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64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64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长叹一声,对着身边的将领们感慨:“锦衣卫之所以被称呼为天下第一,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纪律。他们用严苛的纪律,让他们坚定的执行上级哪怕是要他们的命的命令,如此才有今日的辉煌啊。”

    李自成身边的头目将领深以为然。

    李自成就再次对胡涛问:“难道你身后的那些书生,就那么让你为他们舍去性命吗?”

    胡涛摇头:“我当初不认识他们,即便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我也不会为了他们抛却我这一百兄弟的性命。”

    “那为什么你还坚持?”

    “因为,在我的眼里,他们不是赶考的书生,他是我们的任务。既然是我们的任务,那么我还是那句话,在我们没死绝以前,我们必须保住他们的安全,这是任务。”

    这时候,身后人群里,一个憨厚的声音响起:“大人,我们这一路过来,所见所闻,让我们对锦衣卫的看法改变了。大人,你回去吧,回去,继续为百姓抓贪官吧。但你放心,我们是绝对不会为贼做事的,我们现在就死在他们面前。”

    其他人也一起大声呼喊。

    胡涛却高举双手大声道:“我们会为完成我们的任务战到最后一人。但无论我们如何,请小先生们一定活下去,因为,因为我们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绝对会全力以赴,救你们出去。请忍受屈辱的活下去,未来,为我们大人效力。”

    然后对孙涛道:“你带二十个兄弟,向河岸冲锋,打开一条通道,我保护书生们跟着你的身后,只要冲到河岸,让先生们渡河,他们就安全啦。”

    孙涛毫不犹豫的带着二十个兄弟,排成锋矢阵型,开始向堵住归路的杆子骑兵,发起了义无反顾的冲锋。

    李自成没想到这群锦衣卫说干就干,当时大吼一声:“宗敏,堵住他们。其他的兄弟跟我杀,杀光所有的锦衣卫灭口,不要伤害任何一个书生工匠。”

    孙涛的锋矢杀向了敌人,三眼火铳首先开火,砰然的枪声响起,炙热的铅子飞出,立刻夺取了一批杆子的性命;火铳打光,立刻连环弩箭飞出,又收割了一批杆子的生命。

    就在这两次打击下,敌人的阵脚就乱了,许多杆子就开始惊慌失措,有些就不由自主的开始后退。

    就在即将崩溃的时候,一声虎吼:“后退者杀。”随着虎吼,接连传来了一声声惨叫,刘宗敏的双刀如雪花般飞舞,一颗颗人头,自己人的人头就飞舞起来。

    被这杀神一样的刘宗敏一顿砍杀,所有的杆子都恐惧了,于是,他们停住了想要逃跑的马蹄,开始冲杀上来。

    孙涛做为锋矢,丢掉了弩箭,挥舞起了绣春刀,他身后二十兄弟,也将绣春刀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所过之处无不披靡,杀的那些杆子心胆俱裂。等刘宗敏袁宗第这样的悍将冲过来的时候,孙涛和他的锋矢阵型已经穿透了大阵。

    检查了下兄弟们,只有七人负伤,两人阵亡。但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些书生却没有跟出来,被杆子拦截住了。

    孙涛二话不说,高举绣春刀大吼一声:“锦衣卫办差,阻拦者杀——”带头又杀了回来。

    但这次,他们遇到了刘宗敏和袁宗第,两把大刀和一条沉重的铁鞭,让锦衣卫的兄弟死伤惨重。但即便这样,孙涛和他的兄弟们依旧一往无前的厮杀。

    就在他们再次冲回来,汇合上了那群书生的时候,孙涛的身边,只剩下了五人,十四个兄弟,九个死在了刘宗敏的刀下,三个死在了袁宗第的铁鞭之下,剩下的,被他们两个的亲兵乱刃分尸。

    喘了口气,抹了把脸上的血,孙涛对那群书生大吼:“先生们,跟紧我,但一旦被流寇抓到,千万不要反抗,记住,活下去,我们指挥使大人一定会救你们出去。”然后再次翻身杀回。

    锦衣卫的强悍战斗力,让李自成死伤惨重,而锦衣卫高呼的那句话,却更让他们气馁恐惧。锦衣卫要想追杀谁,上天入地你也不能逃出,这就是锦衣卫他们喊出的那句话强大的自信,强大的打击力。

 第372章 解救

    “指挥使大人,平凉锦衣卫胡涛百户,全军覆没,他所保护的七十书生和工匠,全部被流寇俘虏。”智风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向赵兴报告了这个消息。

    当时惊的赵兴手中的笔掉到了桌子上,将他正在写的恩科准备报告给污了一大块。

    “是谁干的?”

    “据西安锦衣卫千户仔细收索,确定是一个叫李自成的流寇干的。”

    赵兴就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他妈的,那个东西果然知道了人才的重要了,他提前开始网罗人才了。”然后又一下子跳起来:“智风,立刻集合缇骑,并且将我们锦衣卫里两千骑兵全部集合,等待我的军令。”然后直接出了衙门,向皇城而来。

    到了午门,紧急求见崇祯,好在今天朝会结束的早,崇祯刚刚回到御书房,准备批阅送上来如山的奏折。听报说赵兴求见,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吩咐传见。

    不大一会,赵兴似乎是小跑着进来的,见了崇祯磕头问安后立刻说明了直接的来意:“陕西七十赶考恩科的文士和工匠,被李自成抢去了,所以,臣请带锦衣卫精锐赶奔陕西,夺回这些考生。”

    听到这样的消息,崇祯也是一震,但听说赵兴要亲自带锦衣卫去陕西,还是认为大可不必这么小题大做。

    “爱卿,现在你是朕的股弘之臣,朕一时也离不开你的辅助参谋。这事虽然不小,但也没有什么打紧的,交给地方上去办也就是了。”

    崇祯说的对,自打上次崇祯和赵兴交心之后,君臣间的隔膜就消失了,最少,是现在消失了,从而君臣相得,一唱一合的和东林斗,那真的是珠联璧合游刃有余,气的朝堂上的君子们是二愣二愣的,却拿这君臣没有办法,这让崇祯感觉自己身上的绳索松动了,让赵兴也做了许多实事。

    而恩科和秋闱一起开,这事情就又多了起来,和东林斗嘴又掀起了高潮,最最需要的就是赵兴的诡辩啊,这时候,怎么能离开赵兴这个枪手呢。

    赵兴感谢了崇祯的信任之后,却坚持道:“皇上,这不是小事,这是天大的大事,那些书生若为李自成所用,那就是大明的灾难,如果那些能工巧匠被李自成所用,他们的装备就会基数上升。那时候,李自成就会做大,我们的围剿就会困难,一旦李自成做大,大明天下就危险啦。”

    看着赵兴的表情,听着他的话,崇祯不由得不信的道:“流寇吗,癣芥之疾,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几十个书生,即便帮助他,也没有什么的。”

    还癣芥之疾?还几十个书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知道啊,不要说几十啊,最终先有顾君恩,再有一个宋献策一个李过,就彻底的改变了李自成流寇的本质了。在没有这两个人的时候(牛金星不算)李自成无论怎么折腾,也没有改变他流寇的本质,他不过是大明里最能折腾的流寇罢了。

    而当顾君恩宋献策和李过出现,尤其是李过提出的口号,推行的政策,才让一个仅仅能折腾的流寇,变成了按照后世教科书上说的,具有了革命的高尚的精神的义军了。

    你现在轻视他,到时候,你拿绳儿寻找歪脖树的时候,你就知道那后果该多么的严重了。

    “万岁,之所以现在的流寇杆子还是癣芥之疾,只是祸乱山陕,那是因为他们还是流寇,流寇不可怕,可怕流寇又文化啊。李自成掠去的这群书生中,您怎么能知道,没有萧何张良之才的人,您怎么能肯定没有诸葛亮那样的用兵大家,您怎么知道,那里没有像我这样全才的能臣?”这时候,赵兴还不忘吹嘘一下自己。

    结果他说先前的那些人,崇祯还真没当回事。那样的人物,几千年才出了那么一两个,要是真有,按照规矩,他们的锋芒早就轰动山陕大地了,还用巴巴的跑来赶恩科?那得自己亲自去三顾茅庐的。

    但像眼前这个妖孽异类可说不准了,在自己没有微服私访前,这就是一个混吃等死,老想带着老娘小妹小奶狗上南方混的家伙。

    结果被自己一步步逼的成为对这个大明有了绝对用处的家伙,一个自己离不开的家伙。

    万一那群人里有这样一个家伙在,到时候,会用兵,会理政,会抓钱,还会改造兵器,还会左右逢源的家伙,那李自成就真的会要了自己的命了。

    自己可不能做让自己后悔到上吊的事发生。

    “恩科,朕虽然是主考,但天下人都知道,朕日理万机,真的没空,真正打理这件事的可是你,现在西北的考生都开始陆续进京了,没有你,这事该怎么办?”

    赵兴也作难,这恩科是自己鼓捣出来的,目的是两个,一个是自己培养学生,到时候,自己就是这场恩科的座师,就会加强自己的势力。第二,这场像选拔出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群书虫,成为东林的帮凶,所以考题是自己出的,判卷子也一定是自己把关,这很重要,说实话,无论于公于私,自己都离不开。

    但李自成壮大后的威胁会更大。虽然自己有信心,只要自己在,李自成就休想成事,但一个强大起来的李自成会彻底的糜烂西北,后来的河北河南以及湖北湖南,到时候,这个有破坏没建设的混蛋,就给自己留下一个烂摊子,收拾起来也非常艰难的。

    也正是他的祸乱,大大的削弱了整个汉族的元气,才让皇太极的野猪皮集团,轻松的占据了整个中华。

    最终咬咬牙:“实在不行,改春闱,明年春天再开。”

    崇祯真的没想到赵兴是这么的坚决,惊讶的张着嘴巴半天:“那那些赶到京城的考生怎么生活?”

    赵兴咬牙:“我拿出老婆本,我也要养着他们。”

    最终,崇祯妥协了:“好吧,爱卿就去办吧,希望能在一个月内,将这事办好,不耽搁我们的恩科考试。”然后看向了赵兴:“这次非要你去吗?”

    赵兴肯定道:“必须我去,因为交给别人,他们绝对做不干净首尾的。”

    “做不干净?什么意思。”

    赵兴就咬牙切齿道:“能救,我全力以赴救,若不能救,为了大明未来的安全,我会一个不留全部铲除,不留祸患。”

 第373章 雷霆

    匆匆忙忙的回家拜别了老娘小妹和妻子们,在给了小狗一脚之后,赵兴连夜带着智风的缇骑和两千锦衣卫骑兵,昼夜兼程,来到了陕西,见到了洪承畴。

    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赵兴出现在洪承畴面前时候,洪承畴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花了呢。

    一面紧急给他搬凳子倒茶一面紧张的询问:“大人到来,怎么没有事先邸报通知?”

    赵兴一口喝干了茶水,气都没喘息一口:“来不及了,估计邸报没我跑的快。也不废话了,赶紧的为我的属下整顿饭食。”

    “多少人?”

    “两千六百,还不算我,还有所有的战马。”

    洪承畴当时为难:“这可得需要最少两个时辰准备。”

    赵兴大手一挥:“来不及,立刻上街,在各个饭店酒楼订餐。”

    洪承畴立刻安排衙役们去张罗,还没等他抽空问下是怎么回事呢,赵兴已经对急匆匆赶来的,已经升任山西锦衣卫千户的孙大可道“大可,你立刻派人,去通知王尽忠将军,带领骑兵,到山西平凉和我汇合。立刻派人通知陕西千户,撒出全部人马,必须给我找到李自成所部的位置,立刻通知孙传庭,让他给我堵住李自成可能西逃的道路。”

    孙大可也不问为什么,立刻飞奔而去。

    洪承畴刚要问,赵兴对洪承畴道:“你立刻安排山西各地卫所,布防黄河,堵住李自成可能东来的所有通道,绝对不能让李自成和现在山西流窜的王自用三十六营会师。你给我听好了,你放谁过来我都不管,但你若是放李自成过来,我立刻砍了你的脑袋。”

    洪承畴当时吓的一哆嗦。“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赵兴看着一脸迷糊的洪承畴,看来,平凉是想将这事压下。若不是死了一百锦衣卫兄弟,估计陕西锦衣卫千户也不会将这事当回事,所以,洪承畴这个巡抚还不知道消息呢。

    “李自成劫了五十个上京准备考恩科的书生,还有二十考制科的能工巧匠。”

    这个消息一出,当时洪承畴就好像晴天霹雳,正批在他的脑门上。他可不是崇祯,小年轻不懂大局,他可明白这其中的巨大危害。一旦李自成将这些士子文人用上,那可就是大明朝廷的灾难了,大明就真的可能亡于他手了,十八子主神器的偈语就可能真的应验了。

    当时立刻呼喊:“来人,立刻下发公文,八百里加急,调所有卫所兵,布防黄河,坚决堵住李自成东窜。”

    结果刚要继续发布命令,智风进来:“大人,兄弟们已经吃完,您的饭在什么地方吃?”

    赵兴一把拉住了洪承畴:“你立刻给我一个我们自己的官员。”

    “你要这个干什么?”

    “我要杀了平凉知府那个混蛋,给我的属下祭旗。”

    平凉知府万庆员今年都六十三了,早就该致仕了。但当官多好啊,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做官到底,而且还要做大官。

    前几日借流寇之手,一举灭了拿捏着自己罪证的锦衣卫,从此,自己就是一个洁白的人,一个高尚正直清廉的人,一个没有污点,可以高升的人。

    他盯上了陕西巡抚的位置了。于是,他在这几天正在整理自己的所有金银,准备不惜孤注一掷,走动京师内阁的好友,自己的同年,内阁次铺,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杨景辰,一定要拿下陕西巡抚职务。

    结果忙活了几日之后,一直是左眼跳的他,突然在小迷瞪了一阵后,竟然右眼开始狂跳起来。

    用手比量着左右,然后嘀咕:“左跳财,右跳祸,我能有什么祸事呢?”

    正琢磨着呢,突然一个亲信连滚带爬的跑进来,还没等万庆员询问什么事呢,这个亲信就大呼:“大人,锦衣卫进城啦。”

    万庆员就不乐意啦:“锦衣卫补缺是正常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个亲信就将脑袋摇动的和拨浪鼓一般:“不是,这次进城的是锦衣卫指挥使赵兴。”

    “赵兴,八兴还能怎么样,我的同年杨大人——”然后冷汗猛的就下来了:“什么?赵兴,赵瘟神亲自来啦?”

    现在在东林里,有防火防盗防赵兴之说,他们对赵兴的评价就是——赵瘟神,这家伙和谁对上,谁绝对倒霉。

    “快快,你就说我去地方巡视去了。”但转念一想,这个借口简直就是心虚的表现,自己现在已经洗白了,还有东林同年同窗做后盾呼应,怕什么。

    于是立刻改口,对着身边的小斯吩咐:“把我官服拿来,待我去见他。”但转而又一想,自己去见赵兴,就有了惧怕他个奸佞小人的意思了,没来的掉了我这君子的身份。于是,就对抱过来官服的小斯道:“把官服送回去,在花厅给我沏壶好茶,我要吟诗作对。”

    然后对站在一边的管家吩咐:“把这些箱子搬回库房,然后到门口看着,不管是谁,都不许进来打搅本官吟诗作对的雅兴。”

    面对大人如此淡定,如此不正眼看一眼,现在已经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锦衣卫指挥使,那个亲信真的打心眼里赞一声:“真君子也,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