年之内,我给你一个更大的平台,嗯,就是那个三边总督。”
三边总督节制黄河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并且总督所辖地区民政事。其权利和山西巡抚有叠加,和他分庭抗礼。
得到这个许诺,洪承畴没有一点怀疑赵兴是在胡吹大气,他坚定的相信,只要自己能做好延绥巡抚,就一定能得到这个权利。
赵兴也没有认为自己是胡吹大气,因为历史就是如此。自己就是一个顺水人情。
第183章 军费紧张
忙了一天,总算是能坐下来喘口气吃口饭,但即便是吃饭的时候,赵兴也是一手饭碗,一手翻看着从京城里传过来的汇报。
郭广生和朱晨光两个人,在赵兴不在的时候,兢兢业业的打理着北镇抚司内外的事情,上下的运作还算是井井有条。
对于赵兴不断上书的预警,朝廷里依旧没有一点动静。因为在这个时候,阉党逆案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那些朝廷大佬来说,天大的事情,也大不过干掉阉党余孽。所有的人,都像打鸡血一样,加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之中,同时也让许多大臣人心惶惶,哪里还去想什么敌袭预警?
北镇抚司的人,尽量的表现出低调和克制,锦衣卫骆养性派他们抓人,他们就抓人,让他们将谁下狱就下狱;至于审理,那更和他们无关,勋贵集团和东林党人,争着抢着办这事儿呢,他们两个人就秉承着赵兴的临走的嘱咐,不掺和,不出头,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份。
不过也通报了,在赵兴不在的这一段时间,骆养性倒是往里安插了几个人,他们也没有拒绝,但就给他来一个不咸不淡。
而还有一个消息,很重要,那就是,山西八大家已经有人进京,开始上下走动,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远在西北的赵兴,一时让大臣们鼓动皇上,将赵兴调回来,令派要员钦差,彻底查办王尽忠哗变案,请求严惩哗变将士。好在,现在大家都忙着打阉党余孽呢,没有几个人响应。但看着架势,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掂量着这份情报,赵兴嘿嘿冷笑:“这真是人在做天在看,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我那么完美的嫁祸于人,也还是被他们怀疑了。好在晋商八大家虽然势力庞大,遍及朝野地方,但他挑的不是时候,京城的那些大佬们,正在一门心思的参与到逆案的盛宴里,没有心思去管这事。”然后继续扒拉着饭,开始想其他的事情。
翠艳给丈夫夹了一口菜,提醒他道:“这8家卖国求荣,而且已经和我们敌对,为什么不借助你在山西的这个机会,干掉他们呢?”
赵兴就放下了筷子,叹息一声:“干倒他们,也是我一直的夙愿,但是我来到西北之后,在那一场盛宴上,我才发现,八大家这些年的经营,早已经遍布朝堂地方。动他们,就又是一场巨大的牵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而现在我们需要全力以赴打造一支精兵,准备10月份的进京勤王,我不能顾此失彼。所以,这事儿只能先放一放。好歹这些人也算明智,吃了一个哑巴亏,虽然蠢蠢欲动,但还没有真正的摆开车马和我对阵。那我也没有必要掀起这一场风波。”
翠艳想了想,也点头道:“夫君说的对,等我们把那件大事办完,再全力以赴的对付,一定要将这个祸国殃民的卖国贼,一网打尽。”
造型嘿嘿一笑:“从民族大义上来讲,是这么回事。但我听说,这8家想要集体做成一件事,转眼间就能积聚起几千万的银子,而你夫君我要做大事,正急需要银子,他们怀璧其罪啊。再养养吧,等这场不可改变的战争紧急时候,我估计这8家更能赚得盆满钵满。赚吧赚吧,现在在我看来,他就是在给我赚钱呢。”
秀芬眼神里闪过一丝失望:“原先我的兴哥哥,多么的纯良仁厚,这怎么现在变得又贪财又腹黑呢?”
赵兴不想和她说太多的政治上的事,一来她不懂,二来没有必要让她懂,沾染了她真正善良温柔的心灵。
这说着钱呢,要钱的人就进来了。
赵梓和陈策双双进来,看到一家人吃饭,赶紧拱手施礼赔罪:“打扰了大人一家的雅兴,唐突了,我们先回避一下。”话是这么说,却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
翠艳秀芬就站起来,对着二人微微一福:“两位先生,我们刚刚吃完,你说大事吧,不要耽搁了。”
赵兴也向两个人招手:“看你们两个风尘仆仆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