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502章

海上升明帝-第502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和他们的儿孙个个都有爵位,反正黄金家族后裔子孙,生下来起码是个五等台吉。
  如果不是黄金家族的,比如喀喇沁或土默特左翼,他们都是外姓,则授他们塔布囊五等爵,与五等台吉一样,这本来是蒙古附马称号,后来变成异姓领主爵位。
  他们现在划属兴安都护府下,由土默特汗穆固统领十二部,翁牛特部有两翼万户,逊杜棱十分拥护这会盟结果,他心甘情愿的戴上鹿角面具,跑到这松林里来吹鹿哨引诱鹿群。
  以此向皇帝表示自己的忠心。
  在大明后金和林丹汗三方混战的时期,漠南蒙古各部基本上都被打的怀疑人生,察哈尔、土默特都曾经是五六十万人口,内喀尔喀都十几万人口。
  但到了大明收复北京前,蒙古各部却都残了。如察哈尔投降后,被安置在辽西义州一带时,就剩下一万来人口,壮丁不过几千。内喀尔喀五部,只存留两部,各只剩一两千壮丁。
  土默特也只剩下几千丁。
  当然也不是就真被打光了,只是被反复的攻打,每次战败都要被夺走许多人口,如察哈尔、土默特他们被击败后,其中许多壮丁被编入八旗蒙古了,有一些则划去其它部编旗,这使的最后本部就剩下一二千,或是万把人口。
  漠南诸部总的人口还是不少的,战争动荡损失不小,但依然超过百万,只是早打破了原来的那种部属。
  而现在大明天子重整各部,漠南重新分成三都护府,由三汗统领,下面划设三十六都督府,他们翁牛特曾经划走的部众,也大多划回来了,另外也把其它一小部落,零散部众整合一起,形成现在翁牛特两翼万户人口,这简直就是翁牛特的中兴啊。
  何况现在皇帝还给他们直接在赤峰互市贸易权,不需要在规定时间才能去互市,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去交易互市,甚至不限额。大明商人还会直接深入他们部落草原上交易。
  设立的驿站线,各驿站也会兼设商站,充当小集市,方便蒙古牧民们交易。这样的好事在明朝时,想都不敢想。
  要是明朝能够这么好说话,也不会有喀尔喀、察哈尔等一次次的入侵了。
  在逊杜棱看来,这次的会盟赚大了,他们蒙古王公们尊大明天子为蒙古共主,共拥他为圣可汗,成为所有蒙古人大汗。
  而皇帝则以圣可汗、大明天子的双重权威,为诸位王公们背书,册封授印,让他们统治各部,相安无事,同时与他们开放贸易,这不正是蒙古人一直都期待的吗?
  朝廷还不需要蒙古人交税,就算打仗,也说了特别情况下才征召部份壮丁。
  也不妨碍他们信黄教,还承认以后谁越界侵犯他们牧场,甚至抢夺、偷盗他们牛马,还会替他们主持公道,若有不肯接受裁决,不肯赔偿道歉的,还会牵头召集各部讨伐他。
  别人对多伦会盟如何他不管,逊杜棱是真正的万分拥护,反正鞑子时,他就只管着一个右旗,还被削减的只剩下千余壮丁。
  鹿哨吸引了雌鹿前来。
  雄鹿也赶来夺偶,虎狼也来了。
  逊杜棱回过神来,很迅速的带着儿子们爬上了松树。
  猎物已经被引进了围场,现在埋伏在外围的人要动手了。
  整个木兰围场分成七十二个围,狞猎时,都是一个个围的分围狞猎,虽分成七十二围,但每个围场仍然十分巨大。
  在无数蒙古部落战士的围起下,无数的猎物被越赶越近,渐渐的靠拢在一片狭窄区域。
  皇帝带着大明禁卫出现。
  砰的一声。
  一头斑斓猛虎便倒在地上。
  “皇上威武!”
  枪子从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里射入,穿透了脑袋,凶猛的老虎也一下子就毙命了。
  逊杜棱和阿布奈等许多王公们,看着皇帝手里的火铳居然不用火绳引燃,而且准头惊人,莫不骇然。
  接下来,皇帝的侍卫们也纷纷出动,火枪啪啪啪不停,沿途仓惶奔窜的猛兽纷纷倒地。
  老虎、豹子、狼、野猪,甚至是熊,还有鹿、狍等。
  这些侍卫们都是拿着不用火绳的火铳,个个枪法了得,拿着弓箭的蒙古勇士们,还想在圣可汗面前展示一下骑射本领,结果他们都捞不到出手的机会。
  皇帝都亲手射杀一头猛虎,两头野猪,还有两只鸟几只鹿。
  这本领把一众蒙古王公们看呆了。


第783章 公主再嫁
  围场的夏天,却凉的如春天还未离去。
  清晨,甚至还带有几分寒意。
  晨光熹微,义安公主便已醒来,她穿上蒙古袍子,梳好头发,便走出毡包开始挤奶。
  身为和亲草原的公主,义安公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动荡岁月的苦命女子。边地小地主女儿,本来应当有个安稳富足的日子,但是战争、饥荒,最终让她家破人亡。
  她被那些分不出谁是兵谁是匪的各路武夫们抢来夺去,奔波迁移,最终被绍天皇帝的光复王师解救,因为读过书长相端正还因此进宫做了女官。
  后来皇帝在宫中招募自愿前往草原和亲的人,她报名了。
  不是她有什么野心想做什么大汗可敦,想做王公夫人,只是她以前也读过昭君出塞,读过文成公主的故事,知晓皇帝派人和亲草原,也是为了北边安定。她应募,实是为报答天子之恩。
  若没有天子,也许她早已经成了路边一捧枯骨灰。
  皇帝亲自召见她,聊了许久,跟她说明了情况,陌生的蒙古草原,陌生的蒙古习俗,甚至蒙古人传统的收继婚制等等,她可能会不习惯那里的蒙古包,不习惯那里的饮食,甚至将来也难以接受丈夫死后,要被庶子收继为婚的习俗。
  皇帝让她好好考虑清楚,只要有一丝犹豫,都可以改变主意,如果她想离开皇宫,皇帝也可以安排她与御营军官相亲,或是给她笔安家费,随她自由。
  当时义安很坚定的对皇帝说她是完全自愿,并已经考虑清楚的。
  她愿意去蒙古和亲,愿意为天子安抚北边出一份力,能适应也会做好她该做的事。
  这些话让皇帝有些意外,却也很感动。
  最终将她收为义女,加封她为义安公主,和亲下嫁苏尼特首领腾机思,成为苏尼特王妃。
  义安公主现在就跟一个普通的牧民妇人一样,她来到草原并不是养尊处优的做王妃,而是一点点的学习,从挤奶到捡牛粪,打水纺毛线,煮奶茶甚至骑马,样样都学。
  羊睡了一晚,已经积攒了许多奶,义安公主已经能很熟练的把羊控制住,然后迅速的挤奶。
  整个过程完全看不出半分生疏。
  挤完羊奶挤牛奶,挤完牛奶挤马奶,挤完马奶挤骆驼奶,她带着一群妇人,忙碌了半个早上。
  在草原上,只要让母牲口下崽后立马怀孕,一年能保证十个月产奶,给小崽子留足奶后,还能挤下不少。
  挤完奶,天才刚亮。
  新鲜的奶液配上一把金黄的炒米,略带点咸香的早餐便能开启全新的一天。
  义安打算给皇帝义父送上碗草原地道的窝**当早餐,窝**是草原牧民们传统的手工酸奶。
  草原人以奶肉为主,能利用奶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
  地道的窝**非常有讲究,得有刚挤出来的新鲜牛奶,配上特制的陶土罐子,用最简单传统的方法还原牛奶的原初滋味。
  灌好奶桶,然后就要开始捣奶,一罐窝**,起码得拿木杵在桶里经过上万次的捣动,在不断的翻腾之中进行更充分的发酵,然后配合上蒙古草原上独特的昼夜温差,只要一天一夜,等到再揭开盖子时,奶液上就都是满满的乳黄馥郁的奶油了,把奶油舀开,剩下的酸奶经过高温的烹煮,就成了那碗诱人的窝**。
  当然,如果把这分离了奶油后的酸奶水再加鲜奶煮干,就能得到带着酸甜味的奶渣,把奶渣晒干,还能做成奶渣糖,或是直接吃也是美味。
  窝**是还没煮干,有些浓稠,乳白诱人,放点炒米,加点白糖,酸中有甜,酸酸甜甜,又有炒米的酥脆和奶的醇厚。
  既能充饥解渴,而且还能解腻。
  义安公主把昨天打好的奶桶打开,里面的奶液上已经是满满一层奶油了。
  她熟练的捞起奶油,然后把发酵好的酸奶煮成诱人的窝**,加炒米加白砂糖,一碗温热喷香的地道窝**就做成了。
  端着窝**往皇帝御帐来。
  经过侍卫们重重检查,年轻的侍卫们多少都听过这位义安公主的故事,大明报纸上还曾将它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相比,大家对她行礼致敬。
  来到皇帝帐中。
  皇帝也早已经起来了,正在看着送来的奏章。
  清晨有些冷,帐里还生了个炉子。
  大明天子册封卫拉特扼鲁特汗国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公主阿奴,这位漠西蒙古昭仪正在煮奶茶。
  一块产自湖南的黑茶砖,敲下一块,放在石臼里捣碎,然后放进蒙古黄铜窝里用干牛粪烧煮开,再把早上刚煮的新鲜牛奶倒进去。
  干牛粪在炉子里燃烧,发出一股子草木的清香。
  锅温升高,新鲜的牛奶与经过蒸压烘焙压制的安化黑茶混合碰撞,随着阿奴的搅动,牛奶的鲜甜,与安化黑茶砖的甘醇,便产生了美妙的融合。
  “陛下,先来碗窝**填填肚子吧,这是女儿亲手做的。”
  义安把还热乎的窝**送到皇帝面前案上,托盘里除了窝**,还有奶渣糖。
  阿奴笑着道,“哇,这是公主亲手做的吗,闻着就香,看着也好,真看不出来。”
  义安道,“昭仪煮的奶茶也香。”
  “那是茶好,这可是安化陈年老茶,年份越久越香,这茶可是宝贝,草原上普通茶砖一斤易羊一只,十斤易牛一头,但这样的珍品,一块茶砖可是能易宝马一匹。”
  朱以海放下手里奏折,看着安义公主,她变化很大。
  黑了点,有了两个红脸蛋,但似乎又结实了些。
  其实她在宫中时间也不过一年多点,两人那时甚至没接触过几回。
  “坐,朕这些天一直忙碌着,那天请你们这些和亲嫁入草原的女子们吃了顿饭,可也没机会跟大家都细聊。
  还好么?”
  公主听了这简单的一句还好么,突然眼眶湿润起来,甚至喉头发紧鼻子发酸,离开中原离开皇宫来到草原,这一路是忐忑不安的,在草原上成了腾机思的续弦,面对一个浑身牛羊膻味的大胡子糙老爷们,也是很不习惯的。
  她在她曾经经历过更坏的,她记住了自己的使命,对腾机思很礼貌甚至有些温柔。
  她第二天便换上了蒙古妇人的衣饰,开始学做一个蒙古女人,虽然皇帝给她带来了许多陪嫁,有侍女婆妇,也有各式衣妆等,但她还是在努力入乡随俗,人前她始终表现的很好,不能丢了大明的脸面。
  可暗地里,其实多少个晚上夜不能寐,多少次泪湿枕头,刚开始吃草原上的饮食,有时甚至会恶心的吐,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谢陛下挂怀,女儿一切都好,已经有了三个月身孕。”
  朱以海听了,“这是好事,你得多向注意休息。”义安以前怀过孩子,但没能生养,兵荒马乱,被人抢来夺去,朝不保夕,肚里孩子也保不住。
  “腾机思已死,朕派人送你回北京。”
  腾机思因为被降为珲台吉,且被夺去苏尼特首领之位,不甘心被皇帝软禁,暗里与兄弟腾机特密度企图率部北迁,事泄,皇帝直接处死了腾机思兄弟俩。
  并处死了一些苏尼特王公,左翼珲台吉巴图是腾机思子,也被处死了。
  右翼的叟塞没参与其中,没受牵连。
  如今皇帝以叟塞仍为左翼都督,诺颜衔,加郡王爵,以其子沙希岱主右翼,为都督,加诺颜衔,封国公。
  腾机思最终走出了一条不归路,也还连累了他兄弟和子侄等。
  这也让义安公主成了寡妇。
  “按蒙古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公主平静道。
  朱以海摇头。
  蒙古人的这种收继婚制,也向来是草原部族传统,一个家族的继承者会继承父亲和大哥所有财产,包括除了母亲在其它庶母。
  而中原这种事情严厉禁止。
  说到底,中原重视礼仪伦常,讲究长幼尊卑有序,重视内部伦理。
  而在草原上,其实女人是被当成家族群产的,所以进了这个家族,就是这个家族的财产,父亲死了,儿子把不是亲妈的其它庶母全收了。如果大哥死了,是兄弟继承,则兄弟继承兄长的所有女人。
  这个女人不能再出家族,其它外族人想打这女人主意,那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不仅是草原游牧部族,以前东北渔猎民族,甚至还有西南夷等也有这种传统,说到底都是把女人当成族中财产。
  蒙古建立元朝,攻灭南宋和金,统治中原的时候,就特别规定,汉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罪。
  女真在关外的时候也是这样,但后来攻取辽东,皇太极就下旨,凡娶继母、伯婶母、弟侄妇,永行禁止。
  但多尔衮照例娶侄子豪格的老婆,这种事情很多。
  不过汉人是不行的,这属于绝对不行的事情。
  “朕可以下旨禁止蒙古收继婚制。”
  义安却很平静的道,“蒙古的收继婚制是其旧俗,数百年历史,不可能说禁就禁,女儿建议父皇不必干涉其风俗。至于女儿,既然叟塞之子沙希岱袭苏尼特右翼,那不如按其传统,令沙希岱收继女儿为婚。”
  “就算朕不禁止蒙古收继婚制,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回北京,以后不管是另择夫婿,还是其它,皆听自愿,没必要委屈。”
  “女儿来草原许久,也渐习惯这里,甚至觉得这草原上很美很好,女儿愿意留在草原。”
  阿奴把奶茶煮好,给皇帝和义安各倒上一杯。
  “陛下,公主说的很对,各族有各族的风俗传统,何必强加干涉,既然公主愿意再下嫁沙希岱,那不如从之,令沙希岱娶公主,赐封他为驸马都尉,这样不也更有利于让苏尼特忠于朝廷忠于陛下吗?
  苏尼特刚出了腾机思兄弟叛乱之事,更要好好安抚啊。”
  朱以海直接看着义安,“朕还是要说,你没必要委屈自己。”
  “女儿不觉得委屈,是自愿的,我喜欢草原,也不想离开草原。”
  “那好吧,朕一会召沙希岱来,你也一起见见。”
  奶茶很香。
  窝**很甜。
  皇帝看着义安公主,心里却有些苦。


第784章 征召蒙古
  去年秋天采收腌制的野韭菜花做成的酱,配上现宰炖熟的羊肉,无需其它调味料,却已经十分鲜嫩。
  木兰皇家围场。
  牧民们弹起马头琴,拍起了蒙古鼓,还有人弹起了火不思,有人吹起胡茄。
  独特而美丽的乐声中,义安公主与苏尼特右翼都督沙希岱的婚礼正在举行,漠北漠南六都护府七十二都督府,诸部王公皆盛装参加庆贺。
  各部首领们敬献牛羊驼马庆贺,牧民们把一头头牛羊宰杀分割,大锅炖煮,四处飘香。
  美丽的围场,风光无限。
  天气晴好。
  美食美酒美风景,欢乐的音乐,满脸高兴的沙希岱,和身着凤冠霞帔的大明义安公主。
  没有人还会在这个日子却提起腾机思腾机特兄弟。
  短短时间,大家已经将他们遗忘了。
  曾经甚至一度欺凌翁牛特等部的苏尼特首领,现在已经被人遗忘,因为他们的不合时宜,因为他们的野心膨胀,因为他们没能适可而止。
  皇帝给腾机思留有余地,虽夺了他的汗位,降为珲台吉,但也让他的儿子袭右翼都督之位,只是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