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牧请慎重抉择,这太原郡才是根基所在呐!”
刘皋止住贾逸、裴潜劝谏话语,道:“并州荒芜苦寒,不得河东郡则不能自给,若是只守太原郡,终将自败。前年自幽州购买无数粮食,尚能供给今年所需,然此时山东渐乱,幽州也必将不能独安。幽州不安,并州亦不能再购买粮食补给。所谓大军作战,粮草先行,若是并州不作为,一年之后,便陷入粮草短缺困窘,如何提及与敌作战?”
“今自幽州购买粮食已经消耗扛半,若不裁军,明年春上并州便要缺粮。此时不出击,并州再无出击之日。”
“我并州与董卓相邻,早晚必有一战,不是他吞并我,便是我囊括关中。董卓入关中逐渐修养生息,能养出秦汉之势,我若不取河东郡,大夏之梦难期,大晋之事难为,而韩、魏、赵三晋之败可以见!”
“既然终究有一战,那便不如趁着我并州粮草尚多,早早与董卓打上一阵。早打比晚打好、大打比小打好!”
早打、大打!
后世中苏交恶,太祖东方面对美国包围圈,西面、北面面对苏联包围圈。面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在新疆、东北、外蒙古日日增多驻军威胁中国北部、西部;南方则支持各种势力对中国的压榨。困窘之时,太祖祭起“大练兵,“深挖洞,两大战略,国内打压“连苏抗美,派,外部则寻求美、法等国援助,不惜荒废经济建设、劳碌边民,亦坚决对持苏联逆袭,甚至直接对苏联的威压,吩咐道早打、大打!
鉴于太祖的全民作战绑架战术,苏联与中国交恶仅仅限于几场死伤有限的冲突中,而未演变成苏联内侵、五分中国、将中国纳入苏联体系。
这时空,董卓军威强盛。诸侯恐惧,孙坚未曾大败董卓于大谷关前,董卓对并州的威压,不亚于后世苏联对中国威压!那时,董卓一旦抽调十万步骑奔袭太原郡,刘皋不会立即灰飞烟灭,也将导致并州残破。
不同于山东联军,董卓帐下这二十万余兵卒,内含征伐韩遂的凉州军、皇甫嵩的征西军,而且维阳城内的羽林军、北军五校、南军卫尉,都归属于董卓帐下。这二十余万兵卒,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汉最后一批精兵。
袁绍等山东联军,纵然有三十万,但都不过些郡国兵,对抗董卓失败,也在情理之中。董卓坐拥二十余万精兵,刘皋怎敢轻易对抗,这也是刘皋选择贾逸所献“退避三舍,重心北迁”计策的根本原因。
刘皋自刘虞购买来大量粮草后,成建制的兵卒才多少?精锐四万五千,一线兵三万,总计七万五千能战之兵,另外锦衣卫、屯田兵、征税兵,乱七八糟合计也近有三万人,但这三万人根本不能与董卓正面作战。
刘皋四万五千精锐对抗近在邻边的董卓二十余万精锐,压力何其沉重?
刘皋虽知历史上董卓必败,但是并州人却没有那个信心。并州人没有信心,士气必然沮丧,士气沮丧又如何击退董卓?因此,刘皋不得不选择对董卓容忍。
刘皋苦等近一年,便是等待今日。
孙坚夺取大谷关,将董卓二十万精锐不可战胜神话打落凡尘,甚至历史上,孙坚曾一路破击董卓,追至渑池。
这便是并州的一次机遇。
趁着孙坚大败董卓时,刘枭再给董卓一个当头棒喝,唤起并州人信心,让无数并州人相信他刘皋,能够战胜董卓。
让并州人相信,并州有自强的根本!
军阵之上,唯有胜败能够说话。
这就好比,后世时虽然无数人觉得国家远远比不上美国强盛,但却无一例外认为:若打6地战,必是中国胜之
这便是一场战争带来的信心:纵然你是世界第一,或并不能攻占你本土,但是你也打不赢我!
………………………………
第286 天下刘氏共击之
“既然终究有一战,那便不如趁着我并州粮草尚多,早早与董卓打上一阵。早打比晚打好,大打比小打好”。
“此次入欲,是为庇护园陵。园陵者,刘氏之祖庙。身为刘氏后嗣,面对吕布掘坟之仇,我若是不能亲至维阳,却是令外人以为我刘皋虚伪薄情,不是真心。赴战维阳,不是我一心欲去,而是不得不去!”
裴潜、贾逸,心智高,自然知道,刘呆口说勤兵护卫园陵。人却不亲至,定然会遭到外人讥讽!只是两人尚未看透董卓虚弱面目,以为董卓兵强难战,所以才规劝刘皋凡事留得三分余地。
见刘皋战意高昂,裴潜、贾逸皆知时停止劝谏。
贾遣道:“若是州牧一心赴战雕阳,为惊惧董卓,州牧可以庇护园陵之名,联盟益州刘焉、充州刘岱、幽州刘虞等。众刘氏连势一体,借助汉室余威,天下定然人人响应。
至那时,便是董卓,却也不得不有所避退
“你是说,大军讨伐口号应该直指董卓,而非吕布?你是说。令我以护格园陵为藉口,效仿山东联军,联盟众刘氏,结势对抗董卓,而不再局限于并州与董卓之间抗战?”刘暴从贾逸话语中,听出些苗头。
贾逸道:“正是如此。古语有言,强国则弱藩,弱国则强藩。弱藩,维护中央天子之声威;强藩,维护中央天子之传承。今天下疲弱,州牧郡县自立,正是大汉需要诸侯王时!”
刘枭有些迟疑:“联盟刘氏自然是妙策,然一旦将矛头指向董卓,我却担心自此并州与董卓再无缓冲之地,终日鹰战!关中富裕、并州苦寒,一旦持久作战,并州必败。此次入维目标,我之谋共,一如陕县和解,准备与董卓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贾逸反驳道:“便是因为董卓兵强,所以才要联盟天下刘氏共击之。”
刘枭皱眉道:“可你总该知,远水不能救近火。纵然我联盟天了刘氏,谁又能真正出兵援助一二?纵然是刘焉,他能出得益州?与董卓作战的,终究是我并州军!”
远水不能救近火,地利因素制约着刘皋外交手段。
贾逸烦恼的挥了下拳头:“州牧何其愚也!天下刘氏,何时只有刘焉、刘岱、刘虞数人尔!长安天子不是刘氏?董卓长史刘艾不是刘氏?荆州刘表不是刘氏?更遑论列国诸侯王,以及诸王后嗣。今天下刘氏何止数十万哉!纵然时事混乱,但是但凡刘氏者,闻听董卓掘坟,岂能心不生二心”。
“东连刘岱,可重组山东联军;南连刘焉,可令董卓不敢全力进逼并州;北连刘虞,可索要来兵械粮草;西连天子以下诸刘氏,可令董卓内部自起分歧。此策,强己弱敌,怎会是远水不能救近火?”
唔!
刘呆脑海里,一切突然变得明朗!
四百年大汉,刘氏封建四方,隐性势力相当庞大,纵然是西域、益州南部荒芜地带,尚有刘氏大族。
真实历史上,不论是曹操,还是孙坚,都各施手段拉拢刘氏势力,以此来获天下万民之心。(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是故,执掌曹魏机密的有刘放,刘放者,汉广阳顺王之后;孙吴建基江左,尊崇刘基,刘基者,刘缺之子,充州刺史刘岱之侄,汉齐孝王之后。
更不说,建立蜀汉的刘备。
散于民间的刘氏力量,三国中期时尚是蜀汉、曹魏、孙吴争夺对象,何况今日?当此时,董卓体系中,不还有大量刘姓人,担任要职!
历史上董卓迁京,初始藉口是迁徙园陵,故孙坚破吕布后,虽对董卓有所指责,但是世人当时皆以为,孙坚不过是鼓舞士气,污蔑董卓。直至董卓败亡后,天下才广传董卓掘墓之事。
此时空,刘呆凭借历史先机,提前动舆论宣传,再依借刘呆平素积累的声望,却是比真实历史上孙坚怒斥董卓,来的更加猛烈、迅捷。若是今日今时,天下皆广传董卓盗掘园陵,纵然此时效力于董卓帐下的刘艾等人,怕也会心中不快,更不用说那些试图维护汉朝廷最后威严的朝堂诸公,如崔烈、皇甫嵩、杨彪、黄蜿、王允等老臣。
贾逸这计策,杀招不是刘岱、刘焉等表面势力,而是董卓部下刘艾这等人,以及身在长安的天子刘协!
长安若是大乱,董卓可敢再出击并州?
“不亏是能让曹操赞叹不已,执掌军机的要逸贾梁道!果然有战略大视野!”刘呆心中激动不已,不停在大堂内来回走动,心中称赞贾逸的视野!
串联刘氏,在真实历史上,无论是刘岱、刘焉,还是刘表、刘虞,无一不是惨遭失败。因为无数历史的残酷现实,刘呆也不敢奢望什么“天下刘氏是一家”。所以对于串联天下刘氏,看似鲜艳无比,但是刘皋却是异常轻视:历史上无数的惨败,一一录在历史书籍中,刘最怎会赴他们后尘!
也是因此,刘呆与刘焉、刘虞的联系虽然亲近,但是刘呆却不曾投入主要精力!但是贾逸一品言。却给刘易打开条新思路!外联内疏,离间董卓 刘呆仔细考虑一刻钟,向裴潜、贾逸两人说道:“既然串联天下刘氏,那就不妨令天下再热闹热闹!”
“陈王刘宠自称为辅汉大将军,今我欲效仿长辈,先是肯定陈王辅汉大将军之位,而后再分别举荐刘虞为兴汉大将军,刘焉为定汉大将军,刘岱为平汉大将军,至于我则自称安汉大将军,梁道以为如何?”
陈王刘宠、刘焉、刘虞、刘岱,皆是雄跑一州的强势人物,是汉家宗室代表人杰。
本来,正在荆州种田的刘表,已经积攒一批势力,但是在世人眼中,袁术、孙坚数万步骑,连军威最盛的董卓也能击败,你刘表一个文弱书生,怎能抗逆袁术、孙坚!各方诸侯心中,都以为刘表这个荆州刺史不过是个虚名,一旦袁术、孙坚与董卓做个了当,只须分兵数千,便能一举攻破襄阳,令刘表归降!
可以说,当此时,纵然是荆州本土豪强。也不看好刘表!但是,一年之后,这位文弱书生,却向人展现出强横实力,一举击溃雄霸南阳的袁术,权掌荆州。直至那时,人们才记起,这个文弱书生,在出潍之前,他可是身任北军中侯。权掌大汉北军五校。
不过,刘皋心中认为,与其令喜术得势,还不如顺应历史展,令刘表夺得荆州!也是因此,刘皋才绝口不提刘表之名,让世人继续轻视刘表,直至刘表种田妥当后,向袁术露出獠牙!
与贾逸、裴潜商议妥当后,刘呆一道文书往汉帝国十三州一司隶。
“董卓暴逆,盗掘先皇园陵,乃至光武皇帝百年尸身不得安守,衣衫尽为董卓兵将录离,卖运他方,购换两三万钱,此诚诸王公大臣之耻,数十万刘氏之耻,大汉亿万兆民之耻!”
“国有逆贼,兴兵讨之;国有大害,举刃杀之!今国家疲弱,汉家祖庙蒙羞,正是诸侯王勤王护帝之时。故吾书天下,请天下诸侯王兴义兵,守国家,护佑大汉十三州!赵王、齐王、北海王、东海王、沛王、东平王、阜陵王、琅邪王、陈王、彭城王、梁王、济北王、河间王、任城王、甘陵王、平原王等,祖庙之辱,岂能坐视不理,恳请诸侯王散家财、聚义兵,近保家乡,远征董贼!”
“既兴义兵,不可无总帅。”
“陈王刘宠,国家老王,历经三代,前驱黄巾,今屯大兵,可为诸侯王之表率!辅汉大将军无愧其人!”
“充州刺史刘岱,举义旗,兵伐董卓,礼尊天子,可为山东联兵表率!平汉大将军无愧其人!”
“幽州牧刘虞,宗室元老,名望绝,敬天子而蔑视群贼,可为宗室表率!兴汉大将军无愧其人!”
“益州牧刘焉,单身入蜀,外征蛮贼。内灭贼患,镇戍边疆安宁,可为任职一方诸刘氏之表率!定汉大将军无愧其人!”
小子刘呆,赵王别枝,年少微功,而先帝不吝厚赏,封爵九门侯!国家动乱一年有余,吾外礼忠臣,内敬天子,不敢轻易举兵。前日,我本在上郡巡视地方县乡,忽得上党人密报,董卓竟挖掘先皇园陵为私用。国出逆贼,倒置尊卑,岂能不伐?名不正,民不战!故勉强列位于诸长辈之侧,妄称安汉大将军!”
“人活世间,一敬祖辈先人。二重子孙后代。不敬祖先,不知过去之得失;不重子孙,不知未来之兴衰!”
“今董贼,上辱汉室祖庙,下胁幼天子,悖逆妄行,欲图谋代汉之事!”
“如此逆贼,岂能容之。”
“天下刘氏共击之!”
“汉家儿郎共击之!”
刘皋一道书信将本来已经混乱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五大将军,这个。真实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名字,更是牵引起历史进程。从此,这时空的汉帝国已非历史上那个三国!
随着刘呆临时更改策略,无数军队讨伐目标,也自吕布更换为董卓!
维阳小*平津。
黄河上无数船只往来不绝,战导、粮草、箭矢兵器,自黄河北岸络绎不绝的向南岸运去。
各种喧闹声、口号声,夹杂一起,与急匆匆的渡船兵卒,组合出一副和谐画面!
小*平津东城门外。
兵卒形成一道两人并肩的数千人纵队,蜿蜒插向孟津。纵队两侧,每相隔百多米,游走着十数骑兵。兵卒的监军亦混迹在骑兵中间,时不时的号军令,鼓舞士气。
两人并行、三人并行,列成蜿蜒纵队,外放异候数十里,这是古代常用的急行军阵型之一,当然与后世火器时代的急行军,其实也相差不大!
外放斥候巡警,一旦遭遇敌军,立即变纵认为军阵。火器时代的队列战术,后世许多人以为是一种“厉害”的练军方法,但是这却是一种误解。
冷兵器作战,不是玩游戏时,一个个列成方方正正的军阵,你刺来我刺去。冷兵器戏,豆比后世火器作战更血走了解后世白刃战刚,便会有所了解。
练兵,练五千冷兵器精兵,要比练火器精兵,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如在后世练一只白刃战精锐部队那么难!
至于队列战术,放到冷兵器战场,纯属于自杀行为。纵然是方阵防守,也不是真正一行一列的。
正如后世队列战术,有专门队列军令一般。冷兵器作战,单兵之间配合,冲锋时人与人之间差距,什么时候可以割级、阵线的交叠层次、长兵器和短兵器之间协调、弓箭手的位置等等,也根据将领的不同,自有一套彼此数据稍有不同的规定!
至于简单的横队、纵队,更是自周朝时期,便是军队练项目之一。不过鉴于冷兵器大作战,涉及数里,更不能立成一排,单纯的射子弹。纵然是弩弓手。往往还是身带刀剑,射完弓矢,捉刀继续向前杀。冷兵器的队形,多是点查人数、军检、行军、回守时有点作用,故队形虽然是冷兵器练项目,却不是最重要的。
至于后世诸多将军笔记,回忆练军之难,连队形都不易练。那是因为他们招收的兵种:他们昨天还在田地里耕种!
后世大学低水准的队形主练。一周金日式队形练之后的水准,”敢说他们已经学会军队队形的十分之一?
汉世军事制度,是一种广泛预备役结合精兵制度。在未入军前,他们可能已经在地方断断续续练两三年。但是即便如此,聚民成兵后,即便是人数数倍,他们也不能与真正的精兵对阵!
闲话暂且不提。
城门边,张燕、高顺在在将小*平津移交给韩暹。
且说,刘呆亲信高层中,渐渐晓得韩暹其实乃是刘呆舅父,所以白波四将也因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