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固的加固,该加高的加高,该种树就种树,银子该花还得花,这块的治理费用,朕会另外划拔。”
“山东总督兼巡抚黄宗羲和黄淮总督兼河南巡抚陈潜夫,朕也会特别下旨给他们,让他们全力配合黄河的治理。
朕给你三五年时间,你要是能够把黄河治理好,朕到时特赐封你一个世袭国公爵位。”
杨文骢现在是开国县侯,也是世袭的,但仅是县侯,离国公还有三级呢,而且他是文臣,如今担任的主要是文职,立不了军功,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再往上封爵。
朱以海的世袭国公许诺,连杨文骢都不禁动容,连声谢恩。
“河南山东还有新设的江北,这三省本是中原腹心,有最肥沃的黄淮大平原,但这些年流贼四窜、水旱蝗灾、饥荒大起、瘟疫横行,又兼鞑虏入侵,中原也几成鬼域,想要恢复往日繁华,这水治不好,一切都休提。”
“朕说话算话,你把这山东黄河大堤修好,就给你晋县公世封,把河南的黄河治理好,给你晋郡公,等关中也收复,到时你把中上游也治理好,便给你加封世袭国公。
朕负责给你筹银子,你负责在前方规划治理,咱们君臣合作,一起把这桀骜不驯的黄河巨龙,给他治的服服贴贴。
富强之本在农商,水利其先!”
“谢万岁!”
杨文骢都不由的热血沸腾了。
“先给你三千万预算,不够朕再筹,朕还可以从内帑里借钱给户部,也可以发行专门的黄河治理国债,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忧,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河南山东两省河堤内拆埝迁民的事,朕让两位总督去负责解决,全力配合你治河。沿堤五里一铺,十里一堡,按屯镇之法,招募河夫,在堤外设专门的河夫屯庄,让他们带家卷驻于河堤下屯庄,河夫守堤巡河,河夫家人余丁则佃租河田耕种。
既然要干,咱们就得拿出打鞑子的那种气势来,一定要把他办好了。”
“朕特给你从御营中抽调水陆步骑三千人,为你的河道总督督标部队,由你统领调度,方便你办事,谁敢阻拦你治河,你可先斩后奏!”
第674章 气数已尽
北京。太阳刚下山不久,钟鼓楼里便响起了鼓声,守城的军官、巡城的御史便已经开始吆喝着闭门落锁。
天色还早,却已经要开始宵禁戒严。城门、街口,到处都是披甲执守的满洲兵,街道上还有一队队的步军巡逻经过,用警觉的眼神扫过每一个还出现在街上的行人。
行人匆匆,在鼓声中匆匆往家赶。暮鼓会响三百下,等到鼓停,还滞留街上,轻则吃鞭子,重则砍头。
随着清军在中原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如今北京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紧张,满人对汉人的提防也越发严格,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那绝对是宁杀错不放过。
三人以上无故聚会,就已经算是谋反。近来酒肆茶楼,基本上已经关门歇业。
饭馆更是大多都不开张了,粮价高涨,又有几个饭店还能有粮,更别说这满兵一天几次查,每次来查,总还要吃拿卡要,谁受的了。
动则把饭馆里的客人抓住,说是密谋造反、通虏,是南朝奸细间谍,甚至好几个饭馆连东家带伙计都被抓到菜市口砍了脑袋。
饥荒、恐怖,在笼罩着这座京城。
“王大臣会议又在议迁都了,吵的都不可开交,据说摄政叔王代善都气的殿上咳血了,”西街小铺子里,户部的刘二爷正在后院榆树下跟宋掌柜的喝酒,一壶老白干,五香花生、拍黄瓜、咸鸭蛋、猪头肉、油炸开花豆。
今天的下酒菜很硬。爷俩一人一杯老白干,咂一口,夹几快着下酒,吃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这满鞑子蹦哒不了几天了。”老宋抿口酒,慢慢回味。
“嗯,鞑子还想和亲议和,却不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哈哈哈。”
“把多尔衮三兄弟和豪格的妻妾女儿都送去南边和亲,还送了那么些金银人参貂皮的,结果呢,北伐军却从大名北上,一路连破广宁、顺德、赵州,直抵正定府,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四路义军会师正定城,再加上直隶海时行等降将反正,这可真是热闹啊。”
“十万义师会正定,下一步就当围保定了吧?”
“来,干一杯,但愿王师早日打进京来,这日子一天也不愿意多过了。”刘二爷小黄鱼攒了不少,这整天为大明打探消息传递情报的也是提心吊胆,现在就盼着早点结束这一切。
几样下酒菜,很有滋味,尤其是配上这老白干,那是越吃越有滋味,加之这好消息,让两人都不够脸上通红起来。
“你说这鞑子以前不是很猖狂吗,怎么现在这么没用,这几年,好像就一直在挨打,什么也没干?”宋恒笑笑,给老刘又满上一杯。
“话可不是这样说的,满鞑子还是比较厉害的,只是入关以后,太过顺利,短短半年,两路大军南下,灭李自成于湖北,又连破弘光朝于南京,再降潞监国于杭州,可谓兵威一时无双啊。以为便能传檄而定,便班师回京,王公大臣们在朝中争权夺势,八旗则到处跑马圈地,接受投充,抓捕逃人,哪还顾的上其它?”
“从那偏僻寒苦的关外辽东,一下子就占据中原大半江山,这花花世界一下子就迷了眼了。其实之前李自成不也是一时势如破竹无人可挡,短短时间就横扫中原,直取北京,可结果在这四九城里又坐了几天主?”老宋毕竟是正牌锦衣卫出身,对这天下形势也算看的透彻一些。
不是李自成不能打,也不是满鞑子不行了,更不是明军一直不能打。
“大海航行靠舵手,能不能打都看带头的。当年努尔哈赤、黄台吉等时,也都还是很能打敢拼的,满鞑子在关外不拼命也不行,为了生存为了土地银子女人。包括他李自成等都是一样,不拼命就会死,敢不拼?”不是清军突然就不能打了,也不是明军突然就强大了。
人还是那群人,心态却变了,尤其关键的是领头的变了。
“土国宝以前是盐贩、水寇出身,洪承畴招安他,带着他在中原剿流贼,也是立过不少功的,可后来去关外,却总吃败仗。清军一入关,更是直接就投降了,调头充当鞑子前锋,却又勇勐如虎了。他做江宁巡抚,结果面对大帝的兵马,却四丢苏州,了得吧?你说他不行了,可他归附朝廷,搭了水师船,带着一营老兄弟在沧州附近登陆上岸,几年间,可是在直隶闹的天翻地覆,从海边打到保定,从保定再到太行山里,再到如今破正定府。鞑子都在他手下吃了不少大亏,你敢相信,他在沧州登陆时,只带了一个营人马?而现在呢,折腾几年,几路义军汇合,他这个直隶总督都已经有十万人马了。连安亲王岳乐,现在都不敢直捋虎须。”这就是神奇之处,甚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人还是那个人,依然还是土国宝,可看他的战绩,却让人迷惑。
“我觉得吧,其实就是这些军将、士兵,有了目标,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也有了保障等,所谓功有赏,过有罚。土国宝还是那个土国宝,他麾下还是那些老兄弟,但那营兵却不一样了,他们的家人在后方安置,生活有保障,甚至这些兵在后方还分了田授了地,甚至皇帝还给他们娶了老婆,这些人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同时也为国家、朝廷而战。他们粮饷有保障,立功也有赏赐。为什么土国宝他们在直隶那么能打?因为他们立了功,朝廷都有赏,赏钱赏地赏官职,当初那一营几百人,没死的如今起码也是个八九品军官了吧?有些甚至直接升到五六品营官,甚至是四五品的标将了,你说这些人会没士气吗?一个营官一月都几十两饷银呢。鞑子为何又不能打了?以前鞑子赏赐的那叫真金白银,还总打胜仗,抢掠所得,战利品等瓜分,也是非常丰厚收益,自然就斗志昂扬。可这几年呢,总是打败仗,伤亡大,士气自然就低就怕了。更何况鞑子这税赋、漕运崩了,别说缴获、赏赐,就是正常的粮饷都供应不了,这不就跟当年崇祯时大明官兵一样了吗?刘二爷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我觉得还得加一点,就是咱们绍天帝用兵如神,军中大量使用火器,这火炮火枪非常犀利,完全能克制住满鞑的骑射勇武,加上初期在江南作战时,绍天帝还能利用江河大海,以舟船之利的优势,来压制鞑子的骑兵。”宋恒笑着点头,
“还有一点您忘记说,那就是绍天帝用人也厉害,善于策反招安,土国宝等许多原明将降清,后来不又都陆续反正,更别说严我公的间中间,把多尔衮可都是气的吐血的。”
“哈哈哈!”两人不由的笑了起来。
“要说啊,这都是因为王气在南,大明气数未尽。”
“是啊,绍天帝气运更强,所以说啊,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李自成、张献忠、还有黄台吉这些人,也曾有王气,所以能够那般迅速的崛起,但终究命中没有皇气。绍天帝才是真正的皇者,故此他一出,所有人都溃散败退了。”历来中国人都信命。
君权都是天授,所以人皇又叫天子。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你没那个命,你就当不了天子。
所以有些看似不合理的东西,拿这个一套,那就完全合理了。朱以海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嘛,而李自成、黄台吉、张献忠、多尔衮、福临这些都是伪龙小龙。
……西安门,礼亲王府。此宅原是崇祯国丈周奎府第,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
近年京城人新添俗语,礼王府房,豫王府墙,说的就是礼亲王府房屋多,豫王府围墙高。
礼王府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近五百亩。不过此时这北京城中占地最广的礼亲王府却被悲伤所笼罩。
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他最勇勐的儿子,曾被他钦赐古英巴图鲁”尊号,满语意为
“勇士之最”的代善,当今顺治天子尊封为皇叔摄政王的世袭罔替和硕礼亲王已是弥留之际。
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现在的摄政叔王,现在却是面色苍白如纸,胡须和胸前衣襟上还沾染着许多血渍。
他咳嗽着,喘息着。代善的子孙们围在边上,他母族佟氏也来了许多人。
另一位摄政王济尔哈朗也带着不少王公贝勒来了。代善咳了一阵,又咳出不少血,好不容易才停歇下来。
他艰难的举起手,济尔哈朗上前,对这位堂兄弟问,
“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六十六岁的代善看着这一群人,张着嘴,眼角居然滑落两行泪水。
此时,他六十几年人生如跑马灯一样在他眼前闪现浮过。当年他同母嫡长兄褚英凭赫赫战功和嫡长子身份,一度成为后金继承人,可惜生性残暴,得罪五大臣,最后失去汗位。
代善本就是五大臣,当初也是他与阿敏等五大臣联合向努尔哈赤上告,废掉了褚英嗣子身份,罢其执政,褚英被罢后,代善在诸子中年岁居长,又骁勇善战,军功赫赫,还拥有两红旗,得以接替执政之职,努尔哈赤还曾公开对王公贝勒们说,待他百年后,诸幼子和福晋都交给代善收养。
可惜八年嗣子,最终也还是被废掉了嗣子之位。
第675章 迁都
这是代善一生之痛,如今想来还耿耿于怀。
他又望向一众儿孙,也看到了大房和二房之后,眼中却尽是厌恶之色,代善长子岳托和次子硕托都是大福晋李佳氏所生,继福晋叶赫那拉氏非常讨厌她生的兄弟俩,代善居然也视这两儿子为肉中刺。
长子岳托与父亲同掌两红旗,战功赫赫,后来被封和硕成亲王。代善总欲置儿子于死地,岳托修的房子比他大,他就请命说违规逾制,还说自己的狭小,不仅要霸占儿子的新宅子,还要置儿子罪。
后来其次子硕托跟阿敏的弟弟两人,都因不堪忍受父兄的虐待而出走失踪,弄的流言四起,说两人去投降明朝了。
事情还没结果,做为硕托父亲的代善居然马上站出来,一口咬定,说硕托就是背叛投敌去了,他没调查,也不让人调查。
不过呢,岳托硕托这一母同胞的兄弟俩,其实一直都是叔父皇太极的铁杆心腹,岳托与父亲同掌两红旗,掌兵部,这里面都有皇太极之功。
所以他们爷俩关系差,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前妻儿子,也不仅是因为后妻的挑拔,这也还有权力之争。
硕托出逃这事,后来哈尔哈赤派人调查清楚,两人没叛逃明朝,只是躲外地去了,而且也查明是因为代善、阿敏的虐待所致。
代善对两儿子极不公平,不仅虐待,财产也给的极少,不及其它妻妾所生儿子。
最后结果自然是强令重新分家,甚至差点让他们断绝父子关系,努尔哈赤直接把两孙子安排到自己旁边居住。
可代善和叶赫那拉氏却不肯罢休,又向努尔哈赤说硕托跟父亲的小妾有染,要求努尔哈赤处死硕托这逆子。
父亲不疼,可爷爷疼,努尔哈赤最终被激怒,经过一番部署,于是便有了德因泽告发代善与大妃阿巴亥有染事件。
虽然表面上,努尔哈赤说自己先前留下遗言把阿巴亥百年后交给代善抚养圆场,可实际上这件事却是完全动摇代善储君之位。
所以很快,阿巴亥被以私藏宫中首饰为名被驱逐出宫,接着宣布废除太子,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
之后还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主掌兵部。代善失去储位,悔不当初,只得手刃叶赫那拉氏,以此向努尔哈赤表示认罪悔悟。
努尔哈赤虽然保留了他四大贝勒之首地位,仍令他与岳托掌两红旗,却彻底失去汗位。
其实当年这事,也不是表面这么简单,有复杂的权力斗争,岳托硕托是他前妻所生儿子,却跟四大贝勒之一的弟弟皇太极关系极近,加上努尔哈赤有意无意的搅浑水,最终还是把他废了。
代善所谓虐待前妻子岳托、硕托,跟努尔哈赤先后废除了元配佟氏所生的褚英、代善并没什么区别。
后来皇太极当了皇帝后,代善彻底大权旁落,这个时候皇太极反而对当年很支持他的岳托数次责罚贬降,把和硕成亲王爵位降为郡王了,正是其中微妙体现。
岳托最后在崇祯十二年,死在攻打山东时,在济南染天花病死。后来皇太极驾崩,几派激烈争夺皇位。
硕托就继续跟他父亲唱反调,不仅如此,还把他死去的三弟的儿子阿达礼也拉拢过去,一起支持多尔衮当皇帝。
老三萨哈廉也是跟岳托一样的勐将,却也是皇太极的亲密战友,心腹密友,可惜死的早,追封和硕颖亲王。
皇太极在他死后,对他的儿子阿达礼很看重,亲自教导,非常严格,可是阿达礼远不如其父亲,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经常教训,结果引的逆反。
叔侄俩打算联合侍卫大臣,兵变造反,直接拥立多尔衮称帝,结果代善又来了出大义灭亲,终于找到弄死逆子硕托的机会,亲自带人将他们拿下,并逼迫多尔衮下旨处死他们。
代善杀硕托,既是早厌恶此子,也是趁机借此事逼迫多尔衮,以维持当时满洲权力格局,保证自己的权势地位。
当然,代善八子,最喜欢的是第七子满达海,只是较为年幼,早点弄死硕托这逆子,以后家族也免于内讧。
回想这些往事,如今再看,彷佛一场空。老大岳托死的早,他留有七个儿子,长子早病逝,次子袭多罗贝勒,后以军功晋封多罗衍禧郡王,本来是个很有前途的孙子,结果却死在山东朱以海的手中,年仅二十四。
只得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