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手长一股,就是六百,最低的一厘,就是六十块。
六万块都取来了,直接一起发了。”
船出海贸易,船长水手们另外携带些私货,这是很正常的事,就连使团出使进贡,都要携带私货,所以朱以海早就把话挑明,允许船员们私带,但不得超过货舱两成舱位,这些私货由船员们自负盈亏。
不过王朝相他们还是约定私货所得,扣除本钱后,最终收益一分为二,进贡给皇帝一半,他们分一半。而且这个成本里,其实也是包括上缴税的。
十六七岁的见习水手,都分到了二百六十块银元,一大袋子,银灿灿一片。
三位船长,更是一人两万六。
这次出海,能有这么丰厚的利润,最关键的就是信息不对等,或者说因为多年的明清战争,导致了东北与中原内地贸易的断绝。
他们在三姓城,赫哲人跟他们换锅,不是说一口锅多少钱,而是直接把锅摆在地上,然后他们拿上等的紫貂皮往锅里放满,满满一锅紫貂皮换一口铁锅。
甚至有十八张紫貂皮换一把斧子。
五张老虎皮换一把鸟铳的。
越往北走,皮毛越不值钱,而他们带去的大明商货,非常得女真人喜欢,他们直接把成捆的皮子往地上扔,任由他们挑,怎么换,全由明使说了算。
这种买卖,那真是暴利。
最次等的貂皮,他们运回奉天港,一张也要卖一块银元,而那些最上等的紫貂毛黑色带银毫的,能卖到二百块银元一张。
老虎皮五十两一张,海龙皮五十一张,海虎皮二十一张,海狗皮也要好几两一张。
海谓海龙皮其实是海獭皮,海虎是水獭,海狗也叫黄貂鱼。
其它诸如玄狐、黑狐、蓝狐、白狐,鹿皮、银狐、狼皮、松鼠皮、海狸皮、灰鼠皮各种名目,实在太多,真正跟白菜价一样。
那些擅长射猎的野人女真,尤其是索伦人,他们是最好的猎手,由秋到春的一个射猎季,一人能够猎得一百二到两百八十张紫貂皮。对他们来说,皮张很寻常,就是做衣服啊帐篷啊口袋等用,也会拿去贸易或是进贡,但是边地遥远,进贡换赏并不容易。
先锋船队的三船货,带去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烟酒盐吧,铁锅、刀剑,甚至火铳,还有皇店生产的望远镜、玻璃镜、自鸣钟、怀表等许多新奇好东西,每一样都是他们没见识过又喜欢的。
女真人觉得对方的那是绝世宝贝,所以用不值钱的皮张或人参来换,太划算了,就算是东珠,他们也觉得不如明使的宝贝好。
他们想不到,这些貂皮人参鹿葺东珠等带回大明,居然能是十倍甚至百倍几百倍的利。
他们用十八张紫貂皮换一把斧子,还觉得非常划算,这斧子比他们以前的好太多,可不知这样的斧子也不过几十钱一把,但这十八张紫貂皮运回去却卖了百块银元。
这趁趟他们运回的各种档次的貂皮,就有一万多张,仅这就不知道赚了多少了。
三条船总共公私货赢利七十多万块银元,这可是纯利,还是税后,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连早知道东北皮草买卖利润大的朱以海都极为惊讶,所以果断的决定再给他们添三五条船,明年扩大贸易量,增加贸易点,甚至要深入到更远的黑龙江河口去。
他甚至还让王朝相他们在海东海西三姓等地招募一些女真猎手,携带捕网、夹子等一些优秀的捕猎工具,深入到东北直接捕猎获取皮毛,到时跟猎手分成,向部落交易购买外,又能增加一条路子,能获得更多皮毛。
朱以海深知,开拓东北,甚至外东北,甚至是西伯利亚,那都是要用银钱支持的,很多的银钱,如果用朱元璋、朱棣他们那种传统的护印军模式,是支撑不住的。
而如果以皮毛贸易带动捕猎、探险,带动在那边设立皮草贸易定,甚至是捕猎点,开拓聚居点,慢慢的就能够在那边站稳脚跟,也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还能获得大量的贸易收入,甚至是税收,何乐不为?
他一点都不忌讳谈钱。
以钱开路,通过贸易打开壁垒,从皮毛收购点,到商馆据点,然后慢慢的就能变成开拓点,甚至是屯堡要塞,这时间一长,也就水到渠成了。
沙俄东进西伯利亚,不就是这种套路吗?
而据他所知,这几年沙俄每年有几千人越过勒拿河捕猎,他们在1632年建立了雅库茨克城,仅在1639年就为俄国送交紫貂皮两万四千张,他们还建立了勒拿税关。
在1639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当大明还被后金越过长城,直接杀到了山东境内时,沙俄人却已经越过科雷马河,抵达了鄂霍茨克海岸,将皮毛疆界推到了太平洋沿海。
在去年,沙皇政府代理商阿列克谢耶夫和探险者杰日涅夫已经率领一支远征队,沿着楚科奇半岛东岸抵达阿纳德尔湾,开始在楚科奇半岛的海岬建立据点,直抵白令海峡,不仅从事皮毛贸易,还开始在那里征收实物税,俨然把整个西伯利亚都纳入了沙俄的疆土。
很快他们就会顺着黑龙江进入外东北平原。
对于许多大明的人来说,他们甚至都搞不清沙俄在哪,更不知道西伯利亚有多大,更不会相信沙俄人能够从极西跑到极东来宣示主权。
朱以海已经打算不仅给先锋商号增加三五条船,增加一二千人让他们继续在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上游开拓。
而且他打算再成立一支开拓商号,直接到萨哈林(库页岛),奴儿干永宁寺(黑龙江口附近)去招抚女真部落,建立码头港口要塞,进入黑龙江流域,建立据点,抢先布局,不给沙俄那些哥萨克机会。
敢来就干掉他们。
虽然现在关陇还在平回乱,漠北也还有建虏北逃,但外东北也得及时的落子安排,不能失了先机。
第763章 朕就是暴君
“这是不仁!”
左光先殿上直斥天子,陈子龙也站出来声援,“请陛下仁慈,切不可毁一世英明,为后世唾弃之暴君!”
武英殿内,铜炉里升起袅袅熏香。
随着两位大臣的公然顶撞天子,殿中气氛也变的凝重了起来。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
就在三天前,洪承畴、吴三桂率领的左右先锋军一路攻至兰州城下,米喇印和丁国栋在此聚集四万兵马意图死守,还有叶尔羌的两千援兵。虽然米喇印意图凭兰州坚城死守,可来的不仅仅是洪承畴他们的三万先锋军。
陇南的贺弘器、李明义也沿洮河杀到兰州城下。
宁夏整编的第十四镇也迅速南下,兰州东面要地定西城的叛将总兵马德临阵倒戈,率部向朱大纲军投降。
王永镇、武大定等率陕北人马绕过兰州,沿长城杀往兰州后方的凉州府武威城。
一时间,兰州四面受敌。
米喇印丁国栋拒城坚守,可惜这次各路兵马齐聚,在皇帝的年前夺取兰州的死命令下,各部都是不顾风雪的往兰州城下赶。
甚至用雪撬爬犁运送大炮。
明军集结火炮猛轰兰州,米喇印亲自率骑兵出城,试图毁掉明军火炮,结果吴三桂亲自率领骑兵拦截,双方在城下激战。
明军火炮猛烈轰击,米喇印被炮弹击中,当场毙命,半边身子都没了,出城的回军溃败。
当天晚上,丁国栋弃城突围逃跑,洪承畴故意网开一面,然后一路衔尾追杀。大雪纷飞中,各路人马比拼毅力。
丁国栋从兰州逃往凉州,结果半路上听说凉州已经被朱大纲和王永镇联手先攻破,丁国栋又转头逃往西宁,吴三桂一路追击。
徐勇更是身先士卒穷追不舍,被丁国栋射中右腿,伤了骨头,他让士兵用抬竿抬着他追。
虽然丁国栋还没追上,但现在洪承畴攻占兰州,朱大纲收复凉州,吴三桂也收复了西宁。
丁国栋再次逃脱,跑进了祁连山里,逃往甘州方向。
但对朝廷来说,天兵一到,叛军就如积雪遇到烈日一样迅速消融。
今天讨论的是如何善后的问题。
这仗打到现在,不过几个月时间,陕甘宁已经死伤数十万,现在还没平息。
洪承畴吴三桂的左右先锋军到处屠杀抢掠,王永镇武大定的陕北团练,贺弘器李明义的陇南外镇等,也都在大肆劫掠。
不少官员在弹劾这些将领乱杀无辜,纵兵抢掠,杀良冒功等。
还有人弹劾驻陕西的第十九镇严重失职。
原东林大佬左光斗的兄弟左光先,也是站出来直接炮轰内阁,认为内阁严重失职,对关陇的军队整编失策,导致叛乱,又在回教问题上严重失策,进一步激发矛盾,导致如今的陕甘大回乱,造成数十万人口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左光先要求文安之引咎辞职,接受调查。
他的理由是如今绍天朝推崇汉唐制度,唐宋制度,一旦宰相被言官弹劾,无论虚实,宰相都要自行停职在家待罪等候调查处理。
左光先现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是台谏两院官员。
朱以海重设谏院后,也是再次重申,台谏两院是直属皇帝,不归内阁统领,台谏官员,也都由皇帝亲自简选任命,甚至还要回避宰相亲属或是内阁、六部阁部的直系亲属,就是为保证台谏对内阁六部等的监督公正。
左光斗是东林大佬,左光先当然也是东林人。
他此时抓住陕甘回乱,攻击内阁,攻击洪承畴吴三桂等,很刚猛。
可皇帝不予理会他的上书。
他今天在殿上直接硬刚皇帝,非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逼朱以海罢文安之的相位,还要改变之前的政策。
陈子龙也跟着声援,陈子龙之前本就跟左光先关系好。弘光朝,左光先是浙江巡按,陈子龙是他下属,两人一是东林大佬兄弟,一个是复社巨子,私交自然极好。
两人在殿上向皇帝强谏不成,居然气的骂皇帝昏君、暴君。
朱以海却并不显得生气。
陈子龙之前下放挂职,表现还可以,做了些实事,重回朝中,结果还是那一套,让他很失望,现在更是如此行事。
“右副都御史左光先,左司谏陈子龙,你们不用这么急着给朕扣昏君暴君的帽子,陕甘回乱,你们认为又该如何处置呢?”
“说的若有理,朕自然采纳。”
左光先站在那梗着脖子直言,“回民亦我中国赤子,虽有西域迁入色目,但我大明近三百年来,亦有许多汉民信回教,所以回民亦只不过是信回教之汉人,他们虽信回教,但与信佛信道亦无区别,回民依然说汉话穿汉衣,绝非异类。”
“更不能因为回民里出了一些叛乱,就要一棍子全打死,内地盗匪叛贼中,难道不是汉民居多?
只要严缉奸细处置叛贼便可,不能胡乱牵连。”
左光先认为应当对回民行怀柔安抚政策,尤其是如今大乱过后,更应当对陕甘推行仁政,要息刀兵,复民生。
减免税赋,减少征役。
对于地方官员歧视回民,甚至是汉回争斗的事情,要勒令地方公平处置,对于诬告回民者要严惩以示警戒,不能激化矛盾,要安抚调解为主。
对于回民的新旧教之争,他更是建议禁绝新教,维护旧教,以减少动荡纷争。
朱以海静静的听完。
“就这?”
“办理回众事务,宜因其性情风俗而利导之,非尽可以内地之法治也。”
左光先居然提出要给予回众法外治权,允许他们用宗教习俗私刑处置族众,这一条一出,朱以海直接拍了桌子。
“荒唐!”
“陕甘是我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传统汉地,不是什么土司之地,也非关外羁縻之地,你堂堂右副都御史,居然说出这等荒唐的话,陕甘的回人不用大明律法而用私法?”
“陛下,这也都是为了安定。”
“狗屁的安定!”朱以海直接当众在殿上爆了粗口。
“陈子龙,你难道也是这样的愚蠢见识?”
陈子龙反对现在这种对回政策,认为陕甘无宁日了,甚至内地其它回回聚居区,也必然会大暴动,这刚把满鞑赶出关外,难道又要逼反所有回回?
还有没有宁日?
皇帝这样做,不是暴君是什么?
“为安定起见,若事涉及回回内部之事,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按乡老处理民事纠纷的成例,由回教的老师夫按他们习俗处置。
若是有任何一方不满,可上告官府衙门,再由官府按朝廷律法处置。不论汉民,还是回民苗民,都已是编户齐民,那朝廷就当爱之。”
朱以海摇头。
“你们也算是东林复社里面较有见识,也较有能力的人了,也不是只会空谈的人,也在下面很多职位上历练过,怎么还会说出如此天真的话?
你们为何不看看现在陕甘的这些乱子,米喇印飞书传贴,陕甘数百万回回叛乱,他们只听回教的只听回回的,根本无视朝廷无视朕!
都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你们居然还在那里口口声声说什么赤子?”
“今日朕若不拔除掉这个脓包,那么不出百年,西北就要彻底的没了。河西是汉武大帝辛苦打下来的,是后来多少华夏帝王、将相辛苦保下来的,当年太祖出兵收复河西,还迁移了五十万百姓去屯田驻防,就是为守住这块地。”
“你们想让朕拱手送出河西,送出陇右,甚至想让大明彻底失去西域吗?”
皇帝再次拍响桌子,十分愤怒。
“尸位素餐!”
朱以海直指陈子龙和左光先,大骂道,“你们是汉家罪人!”
“朕的朝堂容不下你们这等愚蠢而又狂妄的家伙,请文首辅殿上拟旨,左光先、陈子龙犯欺君之罪,革去官职,剥夺封爵,削籍为民,抄家充公,发配敦煌。”
朱以海直接给两人定了一个欺君之罪,也不需要三司审理,也不需要什么证据之类的,这是皇帝钦定的欺君之罪,皇帝说你欺君那你就是欺君,这可是能够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的罪。
现在皇帝处置却是削籍为民,抄家充公,发配西域敦煌。直系三代统统发配敦煌,两人的妻妾,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这直系三代一起流放敦煌,屯田戍边。
这既是最狠的处置,却又还网开了一面。
一人不杀,却将他们连根拔起了。
朱以海连他们的屁股都不打,“带下去!”
皇帝震怒,殿中寂静。
甚至都没有人为他们求情,文安之甚至真的直接就在那里写起圣旨。
左光先气的胡子乱抖,“昏君,昏君!”
“你说了不说!”朱以海直接反驳。
当年左光先的兄长左光斗号称东林六君子之一,被称为铁面御史,最后党争死在监狱,左家被追赃,亲属十四人被捕,长史左光霁株连而死。左光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如今会落的如此下场。
朱以海目光扫过殿中,臣子们脸色各异。
今天两人骂的太过份了,皇帝雷霆震怒,虽然有人同情二人,现在也不敢直接出面求情。
况且,能参与今天廷议的,都是些紫袍重臣,事实上许多都是天子心腹,他们很清楚皇帝对陕甘回回的基本态度,知道皇帝的底线在哪,更清楚今天左陈二人,不仅仅是因陕甘回乱而起,他们还是针对之前皇帝要迁天下士绅大族入京畿之事来的。
这个事情,反对之声也很多,可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在位时,都迁了大量富户士族到南京、凤阳、北京的,尤其是对江南原陈友谅治下的那些士族地主打击更狠。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淮西帮得了天下,当然要打击江南帮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