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看出自己身携祥瑞,非善即害,故步步为营,暗藏杀机;便是九门侯乘时运而出,将提三尺之锋,效仿光武,安稳大汉!。”
华歆静静听着襄楷所言,突然想起一事:“襄公。在寻你之前,九门侯谈论王芬之时,曾言‘天子巡视河间,未必如期而发!天子不出雒阳,王芬之谋,立即自败。’如此来看,怕是九门侯早猜到襄公计谋。”
听到华歆之语,襄楷身子一僵,压低声线:“知而不言,言而不藏,九门侯这心思,当真好比渊海,难以揣摩。许攸声名远胜于子鱼,但是九门侯对他不屑一顾,偏偏特意结交子鱼,非是九门侯眼光卓著,便是其能看透命理演变。”
“我与郑公{郑玄}研读《大学章句》,又钻研《格物》之道。发现这门学问,包含万象,虽无义理,但暗含大道。非是有眼观五百年之视野,难讲此学。”
“子鱼,若真有意为从龙名臣,务必小心慎重。九门侯不彻底败绝,为他龙所斩,改投他人念头,万万不可有。潜龙出渊,左盼右顾,志虽远大而心念不足,爱惜羽毛,不容叛逆。切记切记。”
华歆呵呵一笑,道:“谢过襄公教诲。大势未定,我自然不会向九门侯献出绝计,为其他龙气所嫉。这衰世求生之法,我也懂得些许。”
襄楷点点头道:“子鱼有大气运,虽猛虎不能相害,我这老朽却不用担心。”
------------------------------------
与襄楷、华歆分道而行的刘杲,一边行走,一边思考究竟在哪里,筹建根基。
刘杲影响力,大多在冀州、凉州以及并州、幽州。
自古以来,中国按照九宫图,划为九州。
以天下九州方位看,占据正西、西北、正北、东北。
三个方位,除冀州外,大都面临缺粮危机。凉州丘陵遍布;并州荒田、沙漠、丘陵交错;幽州地寒,山谷相接。
后世时因为满清、共和起于北方,许多穿越故事里,开始上演自北卷南之景象。
但其实,自中国夏启建基,一直到明末,从未有一个势力,能够真正从东北崛起,进而席卷天下的。
商出河水;周出关西;秦出关西;西汉出关西;东汉出冀州;晋出中原;隋出冀州;唐出关西;宋出中原;元出陇北;明出江水'1'。
虽然一统天下原因诸多,但是却不可忽视,这些大统一王朝基业所在,也起到关键作用。
千数年历史,经过无数铁血征伐,演绎出的事实面前,很多自以为是的观点,也不得不变得苍白无力。
幽州虽然多马,可以组建骑兵。可刘杲却清楚记得,后世辽国,养马数亿,却不能自北向南,剿灭北宋。反而是辽国,迫于宋朝压力,取消国号,改称“契丹”。
改称“契丹”,就好比元帝北逃若干年后,蒙古上书大明朝廷,请求去除国号,称自己为外胡。
只可惜,宋朝创基不久,很快自废武功,以致数十年后,辽国再次复兴,不再担忧大宋北伐,再次称“辽”国号'2'。
拥有数亿战马的辽国,却不能奈何大宋。由此可知,拥有强健骑兵,并不能挽回地处幽北的劣势。
想在汉世,复制席卷天下之路,依据千数年历史变迁,最佳方向,自然是控制关中。未被西夏摧毁的关中之地,尚是中国最佳霸业根基。
也是基于此,刘杲才想自荐为匈奴中郎将,准备以并州为跳板,抢在董卓之前,控制长安,截断董卓迁都计划。
可惜,华歆轻轻在地图上一点,刘杲顿时陷入沮丧。
控制关中,这计划虽美,却难有效实施。华歆那轻轻一点,却点在刘杲软肋上。
刘杲沉思着未来局势,一路返回住房。
刚推开门,刘杲突然觉得一股细微的杀意。
想也不想,刘杲拔出腰间长刀,一刀向前劈去。
“铛”
冷兵器交接金属撞击声,回荡在空寂房间。
注'1':地理位置,按照汉世说法。河水,即黄河;江水,即长江。
注'2':契丹立于开平元年{西元907年,唐亡梁立。契丹不服梁太祖朱温,遂自立}。
天福三年,契丹建国号为辽。{西元938年,晋高祖石敬瑭,依借契丹登基帝位,为契丹所轻,遂建国号为辽。}
太平兴国八年,契丹去国号,复称契丹。{西元983年,宋太宗赵匡义,于太平兴国四年(西元979年)破灭北汉,乘胜北征。因恐惧北宋不伐灭辽,而兵不止。辽遂去国号。}
治平三年,契丹复称国号辽。{西元1066年}
………………………………
第144 韩显?韩暹!
第144韩显?韩暹!
想也不想,刘杲拔出腰间长刀,一刀向前劈去。
“铛”
冷兵器交接金属撞击声,回荡在空寂房间。
一刀未建功,刘杲手中长刀,立刻用力一横,格开对方。
格开对方后,刘杲毫不恋战,飞身撤出房屋。
“噌噌噌”
刘杲连续向左后方,连退四五步,才稳住脚步,拎起系在腰间的手弩,换下手中长刀。
手弩对准幽暗的门口,刘杲大声喝道:“府兵集合!”
如今已经在汉世打下根基的刘杲,虽不曾丢弃一身武艺,但却不再把自身武力放在第一位。似这种突然间的偷袭,最稳妥的,还是让下人进行围歼战,而不是像蛮夫一样,持勇冒险格斗。
况且,若是屋内有人手持利弩伏击,刘杲即便再勇武,也要横死当场。
江左猛虎孙坚怎么死的?战场上一支流失而已!
刘杲这一声大喝,顿时惊动在院外警戒的家兵。这些家兵,大都是征伐过西羌的兵卒,平素警戒度较高,刘杲一声高呼,他们便立刻拎起兵械,向刘杲院里聚拢。
“兴儿,是我!”屋内走出一位三十余岁的汉子。
这汉子,身穿刘杲府中家兵衣着服饰,手中所持兵刃,亦是刘杲府中,家兵通用制式长刀。
他,四方脸,八字胡,短须,眉如并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刘杲并没有因为汉子语气平缓,而有所放松,依旧紧紧盯着汉子,食指紧扣手弩悬机。
刘杲初始感觉此人极为陌生。不过沉淀在脑海,躯体刘杲的零散记忆,很快苏醒,向刘杲告知此人身份。
“舅父?”刘杲疑惑的问道。
汉子收刀回鞘,呵呵长笑:“一别数年,兴儿莫非已经记不起我来?”
这人竟是刘杲舅父韩显。
{迷惑的,回头读第001章,善于挖坑的咱,第001章挖的七八个坑,到现在还没填一半……}
躯体刘杲,少年投戎时,便是跟随韩显,驰猎幽并、冲杀敌阵。(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黄巾事起,冀州荒乱,而韩显也不知所踪。这些年来,重载后世灵魂的刘杲,也以为韩显死在黄巾之乱。因为韩显与自己大事无关紧要,刘杲便没有投入大力气,寻找韩显踪迹。
谁曾想,韩显竟然此时突兀出现?
知是韩显,刘杲长长松一口气,刘杲把弓弩重新系在腰间,收刀回鞘,喝令家兵退去。刘杲看似放松,但实际上,心依旧崩的紧紧的,小心防范韩显。
一别数年,再次见到刘杲,韩显显然很是高兴:“这几年来,兴儿武艺增长许多。刚才那一刀,我差点就没接不住。若不是我占地势,不定就被兴儿你一刀砍了!”
“兴儿,征伐西羌,斩首数万。陇西戎羌,闻兴儿之名,小儿止哭,大儿艳羡。兴儿年少之时,我便说兴儿有将才,以后成就不可估量。但却也不曾想到,兴儿有一日竟能名震宇内,功封县侯。”
“不过,兴儿却要注意自身安全。你这府中,看似家兵人数众多,但是或是刚招募,或是军旅出身,并不精通守卫。这次是叔父溜进来,还无甚紧要,若是刺客伏杀兴儿,却不是危险至极?还是换上护卫出身,眼光锐利的兵卒较好!”
“不比寻常大儒。兴儿攻伐西羌之威名,名声远扬,不定就有羌人或者韩遂之党,怨恨兴儿,前来刺杀。你这家兵,勇武是勇武,但是脑袋不灵活,难以处置那些隐蔽较深的刺客。”
韩显??嗦嗦的,向刘杲说一大通。从他言语中,可以听出,韩显对刘杲近况,相当了解。
“舅父这几年,在何处行走,怎没有一点消息传来?又怎扮成家兵,悄悄入府?以舅父性情,却不会为单纯试探我武艺,而有如此行为?”刘杲努力回想起脑海里仅存的躯体刘杲记忆,尽量契合躯体刘杲性格之外,语气又表现出一些自己特色,让韩显觉得,刘杲渐渐成长,已与少年不同。以此,慢慢淡化韩显记忆中刘杲形象。
韩显嘿嘿笑道:“我在何处行走,这个暂且不说。我适才听见府中一老头和一少年言论,兴儿欲自荐匈奴中郎将?”
“嗯。书信已经递给岳父,有他在雒阳操劳奔波,想来这匈奴中郎将,有八成把握,能到手。”这些马上就众人皆知的东西,刘杲也没打算掩饰。
“真乃天赐良机!”韩显面现喜容,击掌赞道。
见刘杲面现疑惑,韩显又压低声线,道:“兴儿对并州局势,可有了解?”
尽管刘杲现在又有其他顾虑,但刘杲初始计划便是去并州,就任匈奴中郎将,怎会对并州局势不了解!
“西河白波蚁贼、南匈奴各自结阵,袭击西河、河东两郡。不过新任刺史丁原,是军阵之才。而且声闻,丁原征辟的吕布、张扬、张辽诸人,也都是勇武将才。”
“前些日子,并州传来消息,言丁原已经控制住太原郡局势,站稳脚步。想来,朝廷诛平逆贼之期不远。”刘杲有选择的,说出一些或真或假的看法,以此应付韩显。
“不瞒兴儿,舅父如今挂名西河太平道,正是你口中所言白波蚁贼。若不是此节,我也不会耗费心力,小心遮掩身份,潜入亭侯府。”韩显说话时,不但话音控制只能两人听闻,还小心翼翼的观察四处动静。
“嗯?西河太平道?”刘杲兀的睁大眼睛。刘杲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个舅父竟然在黄巾余贼里混。
“若说我在广宗之事,还能控制。我这舅父,在黄巾里闯荡多年,怕是也小有名号,一旦被人发现他与我的关系,那可就……”刘杲心中开始无比纠结。
这个舅父,可是一个大麻烦呐!
韩显摸摸鼻子,赧然道:“光和年初,舅父就已加入太平道。昔日,你射伤鲜卑大人檀石槐,我之所以不愿你扬名,便是想把你介绍给大贤良师。若不是中平元年,祸乱突起,令我不得不连夜逃亡,不定我早把你拉入太平道。”
“不过这也是幸事。不然,兴儿怕是也不免于诛杀之难。谁曾想,朝廷竟然把太平道定为反贼!时也?命也!”韩显说到最后,颓然长叹一声。
刘杲眉头皱起:“那舅父……”
就本心而言,刘杲万万不想在此时,惹上黄巾余孽。但韩显毕竟是躯体刘杲舅父,有这层关系在,刘杲就不便下手消除祸患。而且这消息,也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即便杀了韩显,恐怕也无济于事。
韩显不知刘杲心思,兀自道:“前些年因为待罪,怕牵连兴儿,是以不敢与兴儿通信。不过,如今国家遭遇危难,对于我等,正是天赐的拨乱反正大好机遇。”
“昔日常山困穷时,张牛角、田壮,可以去贼变官。今日,如若兴儿担任匈奴中郎将,我再率一部兵卒,投靠兴儿,平定西河。如此一来,我不也可以脱离贼身,重归汉兵?”
听到韩显是如此理想,刘杲紧紧吊起的心,终于放下:“若是韩显心怀此念如此,却是不必杀!”
刘杲心情一时稍微通畅,点点头道:“如若我担任匈奴中郎将,只要舅父能率三千人左右兵士投诚,我便能上书朝廷,使舅父脱离贼身。即便我担任不成匈奴中郎将,我也可寻找关系,说通丁原以及其他,接受舅父投诚。”
韩显大手一挥:“别说三千人,若是不顾兵员质量,我最少能拉三万人投降官兵。在幽州时,我就能率数百人精兵。若是我在一群刚刚募集来的杂兵里,连三千人队伍,都拉不起,那如今太平道强人,也恁多点。”
三万人?
刘杲心的猛的一跳。
三千人,拖家带口的凑凑数,一个黄巾小校便能组织起来,但是三万人?
能带起三万人的,哪个不是黄巾叛贼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从三千到三万,这就是质变。
“舅父在西河白波蚁贼中,地位……”刘杲试探性问道。
韩显略显高傲神态,下巴抬起:“你舅父虽然无能,但是白波太平道,我最少也能掌握四分之一。”
说完,韩显又皱起眉头:“只是,此时要暴露出,我出身太平道,却是影响兴儿仕途。兴儿以后便直称我在白波起的假名,在人前莫要喊我舅父。我假名为韩暹{xian},日升于上那个暹。”
见韩显也知其中利害,刘杲也稍稍放下心来:“舅父暂且隐蔽自己真实身份也好。短时间内,却是不能让别人发现,你我之间,有血脉关系。不然,你我二人,以及亭侯府、韩氏,怕是有诛杀之祸。”
韩显若是能控制四分之一部曲,一旦投诚官军,几乎立即给白波黄巾带来沉重的打击,朝廷没有拒绝的理由。
乱世之间,贼兵最有前途的出路,便是杀人放火等招安。杀的人越多,放的火越大,这招安越容易!
而且韩显也深知其中厉害关系,刘杲一时之间,却也不必担心受到韩显牵连。
刘杲正欲说话,心中突然一愣:“韩暹?他说他是韩暹?白波四将的那个韩暹!”却是刘杲猛的想起,这韩暹究竟是何人!
若问牵连黄巾的,三国之中,谁最出名?那自然是泰山臧霸。
若问黄巾出身的,三国之中,谁最出名?那自然是真定张燕。
若问黄巾出身的,三国之中,谁官职最大?那自然是眼前的韩暹。
历史记载:韩暹护佑刘协,返回雒阳后,被刘协册封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
单论官职,韩暹比何进还要牛叉,能掌管司隶境内一切兵事、民事。
当然,因为当时雒阳早已经陷入混乱,韩暹官职虽高,实权连何进一个零头也没有!
这么富有传奇性的黄巾渠帅,熟读历史的刘杲,怎会不知?
ps:韩显=韩暹{xian}
可怜的拉风黄巾渠帅韩暹,没有被人关注过啊!
另:暂时没有调整好上传时间,所以更新啥的,时间不确定。主要是码字时间变更,有点不习惯。争取三天内,调整好。
………………………………
第145 目标:白波黄巾
第145目标:白波黄巾
这么富有传奇性的黄巾渠帅,熟读历史的刘杲,怎会不知?
白波四将,杨奉、韩暹、胡才、李乐。(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历史记载:四人先是被董卓收服,而后在李郭之乱时,大放光彩,成功将汉献帝刘协护送回雒阳。
若不是有白波四将的无私奉献,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又谈何容易!
刘杲强压下心中惊诧,问道:“白波五渠帅,郭泰'1'、杨奉、韩暹、胡才、李乐。舅父竟是其中的渠帅韩暹?”
韩显目光一凝,转而又笑道:“不错。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