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自己之前一战委实杀出来赫赫军威,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向自己这边围拢而来的清军,双方只是遥遥的对峙着。
但刘良鹏却也不是孤军作战,在大战这一会儿功夫,明军又有三营兵到达战场,就在双方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开到近前,并且开始在刘良鹏右翼列阵。
虽然如今情形依旧是敌强我弱,但是在数营兵陆续到达之后,明军安全已经无虞,洪承畴想要吃掉这重兵集团,就算全军出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得手的事。
尤其是在清军上下一门心思跑路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实现的了,毕竟在这种败局之中,洪承畴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威望,不可能指挥的动这么多身份都不一般的大佬们再次亡命一搏。
清军虽然还在不断的集结,但明显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大多只是在防御,或者说在观察跑路的道路和方向,真正敢上前挑战的清军好汉,一个也没有。
甚至如果不是洪承畴一直在最后垫后压阵,说不定就有人先行跑路了。
清军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明军却是完全不一样了,陆续不断的兵马随着来回行驶的船只,不断的向着江北而来,大有一副在江北决一死战的模样。
大战到了这个份上,就连朱聿鐭也完全坐不住了,根本无法安生的在武昌城头等待消息,而是登上郑成功麾下最大的一艘巨舰,来到战场左近,用千里镜观察着清军的动向。
明清双方的调动尽在眼中,但此时的洪承畴委实是满嘴满心的苦涩,第一次挂印出征,便即落得这般下场,更是让他看清楚了满清内部的不团结和相互掣肘情况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若是步步胜利之下,清军这些内部矛盾会被节节的胜利完全压盖住,根本看不出来。
但是一旦战局不利,被满清强行揉和在一起的各个派系和种族的联军,就会各怀鬼胎,人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若非如今满清刚刚立国,军律极为森严,恐怕此时的联军就完全没有了任何约束,大家早就各凭本事逃命了。
但就算如此,洪承畴能做的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让联军不至于在军队撤退的关键关口,变得各行其事,然后被人像追杀死狗一般的杀的尸横遍野。
但是随着大明军队登陆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江中团龙旗的到来,以及一杆数丈高的大旗升起之后,明军的攻击性明显提升了不少,已经开始在统一的指挥下,向着清军缓慢压迫而来。
“看来也只能带出来这么多人了。”
看着步步紧逼而来的明军,洪承畴喟叹了一声,望着还在不断从浮桥上快步过江的清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将本经略的手令传至全军!让所有将帅按照手令顺序交替后退,步兵先行撤退,骑兵留在两翼断后,谁若再敢阳奉阴违,莫怪朝廷大法无情!”
闭眼了片刻,洪承畴猛的睁开眼睛,在亲卫的搀扶下,跨上了战马,大声下令道。
撤退的布置早就已经制定好,只要大家依令而行,洪承畴还是有把握将大半的军队安全带出战区。
但望着快速传令而去的亲信,再看看士气昂扬,训练有素的大明军队,洪承畴第一次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作用。
若是大明真的能起死回生,那自己当初还真不如直接死在辽东算了。
第227章 恍若隔世
当洪承畴跨上战马的那一刻起,江南还在向江北撤退的清军,就已经注定是被抛弃的命运。
不仅仅是江南的清军,甚至就算身边的清军主力,他也不知道有多少是会被抛弃的结果。虽然他的命令措辞极为强硬,但是洪承畴却是高估了满清的军纪的威慑力。
生死关头之下,这种命令对于某些大佬来说,收到他手令之后,除了上面那‘撤退’两个字之外,其他的命令内容根本不如厕所里的屎。
有了这条手令,他们撤退就完全是奉命行事,不再是战场逃命,而他们需要的,也仅仅是这两个字而已。
至于掩护友军什么的,这跟他们有个屁关系,大家很熟吗?
关于手令上要求他们掩护的命令,更是十分容易解释,明军势大,他们抵挡不住,根本无法承担起断后的任务。
至于在大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他们的军队却基本保持完好的问题,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就算朝廷明知其中肯定有问题,甚至直接猜到真相,那又能如何?
在如今朝廷接连战败,几无可用之军之时,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大佬,又有谁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
因此当这个命令一下,蒙古八旗二话不说,便即直接选择开溜,根本就不带打招呼的。
蒙古人一旦逃起来,那绝对是天下第一的好手,将他们祖先迅捷如风,侵略如火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其他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即腾起阵阵烟尘,消失在大军的视线之中。
清军上下当即呆立半晌,汉八旗第一个醒悟过来,在三位王爷的带领下,毫不逊色的直接打马便跑,将所有步兵全部扔给明军收拾。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声中,清军上下原本还仅存的秩序便即荡然无存,所有清军只要有马的,无不立即跨上战马,直接夺路而逃。
将领们根本不理会跟着身边的士兵,士兵们也再也不理会平时令他们大气都不敢喘的军规,发一些喊,向着四面八方溃逃而去。
洪承畴目瞪口呆的看着突然之间便即炸营的大军,几乎有些怀疑自己眼睛是不是看错了,似乎一瞬间回到了六年前的松山大战之时,当时他率领的明军和如今的清军几乎一模一样。
情况也是一模一样,都是在洪承畴下达撤退命令之后,根本无人按照他的筹谋第次后撤,而是一模一样的轰然崩溃!
松山撤退前夜,在大同总兵王朴不按指令,率先逃跑后,宁远总兵吴三桂闻迅也立即跑路,然后便是十数万明军集体炸营,八大总兵直接跑了七位,只有曹变蛟因为护卫中军,没有及时跟进。
只是这些总兵虽然逃的快,但是却因为没有秩序的情况下,相互之间挤成一团,反而根本没有速度,被闻讯赶来的清军堵了个正着,一场截击厮杀后,十三万人马的大军,回到关内的还不足四万,全须全尾回去的,也唯有不知是真的因为道路极为熟悉,还是有着其他内幕的吴三桂一人而已。
而眼前的一幕也是何其相似,撤退命令一下,清军也直接开始不理会军令,各自逃遁。
这一次更加的恶劣,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来守护他这个全军主帅,几乎所有将领全部一窝蜂一般的逃掉了,甚至连之前表现最淡定从容,让人一看就在装13的赵良栋也是一样,不过这会儿赵良栋已经顾不上装13了,逃起来的本事丝毫不比任何人差。
“逃?哈哈……你们以为你们这样就可以逃的了吗?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能逃出动多少人!一帮子废物!”
山崩海啸一般的逃跑场面,让洪承畴呆愣片刻后,却是突然之间疯狂的大笑起来,甚至笑的老泪纵横,却浑然不知。
他知道他完了,彻底的完了。
这次就算活着回到北方,等待他的也只会是满清的一刀,甚至会更一进,给他来一个腰斩啥的,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
毕竟他面对的是以残暴著称于世的满清,而不再是那一个将读书人当祖宗一般贡着的大明。
正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但向来自负的洪承畴,在大军南下以来,不断的竭力表现自己的能力给满清的主子看,因为他的主观能动性,一系列的战略布置都是他提出来的,因此所有的黑锅也必定都有他的一份。
分兵出击湖广与江西是他提出来的,进攻湖广先胜后败,他的战略布置虽然没有问题,完全是下面的人在自行共事,但这又如何,结果就是结果,做主帅却没本事掌控下面的将领,这般的没用废物统帅,就算斩了他也不会冤枉了他。
虽然他在小孤山与湖口都有亮眼的表现,甚至在湖口一战时,差点让他翻盘救出被围困的苏克萨哈,但这又能有什么用,能为他谋一条生路么?
满清上下看到的只会是,洪承畴错误的分兵两路,将原本实力强悍的南征大军变成两路弱军,然后被明军各个击破。
却不会看到明军的实力更加的强横,三路大军两个方向正面迎敌,一路大军趁虚直捣南京,而南京守军居然在数天内被丢了大明第一坚城,这才让整个局面彻底崩溃。
在看着清军总崩溃的局面已经无可挽回之后,洪承畴悲凉的大笑声慢慢的停止下来,目光中已经是死灰一片。
因为他深深的明白,弄到如今这个局面,无论明清两方,谁都不会放过他。这场大败必须要有一个责任人,而他却是那最好的一个重量人物,才能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真是恨不得早点死在辽东,一了百了!”
到了这个份上,洪承畴已经再不报任何的希望了,直接拨剑出鞘,就要自刎。
“万胜!”
“万胜!”
“万胜!”
在洪承畴刚拿出宝剑的一瞬间,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直冲云霄,无数的明军欢呼雀跃着,根本不用再等任何人的命令,在激昂的战鼓和号角声中,如同被打了鸡血,疯狂的向着前方冲击而来!
军队一旦崩溃,任何有组织的抵抗都会消失一空,基本上丧失了所有的战斗力,哪怕被人追着后背杀的血流飘橹,也会选择尽量跑的更快一些,根本没有几个人会选择回身一战!
如今大胜就在眼前,唯一可虑的便是如何能在这场大战之中得到最大的战果,以便在即将到来的论功行赏之中,拿到最多的赏赐和前途而已。
那熟悉的‘万胜’欢呼声,让洪承畴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他初露锋芒的陕西韩城,他当年也曾在这激昂的欢呼声中,不断的镇压着各路农民军而快速扶摇直上,如今再想一想,直若恍如隔世一般……
第228章 暴怒
“杀!”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跪地者免死!”
山呼海啸一般的追杀声与劝降声响彻整个战场,无数明军如决堤的洪水,漫山遍野的向着溃败之中的清军追杀而来。
其中最为沮丧的便是任良朋了,他是一个好战狂人,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在战场上挫敌之锋锐,斩上将于万军之中。
但是他的运气却委实不好,之前他并不是被分配在左路军中,而是他本人强烈要求下,这才与王得仁对换而来。
本来他的打的算盘是右路军方向,丘陵遍布,而且多湖泊和溪流,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在左路军,行进路线上大多是平原地带,十分适合骑兵集群突击作战,因此这才调换过来。
但是清军却根本没有出城野战的打算,让任良朋一路行来,半个敌人也没碰到。
好不容易快要摸到汉阳城下时,却又被紧急叫停,然后一路狂奔而回,然后再看到汹涌的江水肆虐过后的泥泞道路,任良朋只觉得人生是如此的无趣和无味。
但他还是太年轻了,不明白什么叫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的至理名言。
在他还在为来回空跑沮丧之时,大军的调令再一次到来,原本一直在长江边上毫无作为的王得仁部,却是直接被紧急征调踏上战船,然后便来了一场任良朋最为期盼的与满八旗正面野战的好戏。
当听说王得仁一战击溃千余满八旗的战果后,任良朋更是觉得想找一块豆腐直接撞死得了,内心更是奔腾过无数沾着泥浆的草原马,毕竟若不是他利用自己皇帝心腹的地位极力争取活动,这一次的战果本来应该就是他的。
不过在听说清军主力已经陆续过江之后,正与明军厮杀正酣,并且蒙古骑兵在旁虎视眈眈的局面后,任良朋再一次坐不住了,再次动用他的活动能力,软磨硬泡的第三批踏上了战船,兴冲冲的来到江北。
当心急如焚的任良朋终于率领着自己的骑兵踏上江北土地,再看到远方那乌泱泱的蒙古骑兵大军还完好无损之后,任良朋只觉得整个身体都在不受控制的抖动着。
还好来的及时,这一战他一定要杀出一个赫赫威名,他要一战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大明有一个叫任良朋的悍将,让天下都知道大明有一支勇悍无敌的铁骑!
但不等他兴冲冲的赶到近处叫阵,预想之中的大军往复冲锋,生死鏖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却是突然看到蒙古大军招呼都不打一个的,便即直接逃之夭夭。
在任良朋还没来的及反应过来,汉八旗骑兵也头也不回的向北狂逃,只是短短的数分钟,甚至还没让他的军队到达战场之中,对方的骑兵便已经逃了个干净。
等他刚刚到达战场边缘时,整个清军的步军也宣告土崩瓦解,整支大军直接星散,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然后便是无数明军冲天的欢呼声,以及更加凶猛的姿态狂扑而前的大场面。
这种追击战可显不出来他任良朋的手段,更不可能因为追击时砍下的人头够多,他就能挤身华夏历史上的名将之林。
任良朋只觉得心都在滴血,直欲冲透九重天,问问上苍,你丫到底有完没完,为什么就不给我一次真正的表演机会?!
“咚咚咚……”
激昂而且连绵不绝的战鼓声响彻整个战场,更加悠扬苍凉的号角声更是一声比一声急。
那是明军主帅在下达总追击的命令,眼见再一次扬名的机会消失无踪,满身邪火的任良朋再看向溃逃的清军时,目光中已经带着深深的仇恨与怨怒,你们这帮没卵的孙子,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打上一场么,次次都逃,你们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送死的?!
一场追亡逐北,直杀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一战下来,湖广清军主力近乎于覆没,一战而抓获的清军游击以上的将领就有数十人,最大的鱼儿是一条死鱼洪承畴。
只不过当洪承畴被送来时,整个人已经完全的破破烂烂,看不出人形。
因为大明军队上下,都是深知皇帝对于洪承畴的痛恨,眼见有大功可得,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份功劳,人人都拼命抓住一块血肉,死命不放手,整具尸体几乎被疯狂的士兵撕成了碎片。
对于这种人间惨剧,朱聿鐭都差点被吓倒,他并不是没见尸体,相反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但是经历的战争数量却委实不少,对尸体早就有了免疫力。
但真正看到一具这样的尸首,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差点没有形象的当众吐了出来。
可以看的出来,洪承畴是自刎而亡的,致命伤在咽喉处那道深深的剑痕,整个人都因为鲜血基本流尽而显得苍灰色。
人死如灯灭,既然洪承畴已经死了,朱聿鐭也没了将他挫骨扬灰的心情。
不过这不代表朱聿鐭会放过他,他打算依照后世,打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具破皮囊倒是上佳的材料!
只要按照尺寸做一个等比例的跪着的铁人,将这自皮囊放入其中,再灌入铁汁,跪在英烈祠前,倒是警示后世子孙莫要行差踏错的好榜样。
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身为皇帝的朱聿鐭操心,只要他说出要求,自会有人将这事办的妥妥帖帖。
至于下面那乌泱泱的一群等待着赏赐,正眼巴巴看着他的将士们,朱聿鐭觉得自己真的是有些头疼了。
思虑片刻,朱聿鐭便决定只赏赐第一个发现洪承畴尸体之人,一个名叫罗承堂的年轻小兵,他被直接破格提拔,以战场地名赐黄陂伯外,其他人都是赏银十两,官进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