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254章

海上升明帝-第254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七品官,却还有军事指挥权,甚至能拥有一支直属标营。
  更对地方军政事务,都能过问插手,尤其是人事这块,权力更大。
  甚至在总督巡抚变成地方官后,巡按做为中央特派,权力还有所加强。
  当然,经略文安之也属于特派,还是皇帝特派,尤其是他还是以大学士衔特派经略五省。
  但赵靖这个太监,虽说挺低调,可他做为皇帝家奴,不仅是来观军容的,其实还有监视经略、巡按、督抚、分巡、布按这些地方大员的任务的。
  他不开口,但他会记下别人说的话,并随时报告给皇帝。
  他要是开口,那更是代表着皇帝授意。
  朱以海称帝以后,朝堂上很多声音要打压宦官,甚至罢废司礼监、厂卫等,不过朱以海虽然另设了一个内务府,把不少原来诸监的一些权力分过去,甚至对宦官使用也很谨慎,但他并没有一下子就废掉太监体系。
  说到底,太监做为一个特殊存在,一直就是皇帝身边人,甚至是家奴亲随,这种特殊性,让太监们往往成为皇帝可信任的人,他们也只服务于皇帝,而不是服务于朝廷国家。
  太监们,行使的只是一部份皇权,是皇帝意志的延伸。
  如崇祯那样一上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太监们往死里整,这并不明智。虽然崇祯搞魏忠贤,主要是因为魏忠贤不是他的奴才而是他哥的奴才,但既然他继承了皇位,完全可以换个方式让魏忠贤改效忠他,或是换个太监取代魏忠贤,而不是把魏忠贤连带着整个太监体系一下子几乎摧毁。
  摧毁了这个最可靠的体系后,皇帝其实也就半瞎半聋了。
  “诸公莫要唤咱家,咱家出京前,陛下就一再交待,军政大事,都听经略总督巡抚提督总兵们的,咱家啊,就是奉陛下旨意,来这边学习的。”
  赵靖很本份,来了四川时间也不短了,但天天半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打瞌睡,因此还得了个外号老猫。
  “张按院?”
  巡按张岱家祖上几代都是山东兖州鲁王府的官,张岱父亲也在鲁王府做官,所以张岱以前也经常出入鲁王府,跟鲁王府很熟。
  他老家浙东,次辅祁彪佳更是他好友兼姻亲。
  有这么过硬的关系,张岱巡按四川,也就非一般巡按了。
  张岱是天下有名的文学大家,不过入川后做起巡按来也很出色,跟文安之配合的不错,甚至与王应熊马乾等督抚关系也很好。
  张岱左瞧右瞧,心里有些没底。
  他很清楚这支御营在四川意味着什么,这是朝廷伸向四川的一只触手,四川好几个山头,甚至半割据的现状他是清楚的,想打破非常艰难,御营行营是关键一步。
  他之前觉得文安之行事太急进了一些,这意味着必然会引起川中军头们的反击。
  而这次御营想表现,无疑更过头了。
  他同样不相信御营的军功,倒不相信是杀良冒功,而是觉得有虚报夸大嫌疑,一旦仔细查证,这事情怕要露馅,那到时可就麻烦了。
  “按院,王总督提的很好,确实得公开公平公正,我看,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每人都有自己的标营,那就直接从各自标营抽调军官、书手、标兵等一起组成联合调查组,一起调查,这样就清清楚楚完全公开公正了。”文安之直接道。
  张岱犹豫,觉得这样搞下去,那事情没有半点回转余地了,到时摭不住了,怎么办?
  高大的秦良玉咳嗽两声,“我赞成!”
  “赵观军?”文安之问似乎又在打瞌睡的赵靖。
  赵靖立马睁开眼,“既然文相公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我回头就从观军院里调派几个小黄门过来跟着。”督抚的话赵靖可以不理,但文安之的话,他肯定要回。
  张世鹏一直没说话。
  此时见谈的差不多了,站了起来,目光扫过一众督抚总兵们,“我张世鹏很感激文相公为我们行营主持公道,展开这次调查,我和行营所有军官将士都会完全配合调查。
  不过我也有句话要在这里说一下,问一问诸公。
  如果调查结束,证明我张世鹏和行营没有乱来,这些功绩都是实打实的,那么到时怎么说?”
  曾英和王祥这两位副提督几乎同时不屑的冷哼出声。
  “文相?”
  文安之接话,“如果调查结束,证明行营的功绩不假,那么便论功行赏便是。当然,马巡抚、曾副提督没有证据便污蔑杀良冒功,这是大罪,到时本经略会如实奏报朝廷,请求圣人降罪处罚!”
  马乾不客气的道,“我没问题,但若是查出杀良冒功,或虚报夸大,到时也还请文相秉公处置!”
  双方放下狠话,不欢而散!
  秦良玉望着远去的众人,“今日,算是正式撕破脸了。”
  文安之目中满是坚毅,“这会是全新的开始,借此良机,彻底整顿吧,没必要再犹犹豫豫了。”
  海上升明帝


第430章 合营
  绍天二年,初夏。
  张献忠毁弃成都北上,裹胁着数十万川民,浩荡而行。
  一时间,川北无宁日。
  朝天关。
  背着黑旗的哨马飞驰返回,向关外黑旗营急报,“有支人马靠近; 已至数十里外。”
  张大鹏自与刘进忠结拜后,驻于关外,抓紧时间日夜操练黑旗营,全按御营训练之法和军规统兵,刘进忠提供了不少钱粮器械甚至还分拔了些兵马,张大鹏自己也带兵多次拉出去剿匪; 全营此时三千余人马; 倒也有了几分样子。
  闻报,立即命擂鼓聚将集兵,又派人到关前通报骁骑营刘进忠。
  一时不知敌情,但却不敢吊以轻心。
  正戒备备战之际,却又有哨骑飞来,还有一骑随至,却是杨威。
  他之前奉张大鹏命与马科独自返回重庆报信求援,结果半路遇摇黄贼袭击受伤,侥幸逃到一处士绅山寨里休养,委托寨中替他往重庆送信,又给朝天关报信,因伤势较重,只能留在当地养伤。
  此时却突然出现。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让你们在那边多休养段时间; 等好了再回来了吗?”
  张大鹏看到杨威骑马回来,还是十分高兴的上前拥抱。
  杨威笑道,“好的差不多了,有个好消息。”
  好消息便是他在那处寨子养伤时; 遇到了北上的文协吉、唐镇邦他们带领的一千人马,文协吉找到他,告诉了他经略文安之和总统秦良玉的决定,要以黑旗营、骁骑营加上他们带来的这一千原经标土兵为底子,建立新的陕甘行营。
  “我署行营提督?”张大鹏极为惊讶,“你可别开玩笑,我不过是个营官。”
  杨威兴奋的对他道,“以前你是营官,但现在就是署陕甘行营提督了,刘进忠是副提督,文经略大公子文协吉是行营都监,唐镇邦是总兵……”杨威原只是张大鹏的亲兵队总,现在也被特授为行营提督标营游击。
  花了好一会时间,张大鹏才相信这些是事实。
  恰好刘进忠此时也闻讯出关来见张大鹏,大鹏把事情一说,他也是既惊且喜。
  “赶紧去迎接文都监、唐总兵他们吧!”
  刘进忠对于自己是副提督,张大鹏反而是代理提督不但没有不满,还很欣然接受,毕竟他自己是新降,能有这个待遇就非常不错了。
  之前文安之授他的提督衔,那可仅是衔,现在这个副提督可是实职,他现在就是以提督衔任副提督职,还是御营行营,这非常不错了。
  “赶紧吧。”
  ……
  两支人马成功在朝天岭会师。
  文协吉三兄弟与唐镇邦带着一千人马穿越几百里到来,队伍保持完整,这一路上还比较顺利,虽然西军大举北上,可恰因为西军大举北上,还裹胁着大量百姓,甚至还有许多摇黄贼等土贼一起北上,就导致现在这边很混乱。
  文协吉让唐镇邦打起一支摇黄贼的旗号,小心翼翼前进,能避就避能躲就躲,躲不过避不开就冒称摇黄十三家之一的人马,这一路上居然顺利抵达朝天关。
  不得不说唐镇邦确实有带兵本事,这次带来的主要是水尽源土兵,还有些石柱兵,先前是文安之的标兵,装备什么的都还可以,这些兵比较善于山地行军,川北的偏僻险恶地形并难不到他们。
  双方见面,也是非常高兴。
  “撤出朝天关,去阶州立营?”刘进忠听到文协吉转达了朝廷的经略衙门的意思后,犹豫了。
  朝天关现在是他的地盘,也是他手里拿的出手的本钱,就这么放弃,他实在不愿意。
  阶州那地方他当然知道,在朝天关的西北,真算起来,朝天关那是陕甘地界了,不过也对,陕甘行营嘛,肯定得立在陕甘境内,朝天关可是四川境内。
  但刘进忠不太愿意离开,尤其是他听说朝廷还要吸纳贺弘器等不少原顺营兵到阶州一带整编,部份要加入行营。
  “我们骁骑营大多是川北人,许多就是保宁顺庆一带的兵,将士们的妻儿老子都在这边,”他委婉提出。
  “而且朝天关是川北门户,岂能轻易放弃?”
  文协吉是个举人,皇帝赐进士出身,恩荫行人司行人,如今出任行营都监,这也是临危受命。
  他深知父亲让他此时前来,不是什么提拔升官,而是为了保存这支力量,甚至为将来布局谋划。
  这个时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我此次奉命前来,也是抱定牺牲之决心的,我也深深佩服张提督和刘提督的勇敢忠心,但是眼下,圣人对西面局势,有全新的部署,文经略也是秉承圣意,予以安排。
  汉中马科降清了,成都张献忠已入保宁,即将要进汉中争夺,张献忠已经露出本来面目,再次反了,
  关中陕甘各路义军,如今受挫兵溃,云贵川一时间也还没能整顿好兵马,现在无法跟鞑子、西贼在汉中乱战,所以我们现在暂且坐山观虎斗,全力整编训练为上。
  这是大局!”
  张大鹏一听是圣人旨意,立马二话不说的就表示遵从旨意。
  刘进忠犹豫着,他不想轻易离开川北,这是他家乡,也是他们骁骑营的根本,去了陕甘,那边更落后更穷不说,骁骑营的未来也难以保证。
  可他看着态度坚决的张大鹏,还有唐镇邦率领的那一千很精悍的兵马,又头痛了。
  “我觉得朝天关很重要,若是轻易放弃实在可惜,”他咬牙道,“现在就算退去阶州,也十分不易,我这倒有个想法,张献忠现在还不知道我已经反正归朝,也不知道黑旗营,更不知道你们这支人马到来。
  那不如你们先换上我骁骑营的旗帜,我们继续打着西贼旗号,就守着这朝天关,等到时献贼来了,咱们就让他们过去便是。”
  文协吉指出这里面的漏洞,“刘提督想法不错,但有没有考虑到一点,到时献贼来了,若是让骁骑营为进攻汉中的前锋呢,那怎么办?”
  骁骑营不是张献忠的嫡系,之前还刚因擅自出击马科而被张献忠下旨大骂,刘进忠原来占据川北,为四道提督之一。
  现在却被赶到这小小朝天关,就剩下这么点地盘。
  等张献忠大军来了,很大可能还是要让他带骁骑营去打头阵的。
  朝天关里,现在是三支人马。
  副提督刘进忠的骁骑营,署提督张大鹏的黑旗营,以及总兵唐镇邦带来的一千人马。
  刘进忠的黑旗营现在还有万人,不过其中战兵也就还三千多,披甲者半数。张大鹏的黑旗营之前得了刘进忠五百甲兵补充,现在自己吸纳招募的加一起,也有三千,披甲者八百多。
  唐镇邦带来一千,披甲占一半。
  加一起,三支人马已经有七千兵,甲兵两千八左右。
  数量上还是不少的,甚至装备也还不错。
  经略衙门已经给行营配齐了主官,文协吉三兄弟分任管监察、后勤装备和参谋情报,
  张大鹏、刘进忠、唐镇邦统兵。
  文武皆有,另外还有锦衣卫百户陈向荣,宦官陈进忠也随同前来,他们是锦衣卫和观军使赵靖的人。
  文协吉坚持要立即放弃朝天关,把兵带往阶州整编,将陕甘行营立起来,将退往阶州一带的陕甘溃兵接纳整编。
  张大鹏完全支持朝廷的旨意。
  刘进忠最终无奈,也只好同意,但他还是提出,留下一些弟兄守朝天关。
  最终商议结果便是,唐镇邦一千兵,
  张大鹏的三千兵整编出两千人来,刘进忠部也整出两千人来,最终便是五千战兵,另外再挑选一千八为辅兵。
  剩下的兵,就都留在朝天关,由刘进忠的一个老部将负责统领,他们会继续打着西军旗号。
  十营战兵,刘进忠部骁骑营两千人,整编为左协四营。
  张大鹏黑旗营两千人抽调一千人,与唐镇邦一千人合编为右协四营,整编为右协四营。
  张大鹏另一千人,编为标兵两营。
  刘进忠的两千人没动,军官等仍是原骁骑营的,并由刘进忠兼领。
  右协交给唐镇邦统领。
  两个标营,以原敢死营加上文氏兄弟的家丁为骨干组成,张大鹏直领一个,文协吉直领一个。
  张大鹏的标营由杨威统带,而文协吉这个标营,由唐镇邦长子唐世淳统带。
  基本上就是简单的整合了一下,然后就赶紧收拾东西,往西前往阶州。
  在他们走后第三天,西军前锋,前军府都督白文选便已经率兵出剑阁,进抵朝天关下。
  刘进忠部将曹兴开关迎接。
  白文选没见到刘进忠很疑惑,曹兴告诉白文选说之前老万爷派中书来传旨,斥骂刘进忠不遵旨意擅自出兵汉中,以至兵败,刘进忠接旨后很是惶恐。
  “废话少说,刘进忠哪去了?”
  “刘都督自知败师辱国,深感不安,恰西边白龙江一带出现了不少从关中溃败下来的顺贼余孽,他们到处劫掠打粮,威胁到朝天关侧翼安全。刘都督为保朝天关安全,为老万岁守好出川门户,特带了两千骁骑营将士去攻打这些顺贼了,特让我带其余弟兄们在此守好关城,迎接大军到来。”
  白文选对这个结果,也只是说了句乱来,然后便没放心上了,在朝天关呆了一天后,他便带前锋继续北上,三天后便进驻七盘关,直抵汉中边境。
  对于大西军来说,现在他们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汉中,根本无暇去认真考虑其它,刘进忠一个新败之将,这个时候跑去阶州,肯定是怕老万爷到来后降罪处罚罢了,不过是借机躲避在外,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白文选甚至对此,还有几分兴灾乐祸的感觉,谁让你个刘进忠平时那么傲!


第431章 图穷
  江南正是春播之时,朱以海已经过江。
  他乘坐的是郑芝龙进献的安平号风帆战舰,这艘拥有三十六门舰炮的双层风帆战舰,被朱以海命名为山东号,船舷上刷上了山东两字,桅杆上悬上了绣有日月金龙的龙旗。
  皇帝亲提的北伐右路军,水陆并进。
  水师由镇江出发; 顺江而下,经靖江、崇明汇集了一些水师舰船官兵后出海。
  出海后,朱以海也明显感受到这种西式风帆战舰,确实比大明的水师船更稳更抗风浪。大明的水师船也分为好多类,海上跑的主要还是福建船和广东船,其中福建船更抗风浪一些; 而广东船运输能力强。
  至于说江浙淮扬的船; 以跑内河为主; 其中跑长江的船算是较强的,而专跑运河的船,则较小,更不耐风浪。
  当年沈廷扬家就是世代跑长江口到北直一带近海的,他们家的船经过改进还不错,但抗风浪仍远不如福船。
  而福建船跟这些西洋番的风帆船一比,又还是差距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