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明大唐王 >

第188章

南明大唐王-第188章

小说: 南明大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43章 交战
  若论起骑兵破袭与追击,蒙古人绝对是这天下第一的,满八旗都要远远不如。
  毕竟这是蒙古人的看家本事,虽然数百年来蒙古人的战术一直没得到有力的发展,但在保持着自己固有战术方面,却是从来没有断了他们祖宗留下来的传承。
  一队队蒙古骑兵不断的纵横往来,数量不大,但是波次却是极密,虽然在火炮轰鸣声中,不断的倒下,但是因为目标小,损失却一直不算大。
  但是只要越过火炮的微笑,突入吴军一箭之地内,那他们借着超高马速骑射而出的箭矢,却是战果颇丰,一波波的箭雨不断的抛洒而下,正在奋力挖掘的吴军士兵,不断的应声倒下。
  这种情况下,土木作业的效率自然可想而知。
  虽然吴军的骑兵不断的奋力拦截厮杀,但是骑术、人数明显高过一筹的蒙古人,总是能够找到吴军防御的缺口,快速突破而入,然后一通捣乱后,在吴军骑兵追杀过来之前轻松脱逃。
  蒙古人的破袭,吴军步兵也不是没有试图还击,虽然军中的弓箭手数量不少,但是面对着只是在一箭之地来去如风的骑兵,步兵弓箭手显然有些鸡肋。
  步弓射程虽然略强于骑弓,但想对高速移动的目标射击,那简直是白费力气,你箭雨还未落地,对方已经呼啸则过,根本就起不到丝毫的迟滞和攻击效果。
  而吴军的火器,更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关宁军出身的吴军,向来不喜鸟铳,独爱三眼铳这种射程极近,可以连发的火器,而以吴军的作风,三眼铳当做火器全胜的频率极低,被挡作大棒用于冷兵器劈砸,倒是常态。
  没有有力的远攻武器的情况下,仅靠着不及对方一半的骑兵,吴军修筑工事的效率和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面对着手下将领不断的请战声,吴三桂却是一概全部按下,只是拿着步兵的人命不断的向里面填,却始终不肯主动出击,为步兵修筑营垒争取时间。
  蒙古人的这场破袭战,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时辰,频率与波次这才慢慢的降低下来。
  但是蒙古人刚刚一收手,早已经集结好的吴军骑兵,却是在冲天的号角声中,呼啸而出,向着蒙古大军便即展开决死冲锋!
  蒙古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是老奸巨滑的吴三桂等待了良久的机会,在人数与战马质量都不及蒙古人的情况下,消耗对方的马力与士兵的精力!
  龟缩不出是假的,拿步兵的命向上填也是候的,他要的就是这个要命的关口而已!
  等到蒙古人马皆疲之时,再以养精蓄锐已久,并且带着一肚子怨气的本部骑兵突袭,一战而溃灭对手!
  吴军近八千骑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汹涌而出,人马皆疲刚刚准备休整一番的蒙古人,立即尝到了大意的后果。
  在汹涌的吴军面前,蒙古骑兵不断的倒撞下马,八千铁骑纵横于两万骑之间,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一合之将。
  只是一个回合,原本袭扰吴军立营的近万蒙古骑兵,便即被打的崩溃四散而逃。
  当吴军迎面撞上紧急前来增援的蒙古生力军时,一场真正的参战这才骤然展开。
  面对着老对手蒙古人,刚刚战胜满汉八旗,士气正旺的吴军根本就不是这些数量相近的蒙古可以抵挡的,不足两个回合,惨重的损失就已经让蒙古人的士气直接跌到了裤裆里。
  面对着吴军再一次的对冲而来,科尔沁人震惊的看到,原本立于不远处掠战的满汉八旗,不仅没有上前支援的意思,甚至已经开始前队变后队,已经选择了掉头就跑。
  “这些蠢货,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们还能逃到哪里去?我太祖太宗之威名,今日被你们这些蠢货尽数丧尽了!”
  科尔沁部贝勒彰吉伦双目尽赤,看着远远逃开的满汉八旗,直气的胸口剧痛,破口大骂着道。
  同时他也对这次的军事行动,内心充满了后悔。
  毕竟这一次他是带着本族绝大部分的青壮,外加扎责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三个部落联军而来,这不仅仅是增援的态度,更是站队的立场。
  毕竟他们这三部与满清纠缠的实在太深了,在顺治元年,科尔沁部便偕扎赛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兵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参与一片石击败流贼李自成,并且率军追至望都。
  顺治二年,随豫亲王多锋定江南。
  三年,又随多铎在江南大败苏尼特部叛乱首领腾机思,并且击败漠北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救援腾机思的援兵。
  而科尔沁更是不一样,几乎满清崛起的整个过程,他们都在参与着。在满清初创之时,便是科尔沁部忍着牙关,宁可自己族人缺马,也优先供给满八旗使用。
  也正因为这铁杆科尔沁部的帮助,努尔哈赤才得以快速壮大,骑兵的规模几乎一年一个样,数年时间,便即拥有了一支全骑兵的满八旗,机动性大增的满八旗,这才能在辽东四战之地,纵横东西南北,不断的主动出击。
  这种关系下,科尔沁当然明白,大明放过谁也不会放过他们,因此在其他漠南蒙古部落还在观望之际,他们已经主动站出来,表达了他们与满清共进退的决心。
  能下这么大的决心,不仅仅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关系,更因为科尔沁部始终相信,在辽东这片土地上,满八旗就是无敌的存在,大明军队看似声势浩大,但一个弄不好,便会是又一场萨尔浒式的大败!
  但如今摆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种尴尬的场面,人数占优的八旗先败于劣势的吴军,然后竟然一战而吓破了胆,在蒙古人与吴军激战之时,只敢远远观望,连上前助战的勇气也无。
  之前清军不助战,彰吉伦还可以自我安慰,这可能是满八旗不屑于偷袭夹击,但眼前那千骑绝尘而去的场面,却是一下子将他所有的希望全部击碎,让他只剩下满心的愤怒和绝望。
  他绝望的不是失去了满清这根救命稻草,事实上在满八旗绝尘离去的那一瞬间,他就明白,满清这一仗是怎么也打不赢了,根本就再也指望不上他们了。
  他怕的更不是大明军队,毕竟在草原上,只要科尔沁部提早撤退,在茫茫草原上与明军捉迷藏,那最后坚持不住的肯定是大明军队。
  真正令他绝望的是,眼下的这场大战,肯定有无数蒙古部落或明或暗的在战场附近观战,而满清这种拙劣的表演,肯定会被各个部落使者给带回,那才是科尔沁部的末日!
  一旦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全部认定满清必败之后,那必然有无数蠢蠢欲动的蒙古部落会忍不住出手,不过他们的目标不会是满清,而必然是占据着辽河套上最丰美草场的科尔沁部!
  这些部落可不是大明,跟他们玩捉迷藏,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若是遭到他们围攻的话,那未来科尔沁部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但眼下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眼前不断的横冲直撞的吴军,距离他的汗旗已经越来越近,眼下也是到了该决断之时了。
  “可汗,出去汗廷铁卫吧!儿郎们已经挡不住了!”
  就在彰吉伦犹豫之时,身边的心腹格里忽图忍不住的催促道。
  彰吉伦没有立即回应这个问题,并不是说他对铁卫没有信心,虽然吴军骁勇异常,但是他自信他的铁卫不会弱于吴军铁骑。
  科尔沁与满清走的最近,得到的照顾也是最多的,不仅拥有着草原各部都没有的全铁头的箭矢,还有数千铁盔武装起来的汗廷铁卫!装备精良,又都是族中精选的勇士,这支铁卫的战力,彰吉伦甚至觉得不弱于鼎盛时期的满八旗!
  他所担心的是,如果出动了铁卫后,一旦损失过重,回到草原上之时,面对那批对着自己部族流着哈喇子群狼时,就会更加的困难,甚至会因为实力大跌,而导致科尔沁部连转移部族老小的机会都没有了!
  “可汗,不能再犹豫了。若是不出动铁卫的话,就要立即撤退了。将后背留给敌人,可不是长生天护佑下的勇士所为之事。而且,眼下也是一个绝佳的立威机会,毕竟满清已经不敌败退,只要我们能够正面击败这批明寇,必将扬名于草原,一扫我科尔沁部战力不强的名头!有这个名头在,还怕回去那些墙头草敢联合起来觊觎我科尔沁部么?
  另外,咱们之前破袭的族人,只是人困马乏之下被击败。若是铁卫能够将他们挡住,给这些族人以喘息的机会,我军依旧可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无论是彻底歼灭还是击败这批明寇,都有极大的机会!”
  似乎猜到了彰吉伦的想法,格里忽图快速的劝解道。
  “格里忽图,你说的对!去吧,我最骁勇的勇士,带上本汗的铁卫,去给南蛮子一个血的教训吧!”
  彰吉伦闻言心头一震,这个想法是极具可行性的,只要战胜了这支击败过满清八旗的明军,那科尔沁还真不用再担心草原上那群豺狼们的觊觎之心了!
  “遵命!铁卫!随我冲击!”
  格里忽图没有丝毫犹豫,一踢马腹,一声呼哨,便即一马当先的冲锋而去。


第444章 激战
  在战场上反复冲击的胡国柱,身上的鲜血已经开始顺着盔甲不断的滴落,杀的兴起时,他兴奋的吼叫声,甚至能将身周的喊杀声给直接掩盖下去。
  这次冲击,是胡国柱杀的最为酣畅淋漓的一次。
  以数千对两万,他的骑兵却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在他面前,根本就没有一合之敌,往来冲击之下,蒙古人的骑阵一个个的在他面前被瓦解,无数的蒙古人,在他的军队面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不断的被扫落马下。
  正当杀的兴起之时,一个巨大的狼牙棒突兀的自正前方出现,直直的朝着他的脑袋轰然落下。
  胡国柱爆吼一声,不退反进,手中粗重的斩马刀直直的迎了上去。
  一声震颤百丈的金属撞击声轰然响起,胡国柱虎口一阵阵的发麻,手中斩马刀险些就此脱手而飞。
  单论力量而言,两人半斤八两。
  但胡国柱显然吃亏在武器上,虽然斩马刀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算的上是重兵器了,但对上实力相仿,却是拿着狼牙棒的对手,却明显有些不够看。
  斩马刀虽然让这把狼牙棒在半空中顿了一顿,但却并没有将之阻挡而回,两马交错之时,狼牙棒顺势一个横击,直接打在胡国柱后背之上,令之一口鲜血猛的喷出,都开始满眼冒金星,整个人有些晕乎乎的。
  但这毕竟是战场,根本没有给胡国柱缓一口气的机会,在与这名蒙古将领交错而过后,眼冒金星的胡国柱,却是敏锐的发现一道寒光快速逼来。
  收管没有看清这是什么东西,但长久的战场经验,还是让他的动作直接超过了大脑的思考,毫不犹豫的直接横臂挡在头前。
  一连串剧烈的火花闪过,一柄弯刀硬生生的擦着他坚固的护臂划过,虽然有护甲的保护,胡国柱并没有被伤到,但巨大的力道,还是将他身体直接带的向后猛的一倾。
  之前一棒砸的胡国柱向前猛扑,猛扑的姿势还未消解,一股巨大的反作用力,又是直接将他击的后倾,两股巨力几乎同样横过,胡国柱终于听到体内骨髓声脆响,整个人眼前一黑,便即倒伏在马上,被战马带着向前不断的狂奔着。
  格里忽图一击便即将之前战场上,那个最耀眼的明军将领打的生死不知,这种悍勇立即让跟随他身后而前的蒙古铁卫喝彩声连连,士气大振,正面迎上锋锐正盛的明军。
  这一次碰撞,明军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势如破竹,面对着同样装备精良的对手,不仅突击的速度快速下降,而且伤亡速度也一下子加快了许多。
  但是这点压力,还不足以令吴军失去信心,毕竟吴军并不缺乏悍将,虽然没了胡国柱,但却还有王辅臣,王屏藩,还有比胡国柱更胜一筹的悍将高得节。
  在这些将领的带领下,吴军的攻势依旧十分的猛烈,针锋相对的与铁卫打的难解难分,一时间甚至在大局上,将铁卫压的步步后退,苦苦支撑。
  不过因为铁卫的介入,战场上原本已经被打消的蒙古骑兵,开始在号角与其部将领的收拢下,再次抱成一团,从四面八方向着吴军包围而来。
  号角声声中,吴军的压力开始越来越大,尽管这些外围的蒙古骑兵,根本难挡吴军铁甲骑兵的锋锐,但这些蒙古骑兵,却如同牛皮糖一般,无论如何也难以甩脱。
  虽然不断的被击退,但是却不断的围聚过来,不断的抽冷子从侧面袭击,然后在吴军反击到来前,就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快速的跳开到了一旁,继续寻找着机会。
  有了这些蒙古骑兵的策应,科尔沁铁卫的压力顿时大为减轻,开始发力向前,与吴军骑兵展开更激烈的肉搏作战,死死咬住吴军主力,令他们难以分神他处。
  双方之间的战斗极为激烈,同样的铁甲森森,同样的刀兵犀利,同样的老于战阵,他们之间的拼杀,更多的是拼消耗,谁也形不成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在局部,高得节却是依旧高歌猛进,任何挡在他面前的铁卫,都难在他大斧之下逃得性命。
  就算坚固的铁甲,也是直接被砍的稀烂,在他面前根本没有一合之敌的存在。
  但是在这混乱的战场上,个人的武勇无法改变整个大局的变迁,虽然高得节杀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但也只是在一角不断的胜利而已。
  整体局势上,蒙古人却是仗着人多的优势,开始慢慢的累积起胜势,开始压迫着吴军骑兵的活动范围,让他们越来越难以奔驰起来。
  眼看形势不利,吴三桂也只能选择呜金收兵,并且驱动主力向战场靠拢,接应本部骑兵突围。
  骑兵袭扰步兵时,步兵是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但是当骑兵试图正面阻止步军推进时,双方的处境却是换了个位置,变成骑兵开始承受起步兵密集的攻击锋锐。
  在步军连绵的箭雨开路下,挡路的蒙古骑兵不断的在缓慢但却无从下口的步兵面前败下阵来,在付出近千人的代价后,吴军主力终于成功移动到了战场。
  在强弓劲弩的压制下,成功打开了一个缺口,将骑兵主力安全接引出了混乱的战场。
  狼狈不堪退出战场的吴军骑兵,虽然士气仍在,但是人数损失却是高达两千余,尤其是胡国柱部,因为失去了自己的主将,更是差点被打的全军覆没。
  看着如今只剩下四千出头的骑兵,吴三桂委实有些欲哭无泪,更要命的是,悍将胡国柱始终下落不明,在这混乱的战场上,失踪往往也就意味着死亡。
  而几个出战的将领,更是人人带伤,尤其是王屏藩,更是身披十数创,艰难的坚持到了本军之中,便即两眼一翻直接晕死过去。
  这一战,吴三桂损失了大小战将数十,已经可谓是伤筋动骨了。
  受创颇重的吴军,以弓箭在后掩护下,骑兵轮番出击殿后,终于慢慢熬到了天黑,趁夜色摆脱了蒙古人的纠缠,再次回到了出发前的阵地之中。
  这一夜,整个吴军都在高度戒备与疯狂的土木工程之中度过,到了天明时分,整个防御阵地这才堪堪完工,松了口气的吴军上下,在即将可以睡个安稳觉之前,遥遥的观望了不远处的蒙古人营地。
  他们愕然的发现,不知何时,蒙古人的营地已经人去营空,微风袭过,只余下一地的杂乱……


第445章 求援
  收到消息的吴三桂,不可置信的出了大帐,不死心的连续派出数波斥候探查,最后得到的消息,都是蒙古人已经连夜远去。
  白白忙活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