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7章

海上升明帝-第7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伤不少,但孔有德还是逃到了满清,并为皇太极带去了重要的火炮仿造和操炮技术,使的清军战斗力跨越了一个重大台阶。
  朱以海看见这些葡萄牙人有些傲慢,笑了笑,走上前去,掏出自己那两支一直保持随时射击状态的手铳,几乎不用瞄准,抬手就是两铳。
  轻烟散去,远处墙上贴着的一张通缉画像头上,正中两弹,这绝对不是碰巧,只能说是枪术精通。
  这下马蒂姆也有些意外了。
  “监国好枪法。”一边的随军传教士毕方济直接赞叹。
  朱以海收起枪,走过去抚摸着葡萄牙人带来的火炮,这次庞天寿通过意大利传教士毕方济从澳门招来的这支外籍军团,总共三百佣兵,带来了火炮六门,火枪五百支。
  虽然火炮只六门,而且是后装的佛朗机炮,不是那种超重的红夷大炮,但这种炮了还算比较利害。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大明被称为佛朗机人,所以被葡萄牙人引进的火炮也被称为佛朗机炮,这是在欧洲流行的一种火炮,来源于鹰炮,能连续开火,弹出如火蛇,也因此被称为速射炮。
  这种炮是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炮管炮腹子炮组成,就是电影大明劫里那种可以换装子炮的火炮,开炮时先把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将子炮装入炮腹,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因为可以配多个子炮,所以可以迅速更换子炮,连续射击,不过这种炮的缺点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大,容易造成气体泄漏,所以射程方面远不如前装的红夷大炮。
  这种佛朗机炮也分为重型轻型等几种,可装在船上、车上使用,胜在机动性强,射速快,一炮配三个子炮,前三炮打完,甚至只要不到二十秒,这是非常了得的。
  朱以海抚摸着这炮,“我来打一炮!”
  大胡子马蒂姆长的跟C罗一样帅气,虽见识了朱以海的火铳射术,却还是提醒这火炮不比火铳,操作不当甚至会炸膛的。
  “放心吧,我打炮也是高手了,想当年我在兖州城头就用过这炮,甚至还用红夷大炮轰死过一群鞑子骑兵呢。”
  朱以海很熟练的开始操纵佛朗机炮,甚至都没用装填好的子炮,而是自己挽起袖子,自己把刚射完的子炮取下来再装填,他还能熟练用炮尾的照门准星瞄准。
  一番调教,点火发炮。
  一炮过去,刚才朱以海火铳射中的那段贴有通缉画像的土墙,轰然倒塌,明显,这就是精准打击。
  这下连佣兵团的炮兵队长尼古拉·费雷拉都惊呆了。
  “监国这炮打的真准。”
  “一般一般。”朱以海十分淡定,西洋火炮射击涉及到数学,甚至要用到不少特制的量厂等炮具来计算参数,调整方向等,不精通这些,那么火炮就算能成功发射,也不过是随缘炮法。
  意大利传教士毕方济两眼放光,这个糟老头子感觉这次来对了。
  这老头是个中国通,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在耶稣会读完书后,先是到了印度,然后在万历三十八年抵达澳门,原本计划去日本传教,后来在澳门教了一年书后,被召到北京,结识了当时朝中入教的徐光启、孙元化、庞天寿等一干朝中大臣,后来教难发生,也是被徐孙二人安排隐居在江南。
  他在江南地区传教多年,经他受洗入教者无数,北京沦陷后,弘光特派庞天寿和毕方济去澳门求援,当时毕方济和澳门耶稣会提出的条件就是允许自由传教,允许教会建立教堂。
  这老头一生都在传教,甚至与大明朝廷高层关系密切,若是弘光没死,这次他带回葡萄牙火炮和炮手到南京后,他可以获封国师。
  南京沦陷后,不少天主教会的传教士和教众被杀,毕方济也一度想过退回澳门,但最终还是听了庞天寿的来见鲁王。
  现在看到鲁王这么精通火炮火枪,甚至对火炮的计算炮具了如此精通,明显也学过西方数学的,他觉得鲁王应当与徐光启和孙元化等人一样,是个比较开放包容的人。
  朱以海对毕方济、马蒂姆等人也很客气,因为此时澳门的铸炮厂能算的上是全球最先进的铸炮厂之一,而葡萄牙人就算是这些年实力下降,在南洋地区也不如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但毕竟也算是海上列强之一。
  若是能跟这些葡萄牙人搞好关系,引为外援,则不仅能够拥有一个强大的火器供应商,甚至还能拥有许多欧洲教官。
  至于说葡萄牙人想传教,甚至还想要更多直接贸易的权力,朱以海觉得这都不是事,与鞑虏侵略中原,想要夺亡国灭种相比,这点点文化入侵算不得什么,开放贸易甚至都不是坏事。
  另一方面来讲,虽然这些葡萄牙人被明人称为佛朗机,觉得他们一个个跟个妖怪一样,红头赤发白面碧眼等十分丑陋,更是包藏祸心。不过朱以海觉得,这支雇佣兵做为外籍军团,本身在崇祯朝时就在登莱叛乱中,有过良好的职业素养证明。
  相比起明末那些拥兵自重嚣张跋扈的武夫们,这些异族佣兵,其实有时更能让人放心,毕竟他们只为求财,而这种事都是有先例的。
  比如说汉代皇帝有匈奴人侍卫,唐朝皇帝有突厥人侍卫,宋朝人也有契丹侍卫等等,西方各国君主,也一样喜欢用外籍侍卫。
  “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大明神机营新军了,我会招募三千新兵补充,由你们来训练。神机营新兵每月二两银子,我给你们葡萄牙人每人二十两一月,其中炮手教官每人五十两,炮手队长尼古拉费雷拉还有马蒂姆你们则每月一百两。”
  “毕方济教士,我特授你大明朝天主教会主教,并授你为监国特使,负责与澳门和日本等地葡萄牙联络,特拔你三千两银子为经费。”
  朱以海出手阔气,不仅钱给的多,还给马蒂姆加了游击将军衔,给尼古拉加了神机营炮兵都司衔。
  毕方教还被授了个翰林学士。
  “毕学士,孤现在授你一项重要任务,你立即再回一趟澳门,去购买大炮火铳火药,再替我招募一批欧洲佣兵来,不一定非要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甚至英国人法国人都行,告诉他们,接受我的雇佣,为我做战,我的佣金和赏赐是非常丰厚的。”
  “你告诉澳门教会,他们想要自由传教,想要建教堂,甚至想要与大明开通贸易,这些通通都没有问题。”


第11章 选秀
  操场一边。
  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庞天寿、秉笔太监李国辅、御马监太监提督勇卫营刘朝这三位大太监,正跟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宋之普、左副都御史兼侍诗学士兼浙江巡抚陈函辉、戎政尚书兼翰林学士柯夏卿一边议事,一边看着操场这边。
  “殿下变化真大。”庞天寿忍不住叹道,去年他出北京去南京时,奉旨顺便去兖州加封镇国将军朱以海为第十一代鲁王,至今还记得当时的那位鲁王不是这个样子的,年轻有抱负,但却又有些优柔。
  可眼下,鲁王却能如此杀伐果断的处死北使,毅然而然的主动即位监国,甚至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都是非常果决的,组建朝廷,重建军队,甚至现在还能跟那些佛朗机人也谈的这么好。
  烈日炎炎,身为监国至尊,却还能在毒日下操炮放铳,浑身都被汗湿透了也不在意,仅这些就甩开大明朝九成九的宗室们了。
  庞天寿侍候过好几位天子,除了崇祯帝特别勤政外,天启、弘光等谁比的上这位鲁王?
  李国辅心中也很震动,他比庞天寿来的早,本来随弘光帝出逃,后来在黄得功军中殿后,兵败后逃来了台州,他能更清楚的感受到,仅仅这段时间,鲁王就有着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这两天,完全跟换了个人似的。
  一直侍候着朱以海的刘朝道,“国难当头,有责任的人自然能勇于担当。”
  一席话,让其余几人都觉得正应如此。
  否则,没有其它的理由能够解释的通一个人这么巨大的转变。
  宋之普捋须,“殿下真的连你们也不带去吗?”
  刘朝摇头。
  “殿下从勇卫营和神机营挑选一些人去海门,我们想跟随侍候,殿下不让。”
  陈函辉倒是没太在意这些,反而觉得这是大明中兴有望,天赐圣君了,现在监国要亲自去海门见参将吴凯,也不是坏事,他们这六人现在就是大明的内外朝中枢,监国朝廷刚立起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殿下亲自去见吴凯,我们也不能闲着,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筹银,重建勇卫营、神机营,招募兵马这些都得要钱,养兵打仗更得要钱,没钱寸步难行。”
  柯夏卿点头,他是新任戎政尚书,这是大明中期设立的第七尚书,从兵部里分出来专管京营的,本来是由兵部侍郎兼提督京营军务,后来专设戎政尚书管京营。
  现在台州改成了东京,成了大明临时首都,这恢复京营是必然之事,可要重建京营,并不容易,首先得要钱,很多钱。
  “我觉得咱们一边招募新兵,训练新军,一边还是得迅速派人去联络浙闽两广甚至是江西湖广等地,让各地尚存的兵马,来东京勤王。”
  宋之普则道,“兵要募,军要练,勤王军要征召,但也还得尽量聚集朝廷官员们前来,仅靠我们几个不行的。我知道张国维就在绍兴,当派人去请他前来襄助大业。”
  张国维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抚,弘光朝时召令协理戎政加太子少保,因为首辅马士英的攻击,张国维辞职在家。
  这是位既有资历更有威望还极有才能的文臣大佬,比宋之普他们名望高了不是一星半点,这个草草拉起来的监国朝廷,正需要这样德高望重的大佬主持局面。
  “还有分守宁绍台的于颍,也在绍兴,听说他正在积极招募义勇,抵抗清军越过钱塘江,我们也可以请他来。”
  陈函辉也推荐了金华的朱大典,这位是万历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后来遭弹劾回金华老家,福王即位后,仍任原官,南京沦陷后,朱大典回到老家,也在积极招募义勇。
  “曾在杭州率兵抗击鞑虏的大将方国安,也正带着万余败兵退到了金华一带,应当派人去招他带兵前来勤王……”
  鲁王台州即位监国,振奋人心。
  可如今这六位朝廷中枢大臣们,却都不敢有片刻松懈,所有人都充满担忧,就怕清军随时南下,而以现在台州的这点人,如何抗的住清军的一击?
  鲁王在积极奔走,亲自去见地方将领,他们这些大臣自然也得出力。
  “其实应当劝监国南巡的。”庞天寿道。“闽南两广之地,现在还算安定,此时南巡,可以有更多缓冲余地,天气炎热,清虏也无法再继续南下,这正给我们重整人马的机会,可现在鲁王坚持留在这里,兵凶战危,却是危如累卵,咱家实在不明白,监国为何要这么坚持。”
  宋之普直言,“人心!”
  “大明已经出了一个弘光又出了一个潞监国,若是刚即位的鲁监国也立马南巡,只怕天下人再不会对大明对鲁监国抱有任何希望了,所以明知留在这里危险,但我们现在也不能退。”
  “大明能在此国家社稷危亡之时,有鲁王这样有担当的监国出来,实则天下之幸也,我等除了鞠躬尽悴,又还能说什么呢?”
  南巡暂避清军锋芒,这几乎是所有人认为最佳的当下选择。
  但是当鲁王坚决不走时,宋之普陈函辉等人又万分佩服,甚至生出一股就算死,也甘愿陪着鲁王硬刚一把的热血激昂。
  一跑,人心就彻底的散了。
  弘光、潞监国把大明最后一点人心弄的支离破碎,现在必须一点点的重拾人心,赢得信任。
  庞天寿与李国辅相望一眼,各自无言。
  他们都曾任过崇祯朝的御马监太监,是最有权势的大太监,历经几朝,如今的鲁王确实有几分崇祯帝的执拗刚硬,这固然比软弱的弘光让人提气,却又让他们担心,鲁王难逃自杀殉国或被俘为囚的下场。
  但心底深处,两人还是了抱有一线希望。
  大明若没了,宋之普陈函辉这些进士相公们,或许还能马上成为清廷的坐上宾,甚至高官继续做也有可能,大不了归乡隐居依然能当个富裕乡绅,可他们这些没卵子的就不一样了。
  他们大明皇家奴隶,没了主子,给清虏做奴隶吗?
  这可不是换个主子这么简单的,清虏又怎么可能会如大明天子一样重用他们这些没卵子的,让他们成为内相,参与决策国家呢?
  众人一起失声。
  另一边,朱以海却是已经对葡萄牙佣兵和天主教传教士们又封又赏,还给了许多诱人的承诺,说服老毕重返澳门,去向澳门葡萄牙人借款以及购买火炮火铳等,甚至还要去招募更多的欧洲佣兵。
  马蒂姆和尼古拉也都被朱以海的高官厚禄给诱的满面通红,两人一个月一百两银子的薪水,让他们红了眼,更别说朱以海还承诺,神机营新兵训练的好,到时还有额外的丰厚赏赐,若到时带神机营新军打胜仗,赏赐更多。
  这些欧洲泥潭里混战生存下来的老兵,在欧洲打仗的时候可没什么薪水可言,做为雇佣军,那些雇主们给他们的报酬,基本上是允许他们合法抢劫。
  相比起朱以海开的条件,实在是悬殊,无比的刺激。
  “你们说吴凯可信吗?万一,咱家是说万一,存了歹心,是那田雄马得功第二,怎么办?”
  弘光出逃,最后就是黄得功战死后,他部下的总兵田雄和马得功二将,挟持了弘光投降的清虏,谁知吴凯不会?
  区区一个地方小参将,如何保证有多少忠心?
  世受国恩的平西伯吴三桂都降了,更别说北京和南京两都城里那些世代公侯的勋戚们,更是投降者无数。
  “我总感觉殿下对吴凯好像极有信心,是不是殿下之前跟吴凯有过暗里联系?”庞天寿道,他觉得鲁王这番如此果断的即监国位,有些异常。似乎手里有什么可倚靠的杀器,否则这番行事就太过鲁莽,但他怎么看都觉得鲁王好像早就成竹在胸,是早有预谋的。
  这么想,也许鲁王早就跟台州参将暗里达成过秘密约定也有可能的。
  “但愿吧!”
  做过天津兵备道的柯夏卿道,“希望炎热的天气能让北虏们暂时无法南下,若是能给我们些喘息时间,到时整合兵马,以钱塘江为天险防御,撑过了这一阵,到时北虏或许就会先返回北方,我们到时也可以从容劝说殿下南巡,迁都广州。”
  “可是眼前怕是不好熬啊!”庞天寿和李国辅两位大太监都对未来前景很迷茫,如今的台州鲁监国小朝廷,相比起崇祯,甚至是弘光,又或者是杭州潞王监国时,都是力量太弱了,他们都一个个倒下了,鲁监国能撑的住吗。
  唯一的希望是马上跑,但鲁王却不肯跑。
  “我劝各位还是不要再想着南巡的事了,先前谷文光和客凤仪都一心劝殿下南下,彻底惹恼了殿下,那两位如今待遇你们也看到了。”刘朝提醒二人。
  鲁监国容不得投降派。
  戴光大投降带路,被砍成三段,死后还抄家牵连,朱辂等附逆也被连降五级,谷文光和客凤仪原本是鲁王左膀右臂最受信任的身边人,如今呢,两人已经被彻底的踢出了鲁王的核心层了。
  “看来监国殿下确实是要一心抗虏了。”庞天寿和李国辅都不由的点头,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殿下要动身了,各位,赶紧一起去相送。”刘朝提醒。
  那边,朱以海顾不得一身汗水,顾不得中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