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1925-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类抗生素,乙-酰苯胺是合成磺胺最主要基础原料,苯胺又是合成乙-酰苯胺的最主要原料,苯胺用硝基苯制备,硝基苯又由苯经硝化而得,而这个苯便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不但可以从煤炭工业的副产品煤焦油中提取,更可以从石油产品中大规模提取制备。
无论苯、硝基苯、苯胺还是乙-酰苯胺,都是化工行业必不可少的中间体及原料,在塑料工业、染料工业、合成农药、合成橡胶等许多领域应用广泛。而陇东集团由于徐复郭的加入,在制备这些原料及中间体上完全没有障碍。在为制造轮胎确立的合成橡胶项目中,需要乙-酰苯胺做为橡胶硫化促进剂,单因这一点需求,由苯至乙-酰苯胺的整条制取路线就早被徐复郭串了起来。
设备其实更不是问题,合成磺胺类药物与制备其他化学原料相比,并不需要很特殊的工艺。人员也不是问题,由徐复郭那里抽调一些负责管理,再由关岭东那里抽调一些负责生产,那二十几个接触过西医的人员,从中挑出一两个有化学基础的,专门负责质量检验,这就一切齐备。
吴安平将生产磺胺的事,告知徐复郭、关岭东后,两人除了对发明人是谁抱有疑问,对这件事都是极为赞同。如果磺胺真有吴安平说得那么好,那对普天下许多病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音,这是积阴德的事情,只要有条件上,那当然不容半点退却。
不过,徐复郭倒是问吴安平,相关专利需不需要申请,吴安平想了想,决定暂时先不申请专利。无论怎样说,短时间内的磺胺产量,仅够满足自身发展所需,想要卖到全世界,造福更多的人,只有等控制甘陕,全面规划医药工业后才有可能,那时候再申报专利不迟。至于销售获利,吴安平暂时没这个打算。
关岭东汇报的好消息也很多,除了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机械被仿制成功,有得已建厂并即便或已经投产外,连锁加盟商号的事情进行得也比较顺利,目前已超过了两百家,而且在美国和英国已经小范围铺开了网络,第一笔收益高达八十万美金,才四十家店已经与国内二百家持平了。
其实现在新城的工厂已经远不是当初的仅仅几个。
徐复郭主持的化工厂就有好几个,而后榨油厂、面粉厂、糕点厂、调料厂等副食品加工厂也陆续投产了几个,而集团直属的各类机械厂也在分门别类的兴建,还有一系列依托仿制设备和后世二手设备成立的炼油厂、电厂、燃油机厂、自行车厂、塑料厂、合成橡胶厂也陆续在安装设备,再加上规划中的拖拉机厂、汽车厂、飞机厂等一系列高技术工厂,连同长庆桥工业区、西峰油田在内,可以说,很快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链条。
副食品工厂一般是其他商人投资,其他则都是陇东旗下的北方工业公司直属企业。这些工厂很快就能陆续投产,因为西峰建筑早已经完工了大量的各类厂房建筑,这些厂房及附属办公建筑、宿舍等都在空置中,只要简单做些改建,再安装调试好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各类商品。
关岭东也已经将各公司管理人员选定,投产的不说,没投产的也在招收员工提前培训,而且有些已经使用暂时安置在各仓库中的设备试制出了产品,可以说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他由现在起在陇东集团的重要性,也终于能和陶玉山比肩,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总经理了。
谭根的研究所也有了成果,制造出了几台飞机引擎和几套完整飞机部件,只是现在并无条件组装试飞,但依谭根经验来说,其性能不比国外的次。不过这成果往深了想也没什么,前些年他在广州设计制造的飞机也很不错,现在他参考吴安平给出的资料,自然可以造出更先进一些的飞机。
其实谭根造出的这几架飞机离吴安平的要求还差得很远,那几种飞机的图纸他还没有完全吃透,甚至这些飞机根本就不是图纸上那些飞机的实验型号,谭根目前只是熟悉一下制造过程,并让由机械厂支援的那些工人了解一下制造程序,顺便练练手而已。
燃油机这块因为没有专家指导,只能由培训出的技术工人摸索着来,目前说不上有什么成果,只是仿制成功了一些国外落后型号的燃油机,虽然比原型稳定,但功率太小,吴安平根本看不上眼,只是告诉他们还要下苦工,最起码造出现在英美使用的燃油机后,才会考虑大规模投产的可能。
而这段时间,西峰新城又增加数万人,使总人口正式超过了十万。
新增加的人大部分是陇东集团的职工家属,其实之前便有不少工人迁来了妻儿,但随着几万工人的不断努力,新城建设速度不断提升,越来越有了城市的样子,越来越繁荣,因为生存容易,许多工人的亲友闻讯,便也抛家赶来,出现了整族迁移的新现象。
青壮者入建筑公司、工厂,年少者入学校,便是老人与妇女也能做个小买卖或干些零杂工作,养家糊口都不成问题。尤其是随着几个规划中的住宅区和工人新村的建成,不断有人全额或分期买到自己的住房,整家搬了进去,这更让各地的无产者、贫困农民为之轰动,在新城亲友的召唤下不断赶来。
还有一些人则是陇东集团在西北各地及全国各大城市招来的,这类招工在新城还未规划前就已经在进行,直到现在也从未停止过。这类人中有技能者要占到一多半,除了各类技术工人,知识青年和其他各类知识分子也不在少数,有数十位更是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
这些人正是各工厂、公司急需补充的人,往往还在路上,便被几个头头瓜分完毕。不过普通的技术工人却不在此列,目前陇东集团自己定向培育技术工人的实力极为强大,边干边学,速度远比去各地招工来得要快。
西峰新城各项规划已完成百分之五十,对于平地建立一座可容纳五十万人口的城市,这样的速度虽然不可想象,但如果知道大部分建筑都超不过三层,而负责建造者则由原先数千猛增到数万人,那一切便不足以为怪。
现在已完成的建筑和工厂有不少处于空置状态,有部分暂时用来储存物资,而未完成的规划,很多都是单凭人多无法加快进度的建筑,主要是功能各异的五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这样的建筑有几十座,最高的有十几层,虽然工程开展得不算晚,但受制于这时代的工程设备和技术,进度相对缓慢得多,估计再有几个月也不一定全部完工。
现在很大部分建筑工人的工作,已经转入道路、管道等市政工程建设,不过由于人力众多,建设速度也是极快,吴安平需要尽早给他们安排新工作才不至于让庞大人力闲置下来。
吴安平将陶玉山找来,将长庆桥那边的事情通报了给他,然后让他派出得力人手赶赴那边展开建设。至于市政工程完成后工人闲置的问题,吴安平告诉他可以同时修筑西峰至附近各县的道路,这样人手不但不会闲置,还有些不足,所以招工还得继续下去。
吴安平告诉陶玉山不要怕人多,有得是工程,这边道路修完,还有其他的道路,还会有铁路,其他城市也需要建设,而且开春后拓荒也需要大量的人,将来还会有更大规模的垦荒等待开展,所以再多的人都能消化掉。最起码,从西峰建筑抽调的工人,肯定比直接招收农民在军事训练中表现的素质要好很多。
………………………………
第四十五章 戒备
受益于西峰老城商业力量的涌入,如今新城已经很繁荣,而且各临街建筑相继完成后,外地一些客商也在这里置办门店,做起了流通买卖。再加上工人家属建立的各类小吃店、日杂店、成衣店、小酒馆等各类小商铺,可以说在商业领域新城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城市的雏形。
同样,由于西峰老城行政机构的管理范围延伸到了新城,各部门扩充之后,已经初步担负起新城的各项管理职能,更由于新事务不断出现,小舅杜立奎征询各方意见后,行使了代镇长的权力,在镇公所行政机构中又增加了一些新部门,比如交通股、电力股、电报局、工业局等。这既搭起了日后城市管理机构的架子,也趁机培养了人才。
要说在新城大家最爱去的地方,那可能是包括西峰公园在内几座城市公园,或许还要将一些街心花园和社区广场包括进去,但要说去的最多的地方,却一定是陇东技术学校、西峰第一小学、西峰中学和散落在街道里的几座文化宫,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极其家属来说,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每天晚上都要抽出几个小时时间,到这些地方接受扫盲和基础文化教育。
除非他们离开陇东集团,不然这种教育将一直进行下去,尤其是工人,有了基础还得去技术学校,在那里他们必须得学会一两门技术,而即便工作中技术达标了,同样要去那里进修,据说这是为了培养什么高级人才。
强制命令是一方面,金钱诱惑也是一方面,虽然不一定科学,但陇东已经有一套粗浅的标准来划分工人级别,如果说普通工人是三十大洋每月,那高级技工就能有一百大洋,中级也有六十大洋,到工程师一级就更了不得,初级就一百五十大洋,高级则超过三百大洋。
这是一座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的新城,在吴安平金钱刺激下,它活力之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从方方面面来说,它同时也是一件半成品,是一座粗糙的城市。因为急于赶工,几乎所有建筑的外部修饰都没有同时完成,只留很少人完工后进行,所以到处都是毛胚。街道也是如此,到处是管线坑道,虽不影响通行,却杂乱而不整洁。
这些暂时来说,是需要小舅杜立奎操心的问题。不过现阶段,需要着力解决的还是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无论人还是城市,妆容都不是最需要考虑的。
小舅现在是个万金油,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去,不过看他满面红光的样子,显然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吴安平原来还觉他可能很累,见状也没说什么。其实目前关岭东、陶玉山、杜立奎已经从工作中提拔了不少中高层管理人员,各有一个团队在协助他们工作,吴安平因为老在外面跑来跑去,对这方面就比较迟钝。
小舅告诉吴安平一个坏消息,镇原县城、庆阳县城和宁县县城十天前各进驻了张兆钾一个团的兵力,其目的便是监控西峰。
吴安平看这三个团的布防位置正紧紧围住了西峰镇,心中登时一惊,难以判断这是张兆钾的警告还是他真起了提前动手的心思,要真现在动手,对上这三个团,肯定也是败多胜少。况且张兆钾远不止这三个团,陇东集团的贡献让他将军队扩充了两三倍,达到六七万人的规模。
但看小舅的样子不像担心,吴安平意识到可能另有机巧,便问究竟。
小舅杜立奎笑眯眯道:“我要不说你还真想不到竟有这等妙事。那三个团长抵达各自县城后,不是赶快对我们做出戒备姿态,反而各自派了家人过来,说想在新城这里做些买卖。这话我怎会听不懂,马上送出去两座酒楼和一座旅馆,没两天接收的人就过来了,不是叔伯兄弟就是太太娘家亲戚,对我的态度那叫一个热情。我们这里稍大点的酒楼、旅馆本就不多,这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三个团长还分别写了感谢信来,早忘了戒备西峰的职责。”
吴安平没笑,反而提醒说:“谁知道是不是他们故意如此,我们大意不得。”
杜立奎扑哧一笑:“放心,出不了事,更乐得还在后边。不但那三个团长,他们下面许多官兵也辗转托人过来,同样想让家人在新城找些实惠或当个工人,我看这样,就分别与这些官兵取得联系,让他们尽可能把所有官兵的家人都介绍过来,我们这里正缺人。这招一出,你猜怎地,到昨天为止,最少一半官兵已有家人加入了我们集团,估计再过几天,这数字还要多很多。呵呵,只怕到时候就是张兆钾想打我们,他们自己人也会起来造反的。”
吴安平这才大笑起来,没想到竟是如此结果:“看起来,官兵的日子也不好过,大洋的威力更胜过几万雄师啊。”想想又道:“那些官兵的亲人中,捡品性好的,逐步吸收他们加入我们的军事训练,我倒要看看,经过诉苦和三查,这些人到底会向着谁,那三个团到时候更愿意跟谁。当然,现在还不着急,再过一半个月吧。”
小舅又把这边军训的事情给吴安平说了,除了陆续又给四座基地输送了两千人之外,新城以这边原来剩下的六百人为依托,又陆续招入了五千来人,正由金大虎和胡彪子带着训练。不过他们水平不高,要不是训练程序和标准各有严格规定,又有参加过训练的六百人协助,
这五千人的训练可能根本就开展不起来。
吴安平无奈道:“唉,手头的人才还是太少,尤其是军事方面,最高明的不过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几个月,虽说有几百个当过兵的,但最高也就是个排长什么的。现在只好自力更生,希望过段时间会从这些人中涌现出一批英才吧。”
小舅杜立奎在这方面当然帮不上忙,不过他提醒吴安平,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需不需要搞些活动,让大家高兴高兴。
吴安平这才意识到马上春节了。劳累了大半年,干出了一片基业,在这个由自己开启的时空,当然要好好过一下春节,陇东集团所有人也忙碌了半年,就算这时候停工不得,自己同样需要有所表示。
接下来几天,吴安平真正处于休息状态,也没研究什么资料,也没搞什么穿越,整天在新城到处游逛,不断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偶尔有人认出他的身份,立刻便会有很多人围拢过来,或许大家都不懂怎样表示感激,但那一层层映入眼帘的欢笑面容,更让吴安平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其中有一天,小舅送来了一份电报,原来乔治和罗家明已经在旧金山落脚,并顺利成立了第一家商行,虽然全面铺开网络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吴安平还是为这个电报高兴,甚至动了利用引擎去旧金山见他们的心思,不过这个不理智的心思转瞬便被他抛在了一旁。
新城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烈,所有人都显得欢天喜地,街上每天都涌动着人潮,很多商铺的年货已经供应不上。
这时候,小舅杜立奎按吴安平的交待,将这几天在新城几个副食品厂加工定做的粮油、点心糕饼、调料,在毛纺厂、天成公司赶出的一些围巾、袜子、枕巾等小件用品,连同从大批从西安、郑州等地买来的杯子、暖壶等零散东西,给每个陇东集团的人都发了一份年礼。而且他同时宣布了吴安平的决定,每个人都将获得一份年终奖金,按加入时间长短和贡献、职位,从十块大洋到一万大洋不等。
新城顿时成为了欢乐的海洋,人们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幸福笑意。
在大家都忙着排队领取年礼时,吴安平悄悄去了一趟澳大利亚,与布拉特约定的时间已到,那一个避世隐居的挚友应该出现了。
吴安平先到的珀斯,而后夜幕降临时启动了留在布莱特卡车上的道标。果然,那辆卡车独自停留在寂静的荒野,透过夜色,依稀可以分辨出周围的地形正与后世资料图片差不多,如果不是布莱特故意找了这么个地方来欺骗他,那么再顺着山势向前跋涉几十公里,哈默斯利盆地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