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327章

海上升明帝-第327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年前,还在荒野逃难,饿的奄奄一息的破产富农赵贵,如今却已经在浙东安了家,自己也穿上了五品的绯色官袍,他原也不过只是取得童生而已。
  造化弄人。
  甚至这底下两千多激昂亢奋的将士们,他们绝大多数之前的经历就跟他和朱忠义是差不多的,要么是破落卫所军户,要么是运河艰难的漕丁,或者是饥荒逃难的农民,又或是失业的小手工业者,有的是奴仆、有的是佃户,有的是伙计学徒。
  多数人都曾经被压在尘埃里,连天日都见不到。
  但有一天,圣君降世,带领他们一步步的站起来了。
  他们当了兵,他们成了官,他们也体体面面了。
  就如以前他们几年都未必吃的上一口肉,现在却捧着满满的一大碗肉菜,还喝着御酒。
  赵贵脑中突然浮出一句话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明天,他们就将踏上前往淮安的船,然后回到河南归德,他们将在那里,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将在那里为皇帝也为他们自己,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赵贵手捧着酒碗,御酒下喉,十分甘醇,他面浮微笑,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538章 顺营崛起
  湖广。
  一只虎李过诞日,忠贞忠义两镇将领纷纷前来赴宴庆生。
  夷陵州城。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这座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上通巴蜀,下引荆襄,在不久前,被这位兴国公召集忠贞忠义两镇,联兵收复。
  经历三个月的围城作战,城中清军死伤惨重,最终被破城,此战原顺营人马,再次显现他们彪悍本色,硬打三个月,没有半点退缩。
  而下游的行营提督朱胜利原来就是李赤心的义子,自然也是十分配合,率兵逼近荆州外围,迫荆州城守军不敢西进。而督师朱大典、总督堵胤锡也各率人马屯兵岳州巴陵,剑指武昌。
  李赤心高必正率两镇勐攻夷陵三月,荆州、武昌、襄阳都没能有一兵赶到救援,最终看着夷陵城破。
  夷陵城破后,上荆州尽为明军所复。
  荆州城里的清军,一日三惊,惶惶不可终日。
  初冬的时节,夷陵江边码头一片繁忙。
  无数船只从下游江南驶来,载着一船船的盐、粮、布匹等军资进湖广巴蜀,夷陵拿下后,这里成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码头。
  夷陵本就是长江三峡的起始地,作为川楚水陆要津,被明军控制后,自然也就迅速的繁荣热闹起来。
  码头,船连排停泊,货物进出不停。
  城里,街上卖菜的贩货的,也是沿街叫卖,好一片城市烟火气息。
  夷陵八座城门,有六座沿江而建。
  北倚玉泉山,南临长江,顺江而下,便是一马平川的江汉大平原,而朔江而上,便是无限风光的长江三峡,一线咽喉直通蜀地。
  这块地方三江汇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既有险要可守,又要沃土可耕。
  对于顺营诸将来说,拿下夷陵,这可是非常了得。
  自二打荆州失败后,忠贞营也经历过一段时间低谷,
  接受朝廷招安,得到支援终于拿下荆州处死叛徒。
  不过当时也没实力守,只能尽取钱粮后弃守。
  兵马退往了鄂西山区里面,后来协同朱大典等平定了叛乱后,朝廷给他们划分了更多地盘,从鄂西到湘西,虽说都是土司蛮夷所在,山高水险,可终究是划给他们的地盘,而且很大一片。
  李赤心做为顺营诸部之首,尤其是在李自成弟弟李自敬和大将田见秀他们叛乱降清后,他做为李自成的侄子,虽然他比叔父李自成还大六岁,但凭着在顺营中的资历,以及力主招安后受到明廷的重用,都让他成为顺营一哥。
  李赤心先前就驻于巴东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领兵东下,夺取了归州城,又取了兴山等地。
  最后两镇合一,老兄弟们都召集起来,集合了小十万人马,最后用三个月拿下夷陵这座重镇。
  夺取夷陵后,城池归李赤心,其它兄弟们则分粮食分铠甲分武器,甚至是分了许多耕牛、农具、和人口。
  李赤心的地盘大大增加,西起巴东,跟四川夔州的巫山交界,东抵夷陵州虎牙山,居高俯视荆州。
  往南还抵达黔江北岸,与水尽源通塔坪司、王峰石宝司两个土司交界,向北则直抵猫儿关、金厢坪与勋阳府、襄阳府、荆门州交界。
  朝廷特意把李赤兴现在的地盘,新设为夷陵府。
  四十五岁的李赤心,现在可谓是彻底翻身了,想一年多前,他在陕北殿后,最后历经辛苦绕道甘肃南下,在汉中还被贺珍阻击,后来好不容易杀出条路,借道四川到湖广,两攻荆州还失败了。
  最后关头,他决定接受明廷招安,当时还有许多兄弟不理解。
  可如今,他手底下战兵八千,全军盔甲焕然一新,人人披甲,甚至还换装了不少鸟铳,他甚至还恢复了一支骑兵,又新建了一支水师。
  这实力比之当初刚到湖广时可强多了,当时许多部下连武器都打没了,更别说披甲更少的惊人。
  现在他要地盘有地盘,要兵有兵。
  “父亲,高舅公他们来了!”
  忠义镇提督高一功是李自成妻弟,虽然年纪比李赤心小一些,但论辈份不论年纪,李赤心虽然年纪比李自成还大几岁,但他就得喊高一功舅父。
  “路上辛苦了!”
  李赤心亲自到码头迎接,高一功御赐名高必正,如今加官晋爵至安国公,忠义镇提督,挂龙襄将军印,加兵部右侍郎。
  他之前一直跟李赤心合掌忠贞营,之前李自敬、田见秀等降清,使的忠义镇崩了,后来原忠义镇里的刘体纯、赫摇旗、袁宗第几将仍忠心耿耿,在勋阳王光恩叛乱后,皇帝又下旨恢复忠义镇,特调高必正任提督。
  地盘就划在荆江以北,汉水以南,的勋、荆两府内。
  在打夷陵之前,高必正还发起了一次兴安会战,忠义镇的几路人马,与勋阳王光恩战于兴安,李赤心也率忠贞各部赶往增援,联合贺珍、孙守法等一通大战,最后不仅击退了王光恩,还把来援的马科、白广恩击退。
  于是贺珍等也算彻底在汉中东部立稳脚跟,而朝廷也随之设立了兴安府,西起石泉县茶镇,东至平利,南抵大巴山。
  虽然说顺营跟贺珍、孙守法这些人有旧怨,贺珍本是明将,后来形势所迫降过顺军,但最后却背刀捅刀子,降清阻击李赤心他们。而孙守法这人更奇特,他也是明武将出身。
  早年在洪承畴麾下做守备,参与擒杀了不沾泥,后来做到参将打张献忠,崇祯末时是陕西副总兵,李自成攻占全陕,许多明将都降了,就他不降,躲进秦岭终南山里打游击也不降。
  先前随王光恩叛乱降清的苗时化,原先就是孙守法部将,他在山里招兵买马反抗李自成,还不忘记派苗时化带兵去勋阳增援。
  李自成败后,孙守法仍在终南山率部号召反清,是个相当了得的人物。
  不过李赤心和高必正还是发兵救援兴安,不计前嫌,毕竟现在都是大明臣子。
  这一战打的不错,豪格、吴三桂主力在西边跟张献忠对决,没精力过多旁顾,只派了马科、白广恩两汉奸带兵前来增援王光恩。
  结果明军忠贞、忠义两镇不计前嫌全力来援,而王光恩的亲弟弟王光泰更是把兄长派来联络的弟弟王昌都策反了,向高斗枢献了个将计就计之策。
  王光恩还真以为兄弟在兴安做内应呢,结果被骗的中了埋伏,杀的大败。
  高必正他们还绕后断他的粮路,打的王光恩差点连家都没回,勉强才败回勋阳,守住了这座要镇。
  但此战后,郧阳府汉江南岸,尽皆失守。
  战后,高斗枢、贺珍、孙守法、王光泰、王斌、陈蛟诸将,朝廷降旨驻防兴安府,赐恢复忠开镇。
  而高必正他们则占据郧阳府汉水以南地区,事后,高必正他们把巴东以北的部份荆州府内的原地盘,全交给了李赤心。
  于是有了现在的格局,高斗枢他们的忠开驻兴安府,高必正他们的忠义驻郧阳府,而忠贞李赤心驻夷陵府。
  其余顺营诸将分驻施州等边地。
  忠贞十三家,李赤心一家就占一府,战兵八千,实力最强。
  御营朱胜利驻岳阳、常德,督师朱大典驻长沙、宝庆,总督堵胤锡驻衡州,并辖郴州、永州。
  本来李赤心的忠贞镇,上次已经规定只有五千兵额,但现在他一人就有八千战兵,其余十二家,加起来有好几万。
  “老虎啊,最近我听到些风声,有些坐不住啊。”高必正见到李赤心,也是直接就道。
  “先进城再说,码头人多嘴杂。”李赤心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一路来到夷陵城中,进了李赤心的提督府。
  “听说朝廷要复设忠武,还要新设忠正营?”高必正一坐下来就问。
  “是有听到些风声,不过有一件事倒是已经确定了的,督师朱大典要还朝了,以后湖广就全由总督兼巡抚的何部堂主持大局了。”李赤心道。
  “朝廷怎么三天两头的折腾,这不是那什么朝令夕改吗,先前给我们忠贞设十三营,接着又分设两镇,然后又限额八千,再限额五千,如今这又要改什么?”高必正很不满,发着牢骚,甚至隐现其不安和担忧。
  他总觉得朝廷这样改来改去,这是对他们这些顺营将领的不信任。
  “我听说皇帝还把爵位都给改了?”
  “嗯,调整了一下,爵位改动较大的是宗室爵位,改成十等了,而且不再是世袭不替,尤其惊人的是这次直接几乎把所有宗室的爵位都给削了,就留下了三十一位郡王。”
  “咱们异姓爵是七等,以后也没有世袭不替了,分世降一等和只授终身两等。”
  “那咱们这国公爵位呢?”高必正问。
  “这个具体的还不知道,暂还没有消息,估计可能是世降一等吧。”
  高必正有些不是滋味,感觉天子言而无信,这可不是好兆头。
  “皇帝是不是觉得不需要我们这些人了?”
  李赤心倒不觉得如此,“我倒觉得陛下对我们还是很不错的,不是么?”
  曾经去见过皇帝的郝摇旗郝永忠点头,“确实,这个没的说。”
  高必正没见过天子,“可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
  这次李赤心过四十五岁生日,其实也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只是大家都听说了些风声,于是借这机会聚一起,想要好好商量商量一下。
  “我倒觉得这也不是坏事,湘西的十二家,设忠武、忠正,这也是好事嘛。”
  郝摇旗这时却是不同看法,“我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从现在收到的风声看来,皇帝在加紧扩编御营亲军,听说来亨的湖广行营要拆分为湖广和江西两行营,各地省营都要裁并,甚至督、抚、巡按、分巡等的直属标营好像都要取消,你说这种情况下,怎么反而会给咱们扩大营头?”
  刘体纯道,“我听到的消息,好像除御营外,其余的各地兵马,保留七个外镇,咱们这些人以,就留老虎一个外镇,怎么现在却又说要再设忠武、忠正?”
  几人都一时想不明白。
  “来亨呢,东边朝廷上的事情,他总比我们知道的多吧,找他问一问。”


第539章 遣散顺营
  李赤心做寿,李来亨自然是要来拜寿的。
  虽然他现在改名朱胜利,还是御营行营提督,但就如同民间过继一样,哥哥无子,弟弟儿子多,把一个儿子过继给哥哥,虽然亲生儿子以后名义上不再是自己儿子,只能喊自己叔父,但毕竟是亲生骨血。
  朱胜利打小被李赤心收养,这感情自然更不用说。
  他现在也改称李赤心为叔父,接到叔父的帖子后,便立马准备从岳州动身。
  身为皇帝义子,赐国姓的行营提督,这段时间他很忙,皇帝加封他为岳阳开国侯旨意刚到,随之而来的还有湖广行营一分为二,要整编为湖广和江西两行营。
  这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还要吸纳江西湖广两省的省营,进行重新整编,两镇各只保留八千战兵。
  而江西、湖广的兵很多。
  为了整军,皇帝特派钦差前来指导,等整编完毕,督师朱大典也要还朝了。
  “朝廷这次把湖广划分为湖北、湖南两个省,正式裁撤郧阳抚治和偏沅巡抚二职,看来动作不小,力度很深啊。”
  岳州府巴陵城中,督师朱大典和总督堵胤锡也都在,两人分别从长沙和衡阳驻地赶来,也是要来商谈这次湖广的大变动来的。
  这次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不仅仅是整编下军队而已。
  湖广分省,裁撤两巡抚,以及省营、督抚标营的裁撤等,都是不小的问题。
  下游的江西还有个金声桓,上游还有李赤心、高必正等人,加上那些大小土司,牵一发动全身,必须得小心再小心。
  朱大典即将离开,其实还是有些失落的,他刚来时,接替何腾蛟,也还是临危受命,心怀壮志的,只是武昌会战,给了他当头一棒,五忠叛了三忠,让全天下都开始骂他。
  许多御史直言当杀朱大典以谢天下。
  好在皇帝仍然信任他,让他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间。
  他咬着牙,承受着各种攻击,重新收拾败兵,整顿败局,招兵买马,筹集钱粮,既要阻击清军南下,还得硬牙却镇压叛军。
  那段时候,内忧外患,这个督师好几次被叛军追的满山跑,甚至手底下标营都有哗变的。
  好在挺过来了。
  马进忠、刘承胤等叛军一个个被剿灭,虽然有湖广、江西、广西等各地出兵协剿,可总算镇压了这些叛军不是。
  之后就是重新整军,恢复地方秩序、生产,一点点的来。
  虽然时到今日,他仍然没能恢复湖广,但好歹湖南是完全恢复了的,甚至在之前的兴安会战、荆州会战中,他也是有指挥之功。
  不过王光恩的叛乱,也还是又给了他沉重一击。
  如今,湖广的局势还算可以,他正准备再次大施拳脚的时候,皇帝下旨要召他回去,还要再把湖广的军队整编。
  他能说什么?
  皇帝给了他许多信任,也给了他许多时间。
  在朱大典看来,终究还是因为他做的不够好,没能收复整个湖广,更没有控制好这些兵马。
  要说困难,谁不困难。
  文安之一个读书人,单枪匹马入川,他的困难不比自己少,但文安之顶住了困难,甚至还硬是把巴蜀的那些什么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的一大串全摆平了,什么哗变什么造反,都不是事。
  不仅摆平了川中这些大小军头们,甚至还能对张献忠又抚又打,硬是把四川从张献忠手头几乎完全收复了。
  听说不久前,文安之甚至还跟张献忠做了单买卖,用二十万石粮,换回来坐镇小三百万两银子的钱财。
  这跟听故事似的消息,居然是真的。
  文安之居然真的卖粮给张献忠,但在他打听到更多细节后,他却说不出话来,二十万石粮,不仅换回来价值三百万两银子的金银财货,还让张献忠又派了一个义子率七万人马出米仓山进汉中打鞑子去了。
  文安之入川后,真正的仗基本上没打什么,没怎么跟张献忠打,也没怎么跟清军打,可就是把局势稳住了,清军、献贼,全被他顶在那一线险地对峙着,而他却还能从容不迫的收拾巴蜀后方,整军、治民,一样不落。
  这不是得不让他佩服万分。
  相比起来,他在湖广又是平叛,又是反攻,也没停过,但确实结果不如人。
  虽然皇帝的使者给他旨意后,还特意带了口谕,说湖广现在局势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