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起抗清十八年的鲁王,这群人就如一个泡沫,阳光一照就碎了。
历史上南明前期真正成气候的也就是浙东鲁监国和福建的隆武帝了,两家联手本大有可为,结果还刀兵相向,先内斗起来了,你斩我使者,我杀你臣子,让鞑子坐心渔利,让人痛心。
之前他第一时间打出监国旗号,也是为了抢占先占,避免再次唐鲁内斗。可没料到,现在却又来了个义阳王。
看张名振、沈宸荃等人的态度,其实大明的臣子们还是不希望内斗的。
这应当是好事。
可朱以海也不能容忍陈梧这样的人。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乱兵逃兵的打击,也是对三吴义阳王监国的明确表态。
他没说不承认义阳王监国,但也不可能自己放弃监国。
所以现在他只能说吴越联手,并肩抗虏,至于将来,先入关中者王。
这算是一个让步,不想先自己人为了一个正统打起来。
可他也清楚,只怕这个事情并不容易解决。
他对陈梧下手,哪怕以陈梧纵兵劫掠为由,这事也怕很难过去,义阳王那边估计只会视为他率先开战了。
两头为难。
朱以海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殿下,张总镇入城了。”
朱以海回守神来,举起望远镜,果然张名振已经进城,正在控制城门,他的亲兵正向这边挥旗示意。
朱以海收起心中思绪,“跟我上!”
第52章 不赦
“我乃大明镇东伯、浙闽总督!”
“你们安敢放肆!”
松浦镇中,张名振打着陈梧部旗号夺下城门,朱以海率部迅速入城。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来的突然,结束的也快。
陈梧等还在喝酒聊天,甚至还搂着抢来的妇人们在得意中,结果就被一锅端了。堂堂大将,结果赤着上身被五花大绑拖死狗一样的拖到了朱以海面前。
朱以海瞧着这个家伙,长的确实魁梧粗壮,若是穿上铠甲,倒有几分门神的感觉。可惜这样一个朝廷大将,在这乱世之时,却反而调过头来骑在百姓头上做威做福。
“闭嘴!”
陈梧被按着跪在朱以海面前,他梗起脖子瞧着这个年轻人。
沈文忠上前,朗声道,“站在你面前的乃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大明第十一代鲁王,当今监国殿下也,还不跪拜!”
“鲁王?”陈梧眼睛转了转,“殿下只怕还不知道吾等已在崇明拥立义阳王为监国,三巡抚八镇总兵,以及二十万大明将士共同拥立,三吴诸郡各地乡绅义勇皆响应。”
“我乃义阳王监国钦授镇东伯爵、浙闽总督也,殿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他着重强调三巡抚八总兵,二十万兵马这些词。
可朱以海却只是不屑的打量着他。
“陈梧,你也是宁波本乡之人,这慈溪与你家上虞相隔不过数十里,你怎么能对乡亲们下这等狠手?你愧对养育了你的这一方山水!”
“你辜负了你身上的军袍!”
“身为本乡子弟,身为大明军人,却不思保家卫国,守境安民,面对鞑虏你临阵逃脱,辜负国家。面对乡亲,你纵兵劫掠,就是人心兽心的东西!”
“你身为军人,上不能报君王,保家卫国。下不能守乡土,保护乡亲,你说你还有何脸面自称大明军将?”
“剑来!”
杨伯兴捧大剑上前。
陈梧脸露怯色。
“你不能杀我,我是大明镇东伯,我是浙闽总督,我是义阳王监国拥立元勋!”
“你这样做,是挑起两家战火,义阳王二十万大军,你惹不起!”
朱以海拔剑出鞘,双手执剑步步逼近。
“鞑虏穷凶恶极,孤都从不曾惧过,又岂会惧你这等乱臣贼子,祸害百姓的逃兵?”
“孤斩杀的只是一个害民的逃兵。”
“孤并不是要与义阳王开战,只是为民除害而已!”
“按住他!”
张名振和张名扬兄弟两个,一人按一边,陈梧动弹不得,惊恐的用力狰狞,他虽号称飞虎子,可张名振那也是沙场悍将。
朱以海提着剑站定。
“你今天就是搬出太祖高皇帝来,孤也容不得你!”
此处是镇上城隍庙前广场,平时是庙会、社戏的地方,场地很大,无数被擒下的乱兵军官被绑着跪在地上观看着。
还有许多刚遭受乱兵抢掠的镇上士绅百姓们,也都站着围观。
看到这一幕,乱兵将校们吓的面色苍白,他们抢掠百姓时得意洋洋,可此时自己成了被宰的羔羊时,却不比普通人好多少。
百姓们则开始喝彩。
“听听吧,这就是百姓对你们的审判!”
“陈梧,你本朝廷总兵大将,国家有难,却临阵脱逃,不思报国护民,反劫掠百姓,为祸乡里。今日,孤身为大明监国,判处你斩立决,以安乡里!”
剑举起。
陈梧大声哭求。
朱以海却没理会,剑用力斩落。
他没有让别人替代他执刑,坚决亲自处死陈梧。
不是他嗜杀,而是希望以此来提醒所有人,他的态度。
剑落,血溅,头落。
场上呼声四起,达到高潮。
鲜血也溅了张名振兄弟一脸,两人表情各异。
朱以海转身回到自己大旗下站定。
然后是对其它陈梧部下军官的处置,九品以上的军官,朱以海没饶过,集体审判过后,全都处斩。
这些对上鞑子跑的比谁都快,欺迫百姓比谁都狠的家伙,不值得同情,就算沈宸荃和张名振等劝说,认为不如只诛首恶,可朱以海也没答应。
他也知道这样杀,以后可能其它那些大明软蛋军队的军官们会惧怕自己,但该杀就得杀。
这种人反正也指望不上。
杀了他们,就当把脓包彻底的挑破了,见点血甚至流点脓都不可怕,一直留着不挑只会越来越坏,绝不会自己变好。
何况当着张名振等这些新军将士们的面如此处置,还有些警醒作用,尤其是这新军刚立的时候,效果会更明显。
一口气砍了一百多人。
城隍庙前血腥弥漫,不少围观百姓都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呕吐不止了。
朱以海一直坚持着看完。
“殿下,剩下乱兵如何处置?”
“先关着,交叉审讯一下,有那些手上沾满百姓鲜血的,杀人、奸淫的都给砍了,乱世这些人就是祸害,留着无用。”
“至于其它,让他们帮助修复一下这镇上的城墙,毁坏的房屋等,打一顿军棍,给二百钱遣散回家。”
张名振犹豫着道,“陈梧手下有不少原是去关外打过仗的,不如将他们留下,打散编入各营充实?”
朱以海却直接拒绝了。
“你说的这些是陈梧他们的家丁对吧,这些人就算不是鲜血累累,也没留着的必要。孤要重建的是一支正义王者之师,而不是一群逃兵、强盗、流氓聚起来的贼匪之众。留着,也只是会败坏我的军纪,影响我的军心。”
这些家丁过去被陈梧他们厚饷养着,虽有些能耐,但也最难改变,现在的几营新兵,本就有不少旧式军队的老兵,新兵数量不足,要是再弄一批这些人来,那他的新军只怕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现在他需要的不是凑人数,而是一支既能打仗,更能听指挥的力量。
否则的话,他这一路来也不会就这十来个营头,不到万人马,而是可能也扫地为兵凑起一二十万众了。
“把贼人抢掠来的妇人女子都让家人领回去。”
“贼人抢掠来的财物也还给百姓!”
“还有,受乱兵荼毒的百姓,给他们发些钱粮补助。”
……
朱以海有些没精神的做着善后安排,“百姓们遭受乱兵之灾,就不要再惊扰百姓了,不要再征粮募捐了。”
“各营人马撒出去,把还在外面祸害百姓的乱兵都给拿下,该杀的杀了,该遣散的遣散了。”
张名振希望他打起精神来。
“据乱兵交待,陈梧已经传令参将张国柱去袭击定海、宁波,又让人去请王朝先来此汇合,意图一起袭击慈溪攻击殿下。”
朱以海想了想,“让王之仁带三千、五军两营立即回援定海,把这个张国柱拿下。”
“你便与孤在此恭侯王朝先到来吧!”
“传令,城上仍立起陈梧的旗号。”
“殿下是要让王朝先自投罗网?”
朱以海摆摆手,“孤先进去睡一会,这外面有劳张将军了。”
“殿下辛苦了,这外面就交给臣吧。”
朱以海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下,回过头来。
他望着张名振,迈步过来。
伸手拍了拍张名振的肩膀,然后将刚刚斩杀陈梧的那把带血宝剑给系到了张名振腰上。
“这把斩杀了乱臣贼子的御剑,孤便赐卿为尚方剑。”
“卿为国家平定乱臣贼子,又立大功,孤便赐卿为镇东伯爵、进左都督府左都督同知。”
张名振愣了一下。
然后马上跪下。
“臣不过微劳,岂敢受此大爵,请殿下收回旨意。”
朱以海挥手,“陈梧这等混帐,都能得封镇东伯?黄斌卿这样心怀不轨的家伙也能封爵,难道孤赤心报国的心腹大将,却还不够资格?”
“侯服啊,国难思良将,越是此时,越需你我君臣共勉同心啊。”
“陈梧手下的那些兵马中,你若觉得有擅骑射懂军阵的,便挑些出来收入营中,你堂堂浙江总兵官,确实也需要人马充实一些。”
说完,朱以海拍了拍张名振的肩膀,转身走了。
张名振跪伏地上,心情有些不安。
也不知道监国殿下这突然的这番话,究竟是何深意,难道殿下对他今日的种种表现不满了,所以才这么生份?
还是说,因为突然冒出来个拥兵二十万众的义阳王监国,所以鲁监国殿下有些危机感,才给他加封伯爵以示恩宠?
张名扬拉起兄弟。
“殿下走远了。”
张名振起来瞧了瞧兄弟几眼,没说话。
“其实你不用担忧什么,殿下是个可以追随之人。”张名扬如此说。
张名振想了想,“那刚才殿下说不让收纳陈梧手下人马,现在却又让我招纳一些充实浙兵,究竟何意?”
张名扬这几天都跟在鲁监国身边,似乎对这位监国殿下有些了解,便道,“我以为监国确实很讨厌那些逃兵乱军,但是眼下毕竟形势也十分紧迫,北有虏贼大军压境,现在又突然出来一位义阳王在吴地监国,所以我们也得加强实力。”
“那我去招人?”
“二哥最好是精挑细选好好筛选一下,还有便是,挑出来的这些有用之兵,最好还是打散均分补充到各营,而不是尽入浙江镇标。”
张名振点了点头,“明白了,走吧,一起去筛选。”
“二哥你自去吧,我在这里守卫殿下。”
第53章 夺印
朱以海也不曾想过,还没有跟鞑虏正式交手,倒先跟自己人打了一仗。
营中对于陈梧的处置,很多人不赞成,这算是君臣聚义以来,头一次比较厉害的分歧,但朱以海没有退让妥协。
他也知道此时不应当做这种内斗的事情,应当先一致枪口对外,共御鞑虏。毕竟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可是被无数人骂惨的。
可从慈溪一路走来,鸣鹤、松浦等镇的惨景,让他又无法装做看不见。
最后朱以海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共抗外敌没错,但如陈梧这等人,也还是得见一个处置一个。
乱世中更加危机四伏,稍不留神可能就万劫不复。
对义阳王,他已经决定派出董志宁和华夏两位书生前往崇明拜见,正式提出联手共同抗清,至于尊卑问题,他决定先不纠结谁是正统,而是约定先入关中者王。谁有本事先收复南京,谁就当皇帝。
朱以海是认真的,以如今的局势,想要收复南京非常难,难于上青天,不存在侥幸的可能,所以谁能收复南京,那么他就确实已经有了振兴大明的能力,做皇帝也是理所当然。
朱以海也认为,收复南京,舍我其谁。
此时不急着争出高下,而是做这样一个约定,也是主动释放善意,避免两家先打起来。
陈梧只是一个祸乱地方的将领,朱以海给他定位是哗变做乱,希望义阳王能够理解吧。
朱以海在浙江,义阳王在南直,双方暂以此划分地盘。
他不知道义阳王能否接受这个提议,但这也已经是他最后的底线。
朱以海不可能退位归藩的,他需要监国这个头衔,来抗起抗清大旗。如果这个时候拜义阳王为主,那以义阳王君臣在历史上浪都没掀起一个的发展看,跟他们没有半点出路的。
必须得坚持走自己的路线!
中午。
王之仁赶到了。
他带着两营人马扫荡乱兵,战果不错,那些分散乡野抢劫的陈梧麾下乱兵,一个能打的没有,或者说根本没料到鲁监国的兵会这么果断的出击,一个个或溃或死。
“臣俘虏了大约五千乱兵,贼兵基本上都被擒下,没让他们溃散为祸乡里。”
王之仁一夜辛苦,也是满身汗臭。
朱以海亲自给他盛了一大碗的炖马肉。
“张国柱这人你知晓吗?”朱以海问。
“刘泽清手下原有一个参将张国柱,擅骑射,手下有两营弓箭手,十分骁勇精锐。听说刘泽清降虏后,他不愿跟从,带着部下往东去了。”王之仁答道。
“这个张国柱投了陈梧麾下,现在手下人马三千,其中一营五百弓兵正是他从江淮带来的劲勇。陈梧先前让张国柱带兵去定海了,意图抄掠我们后路。”
王之仁大口吃马肉,加快速度,三两下吃完一大碗肉。
胡乱抹了下嘴,“臣请带兵回援定海。”
朱以海点头,“定海虽有小王将军,鄞城有钱肃乐,石浦和海门有吴凯和王相,可就怕被打个措手不及。”
“这样,孤把五军营和三千营交给你带回去平乱,另外你再从这里的乱兵俘虏中挑一些人补充,要不孤还是让张名振随你一回同去平乱。”
王之仁谢过,“臣有五军营和三千营足够矣,兵贵神速。”
“把陈梧的头带上,若是张国俊识时务愿意归降,也免的起刀兵。他要是愿撤回南直,可以不管他。若是愿意归附,孤可以给他一个副将之职,但若是他敢攻打宁波,那就无需客气,许你先斩后奏。”
“至于黄斌卿和王朝先这二人,若是他们也出兵来犯,直接打就是了。”
出了这档子事后,朱以海现在对黄斌卿算是彻底不抱希望了,他偏又占据了舟山这要重要的地方,所以肯定是还得将他拿下的。
只是他现在还得赶去绍兴,所以便留王之仁先回援,等他在绍兴那边安定后,肯定还要再调兵来干这个黄斌卿。
王之仁沉默着点头,这位原镇倭总兵,此时怒火中烧,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干死他们了。
“黄斌卿的水师,王朝先的白杆枪兵,还有这张国柱的弓箭手,都很骁勇精锐,王卿定要小心。”
“臣明白。”
王朝先原本是四川土司,曾奉命去辽东打过仗,崇祯末年一直领兵在外,带着他那八千白杆川兵都没机会回四川。
他麾下的白杆枪兵虽不如重庆石柱秦良玉家族的白杆兵,但也是以骁勇善战闻名的。若有机会,朱以海其实也愿意收编张国柱和王朝先甚至是黄斌卿等人,可现在情况看,只能先打了。
“臣领命。”
午后君臣又细聊了一阵,待到太阳偏西,暑气稍散,朱以海便和王之仁在松浦分兵,王之仁领五军、三千两营,又挑了三千乱兵俘虏,共计五千人马折返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