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图鲁拜琥、鄂尔齐图、和多和沁这一代的卫拉特各部首领时,格鲁派与他们关系更加密切,都给这些首领赠送封号头衔,甚至还直接以首领之子,提前指定为转世。
如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噶尔丹,就是还没怀上时就被温萨三世指定说,他将来圆寂会投胎转世到巴图尔妻子的肚子里,所以噶尔丹一出生,就成了温萨四世,成了格鲁派名义上的第三上师。
鄂齐尔图身为和硕特首领,不仅他的义兄成了呼图克图,而且他的第三子送去礼佛后,也是直接师从四世,后来被授以色臣*师绰尔济,意为聪明的国师。
在尹拉古克三的上一世圆寂后,额尔德尼就直接将他升格认证为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了。
呼图克图的地位可是极高。
之前两世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分别是喀尔喀的车臣绰尔济,是由札萨克图汗等供奉的,是外喀尔喀与格鲁派联盟的代表。后来由岱青绰尔济继承,这位岱青绰尔济则来自鄂尔多斯,漠南左翼诸部也因此与格鲁派关系极好。
尹拉古克三这系呼图克图,地位很高,甚至资源比朱以海立的咱雅、章嘉等传承更久早老,尹拉古克三近三位呼图克图,分别代表着格鲁派与喀尔喀、鄂尔多斯、漠西卫拉特的联盟,同时还几度出使盛京沉阳。
鄂齐尔图的老三能够升格为呼图克图,不是简单的格鲁派内部的事,而是与当下大环境有关。
和硕特成格鲁派最大的保护者,鄂齐尔图又是天山盟主,还跟大明关系密切走的极近,这个时候选他做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用意其实很明显的。
前两个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都跟蒙古与后金关系很好,还很受黄台吉与多尔衮等依赖。
另一个方向,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这系,属于额尔德尼这系的,朱以海有意平衡格鲁派,一直在扶高年纪大却不怎么参与政事同时实力要弱的班单系。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就是在朱以海的旨意下,被班单正式认证为呼图克图。
朱以海之前故意派金圣叹见五世,提出说达赉汗想请他移去青海驻锡,吓的五世紧张不安赶紧各种推辞,让他很不安了一阵,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朱以海再让金圣叹找他,提出要不改安排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去青海驻锡吧。
就跟漠南、漠西、漠北的咱雅、章嘉、哲布尊丹巴三大呼图克图一样,以后青海这片,由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统管。
朱以海故意先提出要掀房子,然后再说要不开个窗吧。
这一折腾,那位同龄的五世终究还是答应了,于是格鲁派两位领袖联手认证,加上大明天子的金册金印册封,阿奴的兄长便成了青海区的金紫袈裟大和尚。
皇帝给他册封的两位格鲁派首领,以及五位呼图克图各赐紫金袈裟。
其实皇帝有意通过册封呼图克图,以加强对格鲁派的渗透影响,甚至不仅是黄教,对其它教现在皇帝也一样伸手,同样册封归附亲明的那些僧人呼图克图等高级头衔。
还跟册封蒙古贵族以汗王、济农、诺颜、珲台吉、五等台吉一样,也给这些各派和尚们,设立了一套职衔,分为呼图克图、诺门罕、班第达、堪布、绰尔济等九等。
又还另有封号如*师、*师、禅师、*师等五等。
还有加给字样,诸如辅国、阐化等。
这套东西跟给蒙古王公们的汗王台吉、王公侯伯等是一样的,将和尚们更加全面的纳入规范统治中。
尤其是对格鲁派管理要更加严格。
现在就是一位法王教主,便是甘巴赤丹,格鲁派祖寺的主持,五年一任,由两位格鲁派领袖共同推举,皇帝审核任命,这是名义上的教宗。
实际则是由班单和达赉两大领袖总领格鲁派,甚至是整个藏地宗叫事务,他们分管前后藏。
接着便是由朱以海亲自册封的五大呼图克图了。
章嘉统漠南,哲布尊丹巴管漠北,温萨统漠西,尹拉古克三管青海,而原管漠西的咱雅转去康区。
至于阿里地区,朱以海之前已经册封前来朝拜的竹巴噶举派的达仓热巴为呼图克图了。
其实本来藏地各派的活*系很多,就算格鲁派自己都很多,但现在朱以海有意整合,加以控制。
六大呼图克图,实际就分统了现在的几大片区,互不统属。
特别是他规定,不能再跟以前一样直接指认转世了,必须得是在呼图克图圆寂之后,由朝廷、甘丹赤巴一起派人去寻访侯选灵童,建议访十二侯选,最终通过金瓶挚签的方式选出新的呼图克图,并经由两大领袖认证,以及大明天子的册封,新的呼图克图必须到北京面圣,亲自接受正式册封后才是正式的呼图克图。
不仅六大呼图克图得按照这套金瓶挚签的程序选出,而且其它小呼图克图系,也一样不得指认,必须选认。
除班单两位领袖是在喇萨金瓶挚签选任外,其余的大小呼图克图,必须都得在北京挚签,并且规定了在现有的呼图克图外,不得再随意增加呼图克图称号了,要新增必须得报请北京批准。
清朝的时候,全蒙藏的呼图克图,多达一百五十八名之多,都有自己的转世体系,
清代北京还常驻八位呼图克图。
在朱以海的这套管理改革规划里,主要还是要划区管理,六大呼图克图加班单两人,实际就是八大片区,分而治之。
有教主之名的甘丹赤巴是五年一选任,没有实权,而有实权的班单两人,则要分而治之,尤其是扶立六大呼图克图来分管其它片区,只让他们两人具体管理前后藏。
在大呼图克图之下,又分立小呼图克图,大抵就是通过调动,给蒙古每个都督府或是都护府驻一位小呼图克图,管理这个都护或都督府下的教务。
这些小呼图克图也要直接受朝廷管辖,这样就能再削弱大呼图克图的权力。
制衡嘛,中国王朝玩这套是最熟练的。
其实对朱以海来说,汗王济农也好,或是王公侯伯,又或是呼图克图班第达绰尔济等,仅仅只是称呼上的不同,本质上还是权力,是一方实权掌控者。
朝廷与他们合作,不管是封公侯爵位,还是册封呼图克图、上师等,本质还是招安拉拢的羁縻体制,没有说直接火枪大炮的打过去征服,那也是现实的权衡,毕竟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不能脱离实际。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得到认证册封,完成坐床大典后,也是立即前来朝见皇帝,他还带来了东科呼图克图、隆务呼图克图等青海八小呼图克图,他们也是被皇帝降旨安排在青海汗国八台吉地的。
东科呼图克图就驻于日月山下,青海湖东的东科尔河边的东科寺,这里是河湟谷地经湟源县南往西经日月山进入青藏的要道上。
这位东科呼图克图是第四世,曾经入京,被后金授诺们罕名号,还曾奉旨进京任职京师一段时间,后来返回青海,转身就又接受了大明皇帝授予的文殊禅师、东科呼图克图的册封。
要不是因为他曾在鞑虏那任职过,朱以海本来是打算直接让他做青海的大呼图克图的,但最终还是选了自己的大舅子车臣。
本来格鲁派原本计划是将来鄂齐尔图义兄的咱雅呼图克图圆寂后,到时再选鄂齐尔图的儿子或是孙子做转世,甚至是按一些惯例,选中转世孩童后,到时再让鄂齐尔图收为义子,这样结成联盟,更加紧密。
但因为这几年青藏漠西等局势的风起云涌突变,最终就是让鄂齐尔图第三子车臣绰尔济,就成了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
这也可以看作是朱以海安抚扼鲁特、格鲁派的动作,甚至因为车臣出身和硕特,是青海汗达赉巴图尔的堂侄,所以他来青海驻锡,也能够让他较为接受。
……
行宫。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头戴黄帽,身披御赐紫金袈裟,在妹妹阿奴昭仪的引领下入殿,身后还有八位青海呼图克图。
他向皇帝敬献哈达。
朱以海接过,对这位长的魁梧粗壮的大舅哥还是挺喜欢的,卫拉特上层贵族王公们现在都会送儿子去卫藏礼佛学经,有的还送好几个过去,有的还没生儿子的,也会收养一个小僧人为义子。
他们对格鲁派寺院的捐赠是非常大方的,不少王公甚至都会亲自去喇萨熬茶。
而底层的牧民们去不了喇萨,那就把孩子送进草原上的黄寺,把自己的一些牛羊牲畜、酥油牛奶等捐送给寺院、僧人。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是从喇萨领旨,然后回了趟天山尹犁卫拉特,再来到青海见青海汗达赉巴图尔,接着便来面圣。
他这次可不仅是带了哈达献给皇帝,还带了大量贡品。
由卫拉特诸部、青海诸台吉等一起征集了一万匹骟马进献给皇帝,然后喇萨班单、达赉以及原漠西的咱雅呼图克图,加上东科寺等佛仓里都给他拔了银子,仅咱雅呼图克图就给了侄子十一万两银子。
达赉和班单各从佛仓里拔了五万两给他,东科寺等又献银一万两。
现在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来见皇帝妹夫,就直接送上了一万匹马和二十二万两银子。
朱以海早就接到下面的报告,礼单上的这些东西,甚至已经由皇家接收了。
另外还有一些银器、马鞍、千里马之类的珍稀礼物。
“臣请求在青海北建立一座新的黄教大寺,青海达赉汗与诸台吉,愿意划出二十万亩地建寺,及寺院使用,请陛下批准。”
车臣来到青海驻锡,但现在还暂住东科寺。
朱以海很支持建一所大寺,草原蒙古人崇佛建寺供养僧侣,花费可是非常巨大的,这会耗费蒙古贵族们的财力,甚至大寺建成,会有成千上万的僧侣,到时也会让许多蒙古青壮出家为僧,这是削弱青海汗国的实力,大明当然支持,反正又不建在大明境内。
“这是应该的,朕也要表示大力支持,由皇家内府拔银五万两,其中两万两用于塑造佛像,两万两用于修建大寺的金顶,另外向青海诵经、学经者赏赐布施一万两!”
车臣刚送来二十二万两银子,皇帝转手再赏赐五万两,也是慨他人之康。
“再赐黄金三千两,以用做佛像镀金、佛寺金顶等。”
“赏赐绸缎三千匹……”
青海汗赠给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的二十万亩青海北岸之地,朱以海也补了一道敕旨,将之划为大寺的属地,连同那块地上的牧民也都成为大寺的属民。
“陛下再给大寺赐个名字吧!”阿奴在一边道。
“好。”
阿奴立即磨墨,朱以海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嘉善寺!”
一个占有土地二十万亩,将拥有三千名僧侣的青海第一大黄寺即将建立,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还请求皇帝允许他们派人去汉地雇佣工匠、采购材料,订制镀金铜佛像等数千尊……
对这些要求,朱以海统统大方的同意了,反正又不用由皇帝和朝廷掏腰包帮他们建,也不是免费征召役使工匠,都是市场招募雇佣采购,这么大一个寺,很大一个工程,造价很高,利润也很丰。
反正大明皇帝不做亏本生意。
朱以海在汉地严格管理佛道及西洋教等,但对蕃地,却完全是另一副态度,他非常支持土着们的传统,也十分支持他们的礼敬,不管如何夸张都依然是完全支持。
一座新寺,要耗费十几万甚至更多的银子,青海汗直接要献出二十万亩地,王公台吉们还要给捐献上千户属民,各地的牧民们,要送几千子弟去出家学经礼佛。
这些种种,皇帝都非常支持。
他甚至还希望能够多修些这样的大寺。
为了鼓励他们,朱以海对东科呼图克图四世等八位小呼图克图也各特赐三千两银子,还赐他们一些粮食布匹等。
“除了东科呼图克图现驻东科寺还不错,其余七位上师现在所驻的都是些小寺,还显破败老旧,与你们呼图克图的身份不符,难以彰显传播格鲁派……现在正好要修嘉善寺,不如几位上师也一起选个好地方,新修一座驻扎寺院如何,内地工匠多,直接出钱去内地招募雇佣,修起来也快。
订制镀金铜佛像等,还能跟嘉善寺一起订制……”
皇帝很热情甚至显得有几分‘虔诚’的跟那几位呼图克图们推销起大明建筑工匠、铸造工匠们的技术和高效,劝说他们也一起修寺,这样还能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
至于修寺的本钱,他们驻扎地的王公台吉们捐献啊,还有牧民们一起捐献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修一座寺而已。
皇帝决口不说由大明出钱敕建修造的事,这就是买卖。
第870章 碎叶
“这是一盘大棋啊!”
禁卫御营,一群彪悍的随驾御禁卫御营军官们对着沙盘做兵棋推演,沙盘上西域正在变红,青康卫藏阿里天山南北,一面小红旗就代表着一营明军,一个小方块就代表着一座堡垒。
沿着几条传统的丝绸古道,明军数路西进。
扁都口关的徐营长已经正式升为副标统,调回禁卫御营随驾,“北庭这仗打的有些被动啊。”
“我看是有些消极。”标统裴知章看着沙盘,准噶尔、杜尔伯特、扼鲁特几汗国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反了,准噶尔汗楚琥儿、杜尔伯特和硕齐汗以及扼鲁特济农昆都伦乌巴什等,在南疆喀什等地,又有叶尔羌旧贵族的不少叛乱,甚至在葱岭的坎巨提、巴勒提也在汇聚一支叶尔羌的人马。
当年来自西域最大世袭贵族朵豁剌惕氏族的马黑麻海答儿,在父亲死后曾经投奔表兄贴木儿汗国的巴布儿汗,跟着这位贴木儿六世孙一起开创莫卧儿帝国,在其宫廷任职,后来又去投奔了姑表兄赛义德,也就是叶尔羌的开国君主,屡立战功。
他受赛义德汗派遣,统领了一支远征军攻入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坎巨提等地,并向喇萨进攻,但最后在喇萨仅八天距离断粮绝供,不得不班师撤退。赛义德汗去世,其子拉失德继位,对把持朝政的朵豁剌惕家族进行清算,海答儿于是逃亡莫卧儿帝国,在莫卧儿的支持下,在克什米尔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汗国,并占领拉达克等地,其汗国领地大约就是唐代的大小勃律地区。
只是后来死于征讨叛军的战斗中,中流失身亡。
其后裔仍留在这一边,而且受莫卧儿与叶尔羌这两个出身于察合台汗国的南北包夹,对这一带影响不小。
在上一次明军联合蒙古各部等灭叶尔羌后,山高地险的葱岭一带山间盆地,就成了他们试图复辟的集结地。
甚至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在背后支持,试图阻止步步逼进的明军。
那位做王子时为父征战统兵,后来却试图起兵夺取父亲皇位的沙贾汗,当年失败后曾颠沛流离七年,在父亲死后终于称帝,他在位已经二十五年,还是很有本事的,镇压葡萄牙人,平定德干叛乱,长期与波斯萨菲王朝战争,争夺阿富汗地区,还为自己的王妃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这位莫卧儿皇帝之前与明朝派去的使臣会面,双方谈的还不错,都有意加强联络,尤其是友好通商,可当明军迅速的灭掉了叶尔羌,甚至都要进驻叶尔羌、喀什等地后,就引起了这位已经重病的皇帝的极度不安。
此时他的几个儿子跟当年的他一样野心勃勃,迫不急待的就开始争夺皇位,二皇子沙赫舒贾,甚至在孟加拉宣布自己为孟加拉皇帝,第三子德干总督奥朗则布也开始挑战自己的父亲和皇太子兼皇兄的达拉~舒科。
虽然沙贾汗还撑着,可三个儿子有两个自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