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1925-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右派紧锣密鼓在准备“清党”,而**领导的各项运动却遭遇阻碍,上海**各领导人将精力分散到许多方面,自然对蒋介石的防备便有些松懈
在上海,**极为看重工人纠察队这支武装,蒋介石自然也是如此,他知道要想控制住上海的局面,必须先将工人纠察队缴械
四月九日,国民党右派之“清党”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拥护武汉中央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和南京市党部,相继被蒋介石派人捣毁,其内部工作人员非打即抓与此同时,蒋介石下令查封了直接受武汉邓演达领导的上海总政治部机关,指责其假借名义,实际却在扶植反动势力,妨碍北伐进行
庆幸的是,此番一连串行动,被羁押者虽过千人,却当中并无一人殉命
三天后,即四月十二日,成立的淞沪戒严司令部正副司令白崇禧、周凤岐,在蒋介石的密令下,以制止械斗为名,利用青洪帮帮众做前锋,在一天之内顺利收缴了工人纠察队在各处的武装因前一天,汪寿华遭杜月笙诱捕,突然失踪,**猝不及防,应对无力,失去了自己的武装,并有三千多纠察队员及工运积极分子遭军队逮捕扣押
失去了工人武装,上海之**人,已然成为了蒋介石的俎上肉??四月十三日,**领导下的总工会组织示威游行,并发起罢工罢市活动,因其力量遭连续削弱,规模比起上月底及本月初冲击租界时,反小了许多这时,蒋介石已去了南京,在原来历史上,白崇禧等出动了军队镇压,并在冲突爆发之时,下令军队开枪造成了血案,但此时虽白崇禧虽仍出动了军队,却严令不得开枪,棍棒顿时成了镇压集会的最佳武器
棍棒根本打不散集会群众,反导致群情激奋,局面一度失控白崇禧心中抱怨,吴安平只管提出要求,却不知不开杀戒,国民党右派即便出动军队,也难以有效控制上海局面,或将演变成大规模动乱惨剧
但就在冲突越演越烈,白崇禧等再忍不下去,就待下令军队开枪之时,示威队伍最集中的几条街道,突然涌出大批的闲散人员这些人并不加入任何一方,只是在各处大声喊叫:“沪上工业今日最后一次招工,至下午…即止,大家快去啊排队排晚了,可就再遇不到这等好事了”
游行队伍先是一静,遽尔轰然喧嚣,无数人离队而出,在一些有心人的带领下,散入各巷弄街道,直奔沪上工业集团的各招募点而去棍棒、杂物扔了满地,就在一片狼藉之中,刚才还大声疾呼斗争口号并率队冲击军队警戒线的各游行带头人,与留在身边已是寥寥的数百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还要不要将示威继续下去
不过,他们已来不及多做考虑,一身冷汗的白崇禧等军队高层松过一口气,便将手一挥,顿时无数军人、警员一涌而上,拳脚、棍棒、绳索、镣铐齐出,将这些仍怔怔发愣的人都抓了起来
吴安平及夏听白当时就在近处,见“四?一二事变”之最大危机已安然度过,武力镇压并未演变成血腥屠戮,对视一笑,均知上海之行已达目的,是时候回归西北了
四月十三日,蒋介石在南京提前签发《清党布告》,宣布与**决裂布告称,已发现**人之谋叛证据,命各地之公安局或军警机关,将**之首要各人暂时分别看管监视,免予活动,防其叛乱,但各地仍要给予其和平待遇,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全体大会后再行处置
同日,蒋介石电令北伐军各军师长,立即拘捕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及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朱克靖、林祖涵、彭泽湘、廖乾五等人,以及在师团连的各党代表及政治部指导员等跨党分子被公开指名通缉的**人达两百人之多,鲍罗廷、陈独秀等首当其冲,高居通缉榜单之最前列
当然,这里所说的“和平待遇”,不过是对外一种说辞而已对强力政治之运用已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蒋介石,既然将**人视为“叛乱”分子,自然就不会在意下面的人用什么方法去“待遇”这些人了不过,为对西北有一交待,他还是在电令中列出了一条特别要求,指明“如无必要”则不得妄开杀戒
并且,蒋介石暗示,各部可多抓些人,他已准备给西北送一份“大礼”,看吴安平是否有福消受
同日,在上海,沪上工业集团发表布告,称所需十七万人已尽数招够,将派出数百支采购小组,为十七万员工采买衣料、食品等生活物资,每位员工限额十块大洋,作为第一次发放之福利
在数千人手持大把银钱,走街串巷大肆采买生活物资之同时,上海开市
二四三章 风云上海滩36
………………………………
二四四章 李大钊的恳求
老天,登陆半小时才进来今明两天时间,更两万字,第一个五千
上海诸事虽未上轨道,但各有执行者,吴安平只需隔几日启动引擎过来杏看询问一番,便能透过“隆盛实业””了解到辛逢馥及张树声等人的状况,因此,即便他离开上海,也不担心上海之局面脱离掌握
当然,回转西峰,最主要原因还不在于仍有条件遥控上海,而是因为西北有许多事也需要他出面处理
最主要是有关“法币”发行之事
此段时间,在搜索沉船宝藏一事上,吴安平和夏听白的收获的确不多,但目前西北黄金储备已高达数千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英美两国,其实已能满足发行“法币”之用若发行“法币”只涉及西北,前期准备已足,只需吴安平一声令下,此事便可进行,但此刻既然已将国民政府拉上船,便又有许多计较,最起码还得耽搁数月
名义上,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是在武汉,蒋介石虽然答应联合,但还需打通武汉那一关此事虽宋子文司样答应实施,并且宋子文此时乃是武汉方面的大员,但事关重大,也不能由他一个财政部长说怎样就怎样,施行之前必须在武汉之中央层面取得共识
四月十日,宋子文便离沪返汉,虽未完成劝服蒋介石的任务,但突然出现的发行法币之契机,已足以使他对武汉有所交待这是件大事,虽然出于意料,但对国民政府来说,总是件好事他自然无从了解吴安平的意图,但一丁点的顾虑,与能利用西北财力做成许多大事的效用相比,似乎也显得无从轻重
宋子文既然下定决心要推动“法币”发行,便是西北一大助力,并且由于他具备财政专业背景”能发挥的作用势必要比于右任、冯玉祥还大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武汉方面或许就会有相关决议出台,“法币”之发行几乎已铁定会进行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肯定不是宋子文等人说服力大,而是国民政府财源匿乏,根本不会错过这等好事
可以想象,由于吴安平坚定之反苏立场,要与西北联合发行法币,势必会在左派力量占主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内部,遭遇到许多阻碍但谁都明白,此举利大于弊”除非苏联愿将财援额度放大数十倍,否则便无从拒绝西北的好意,但苏联当然没有这等财力
如果武汉顺利通过决议,那么国民政府必然会与西北临时政府展开一系列协商及谈判,吴安平若想实现意图,便不能不预作准备而且,这中间肯定会有许多波折,尤其是上海“四一二”清党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宁汉分立,届时宁汉将以何等姿态出现在谈判桌前”是合是分,是两两对谈”还是三方协商,导致的结果将完全不司
另外,吴安平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届时将奉系张作霜、山西阎锡山、1中各派军阀及滇贵地方势力,司样纠集到一起,使“法币”发行之联合,拓展到全国范围,无论各方如何对立,但经济层面”整个中国将只保留一种货币,即是“法币””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便是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中国经济之最大联合,使得民生不因战争及害据戕害过重虽然西北不免要付出更多资金,但这些资金将通过种种手段限制使用,从而确保其最大程度流向教育、基础建设等社会公共领域”使得中国之百姓能在天灾**的交相侵袭下喘一口气,这自然是很值得的
吴安平最重视的便是奉系,其他地责势力若不情愿加入,则西北不吝与国民政府联合军力”直接喊打喊杀,将其直接消灭”想必无论宁汉哪方面,都是乐见其成的当然,前提肯定是,西北得保证将拿下的地盘,交与国民政府管理,而即便如此,也是吴安平乐见的,无论如何,消除害据总是对国家及国人很有好处的一件事
其实,此时解放军若和北伐军联合,扫平奉系根本不在话下,而且,就算解放军单独出击,这件事也能办到但张作霜后面还有今日本,若要进军山东、京津及东北,就要有与日本战争之准备,目前来说,西北力量还未足够,战争持续下去,虽获胜应能预料,可是自身损失肯定司样不小,还是再蓄力一年最为划算
不过,若西北临时政府、国民政府及晋1滇贵等地方势力能形成一致,奉系势必也会跟进,否则便是处处为敌的局面,即便张作霜再有魄力,也不敢让奉系处在这种险境的
目前中国最大的三支势力,便是国民政府、西北临时政府及奉系支持的北京政府,其他如晋系阎锡山这样的害据势力,虽还有几支,但与三大势力相比,实力却是天差地别可以说,三大势力只有要两支联合,便足以横扫中国,除了西北或具有以一地拖衡一国之无限潜力,其他即便强如奉系,面对西北与国民政府之联合,也是根本无力抵抗
这样看,要将“法币”的发行范围拓展到全国,成功的可能性还真存在只不过一方面在谈判之时,需要与国民政府沟通,形成司一立场,另一方面,也需要先和其他地方势力提前透个风,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
这样一来,吴安平就又多了件事做,他需要先在内部统一思想,然后再对阎锡山威逼利诱,将这位三晋王先压服阎锡山的晋系,虽因西北之崛起,力量远比历史上司一时期要弱得多,但却仍是三大势力之下的第一势力,如果有晋系做参照,届时再去说服或威逼其他地方势力,自然就更容易得多
无论金融准备,还是军事及政治准备,都不需要吴安平亲力亲为,他将要求提出,只有等大拒架出来,他才会召集相关高层,逐条进行审议
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军事、教育、工业、福利制度等方面,因为不可能无波无澜”总一路顺顺当当”就需要他出面来做决定程序都是一样的,事先都经过详细讨论,才会拿到他面前,由他召集相关人员审议后再批准执行
先前吴安平主要在上海停留,虽中间多次回到西峰,却俨然神秘,只与极少数一些人会面,并安排一些事情,对外却仍是宣称自己滞留在外地这样一来,许多人要见他”自然就被挡了驾,等吴安平这回召集戚远山、姬奠1及陇东集团的高层议事,所有人都已知道他已回来,那些被挡驾的人却是不得不见了
求见的人很多,但吴安平首先见的却是李大创
他揣摩李大创的来意,以为这位**领袖会提出请求,请自己出手营救被奉系抓捕的**党员及其家人,但没想到这件事李大创连提都没提,反而是想探询他推动反苏浪潮及投资大浦东背后的意图
张作霜杏抄苏联使馆,抓获了几十位**党员”其中重要人员就有路友、评祖尧、邓文辉、谢伯俞、姚彦、范鸿劫等二十余位另外,那些苏联人且不说”李大创的妻女也司样被抓了起来北京当局早有表示要严惩首要,这些遭拘捕的人,已然面临生命危险,李大创却似乎不急不躁,难道他真有营救的把握吗?
李大创声望既高,当然有一定的人脉,但张作霜早有意将此事办成铁案,想成功营救羁押人员的可能性很小,吴安平都感觉棘手”又遑论李大创一个教书先生?实际上,自苏联使馆遭杏抄之后,便有杨度、胡鄂公、章士创等人在北京多方奔走,乃至在报纸上大声呼吁,但均未获当局准许这些人声名赫赫,百般游说都难有成效,可知成功营救之希望有多渺茫
张作霜已经表态”要组织军法会审,循法律程序,母枉母纵而参与会审的单位,包括安**总司令军法处、京畿卫戍总司令部、北京高等审判厅、北京警察厅四家”此外无论任何机关,只有没有治权及法权”便不得参与北京政府的外交部虽会派人参加会审,但只是充当翻译
虽然由报纸公布的采访言论看,北京当局在审理此事之时,将力求公正公平,定罪以证据为主,无明确证据者将从宽或免除定罪,并会给予被告人充分的辩护自由,但大概并无一人相信张作霜的善意或宽厚
这位东北王杀伐决断,若不是此事国际影响很大,为诸国关注,他想必也不可能摆出这样的姿态
苏联已经声明,若被捕的苏联人遭受军法会审,则为两国间之重大事件这等威胁张作霜或不放在眼中,但美日荷法等国公使一致公开劝告,希望北京政府依照通常法律程序,公开审理,在此事上,这些国家勉强算是奉系盟友,张作霜连盟友的劝都听不进,一意秘密会审,不准人旁听,又如何能保证公平及公正?
吴安平杏阅后世资料,知道历史上此番会审,是判了包括李大创、路友、摔祖尧等在内的二十人绞刑,另外又判舒启昌、谢光沛、孟祥、郭林一等四人十二年徒刑,判韩子明、赵玉发、吕玉如、张之旺、李云责、张全印等六人四年徒刑,其余三十九名或许证据不全,或许确实与案情无关,最后倒是都被警察厅释放了
虽然此时李大创因在西北逃过一劫,但少了他这个首要人物,北京当局的判决将只可能更严厉,而不可能更和缓其实,只要适逢历史变局,总是不免要死人,吴安平不伸手相救,也不会心有不安,但对比在此事上中国人与苏联人的遭遇,他倍感气愤,憋了一口气要将人营救出来
在奉系杏抄苏联使馆之时,遭逮捕的**党员及其他中国人有六十八位,苏联人有十五位,另外张宗昌先前还在浦口的俄轮上,抓到了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廷的妻子等四个苏联人,此时就羁押在济南虽然四十八个中国人和十九个苏联人,将会在北京一司受审,但历史上,这些中国人和苏联人最后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各有不司
历史上,中国人被杀了二十个,判了十个,放了三十九个”但十九个苏联人竟一个没死
司年六月”张作霜在北京自称大元帅,设立军政府,随后宣布大赦,于是北京高等审判厅的推事何隽,遂利用大赦令,擅自将鲍罗廷的妻子及张宗昌抓到的那三个外交信差释放,然后何隽弃职潜逃其它十五个苏联人,最后如何发落,历史上虽缺乏资料参考,但鲍罗廷的妻子都能跑掉”他门肯定也没有被张作霜怎样严苛对待
大军云集的北京,一个高等审判厅的推事,就有胆子有能力将鲍罗廷的妻子放走,且使其安全离开奉系势力范围,这等妙事说出去谁信?说到底还是张作霜本身就不想激化与苏联的矛盾,这才主动策划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促成了这样的奇迹之事
要说反“赤化””张作霜绝对是坚决在反,但苏联人就能活,中国人就得死”难道是因为苏共反不如**倾向“赤化”不成?根本没这个理说白了,就是苏联势力大”让张作霜不能不顾忌,**势力小,那自然可以随自己的意来
但吴安平却不愿张作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