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76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76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诸位配合,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我们就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然后不等大家再询问,赵兴直接挥手:“赵梓,陈策,王赵两将军留下,其他人现在就开始整理自己的属下,准备练兵。”

    没有被点名的众人纷纷起身告辞,转眼间,屋子里就剩下了这几个人。

    等人都走光了,王尽忠小心的询问:“钦差大人,您如何弄来我们需要的钱粮装备,还请大人明示。”

    赵兴一笑:“我们是什么?是军人。既然是军人,就要用军人的办法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当然是抢啊。”

    一听赵兴说抢,当时王尽忠和赵何就豁然起身,原先还充满对赵兴信任的脸,立刻就冷了

    王尽忠和赵何冷冷的给赵兴拱手:“多谢钦差大人救命之恩,但钦差大人解决我们后续的办法,在下等不敢苟同。我们一直坚守着,我们依旧是军人,所谓的哗变,其实也是官府的定性,我们不过是在用这种办法,讨还我们的公道。如果依靠抢劫的办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对不起,我宁可带着我的兄弟们,越过长城,到蒙古草原去做马贼,也绝对不会祸害我们大汉民族的百姓。”

    赵何也跟随道:“至于钦差大人怎么定性我们,请您自便。”然后跟着王尽忠大步向外走去。

    陈策站起来,一把拉住了自己的兄弟,一脸的笑意道:“慢来慢来,请两位兄弟还是听听钦差大人的说法吧。”

    “还有什么可说?道不同,不与为谋,这一点古训我们还知道。我们宁可去到边外做马贼,也绝对不会强掠周边的百姓,这边关关口,就请钦差大人派兵来驻守吧。”

    陈策笑着道:“钦差大人从北京一路出来,沿途不是按照规矩强征百姓的物资,一概是沿途花钱购买。而在固关,不但不强征民夫,而且还杀了那个借机敛财的县令,并且给民夫工钱。钦差大人有这样的行为举措,到这里怎么会让我们去无故的抢劫百姓呢?还是坐下来,安心的听听钦差大人怎么说,然后再做决断不迟。”

    王尽忠和赵何互相看了一眼,感觉陈策说的也有道理,就停住了脚步。

    赵兴就笑着向两位招手:“还是陈先生说的有道理,也理解本官的心性。来来来,听我将话说完,二位再做决断不迟吗。”

    赵梓也笑着拉着两位,将他们拉到原先的位置上坐下:“既然我家大人将其他闲杂人等屏退,就一定有机密的事情宣布,两位何不听完再走?”

    王尽忠想了下,就对赵兴道:“那我等着听听大人如何安排。”然后和赵何双双坐下,但神色已经充满了警惕。等到两个人坐下,赵兴突然间问道:“不知道两位知不知道山西最有名的商人,山西八大家的事?”

    一听赵兴问这件事,王尽忠一皱眉,神色间充满了厌恶:“这8个人整个西北谁人不知,就是一群卖国贼。他们向外蒙向女真走私,是我们大明百姓将士的血肉,让他们富可敌国。”然后再次狠狠的捶打着桌子:“只可惜,他们买通了整个西北的官员,掩盖他们的罪行,让我们对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陈策也愤恨的道:“虽然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但我们也绝不为虎作伥,所以在这一段长城沿线,无论他们使出了威逼利诱什么样的办法,我们坚决不让他们从我们这里通过。”然后悲哀地一声长叹:“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联合那些狗官们,停发了我们的军饷钱粮,强夺了我们的土地。其目的就是准备逼着这一批有血性的将士们离开这里,让他们罪恶的生意可以自由的往返。”

    然后扭头看了一下赵兴,突然间激动的站了起来:“大人的意思,是要惩处这些卖国贼?”

    赵兴苦笑:“先生虽然说到了我的初衷计划,但是我经过延绥一案,算是真的领教了山西官员的铁板一块,以我这个小小的钦差,总算是看到了我当初想法的自不量力。”

    赵梓帮助解释:“我家大人,本来是想在延绥一案上,在山陕的这个官场打开一个突破口。但可惜,最终只能是灰头土脸。如果强行施为,我们不但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更可能被他们反噬,所以现在只能隐忍不发。”

    山西八大家的能量,当地的这几位当然是有目共睹,但也在刚刚赵兴的言谈语气里明白了,赵兴想对付他们的想法。于是立刻来了精神,王尽忠有些兴奋的询问:“难道大人就眼睁睁的看着,这群祸国殃民的东西逍遥于世吗?”

    赵兴微微一笑:“我这个人经历过了太多的无可奈何,也可以说是无能为力。但是也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我做事开始有了一个自己的原则规矩——那就是,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让我和敌人同归于尽,我认为他们不配。”

    陈策和赵梓就若有所思。

    “当然,看到这样祸国殃民的人存在,我北镇抚司的职责,还有我的良心,让我绝不会做缩头乌龟。既然硬拼为不过,但背后给他们使使绊子,打打闷棍,我还是乐于做的。这样一来,在不断削弱他们的时候,在寻找他们的确实证据,慢慢减除他们的党羽,最后行雷霆一击,我认为这才是我们锦衣卫,最拿手的办法。”

    在座的几个人立刻明白了赵星的想法,王尽忠伸出脖子兴奋的询问:“大人,您让我们怎么做?水里火里,万死不辞。”

 第169章 泄露天机

    见到两个将军理解了自己,赵兴也就不再隐瞒,郑重道:“这一次,据我可靠的情报,山西八大家,答应了努尔哈赤百万石的豆料和麦子的采购。”

    王尽忠等三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次需要这么多?建奴要干什么?”

    赵兴就再次拿出自己穿越人士的先知先觉,“据我锦衣卫在辽中的密探回报,努尔哈赤想要在秋高马肥的时候,绕路蒙古,越过京师北面的长城,突袭京畿,杀到咱们的京城之下,逼迫咱们的皇上和他们签订城下之盟。”

    此言一出,屋子里的所有人都震惊的站了起来,赵梓首先哆嗦着嘴唇的:“大人,这么重大的情报,您向皇上汇报了吗?”

    所有的人都充满希翼的看着赵兴,等待着他的回答。

    从这一点上看,在座的几个人,没有人怀疑赵星的说法。因为在座的几个人都知道蒙古草原的形势,蒙古人早已经倒向了女真,大明的官员还幻想着的蒙古盟友或者是从属,为他们遮挡北方。而只要是一个略微懂得一点天下形势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一厢情愿。蒙古人已经不是大明的盟友从属,而是女真的帮凶了。

    只有朝廷高高在上的那群自以为是的人,或者是心存着迷梦幻想,或者是做鸵鸟,或者是别有用心,才将京师的安危,寄托在这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希望中。而那被朝廷上下一直自诩为固若金汤的长城防线,在这些边军的将士们眼中,更是知根知底。那不是防线,那连一张窗户纸都够不上。

    面对这一群还清醒的属下,赵兴苦笑:“我何尝没有将这紧急的状况上报给朝廷?可惜,那些尸位素餐的混蛋们,宁可迷醉在蒙古人的忠诚,长城防线的坚固,根本就不相信我们的情报。”

    王尽忠和赵何焦急的再也坐不住,搓着手,在地中间来回的转圈:“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赵兴对着他们道:“这也是我这一次,亲自离开京师,来办你们这些案子的根本原因所在。”

    陈策和赵梓一起紧张地询问:“怎么说?”

    赵兴严肃的道:“既然那些京城的大佬们,根本不采纳我的建议,我是指望不上他们了。所以我利用这次办差,来到西北,寻求一支能够在京城危机的时候,进京勤王的军队。”然后郑重的询问王尽忠和赵何:“两位将军,能做到吗?”

    王尽忠双眼满是坚毅:“感谢大人如此信赖,在这国家大难之前,我等绝不退缩。”

    赵何坚定的表达:“建奴兵临城下,那些混蛋的官员的生死和我无关,但为了解救京畿周边无数的百姓与水火,末将愿意肝脑涂地,唯大人马首是瞻。”

    赵梓这次算是彻底明白了赵兴的良苦用心:“大人,是不是要抢劫山西八大家的钱粮,来训练王赵两位将军的属下,将他们打造成一只精兵,在建奴兵临城下的时候,带着这支奇兵回京勤王?”

    赵兴对着自己的属下点头:“知我者,先生也。”

    赵梓立刻就不乐意了:“想当初你裹挟我的时候,一口一个你我知音,结果你却瞒得我好苦,我现在就和你断交。”

    赵兴赶紧赔笑解释:“这事情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我说出去也不一定有几个人信。再者,这事情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失败的危险。不瞒你说,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把我的嘴用毛巾堵上,我容易吗我。”

    这突然间的一句笑话,却立刻缓解了屋子里的沉重与压抑。陈策上前:“别人认为这是骇人听闻,我们却认为极有可能。大人打劫八大家,既能给建奴一个釜底抽薪,又能解决我们现在的钱粮装备问题,当行。”

    王尽忠和赵何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就在我们的榆林,就有八大家的联合商号,我现在就带着兄弟们打劫了他。”

    赵梓连忙一把拉住跃跃欲试的两个人:“慢来慢来,这可绝对不行。”

    赵何纳闷的询问:“赵大人,这有什么不可行?”

    赵梓解释:“当初,咱们大人既然知道晋商八大家里通外国,然而却在太原和八大家打的火热,一定有深意,你这么一干,岂不是打草惊蛇?”

    听到这话,所有人又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了赵兴。

    赵兴笑着道:“赵先生说的对啊,当我看到西北的官场铁板一块,而那8个顶尖的商人,又早已经买通了西北的官员。就连太原知府,这个朝廷命官,都对八大家唯唯诺诺,我就知道,凭借我的力量,一下子掀翻这八大家,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他们给我在京城的商户名单来看,他们一定也在朝堂里买通了许多的官员为他们张目。只要我这里一动手,他们就会联合起巨大的力量,将我打了个粉身碎骨。我还不想搏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名号,所以在那一场酒宴之中,我就悄悄的改变了主意。”

    “大人怎么想?”

    “零敲牛皮糖,不断薅羊毛,直到我有能力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梓拍手:“大人果然好办法,只要慢慢地割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当他们倾家荡产的时候,他们所依赖的那些官员们,见到再也不可能在他们身上捞取利益,就会立刻抛弃他们。到时候,只要我们有充足的证据,动一根手指,就会让他们轰然崩塌,没有一点反击的能力。大人,果然深谋远虑啊。”

    在座的几个人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立刻纷纷拍案叫好。

    “那我们该怎么抢劫他们,还不让他们破釜沉舟的反击我们呢?”陈策询问道。

    赵兴一笑:“这就是我先前提到的,我已经掌握了确切的情报,他们会在不久的将来,运送一批粮食出关,到时候,我们就在外面抢了他们,那时候,我估计他们连哭都找不着坟头啊。”

    大家想了一下,立刻豁然开朗,一起伸出大拇哥对着赵兴赞道:“妙妙,实在的妙。”

 第170章 晋商出关

    榆林建安堡,在静静的大漠圆月下,从草原里流淌出来的秃尾巴河,缓慢的流淌着。它在长城上,自然形成一个关隘,而正是这条汇入黄河的大河,成为从山陕内地,沿着黄河入秃尾巴河,转而出长城入蒙古的一条最便捷的水上通道。内地的大宗的货物,可以通过河船,运过长城道蒙古红盐池码头,卸下笨重的货物,装上蒙古人的辘辘车分销各地,然后船只再装运一些蒙古的皮毛等物资,再返回大明内地。

    肥胖的建安堡守军千总,在太阳刚刚落山的时候,就来到了水门前,向南焦急的张望。他张望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同时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天下边军皆枯瘦,唯独这建安堡的守将齐庆,却是脑满肠肥成为异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握着这每日都流淌白银的通道,正常的大明与蒙古的贸易的税收,就是一笔让人眼红的银子。但那都是普通的货物,而且还受官府控制数量,也落不到他的手中多少,但那高于正常贸易两倍倍三倍乃至更多的违禁走私的货物,才是真正的聚宝盆,让他前年用整整一万两银子买来的这个千户堡主,只是这么短短的时间,就赚回了本钱,现在开始,再得到的,就是利润了。

    前天的时候,就有范家一个管事的通知他,要有十万石的粮食平底船队在这里出关,先许了他两千两银子的买路钱,这可是一笔巨资,扣除给上面的孝敬,自己最少能落袋五百两。

    但是,钱是好钱,可也让他忐忑,原因就是邻家的那个守备王尽忠总是出来捣乱。今天他可千万别出来给自己添堵,好好的让自己赚上这笔大银子啊。

    当皓月当空的时候,站在高处的亲兵,趴下身子对他轻声禀报:“将军,来啦,好大的一条船队啊。”

    顺着秃尾巴河看去,果然,在朦胧的月色里,一条看不到尾的平底河船正在慢慢悠悠的使来,看着船上那高高的粮垛麻包,齐庆暗骂一声:“贪婪的家伙,就这一船队,绝对不是他们报给自己的十万石,绝对多出一半。”然后得意的嘀咕:“不过也好,你和上面说的是十万石,这多出来的,我绝对不能饶了你。”

    当前一个小船上,一盏红灯对着关口摇动了几下。

    齐庆立刻吩咐:“摇灯笼,让他们放心的过来。”

    对面的小船直接划到了关前,船上跳下来一个年轻人,冲着齐庆笑着拱手:“多日不见,齐将军更见发福啦。”

    齐庆上前,心虚的道:“范掌柜,你也太心大啦,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过来,若是惊动了那个混蛋王尽忠,就坏了大事啊。”

    年轻的掌柜,是范文斗的二弟范文杰,听到齐庆的话,轻松的哈哈一笑:“将军多虑啦,现在王尽忠正被钦差拷问,哪里还能到这里?”

    “真的?钦差真的去办了那个搅屎棍?”

    范文杰傲然一笑:“你放心吧,吃了我们家的东西,怎么能不给我们办事?”然后以草民之身拍打着这个将军的肩膀,就好像拍打自己家亲近的家仆一样:“别说啦,开门放行吧。天亮前,我们的船队必须全部出关呢。”

    齐庆点头哈腰,但只是唯唯诺诺的答应,却不开锁放行。

    范文杰哈哈一笑:“别跟我玩心眼,这都给你留着呢。”然后随手从跟着的小斯手中拿过一个布包:“给你和你的兄弟们的额外酒钱,拿去吧。”

    齐庆伸手接过,掂量了一下,也就百两的样子,当时还是陪着笑脸却不动脚窝。

    范文杰一见,当时就收了笑脸,对着齐庆冷冷道:“不少啦,人不能太贪。若不是当年我们帮你走动,你能拿到这个位置吗?”突然声音转的更冷:“你要记住,在西北,我们可以让你高高在上,也可以转眼让你狗屁不是。”

    齐庆闻听,立刻再次连连点头:“是是是,末将知道啦。”然后忙不迭的在腰间解下钥匙,命人打开水门。随着吱呀呀水门洞开,大明向外界的通道打开了。

    船队行驶在静静的秃尾巴河上,范文杰总算是松了口气,进入后金盟友俺答汗的领地,就等于进入了自己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