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军伍之中的金鼓号令之声,也是红枪会平时习练的战阵之法,后来开坛时也用上了。
听到这些,大家都自觉的闭嘴。
三通鼓号过后。
忠义红枪会的大师兄兼总教头赵忠义,骑着一匹枣红马,提着一杆红缨枪,带着整整一百人的红枪护会队走了出来。
这一百护会队员,个人头裹红巾,腰缠红巾带,人手一杆红缨枪,最惊人的还在于他们居然全都骑着骡子。
他们排着很整齐的队列出来,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给他们让开了一条大道。
经常参加红枪会练枪的陈十二不是头次看这场面,但看一次震惊一次,向往一次,就这势头,这威风,连砀山最大的那股捻子都比不上他们,那些捻子虽然也多马骡,但也不敢说有这么齐整的五百骡队。
赵忠义带着一百骑骡护会队特意搞了一出骡兵阅兵,把全场人都震住后,这才下马。
来到提前搭好的台上,他高声喊道。
“请老夫子登台开坛!”
老夫子一袭道袍,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飘然而至。
“拜玄天上帝!”
赵老夫子带领所有人面向南而拜,高呼拜玄天上帝。
然后老夫子起身,拿出一张黄符纸,念念有词,许久收符,让赵忠义取来一盆圣水,将符点燃,然后符灰融入盆中圣水。
“玄天帝君赐下符旨、圣水!”
本次入会的三十六名年轻队员被召上来,他们原是外围队员,经过了观察后提升为正式会员。
所有人上台,被老夫子当面收入会中。
入会仪式既简单,又有些神秘。
简单是他们上台,老夫子赐他们一杆红缨枪,一条腰带,然后一把短刀,接着带到台上的一个神秘的黑帐之中。
在里面再进行一个传功。
弄个黑帐,对外称是法不传六耳。
当然里面究竟是怎么传的,外人看不到,入会的人也绝不许透露半分。
陈十二激动万分的站在台上,由老夫子交给他入会三件套。
然后三十六名新会员一起跟着进了黑帐之中。
进去后,里面点着几根蜡烛,很昏暗。
先洗脸洗手,这是洗礼。
“跪拜玄天上帝!”
陈十二等照做,向着那面玄天上帝的牌子跪拜。
玄天上帝,是大明朝的护国镇邦之神,也叫北方玄武大帝,真武大帝,民间称帝君爷,天帝爷,天老爷等。
玄天上帝前还有一块牌子,上写,天地君亲师。
最后,便是传符,也就是传法了。
陈十二恭敬的跪在地上,准备聆听玄天上帝法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陈十二一听这话就愣了,这怎么还皇帝诏曰了?
其它人也有些愣神。
这时他们才看到,老夫子手里居然捧着一道明黄卷轴,有看过戏的觉得这应当是圣旨了。
可不是传法吗,怎么又弄来一道圣旨?
老夫子却开始宣读起来。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老夫子宣读的抑扬顿挫,十分激昂。
不过陈十二等人却都听的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良久。
陈十二忍不住问,“老夫子,能解释一下吗,没听明白。”
老夫子望着这些年轻人,道,“这是二百多年前,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所颁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也。”
第453章 动摇
众人更不解。
怎么现在拿出这个檄文来?
老夫子便认真给这些年轻人解释,这篇檄文是当年明太祖在应天府出兵北伐时所颁,檄文开头写的是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
也就是给中原北方的百姓们的一封信。
这信写的大气磅礴,气吞如虎,明军这次北伐也一直打到元大都,收复了中原。
时隔两百多年,红枪会拿出这张北伐檄文出来; 做为对所有入会会员们的传法,确实是神操作。
这个时候老夫子也不装了,明确的告诉这些新红枪会员们,我们是大明的子民,是华夏子弟,如今鞑虏入寇,夺我中原,屠我百姓,我等汉家子民; 自然得奉太祖皇帝檄文,起兵勤王,讨寇除逆!
这才是他们忠义红枪会的教义原旨,是立会根基!
我们红巾红枪红腰带,还有一颗红心,满腔忠义。
陈十二有些震惊,却又没那么震惊。
震惊是没想到红枪会居然还有这么伟大的理想,想不到他们一群乡里百姓,也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没那么震惊则是如今这种吃人的乱世,什么事也都不稀奇,就比如之前清军占领归德后,强迫他们剃发了。
但后来红枪会在这边立足后; 又让他们剪辫留发; 他们也很自然的跟着留发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更不认为这是背叛朝廷或造反,骨子里其实大家并还没把清廷当成天下正统。
如今这种乱世,就算真造反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支持红枪会,是因为他带给大家安全,带来稳定。
别说红枪会是要扶明抗清,就算是明清一起反的那种闻香教、白莲教等的斜教,其实他们也未必会真在意多少。
不过看着那卷明黄帛书。
想着那没记住几句的北伐檄文,陈十二还是有些激昂兴奋起来的。
老夫子把卷轴上的那篇手抄的檄文揭下,然后引火烧掉,最后灰入水盆,给每人舀了一碗符水。
“干了这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陈十二毫不犹豫的带头喝下。
其它年轻人也都跟着喝下。
“好,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忠义红枪会的一名战士了!”
老夫子带着他们出了黑帐。
外面围观的百姓发出欢呼声,虽然他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但却仍然很兴奋。
而站在外面的那些正式会员,看到新出来的这三十六人,也向他们投来微笑,这是自己人的接纳。
此时,老夫子宣布赐符水赐圣饼。
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的环节; 因为人人有份。
所谓赐符水; 其实就是烧了符纸的水,当然那符纸其实就是一道北伐檄文,里面再加了点盐。而圣饼,就是普通的一张煎饼,还是杂粮的。
但对于百姓们来说,符水那是圣水,有驱病驱邪等神奇功效,圣饼更不用说,不仅能够驱灾辟邪,更还能填饱肚子呢。
一摞摞煎饼被挑上来,由红枪会的会员们负责分所,所有来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人手一张饼,再一碗符水。
大家兴奋异常。
这饼虽是杂粮的,但份量挺足。
这种饥荒年月,一家人每人一张,好多人当场只吃一小块,剩下的收好,拿回家,还可以搭上野菜煮汤,能当几天口粮。
陈十二也捧着煎饼帮忙分发,以前他是收饼的,现在他是发饼的,甚至他知道了那符文的真正内容。
看着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陈十二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变的有些不一样了。
似乎,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十二镰,而是真成了一位拥有神圣使命的北伐战士。
这一夜。
大丘竟然聚集几千人,赵忠义事先准备好的饼发光了。
几乎通宵达旦,直到太阳出来,大家才逐渐散去。
这场大规模的夜间聚集,甚至暗里引来了不少士绅、官府和清军的人来参加观看,所有人都为这场面震惊。
有人暗暗心惊,觉得这些人太危险了。
但也有人觉得这些人很强,想的是如何搭上关系,搞好关系。
官府接到秘密报告后,却是并没有下文。
红枪会发展太快,已经错失了他们能够管控的范围,既然如此,这些地方知府啊知县,守备等人,就干脆装死当不知道,现在把事情捅上去,他们又没有能力平息收拾,那干嘛要捅出来?
就这样不也挺好,还能收银子。
至于说这红枪会会不会做乱,谁管的着,真做乱了再说吧,他们现在连那到处横行的捻匪、老汤、刀客、响马等都还收拾不了呢,更别说朝廷不断的要求他们筹粮征税的屁事了。
自顾都不暇,谁愿意没事找事,这不找不痛快吗?
永城绿营守备甚至接到报告后,沉吟半天,找来自己的幕僚,“最近永城起了不少捻子,很不太平,眼下夏收开始,抢粮的又多了。上面要求,必须得平靖地方,可咱们这营人马,缺粮少饷的,还缺额严重,这真碰上捻子,搞不好还得搭进去,你们说,咱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下这个红枪会呢?”
“我打算收编这个红枪会,给他们请一个正式的团练名头,让他们帮忙围剿捻匪、嘡将,如何?”
“东家,这红枪会如今搞这么大,也非等闲之辈,只怕所图更大,不是好鸟啊。”
但另一位师爷却认为,这是驱虎吞狼的好计划,管他红枪会是不是心怀不轨,起码现在明面上人家是一群正经良民顺民嘛。
“良民?良民会剪辫子留发?”
“包了头巾一时也看不出来,再说现在谁顾的及这个啊?这捻子越来越厉害,咱们再不想办法,东家这守备也怕要当到头了啊。”
红枪会只是以后的隐患,但捻匪却是现在永城直接的威胁,永城守备手下一营人马,本就只有三百来号人,但实际上他还吃空饷他手底下军官也吃,所以实际上也就百来号人。其中比较能打的,也就是军官们的几十个家丁而已。
这捻匪一个比一个厉害,好多都骡马化了,他们这些绿营还都光着脚呢。
“如今河南山东,剪辫子的多了去了,红枪会也不是独一家,徐州的大刀会,海州的斧头帮,兖州的忠义拳,淮安的小刀会,现在这种民间会社多如牛毛,这还仅是搞的声势较大的几家。
其它各种这个教那个会,这个社那个道的,整个河南山东淮南之地,没有个一千家,总得有个五六百家吧。
其实这些民间结社的东西,历来有之。大明建立以前,白莲教、明教这些不就反元起义建立红巾军等吗。
大明朝这二百多年,白莲教也多次造反。
其它如闻香教也是搞的声势很大的,人家甚至一度在七八个省都发展起来了。
守备王胖子摸着光光的脑袋,对着两位心腹的师爷忍不住抱怨道,“听说绍天帝都已经打下登州,杀了孔有德,又围耿仲明于莱州,你们说这消息是真的吗?”
“真真假假也不好说,但估计可能性很大。”
守备直吸凉气,去年在徐州死了个尚可喜,这今年又死了孔有德?归顺四王这是一下子死了二?
“你们说这八旗怎么也这么没用了?”
“去年不是挺猛的吗,一下子既灭李自成又破南京的,还把杭州都拿下了,怎么现在就到这地步了呢,想不通啊。”
这王胖子以前是许定国的手下,跟着杀了高杰后降清,他官小,一直跟在后面混,混到如今也不过是个永城守备而已。
他也没有许定国那种搅风搅雨的本事,本来想着安安稳稳的早点归附新朝,也算识时务,谁能想到,现在这他娘的河南都不安全了。
这守备当的也是艰难,粮饷一时有一时无的,就算克扣兵饷,也还得饿肚子,还得想办法搞点走私,设个关卡,甚至偶尔也搞个绑票勒索,甚至直接抢掠百姓的事。
这守备当的,太他娘的辛苦了。
两个师爷,一个觉得八旗还是很厉害的,就算尚可喜和孔有德两王都死了,他们也不是真满州嘛。
博洛、谭泰、图赖、何洛会这些都是八旗悍将,他们不好惹的,眼下绍天帝闹的再厉害,但也还有致命缺陷,就是真正的根基也就江南地区,而这些地区并不是什么军事形胜,清军现在只是缺少粮饷,一旦解决了粮饷问题,只怕又要重现却年千里奔袭追击,一战扫平整个江南的局面。
另一个师爷却觉得这不可能,鞑子现在陷入泥潭,问题越来越大,反而是绍天帝越打越勇,所以他认为,绍天帝起码已经有了划江而治的实力。
甚至有可能到时绍天帝西边占据巴蜀湖广,东边占据徐凤淮扬。
大概就是南北朝局面,或者说是宋辽局面了。
“他娘的,那老子这个永城守备岂不就首当其冲?”王胖子大骂道,越想越气,越想越担忧。
“赶紧给我备一份礼物,得像些样子的,我要亲自去大丘拜会一下这红枪会的总会长和总教头,他娘的,实在不行,老子也入会!”
两师爷面面相觑,没想到自家东翁想法这么野!
第454章 亲临
山东。
莱州。
大明天子不顾劝阻,亲自领兵来到莱州城下,并派出了几名登州降兵向耿仲明带话劝降。
“去年,朕北伐中原,直抵兖州城下,惜乎未能与耿帅见上一面,如今朕不畏艰苦再来; 就是希望能与将军当面会晤。
朕希望将军能够反正归明,若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再为大明效力,朕绝不辜负,当封侯以待,世袭罔替; 封藩永镇。
若是将军仍留虏庭,朕也不强求; 甚至朕还可以解莱州北面之围; 放将军与部下离去,朕说到做到,不用怀疑!”
“父王,这定是谎言。”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大喊。“来人,把这几个降兵拉出去砍了。”
被放回来传话的登州降兵吓的连连磕头。
“够了!”耿仲明摆手,“这几位兄弟也是死里逃生,带上去赐酒肉一桌好好招待,以后就归本王家丁营吧。”
“父王?”耿继茂不解,“这岂不是动摇军心?”
身材高大的耿仲明冷声道,“还轮不到你来教为父做事,出去。”
耿继茂被骂跑后,其余闲杂人等也被耿仲明挥退; 最后只留下了心腹部将徐得功、连得成、陈绍宗三人。
这三人都是跟着他多年的老兄弟了; 徐连二将是他左右翼总兵; 陈绍宗是他的中军副将。
“你们怎么看?”耿仲明问三人。
三将都是跟随着耿二一路拼杀过来的; 忠心耿耿。但面对这个问题,也一时不敢乱开口。
跟孔有德尚可喜他们不同的是; 其实耿仲明在很早的时候就投了后金; 他本是辽东盖州卫的军官,三顺王中最早降清的,做至千总。
但后来却率辽民投奔皮岛归明,追随总兵毛文龙,且得其收为养孙,赐名毛有杰。当时孔有德年少弱冠却勇猛,耿仲明识字足智多谋,于是毛文龙让孔有德统领家丁亲兵,让耿仲明主管后勤钱粮。
不过耿仲明其实骁勇彪悍不输孔有德。
后来毛文龙死,他和孔有德投登莱巡抚孙元化,但最后又因孔有德援辽半路兵士哗变而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