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02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02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喝了口小酒,皱着眉头说道:“正如满桂哥哥说的那样,如果当时按照实际的情况,哥哥你拒绝了皇上,你就真的没有了退路了。唯一的出路,要么战死,要么被皇上下狱而死。”

    满桂对着赵兴举了下酒杯:“哥哥我怎么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下定决心,在战场上战死。最起码,在我战死之后,皇上能够念着我的一点点的忠诚,能让我的后代子孙免受灾难。”

    赵兴当然知道,历史上,崇祯心怀愧疚,在满桂和孙祖寿阵亡,黑云龙、麻登云被活捉后,极为伤心,派礼部侍郎徐光启对他们进行祭奠,追赠满桂为少师,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衣佥事,每一代递升三级(不是品)。朝廷赐予祭葬,让有关部门为他修建祠堂公祭。

    如果按照他的子孙每一代晋升三级的规定,如果大明王朝不亡,最终他的后代能弄个王爷做做,然后做为异姓王,最终被光荣的处死。只是可惜了,他的一腔忠心热血,最终因为大明帝国的轰然崩塌,而付之东流。反倒是被后来的辫子们,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成了崇祯操切且刻薄寡恩的实锤铁证。

    说崇祯操切,可以,但从崇祯对满桂的战死的赏赐上,却足可以看到崇祯的大方重谊。

    现在,赵兴已经开始严重的怀疑由清朝修订的《明史》的真实性了。

    “公允的说一句,皇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张之及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赵兴点头:“建奴入寇京师,一直是败绩不断,尤其是拿下了袁崇焕,更对军心士气是个打击。接着就是永平、遵化、滦州、迁安相继丢失的情况下,京城的民心士气,真的大受打击。从一个至高无上的领导者的角度,也真的需要一场胜利,这似乎也不能说皇上年轻操切。但这一场胜利,是那么轻易能取得的吗?所以我才提出建议,将一场决战,变成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输掉了,不伤国本,取胜了,可以大造声势,同时,也解了满大哥的危局。”

    满桂心怀感激的,再次举起杯:“只可惜,你为哥哥我解除了危局,却将你自己深陷其中,现在不是我的生死了,现在是你的危局了。”

    蒙古的汉子,就是直来直去的性格,有恩以命相报,有仇必须亲手解决。

    听到满桂能说出这样的话,赵兴就放心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满桂是自己的人了。

    “是兄弟,就要相互拉扯,至于有什么后果,那是后来的事。就比如说现在,我们就研究一下怎样解决我的困境吧。”

    满桂道:“现在皇太极将他的主力,要去攻击山海关,现在那里孙师傅主政,是原先辽西关宁铁骑的老上司,所以祖大寿他们俯首帖耳。双方正在东面打的不可开交,真正面对北京城的,其实不过就是5六万的建奴联军。”

    赵兴就玩弄着酒杯:“就这5六万的建奴,难道哥哥有信心,在调动20万勤王大军进行反击,就能取胜吗?”

    满桂毫不犹豫的回答:“不能取胜。但我更担心的是,一旦崩溃,正如兄弟你在皇上面前说的那样,就又一个萨尔浒啊。”然后忧心忡忡的一口喝干眼前的酒,将酒杯蹲在桌子上:“国朝败不起啦。”

    赵兴就道:“既然不能够搞一场赌博性的决战,同时,皇上坚决拒绝京营出战,以确保根本。为了平息你和皇上之间的矛盾,我们只能搞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而且还必须要保证胜利,这是个前题,否则在座的咱们三兄弟,谁也逃脱不了好的下场啊。”

    于是满桂和张之及就一起沉默了,这几乎就等于是个死结,几乎就没有解。

    “不知道大哥,你和建奴几次接战之后,对建奴的优点缺点有什么评论?说出来,咱们讨论一下。”

    满桂几次和建奴接战,当然对敌人的战术特点了然于心,于是沉思了一下,总结到:“敌人全是骑兵,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些步兵,在野战中所能对抗的。但是不过,

    一听说但是两个字,赵兴立刻眼睛一亮,因为只要有但是两个字,就等于事情有转机,于是急切地询问:“但是什么?”

    满桂谨慎的回答:“第一,建奴和蒙古人之所以能冲破我们的大阵,就在于将士们悍不畏死。更主要的是,他们战马的冲击速度。而悍不畏死并不是关键,关键的还是冲击速度。只要能将他们的冲击速度降下来,以他们的身高和我们相比,我们倒是有了优势。”

    张之及接口:“我们有犀利的火器,在远距离上可以给他们杀伤,然后阻止他们冲锋的速度。”

    对于这样的提议,赵兴和满桂直接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大明的火器,就是著名的自杀神器,两军对阵,只要自己这一方一开枪,自己就把自己的队形搞乱了,还想阻挡敌人骑兵的进攻?做梦呢你吧。

    张之及说完这话,也后悔说了一个表现自己白痴的智商,于是就嘿嘿傻笑。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赵兴继续询问这个战场宿将:“这个天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改朝换代,也就不会出现由一群农民的暴动,最终创造了辉煌的大明王朝。”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事先在前面挖掘壕沟陷阱,让敌人的骑兵速度降下来,然后我们这里派出长枪手,刺杀骑在战马上的敌人。”满桂充满神往的道:“只要让我们的长枪手,冲到没有冲击力的敌人对面,在没有冲击能力的骑兵面前,他们就是骑兵的噩梦,只有被屠杀的份儿。”然后痛苦的摇头:“军已丧胆,敌人也不会给我们挖掘壕沟陷阱的机会,可惜可惜。”

    这样的话,立刻提醒了赵兴,他不由得豁然起身,直接打住两个兄弟打断自己思路的询问,开始在地上焦急的踱步。

    他现在的脑海里,有一个灵光一闪。但这种灵光,总是一闪而过,最不容易被人抓住。但赵兴知道,只要自己抓住了这道灵光,就一定能克敌致胜。

    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镇抚司锦衣卫鸳鸯阵,早已经演练成熟,但是在敌人源源不断强悍的冲击下,并不是克制敌人冲击的真正手段,要想取得胜利,鸳鸯镇也只能最终取得是惨胜。

    惨胜,不是他的目的,他要取得一个小小真正意义性的胜利。

    但是这个胜利,原本是无望的,不过在满贵刚刚说的话中,还是那个灵光一闪,自己却无论如何也抓不住。

    这样的感觉,让赵兴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用双手握紧拳头,猛烈的砸着自己的脑袋:“我明明想到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快快的让我想起来吧。”

 第226章 女子战神秦良玉

    就在赵兴接近于绝望崩溃的时候,门房的小斯进来禀报:“启禀老爷,门外有一员女将,昼夜来访,大人见还是不见?”

    女将?赵兴愣了一下,但转而狂喜,一把拉住两个夫人:“赶紧的跟我出去迎接,我们的希望来了。”

    紧急的跑出去,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吩咐:“开中门,块开中门迎接。”

    开中门迎接,这是家主对客人最隆重的仪式,而现在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三品大员,位高权重生杀予夺的锦衣卫指挥使,在满京城里,能被他开中门,尤其还是在深夜里开中门迎接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中门大开,赵兴就看到错愕在灯光里的一个中年女将。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这在女子更显高大的情况下,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这是从考古里的盔甲推算出来的)

    而她那身上随时都在的英姿飒爽,连自视很高的张翠艳都不得不先行拜见。

    赵兴更像个孩子一样,一面疾跑,一面施礼:“小子赵兴,见过女英雄,迎接来迟,恕罪恕罪。”

    站在门洞前的女将军,看到赵兴如此表现,当时略有吃惊,但转而坦然:“在下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秦良玉,参见指挥使大人。”

    赵兴一脚将自己已经惊愕在的媳妇翠艳踹过去:“你个败家娘们,还不请夫人免礼,还不请夫人卸掉盔甲入内堂洗漱,还不请夫人入席赐教我等小儿,还不——”

    现在的赵兴已经变得语无伦次了。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连久经战阵的满桂,都惊慌的躬身施礼,最终这个憨直的汉子感觉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单膝跪地:“后辈小子满桂,叩拜秦夫人,请秦夫人的安。”

    张之及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赶紧跪倒:“小侄张之及,拜见秦夫人。”

    秦良玉,在这个时代,年纪辈分不高,但其威望,绝对让宿老悍将不敢仰视,今天突然出现在赵兴的门前,怎么不让这些小年轻感觉到手足无措,如信徒遇到了佛陀。

    秦良玉,字贞素,今年已经五十五了,四川忠州人。她文武双全,善骑射,通诗文,且长得很漂亮(仪度娴雅)。根据重庆官方对秦良玉所遗留下来的蓝缎平金绣蟒袍测定,其身高186左右。

    这位女将在明末奢安之乱中,屡用奇谋胜敌。辽东,辽西战争中都有她是身影,而且她所带的白杆兵,竟然无一败绩,可谓当代穆桂英,真正的传奇。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加封到了太子太保的女英雄。

    这样传奇的女将,怎么不让人心生敬佩,怎么敢仰视?你不敬仰,你不低头,我鄙视你。

    整个赵兴的府邸都惊动了起来,赵兴娘急匆匆的赶来拜见。

    秦良玉拉着赵兴娘的手歉意的道:“老夫人,您才是当朝被皇封的真正夫人,我怎么敢当呢?”

    娘就紧紧的拉住秦良玉的手:“在你的面前,天下女子敢称呼夫人的就都没有。”然后看了一眼,规规矩矩束手而立的赵兴三人:“我贪个大,尊将军一声妹妹。”

    赵兴满桂张之及再次毫不犹豫的跪地磕头:“侄儿参拜婶子。”

    对于这么重的礼节,一生豪爽的秦良玉,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拉起三个人,对着赵兴道:“其实我这次连夜登门,是有求你的,怎么敢当这样的大礼?”

    赵兴立刻挺胸抬头:“要脑袋都给。”

    秦良玉豪爽的一笑:“不至于不至于。”然后为难的道:“我带着四川五千白杆兵子弟匆忙入京勤王,一路上,我已经花光了我的家资。现在将士们刚刚到了城外,没有营地,没有粮食,我就进城来求皇上。可惜是皇宫落钥的时辰到了,我也不敢惊扰圣驾。但这一路上我就听说,你赵大人急功好义,而且有手段,所以不得不连夜拜访。请赵大人帮忙,帮忙解决一下明晚将士的稀粥,让我的子弟喘一口气。”

    赵兴立刻道:“请不要称呼我为赵大人,叫声小侄儿,我已经感觉到无上荣幸了。”

    娘一手拉着秦良玉的手,一手点着赵兴:“这是大事,不可以慢待,立刻停了酒宴办理。”

    赵兴就冲着娘躬身施礼:“是,娘。”然后对着满桂抱歉道:“还请哥哥在这里稍坐,我现在就办理这件事情。”

    满桂满脸欢喜的道:“我给你当个脚夫还不行吗?”

    “怎么敢?”

    满桂大笑:“我是为秦夫人办事的,也不是为了你。再说了,我刚刚拿到了武经略的权利,大队人马进出京城,还需要我的手续呢。”

    张之及也兴奋的道:“我是京营都统,没我也不行。”

    赵兴再次向秦夫人请示:“夫人所在将士是多少?这月的军饷可发放?”

    秦夫人没想到赵兴会这么问。犹豫了一下,如实的说到:“五千将士,一月军饷没发。”

    赵兴立刻冲着外面叫到:“郭先生,郭先生。”

    郭广生早就被惊动了起来,穿戴整齐的在厅堂外面等着,听到叫唤,立刻跑了进来,:“大人有什么吩咐?”

    “按照5000将士的编制,各级将士的军饷,应该是多少?按照我西北的规矩算。

    郭广生立刻道:“按照您西北普通士兵一两二钱银子的军饷,合计应该在近10万两。”

    赵兴立刻吩咐:“郭先生辛苦一下,立刻拨付十万两白银到秦夫人营地,同时,带着10天的口粮,马上分发下去。再提出5万两银子,送到我这里来。”

    然后拱手秦良玉:“这5万两银子,是在下给您的办公费用,由您自己决断处理。”

    听到这样的安排,秦良玉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自己一路散尽家财,充作军饷,带着这五千的子弟进军勤王,一路上没少受了各地官府的刁难白眼,那是吃足了狗奴才们的嘴脸恶心。

    本来这到了京城,能够喘口气,结果又被其他的友军歧视。也难怪其他人歧视他,因为四川人的个子就矮小,从气势上就弱了人家一头,再加上秦良玉是女人,是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说的蛮夷,包括户部兵部的人员,都认为他们是来这里混吃混喝的,想要求见一下皇上,都没有人给她通报。

    几乎是在走投无路之下,才想起了赵兴。

    然而却没想到,赵兴会这样慷慨的对待自己。当时感动的这个女汉子,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赵兴直接吩咐了郭广生,连夜去办理这件事情,然后躬身请这位女英雄,坐在了重新整治的家宴首位,虚心的求教。

 第227章拼凑出来的作战计划

    娘不想掺合这些军国大事,早早的就告退了。赵兴留下翠艳陪伴着秦良玉,满桂赵兴和张之及,就像小学生一样,恭敬的坐在了下手请教。

    秦良玉出身土司,性格豪爽,杀伐果断,也没有汉人的那般穷讲究,也就坦然的加入了几个人的讨论。

    赵兴将今天集英殿东暖阁的事,还有皇上的急迫心情,以及在座三个人的为难,详细的说了出来。最后拱手请教:“现在就是这样的困局,为了保住满桂将军的性命,我们必须要取得一场小局面的小胜。”

    对于赵兴总是提起自己救满桂的话题,其实就处于他阴暗的心里。时时刻刻的提醒着对方,我救你命了,你要随时报答我,我这个人最欣赏的就是感恩图报的人哟。跟我穿一条裤子吧,请上我的贼船吧。

    现在的赵兴,为了摆脱孤臣的宿命,四处拉帮结派,已经快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了。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秦良玉默不作声的盘算。这位沙场宿将想了很久之后,抬头道:“赵大人所虑极为有理,一个老成谋国的评语是担当得起的。”

    赵兴欠身谦虚一下,然后等待女英雄下文。

    秦良玉却转变话锋,介绍自己的军队道:“我的兵之所以被称呼为白杆兵,是因为我的将士绝大部分手持结实的白蜡树做成长杆,长且坚韧不易折断,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此武器结阵可为拒马,出战可直接将敌人骑兵勾下战马。此武器,曾经在辽西对付女真八旗时候,建过大功。”说这话的时候,神情不由得黯然。

    那一战,虽然杀敌数千,取得大捷,但自己的一个哥哥一个兄弟,也战死在了那场战役中了。

    心情一痛,但转眼正容,骄傲的道:“我还有一阵名叫连翔阵。这种阵法是有些士兵拿一个喷筒,把用毒药煮过的细沙晾干后放入筒中。每支拿喷筒的队伍都有弓弩手护卫。交战时先把喷筒中有毒的沙子往敌人眼睛里洒,敌人眼睛疼得睁不开后弩兵用箭射死敌人。再配上白杆兵,我有信心面对同等八旗,战而胜之,一倍八旗,可与之相抗不败,两倍八旗,可全身而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