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175章

海上升明帝-第175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的一盘大棋,就这么全盘崩了。
  崩的让人难以置信,反正朱大典也是退到长沙后好几天,才终于弄明白整个事情前后经过,清军援兵根本没来,仍在安庆。
  黄朝宣、马进忠等惊溃全军。
  可一切都晚了。
  原本天天在武昌城里写遗书的佟养和,居然奋起神勇,眼见明军一溃千里,他开始不等清军援兵到,就主动出击了。
  带着徐勇、祖可法、田见秀等沿江而进,直捣岳州。此时岳州被乱兵劫掠后纵火焚烧几乎成了废墟,偏沅巡抚带一些兵撤到岳州,佟养和一来,傅上瑞的抚标军官,直接就架着这位誓言要守城的巡抚大人跑了。
  佟养和兵不血忍收复岳州,接着进军长沙。
  朱大典试图在长沙收拢各部坚守反击,可此心军心不稳,人心惶惶,长沙被马进忠等抢过,没有粮饷可供军,明军连饭都吃不上,各部纷纷不顾军令散去。
  朱大典也只能被拥着一路南下,最后撤到了衡州。
  马进忠等不敢跟朱大典见面,眼见他过来,便主动离开衡阳,忠武马进忠诸部往东南进入茶陵等地,王朝宣等则往西南去了永州零陵等地。
  佟养和跟着明军脚步,再次收复长沙。
  紧接着派徐勇收复了荆州。
  章旷无法过江,只得弃了沔阳北上去了郧阳。
  一时间,不仅武昌解围,而且还迅速的收复了除郧阳外的江北各地,又把江南的长沙、岳州两重镇收复。
  而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湖广五忠藩镇,除了郧阳的忠开镇没参与此次武昌会战,其余各部都损失不小。
  忠贞还好,他们在之前攻下荆州后,扫荡诸府,收获不小,且早把家小安置在了巴东山区,如今见势不妙,立即乘船撤回,基本上也没损失。
  可其它各路人马就没那么好了,尤其是忠义,直接一半降了清。
  忠武忠勇,几近叛乱。
  督师都监巡抚等的标营也受损严重,更别说岳州长沙丢失带来的严重后果。
  原来朱以海战略是要趁清军湖广空虚之际,全线反击,狠狠消耗一波清军绿营兵马,然后把江北推平成缓冲区,全力退保江南,依托长江和洞庭湖来守卫长沙、岳州,在上游集中兵力牵制清军湖广江西之兵。
  谁知晓这如今成这鬼样子。
  “还请殿下不要太过气恼。”陈潜夫自己气的都差点吐血。
  “我不气,我不气,我若气死谁如意?”朱以海也感觉堵的慌。
  湖广高开低走,但这他娘的也落差太大了。
  “还是低估了那些军头匹夫们啊,湖广局势,仅指望派一位督师就能解决,也是孤太天真了。不过板荡识忠臣,这次固然出了黄朝宣、刘承胤、张先壁、田见秀、马进忠等这些贼子,但也让我们识破了他们真面目。”
  “也还好有袁宗第、李赤心、堵胤锡这些忠贞不二的将士们。”
  “湖广之战打到现在,算是结束了,但也不算完全失败,起码前期打的不错,荆州襄阳都拿下了,湖北也基本被扫平,就算现在他们扳回一城,但清军想短时间内恢复湖广这个粮仓,也很难。”
  朱以海安慰着自己。
  “殿下,岳州长沙一失,湖南可就难安,更何况长沙失守,还会威胁到江西,甚至是上游的巴东和重庆。”
  “我们必须拿回长沙、岳州。”
  朱以想了想,“大军新溃,短时间想重整军心卷土再来很难了,孤觉得眼下与其再去想争夺长沙岳州,倒不如狠下心来,调兵先把王朝宣张先壁刘承胤马进忠等这些狗贼平定了,否则他们在后方作乱,清军在北边压境,到时就得腹背受敌。”
  “殿下,忠武忠勇的溃逃,确实罪不可恕,但如今湖广形势,是否给他们一次机会?”
  “不。”
  朱以海摇头。
  他能招抚李过高一功等,之前也愿意整编田见秀等,那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们现在愿意听从朝廷诏令一起抗清。
  所以既往不咎。
  但是王朝宣马进忠等这些家伙,有的以前是援剿客军,有的是本地营兵,有的是顺军有的是左良玉部,不管原来什么身份,现在成了忠字头的兵马,那他们就应当兑现承诺,好好为国效力。
  可他们这段时间无视朝廷旨意,不遵督师军令,任意扩充兵马,各种抢掠,最关键的还是不能打,好好局面让他们败坏,现在还在抢掠后方,那这些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留他们充门面撑数字吗?
  不,朱以海才不要这种老鼠屎,之前他和朱大典等犯了一个过错,以为朝廷一道旨意,几个官爵虚名,就收纳得无数兵将,觉得这是好事。
  现在看来,这就是有毒的诱饵。
  吃了会毒发身亡的。
  这次的教训十分惨,必须得吸取教训了。
  “立即给广州的督师何腾蛟传旨,让他自福建、两广三省抽调兵马,立即自桂林北上湖南,配合朱大典、堵胤锡先清理门户,务必把这些家伙解决掉。”
  “还有,现在起,罢撤忠武、忠勇和忠义三镇,令袁宗第、郝摇旗、刘体纯等改直接隶属督师朱大典和巡抚堵胤锡。
  都监章旷监军不力,免去其职,调回绍天行在另行安排。”
  “偏沅巡抚傅上瑞抚军不力,罢职,改由郧阳都监文安之接替偏沅巡抚一职。”
  “还有,让江西的两江督师张国维、两江提督张名扬,调兵从吉安府西进湖南,一起围剿叛军。”
  “殿下,三思啊。”
  “刘承胤马进忠这些人没指望了,长痛不如短痛,必须当即立断的先除掉他们,长沙既然丢了,那就守衡阳,衡阳再不能守,就守桂林,但前提是得先清除掉这些祸害。”
  “可万一逼急了他们降清?”
  “他们现在这个样子,逼不逼急也没什么两样了。”
  “再加一道旨意,原忠武忠勇忠义三镇,只要向官军投降,可赦免死罪,若能斩马进忠、刘承胤、田见秀等叛乱贼首、骨干来降,可将功赎罪。”
  陈潜夫还想再劝,朱以海却无力的摆了摆手,“陈卿先出去一下,孤想休息一会。”
  “臣告退。”
  陈潜夫退出,层里传来摔东西的声音,乒乒乓乓一阵响,代表着监国极度的愤怒和失望。
  他没敢多停留,而是让监国独自平复心情。
  来到外面,沈廷扬、黄斌卿、阮进、张名斌、沈犹龙、周鹤芝等一大群重臣在那等候。
  “监国还好吧?”
  “嗯,监国挺平静的,他说湖广这次虽然最后出了点差子,但总体也还算不错,就是高开低走有些可惜了。”
  众人都叹息。
  这何止是可惜啊。
  “现在我终于能理解监国之前为何总说襄阳守不住荆州守不住,让打完就走了。真要是硬守,就以现在湖广诸镇的表现来看,估计结果只会更糟糕。”沈廷扬道。
  黄斌卿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皱眉一直在想什么东西。
  “湖广局势如何收拾?”
  “殿下已宣布忠勇忠武忠义三镇已是叛逆,命湖广、江西、广西三面出兵联合围剿平乱。”
  这是个有些让人意外的结果。
  “那我们呢,还按原计划北上吗?”黄斌卿终于开口。
  “这个事情,明天再说吧。”陈潜夫无奈。
  这时杨伯兴出来,“诸位,监国有旨,召各位大人前去议事。”
  众人过去。
  朱以海刚才没控制住自己,将一把椅子砸了个稀巴烂,砸完有些后悔,心情也平复了许多。
  “诸位,鞑子这次给了我们一个很深的教训,所以孤打算也好好的回敬他们一下。”


第300章 二战扬州
  “我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最有血性之王朝。”
  朱以海站在扬州城的废墟上,对着汇聚而来的二次北伐将士们举剑高呼,“鞑子本我大明之臣,却叛乱犯上,夺我两京,犯我陵寝,更残杀我大明之子民,此仇,不共戴天!”
  “孤,大明太祖十世孙,第十一代鲁王,如今监国摄政,代天牧民,亲提六师,北伐鞑虏!”
  在扬州城下誓师北伐,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座曾经江南第一繁华的都城,此时却成鬼域空城,短短一年间,经历了三次破城,清军南下,史可法率军民坚守,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城十日,满城尽是尸体,沟渠淌满鲜血。
  清军重新经营此盐漕重镇,派兵驻守,迁移民户,重新漕运盐运,但阮进黄斌卿上次又攻破之,将城垣毁坏夺走盐粮后弃守。
  严我公、马国柱又调派兵马来守,征集民夫修补城墙,城墙刚修的差不多,朱以海又率兵杀到,驻守扬州的礼部侍郎、世职一等甲喇章京钮祜禄·陈泰被打措手不及。
  在亲兵护卫下仅以身免逃回江宁,部下三百八旗,三千绿营皆被俘虏。
  朱以海命在扬州城下,将这三百八旗直接斩首以祭祀扬州死难百姓军民,又祭祀史可法等阵亡将士们。
  这是明军第二次收复扬州城,一年多时间里扬州四次易主。
  虽然扬州早就残破,但这仍然是对清军的一个重大打击。
  江宁。
  陈泰逃回江宁后,向经略严我公请罪,并请求他调拔一支兵马给他,让他回去夺回扬州。
  “请给我一万人马。”
  严我公扶起这个鞑子,好言安慰于他。
  “刘良佐上次不战而逃弃守扬州,至使漕盐重镇轻易落入明军之手,被他们抢夺盐粮漕船之后毁弃,将军新驻扬州,城墙都还来不及修好,明军大举突袭,失守也是非战之罪。”
  这个陈泰也叫辰泰,地道的满州镶黄旗人,鞑子开国功臣一等公额亦都之孙,彻尔格之子,是清初将门之子。
  这个家伙别看挂一个礼部侍郎衔,但却凭自己本事,在征讨朝鲜、李自成、明朝等过程中屡立功勋,硬是挣了个一等甲喇章京的世职。
  不过他也比较倒霉。
  因为先前刘良佐弃扬州而逃往淮安,又被明军逼近,刘良佐便向江宁和北京求援,摄政王见状,也是大感头痛。
  最后陈泰主动请缨,愿意南下为朝廷解忧。
  于是多尔衮便任命辰泰为大清第一任漕运总督兼都转两淮盐运使兼江北巡抚,总督八省漕运兼都转两淮盐运,又巡抚江北,并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衔也高,直接就是从一品。
  本来先前清军南下后,并没有按明旧制设漕运总督的,但现在从杭州到淮安,漕运几乎瘫痪,连淮扬这个盐产销重地都被明军攻占,对于大清来说,这简直比南京被攻占还要命。
  清军入关后,军事上太过顺利,这也导致他们摊子一下子扩大了许多倍,新接纳了几十万降军整编为绿营,官员也增加大量,这都导致了开支大增,更别说南边还一直在打仗,最近还越打越烈。
  这些都要钱。
  环太湖苏松地区的粮食,两淮的盐,都是北京清廷倚为命根子的东西,可现在这命根子却被明军拽在手中,这如何能行。
  陈泰快马加鞭,只带了五百骑就赶往淮安,一到淮安又立马找刘良佐调了三千绿营南下,直奔扬州。
  他这趟南下很顺利,明军并没阻拦,可谁知刚进扬州,他正张罗着修复扬州城池,召集两淮盐商们,重议淮盐运销之事,结果明军就打过来了。
  陈泰一看明军船上直接用红衣大炮轰城,立马让绿营守城,然后自己悄悄的易服逃跑了。
  他这个漕运总督虽是从一品,但也得归江南五省经略严我公节制,刚丢了城只能来找严我公派兵帮他夺回。
  “陈大人,江宁现在情况也非常不乐观啊,刚刚把最后一点钱粮都给巴山几位满州大人,让他们率部南下救援常州的康喀喇将军了。如今江宁既无钱粮,又无兵可用。”
  陈泰也顾不上跟严我公解释自己不姓陈而是姓钮祜禄了,反正满人平时也是称名不称姓,汉人把他们名字头个字当姓称也算常有的事。
  他现在满脑了是得把扬州夺回来啊。
  “严经略,朝廷还等着江南的漕粮和盐税入京呢。”
  严我公叹气,“那也没办法啊,不是我说前任坏话,之前洪经略在江宁,把这里底子都掏空了,现在我也是在尽量的修补。如今还盼着秋收的粮下锅呢,这里的绿营不堪使用,正委陈提督张提督等全面整顿,打仗,还得等谭泰大将军南下才行。”
  “你也知道,这吴胜兆、李成栋等刚叛乱投明了,苏州第三次失守了,苏松漕运彻底堵了,现在连长江都被明水师隔绝了,我这经略如今令都出不得江宁城,”
  严我公对陈泰摊手。
  “好在湖广那边有捷报传回,总算打开了些局面,现在就等着秋粮收获,各地官府征收秋粮后,才能缓解如今困局,否则什么都做不了。”
  “经略,明鲁监国亲提大军北上啊,咱们就坐视?”
  严我公直言,“皇帝都不差饿兵啊,没有粮食,如何出征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江宁先是豫王他们返京,带走了大批钱粮,然后又是洪经略和顺承郡王他们去湖广,又带走了剩下的。”
  “你说我们现在接手这烂摊子,又有什么办法,百姓手里的粮都征光了,现在江宁城外聚集了多少饥民啊。”
  “可就这么任由他们占据扬州,再打淮安,甚至一路打到山东,威胁直隶北京?”陈泰急了。
  “漕帅啊,现在这江南情况你也清楚的,我们现在别说没粮没钱没兵,就算钱粮兵马齐备,可过的了这长江吗?”
  “明军的水师封锁长江,那炮舰之利你也领教过了,我们用漕船沙船运兵过江,只怕船至江中,就要被轰沉江底了。”
  “还是等等吧,等几位巡抚把秋粮收上来了,等几位提督把绿营整顿好了,等江宁这边把新船造出来了,我们再出征!”严我公道。


第301章 扬州盐商
  打蛇就得打七寸。
  清军的策略是直捣巢穴,擒贼擒王,从上层瓦解消灭明朝抵抗中心。而朱以海的对策就是利用他如今组建起的水师优势力量,打击清军的漕运,糜烂他的漕运和盐运,把他们的盐粮钱袋扯破。
  打仗是要钱要粮的,养兵也需要耗费巨大。
  清军现在的规模,一年最起码得一千万两白银的军费,如果战事规模扩大点,这军费开支更会剧烈飙升,这一点朱以海深有体会。
  扬州城斩三百八旗誓师后,朱以海在仍然残破的扬州城里召见了来不及逃走的那些盐商,以及负责漕运的那些商家船东等等。
  扬州早就成了东南中心,就是因为漕运和盐这两件值钱的东西。早年晋商崛起,成为天下第一商帮,就是因为借着明朝开中盐法,利用运盐九边支引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边在九边商屯雇民耕种,粮食收获后直接输送给边军,再从两淮运粮开中,如此就能获得更多的盐引,垄断了贩盐暴利。
  后来徽商崛起,也是跟盐离不开。
  开中法后来渐败坏,于是朝廷盐政开新法,在这个过程中,靠近两淮的徽商们也就占了地利,后来居上,打败了晋商集团,成为两淮盐业的新龙头,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成了新的天下第一商帮。
  徽商们主要就经营两项业务,淮盐和漕粮。甚至因为运输漕粮,还兴起了漕帮。
  湖广、苏松这两大粮仓,都是朝廷漕粮起征地,其它省大多是田赋折银,唯湖广苏松两地却保护着大量粮食本色征收上缴,既因为这两地是粮产区,也因为运输方便。
  湖广可沿荆湘汉三水通往江南,苏松环太湖地区更是水网密布,经运河北上,这两地漕粮基本上都要经过扬州这个重要中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