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幕1925 >

第30章

铁幕1925-第30章

小说: 铁幕192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都刺摇头道:“即便如此,短期内要完成这个任务也不可能。”

    吴安平突然拍下脑门道:“对了,忘说一件事,我们这支军事力量已经有了正式的名称,就叫‘西北人民解放军’,而且我已经在合县到正宁县的子午岭主脉之间建立了四个基地。其中一座基地由军校和兵工厂组成,已经入住五千人,正在紧张训练中,其他三座基地专做练兵之用。四个月内,我有信心将解放军扩充到五万人的规模,这将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尚纪元不可置信地追问道:“你将西峰新城那五千人带进了子午岭?”其他人也面面相觑,如听神话。

    吴安平对尚纪元点头道:“那五千人会接受最科学的士官教育,组成军队指挥体系。你们这些人,也需要陆续到几处基地进修或强化训练,毕竟与这里相比,基地更为隐秘,而且物资也更为充沛,条件要好很多。”

    他将四处基地的情况详细介绍给了大家知道,听他说得言之凿凿,即便不信的人,也不再是嗤之以鼻,而是存了验证之心。而且有了这样的背景,吴安平先前所说的话,便更为大家采信,毕竟与这样的实力相比,山寨这点力量简直不值一提,也就没有了编织谎言欺骗大家的必要。

    虽然早知道陇东集团实力庞大,依附吴安平后,他们的境遇必将与以往大为不同,但直到现在,他们才隐约感觉到,这种不同究竟大到了什么地步,简直是天差地别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舞台。

    吴安平又对萨都刺说:“萨兄,西北毕竟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我也有意在整个体系中引入更多少数民族的力量。你可以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我也希望更多少数民族的人可以独当一面。”

    萨都刺当然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便欢喜答应下来。

    接着,吴安平又在几人的陪同下在山寨各处参观一圈,与无论哪个民族的寨民或依附者交谈时,他都表现了一贯的真诚和恳切。对于知道山寨已经改旗换帜的人来说,他的这种态度明显起到了收心的作用,当然,吴安平并非故作姿态,这只是他的天性流露。

    尚纪元将山寨的武力集中起来,让吴安平做个检阅,也算在这些人面前亮个相。

    吴安平自然不会推拒,观看了这一百多人的武力展示或者说操演之后,他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说。

    他讲道:“我曾经对着五千人说过,要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今天我也要在这里对你们说。无论你来自哪个民族,无论你目前是什么身份,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坚定的,我们要摧毁这个人吃人、不给人尊严的旧世界,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新世界,在那个世界,不会再有战争和饥饿,也不会再有凌辱和压迫。是的,我向往那样的世界,而现在,需要你们告诉我,哪个是你们希望的世界?”

    吴安平的话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自己的新世界,但在此刻,所有人都振臂高呼:“没有饥饿!没有压迫!”这呼声刚开始参差不齐,继而越来越响亮越来越一致。

    吴安平高声道:“如果有人非让我们饥饿,如果有人非给我们压迫,怎么办?”

    尚纪元、萨都刺、徐天佐等被刺激到了,齐声嘶喊道:“打倒他!”于是所有人也跟着嘶喊:“打倒他!打倒他!”

    吴安平等大家平静下来,慢慢将诉苦和三查活动中一些典型的实例一一讲来,用详实的例证明确了反抗的正义性。大家随着他的讲述,纷纷回想自身的遭遇,那种心情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便似身体里装了一座火山,虽然不断积蓄着能量,却始终无法找到宣泄的出口。

    终于有人痛哭流涕猛然嘶喊道:“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所有的火山被这嘶喊霎时引爆,震耳欲聋的呐喊响彻整座峡谷。当一个人意识到他需要什么时,自然会爆发出绝大的力量,当无数人同时意识到他们需要什么时,没有人不会在他们的力量面前颤抖、颤栗。

    吴安平的演说不说圆满,但最起码没有失败,这不因为他是个领导者,更多要归功于他是个实践者。

    第二天天刚亮,吴安平就离开了这座山寨。此前他已经将对山寨的看法与尚纪元他们做了交流,并且给出了四座基地的位置和接头暗号,让他们自行安排轮训事宜。本来昨天就要走的,但尚纪元他们非要留他过夜,而且晚上跋涉也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才索性留下,又与大家详谈一夜。

    吴安平先去了美国旧金山,海轮在那里靠岸了。租了公寓记录道标之后,他随后便去了2011年的廊坊住所,先跟在北京的于坤打个招呼,听于坤说那边房产已经选好就等他去过户时,他以事忙为由暂时推脱了。

    在这边他查找了许多资料,发现其实西峰镇周围就有油田存在,根本不用另寻他处。这让他有些难堪,不过也提醒他以后再做什么事时,一定要考虑周详,不能办骑驴找驴的蠢事。水泥厂、玻璃厂、煤矿都建到宁县就行,那里都有相关资源的分布,尤其煤田很多,储量也很大,而且离西峰也近。

    只有铁矿麻烦一些,庆阳的铁矿资源不能说没有,但离西峰的距离都比较远,这样掌控起来就有些麻烦,毕竟现在是张兆钾当政。想了又想,干脆便也建在宁县,离煤矿近些也好,可以就近利用,至于所需铁矿石,正好他准备在澳大利亚做些手脚,可以就地转送过来。

    这样一来,除了西峰镇,宁县也成了需要重点开发的地方。最起码资源型厂矿都可以集中到那里,形成一个集中的工业区。

    想想再没有什么疏漏,吴安平转回西峰镇,从那里出发去了宁县的西南的长庆桥,他准备在长庆桥、新庄一带建立一个工业区。

    花一天时间抵达长庆桥,他在离泾河较近的一片人烟稀少的地方,参考后世资料和一些规划图,利用d-7引擎展开了土方建设。

    这阶段虽然他要建的厂矿规模说不上很大,但还要考虑以后扩建需要,所以彼此相隔有些距离。很快,根据设备展开情况,他完成了全部的基建挖掘。其实用d-7引擎有些大材小用,这些工程依靠建筑工人也能很快完成,只有煤矿稍微有些难度。

    他利用引擎像在子午岭切割石壁般,斜斜挖出一个洞窟直达地下,口子外面很小,但里面分作数个通道,通道之间隔层不算太厚,而且每条通道的宽度足有十米,高度也在三米左右,到时候稍作改建,这里就能容纳数道提升设备,而且由于他直接挖掘到了八百米深的煤层,会使煤炭挖掘变得更为简单容易。

    当然通风口他也没有忘记做出来,这要是让工人去挖,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在煤矿附近,除了焦化厂,还有煤化工企业的位置,不一步到位,那实在糟蹋了d-7引擎的能力。

    钢铁厂的位置选了地势稍有起伏的一块地方,临着泾河,将建筑土方作业完成后,他又依着地势在附近弄出了一个面积很大的矿石厂,这里他准备存放转运的铁矿石。

    这个工业区中将同样拥有一个电厂,而且规划得和西峰新城那个一样大,因为可以就近利用资源,其实比西峰新城更方便。

    水泥厂、玻璃厂其实附近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多,但充足得原料供应地也离得不太远,虽然这样把选矿和生产分割了开,但总比全建到最远处来得方便。

    将这些完成后,吴安平稍微做了些掩饰,便直接去了澳大利亚的珀斯,他要在钢铁厂建立起来前,先完成铁矿石的转运。

………………………………

第四十三章 大盗在行动之西澳

    

    珀斯这个地方位于澳大利亚西南角的斯旺河畔,始建于1829年,是当时自由屯垦殖民地──天鹅河殖民地的首府。

    1850年之后,天鹅河殖民地改名为“西澳大利亚”,并开始成为被英国放逐海外的囚犯所寄居的第二故乡,以补足当地农业与商业发展过程中非常欠缺的人力资源。最初这块新殖民地发展缓慢,但1885年在斯旺河上游的卡尔古利发现了大量黄金,吸引了大批的新移民。

    而新移民的流入,也使西澳首府珀斯迅速发展了起来。

    珀斯的建筑最高不过三层,但吴安平穿行在显得乱糟糟的街道中,反而清晰感受到了这里蕴藏的活力和生机,而这种生机正是此时民国所缺乏的,或许只有西峰新城会有些不同。

    这里新移民很多,西洋人之外,亚洲的黄种人也不少,而从这些黄种人中,吴安平轻易就分辨出哪些是自己的同胞,哪些又是东洋人。根本就不用听他们会说什么语言,只凭精神面目区分就足以做到这一点,但与国内民众不同的是,即便在这里他们仍承受着歧视,眼睛中却已经在闪烁希望的光芒。

    或许是因为吴安平的衣着、气质有异于一般中国人,昂然行走在街面,并没有从那些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脸上看到什么歧视表情,但迎面而过的中国人脸上的生硬笑容和谨慎目光,却让他感到分外尴尬和沉重悲哀。

    吴安平拦住了一个面相朴实的洋人,他正开着一辆空载的卡车。简单交流之后,吴安平知道了他叫布莱特,是来自英国的新移民,虽然也是被黄金潮引诱而来,但显然他没有上帝赐予的幸运,只好买了一辆载重卡车,以为淘金者运送物资谋生。

    吴安平花两倍价钱买下他的卡车,并趁上车检查的档口,将在珀斯的道标转移到了卡车上。而后,他以周薪一百美元的价格,成功雇佣到了这位前英国淘金客,这超出平均水平五倍,足以使任何人动心。

    在布莱特引领下,吴安平去了珀斯市政厅,在这里,他以六百万美元的价格,取得了西澳皮尔巴拉地区一百年内的独家矿产勘探权和开采权。当珀斯当局因为将那片不毛之地卖了个天价而狂喜时,却浑不知自己已将整个澳大利亚最大的宝藏拱手让与了吴安平。即便日后他们想反悔,但那时吴安平的实力也将轻易打消他们的念头。

    这种交易在当时看来,吴安平确实很傻。

    很难想象,作为日后铁矿资源的超级大国,澳大利亚此时却对皮尔巴拉地区存在的无与伦比的铁矿宝藏茫然不知。所有专家、学者、澳大利亚政府都确信这片大陆的铁矿储量不会超过两亿吨,基于这种认识,澳大利亚甚至在1938年发布了禁止铁矿石出口的强制命令,并一直将这种禁令保持了22年。

    而吴安平通过后世的资料了解到,在2010年时,整个澳大利亚探明的铁矿总储量超过350亿吨,其中百分之九十集中在西澳的皮尔巴拉地区。2010年时,整个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量为3亿多吨,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产自皮尔巴拉的哈默斯利盆地。这才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更为难得的是,这里铁矿石纯度之高甚至超过当前所有国家的冶炼标准很多,这意味着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中成为钢铁。所以在长庆桥、新庄附近的钢铁工业规划中,吴安平连选矿厂都没加入。

    不过取得皮尔巴拉的勘探权和开采权,并不意味着吴安平就要在这里开发铁矿。他的如意算盘是,第一步转运几千万吨到长庆桥,第二步当取得西北部分区域的控制权时,将整个皮尔巴拉最集中的富矿,全部移入控制区域内铁矿分布区,硬生生造出几个庞大的矿山。第三步则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皮尔巴拉将剩下的残羹剩饭也开采出来。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理想条件下,利用d-7引擎,吴安平每小时能转移六百万吨的土石,而这样的强度,他每天能坚持两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每天他可以转运一千两百万吨,照这样计算,不到十年就是350亿吨。

    当然,追寻矿脉要花时间,而且也不可能每次转运全是铁矿石,必定有其他无用的土石掺杂在内,但他同样也只是针对皮尔巴拉最集中的富矿,并非全不放过。所以用七八年时间转移两百多亿吨铁矿,并完成山体掩饰工程,大致是可以达成的,而这是为将来预备的,经过几十年沉淀,那些人造山想必也会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更自然许多。

    而建设期所需铁矿,他就没必要造山了,直接转运矿石就行,用十几二十年时间,又可以转运几十亿吨矿石,这足够用到二十一世纪了。

    吴安平当然不可能告诉布莱特自己的目的何在,而是编了一个弥天大谎。

    他对布莱特说,在荒凉的绝无人烟的皮尔巴拉地区,有一个他的挚友隐居在那里,就为永不见人避世独居。但他很想念这位挚友,想知道他是否还平安,所以按照两人约定的信号,他会安排布莱特用写着这位挚友名字的旗帜,前往那里与挚友取得联系。当然,他没忘记提醒布莱特,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将这辆卡车带去那里,而且为防止那位挚友避而不见,到指定区域后,布莱特需要在夜晚离开卡车,到一公里外等待,第二天再去看卡车上有无消息传回。这样进行三天,如果还是没有消息,布莱特便可以返回珀斯。

    布莱特难以想象,世界上还有像吴安平所说挚友那样的人,不过吴安平既然愿意为此支付巨额费用,又不限制他到达皮尔巴拉的手段,车、船、铁路随便他如何,只要在七天后带着这辆破卡车赶到指定区域就行,这样的美事他还是愿意的做的。

    吴安平将首先支付给布莱特三千美元,当带消息回珀斯时,会再另外支付七千美元,有这样的诱惑,相信布莱特不可能拿着三千美元跑路。说定之后,布莱特问了那位挚友的名字,吴安平脱口说了个“乔治”,布莱特便找面绿旗子,用油漆写上了这个名字,然后他便拿着美元喜滋滋地出发了。他要带车上船,沿海岸线赶往临近海域,这样才有可能在七天内到达。

    等布莱特离开,吴安平将4号基地道标抹去,在珀斯住所重新设置了道标,便悄然又回到了西峰新城。

    趁这段时间,他要做另一件大事,将抗生素制备出来。

………………………………

第四十四章 磺胺的先生产

    

    有过在广州医治余大成、余铁鹏的经历,再预想到战争的残酷性,吴安平迫切需要生产一种高效抗感染药物。但这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在机械制造方面,技术工人已经很奇缺,那么在医疗及制药领域,就更难找到合格的人,尤其是合格的质检人员。

    毕竟,参考后世的工艺及设备,或许能生产出某样东西,但合不合用就很难说了。药物还与机械产品不同,机械产品试运行就能看出问题,药物如果出了问题再去改进,那不知道要冤死多少人的。

    现在随着新城每日数以千计的人口流入,再加上陇东集团在各大城市的不断招聘,西峰终于凑到上百名医药相关人员,其中八十多名是中医药铺及药堂的学徒,还有二十多人在西医诊所或医院工作过。按说凭这些人的工作经验,顶多能开个水平不高的医院,但吴安平仔细考量后却认为,生产制备抗生素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治疗效果看,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将来肯定要两者并举,但此时衡量中药与西药的制备条件,再结合目前陇东集团的特点,吴安平还是将突破点放到西药上面,而且选定磺胺类药物为第一批制备目标。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类抗生素,乙-酰苯胺是合成磺胺最主要基础原料,苯胺又是合成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