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宓眼神一闪,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今天找你来,是想问问,你有兴趣在冀州建个印坊吗?”
甄宓一愣。她还以为天子召她来是问讲武堂的事,没想到是想建印坊。她略作思索,随即说道:
“但凭陛下吩咐。”
“大概需要多久?”
“如果只是印公文,很快,最多三五天就够了。如果是印书印报,需要找刻版匠师,至少要一个月。”
“印公文不用刻版吗?”刘协笑道:“现在准备活字也来不及吧。”
“臣不用活字。”甄宓嘴角挑起一抹浅笑。“臣可以用泥版应急。如果要求更高一些,可以用铜版,印完之后熔了就是。”
刘协很意外,不由得多打量了甄宓两眼。
能想到用泥版、铜版,这是平时真花了心思的。现在几个印坊大多用木版,只有木版兼具易刻和耐用两个要求。泥版太脆,石版太重,而铜版又太贵,一般人不会用。
现在所说的铜版通常是指青铜版,熔点更低,但价格昂贵,等于是钱。在铜钱供应本就不足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考虑到铜作版印书。
但泥版可以应急,铜版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那你去试吧。”
“敢问陛下,印坊以何为名?”甄宓眨着眼睛。“是叫魏郡印坊,还是……冀州印坊?”
刘协嘴角轻挑。居然想叫冀州印坊,果然有野心。
不过这也没啥,袁权主持的睢阳印坊还控制着整个中原的业务呢。反正将来会建更多的印坊,能把业务做到什么地步,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看你能力了。”
“唯。”甄宓拱手告退。
看着甄宓出了帐,刘协对付在一旁的诸葛亮说道:“你对她很了解吗?”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她出身中山大贾,长袖善舞,乐善好施,了解她的人很多。臣身为陛下耳目,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臣还听说,她邀扶风大匠马钧出仕。马钧此刻应该已经到了太原,在北军战车营做事。”
刘协一惊。
马钧是这个时代屈指可数的机械技术天才,实力远在黄承彦、黄月英父女之上。他设计的纺机、织机,效率比之前提升近十倍,其精巧让他侬上穿越者看了都赞不绝口。
但马钧也有很多技术天才特有的毛病,对技术过于痴迷,对仕途却不怎么上心。他改造纺机、织机发了财之后,更没兴趣入仕,自己建了个作坊,天天鼓捣一些自己的小玩意。
甄宓能让这个技术宅去北军大营效力?
“她怎么做到的?”
“这个就不是臣能打听得到的了。”诸葛亮笑笑。“陛下若是想知道,不妨亲自问问她。臣听说,对此好奇的人不少,但没人能打听得出来。”
刘协笑笑,觉得有必要找甄宓聊聊。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惊喜也越来越多。
照这个趋势,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许会来得比预期的更早。
——
刘备端坐在马背上,看着逶迤而来的大军,心中欢喜。
徐州兵到了,他可以不用再跟着天子行动,独当一面了。
张飞、法正并肩策马,笑容满面。
陈登落在后面,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三人来到刘备面前,躬身行礼,向刘备道贺。
刘备这次赴京大阅,成绩不错,与天子也相见甚欢。平定冀州之后,征讨辽东,开拓海外的计划也得到了落实,他们建功立业的希望离现实又进了一步。
寒暄完毕,刘备将陈登拉到一旁。“元龙,出了什么事?”
陈登拱拱手。“使君,臣有不情之请。”
“元龙,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套?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帮的,一定帮。”
“谢使君。臣听说张郃在邺城州外扎营,臣敢请率部攻击张郃,以报当日峄山之仇。”
刘备一愣,有些为难。
这些天,他与天子一起行动,知道天子并不急于进攻邺城。就算他独领一部,大概率也是从元城、馆陶一带进逼,然后在当地推行度田,不太可能主动进攻张郃。
哪怕张郃就在邺城外。
可是陈登急于报仇的心思,他也能理解。
当初张郃、高览率骑兵奔袭,不仅击败了陈登,还将陈登的部下斩杀殆尽,不接受他们的投降。这种残忍的行径有违常识,也让陈登对他们恨之入骨。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陈登想报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可是这有违天子的既定方针,有抗旨的嫌疑啊。
“元龙,你和孝直商量过吗?”
“他不同意。”陈登咬咬牙,再次拱手。“所以臣只能求使君开恩,容我出击,一雪前耻,报覆军之仇。”
第八百五十九章 杀鸡儆猴
刘备有些为难。
参加大阅,不仅让他有机会见到不同州郡的精锐,也让他与更多的高手交流,开拓了眼界,更清楚自己的实力层次。
虽然有坚守彭城的战绩在手,又与袁熙对阵一年多,他的实力依然没到兵力相近的情况下与张郃一较高下的地步。
就整体实力而言,徐州兵还是稍逊一筹。
张郃临河而守,还占据着地利。
即使独领一部,可以临机决定战守,但违背天子既定章程,擅自求战,战胜了还好说,战败了却不太好交待。
刘备斟酌了一番,对陈登说道:“元龙,报仇乃是君子之行,但既然为将,则战必求胜,否则与杀人无异。你做好准备,等待战机,不可心急。”
没有得到刘备的全力支持,陈登有些失望。
刘备冲着诸葛瑾使了个眼色。“子瑜,你将洛阳的见闻说与元龙听听,助元龙谋划。”
诸葛瑾会意,躬身领命。
刘备又安慰了陈登两句,转身和法正说话。
法正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对刘备说,他要去见驾。
虽然和刘备相处莫逆,他毕竟还是天子驾前的散骑。既然到了这里,应该去见一下天子。
刘备答应了。
刘备在准备好的营地扎营,法正带着两个卫士,赶往行在。
陈登远远地看着法正离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法孝直一去,必将我求战的事报与天子。子瑜,你说天子会同意吗?”
诸葛瑾笑道:“将军,法孝直一定会说,但你并不需要考虑天子是否同意,你应该考虑是的当不当战。当战则战,不当战则不战。”
陈登转头看着诸葛瑾,沉吟半晌。“你是说,天子不会干涉?”
诸葛瑾点点头。“刘使君将来是要远征海外的,天子总不能千里传书,指挥作战。”
陈登心中欢喜。“那刘使君……”
“刘使君尊崇天子,但他既独领一部,终究还是要自行决定的。”
陈登微微颌首,随即又道:“能让刘使君言无不从,天子不愧是英主。可惜……”他叹了一口气,闭上了嘴巴。
诸葛瑾笑而不语。
他知道陈登心里在想什么,但他也清楚,不管陈登心里想什么,他终究是不会去见天子的。
天子是英主,但不是陈登期望的英主。
——
法正来到行在,还没进大营,就看到天子与马云禄并肩轻驰而来,身后跟着十几名散骑、女骑,个个身着劲装,挎弓负箭。
孟达也在其中,正和一个女骑侧身说着什么,那女骑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陛下!”法正让在路边,大声叫道。
刘协也看到了法正,勒住坐骑,上下打量了法正两眼。
“听说琅琊的伎乐甚美,你这身子骨还行吗?”
法正笑道:“愿随陛下出猎,小试身手。”
刘协点点头,示意法正跟上。
法正拨转马头,与孟达并肩而行。孟达打了个招呼,随即一指身边的女骑。“介绍一下,这是内人。”
法正探身看了一眼,拱手施礼。“见过嫂子。”
女骑脸色微红,拱手还礼。
法正又埋怨孟达道:“子敬,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成亲也不告诉我一声?就算我回不来,也要奉上薄礼吧。”
“还没成亲。”孟达咧嘴笑了。“她刚刚答应,还没办婚礼。你可以慢慢准备,不过太薄了可不成。你在徐州立了大功,刘使君应该不会亏待你。”
法正哈哈一笑,毫不掩饰得意。
刘备的确没有亏待他。虽然他是后来的,恩宠却在无数旧臣之上,连张飞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没成亲,就称内人?”法正挤挤眼睛,低声说道:“你不会又想始乱终弃吧?”
孟达面色一紧,连忙说道:“孝直,可不能乱说,我什么时候始乱终弃了?”
“这个是之前那个胡女?我看着不像啊。”
“当然是她。”孟达挤挤眼睛。“没看出来吧?嘿嘿,她染了头发。现在好多女骑都喜欢染发,或者直接用发髻,免得路人侧目。”
法正恍然,点头说道:“说得也是,还是黑发好看,端庄大气。金发虽然亮丽,终究不够沉着。我在琅琊时,那些赵国歌舞伎也以黑发为贵。我的说……”他凑到孟达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嘿嘿笑了起来。
孟达却一脸鄙夷地看着他,随即转身对好奇地看着他们的女骑说道:“我跟他不是很熟。”
法正一愣,转身四顾,这才发现其他的散骑、女骑看向自己的眼神也不太友善,一副避嫌的模样。
法正一拍额头,有些后悔。
大意了。忘了这是天子身边,不是刘备身边。
——
一行人来到营外十余里,寻了一个山坡,散骑、女骑们四面散开,驱赶猎物。马云禄带着几个女骑,自行游弋。刘协将法正叫了过来,问起徐州的情况。
这些事,他之前就收到过相关的报告,后来又听刘备说过一些,但他还是想听听法正的观点。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立场也不一样,观点自然不同。
法正收起嬉笑之色,将自己这一年多的见闻说了一遍。
“刘使君虽为宗室,毕竟非世家出身,对各郡国的影响有限。眼下推行度田的还是仅限于东海、彭城,琅琊刚刚开始,至于下邳、广陵,就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刘协心知肚明,法正特意提到下邳,恐怕是直接针对陈登的。
刘备曾提过,法正与陈登不太和睦。
“陈登对度田是什么态度?”
“没听他说过反对的话,但陈氏作为下邳首屈一指的大族,他们不答应,下邳度田就是一句空话。”
刘协微微颌首。
鸟无头不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地大族是否支持,已经成了度田能否推行下去的关键。阎象能在庐江推行度田,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庐江大族周氏支持度田,率先交出了多占的土地。
陈氏不肯配合,下邳度田就无法推行。
关东州郡大多处于这种情况。
朝廷不是不能用武力强推,但那样的动静太大,损失也太大。他选定冀州作为强推的试验田,本身就是杀鸡儆猴。
这个既定方针,当然不会因为法正的几句话更改。
但找机会敲打一下陈登,却是可以考虑的。
“陈登用兵能力如何?”
“中上。”法正说道:“志气慷慨,却不能精细入微。以强凌弱可以百战百胜,遇到真正的高手则不免败绩。”
第八百六十章 明争暗斗
刘协没有说话。
他知道法正说的是什么意思。
陈登曾败于张郃之手,而且是全军尽没,自己也被生擒,堪称是奇耻大辱。如今到了冀州,面对驻守在城外漳水北岸的张郃,陈登想报仇雪耻是意料的事。
陈登虽是刘备麾下大将,但他的出身和实力让他与其他诸将不同,有着足以左右刘备的影响力。
诸葛瑾、徐盛等人投军,就不是投刘备,而是投陈登。
削弱陈登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打败仗。
没有实力,影响力自然而然地就弱了。
法正就是这么想的。他反对陈登出战,不是想阻止陈登——他阻止不了陈登——而是阻止刘备帮陈登,让陈登独自面对张郃,并承担全部后果。
如果刘备同意了,一旦战败,刘备就要承担主要责任。
刘协仔细考虑了一阵,最后还是同意了。
虽说借刀杀人有点阴损,但面对陈登这样的内部死硬派,既然不能像对付审配一样直接歼灭,借敌人之手,让他们吃点苦头,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不打压一下陈登,并借此警告一下他身后的那些世家,刘备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主将,徐州也无法成为朝廷的徐州。
“你打算跟着刘玄德一路征战?”
法正正色道:“臣虽与刘使君年岁悬殊,却一见如故。愿并肩作战,为陛下尽忠,为大汉开疆拓土。”
刘协轻笑了一声。
你们何止一见如故。一个年近四十,一年才二十出头,居然一起去喝花酒,简直是臭味相投。
两人性格也像,都是有仇必报。只不过刘备毕竟年龄大些,受的社会毒打多些,相对而言更有城府些,不像法正这样全摆在脸上。
但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
“既然如此,那你就好好辅佐他。稍后会下诏,转你为他的军师。”
“谢陛下。”
远处响起了鸣镝声,刘协摘下了弓,看看法正。
“试试?”
法正尴尬地笑了两声。“陛下同前,臣不敢献丑,还是为陛下掠阵,欣赏陛下的英姿吧。”
刘协哼了一声,策马冲下山坡。
一只麋鹿被赶得走投无路,红了眼,向刘协奔来,低下头,加快速度,准备硬顶。
刘协张弓搭箭,一箭射出。
麋鹿应声而倒。
法正看得清楚,不禁暗自咂舌。刘协这一箭看似轻松随意,却一箭射中麋鹿头骨,箭矢没入一半,可见不仅准,而且力道十足。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杀。
十几名散骑、女骑也参与了围猎,在方圆数里的范围内策马奔驰,弯弓疾射。弦响处,必有斩获。
法正勒马站在山坡上,看着昔日同僚们的身姿,有些后悔。
这段时间太荒唐了,没能好好练习武艺。如今看着他们射猎,自己却不敢出手,出手也只有被笑话的份。
不知不觉就落后了啊。
正自感慨,诸葛亮策马而来,一手提着弓,一手提着一只野鸡、一只野兔,翻身下马。
“孝直,怎么不下场?没带弓箭吗?”
“不不。”法正连忙说道:“许久不练习,荒疏了,不敢丢人现眼。孔明,一年不见,你这骑射进步很大啊。”
诸葛亮哈哈一笑。“我与孝直正相反。孝直军务繁忙,没时间练习。我却很闲,可以天天练。虽然谈不上精湛,却也混个手熟。”
法正重新打量了诸葛亮两眼。
一年多没见,诸葛亮又长高了些,大概有八尺三寸。身形矫健,动作轻灵,如宝剑新硎,英气逼人。
不愧是天子相中的人才,将来必是一代贤臣名将。
法正心里忽然有些嫉妒。
这人不仅天份好,运气更好,几乎将所有的有利条件集于一身。而他唯一的劣势——出身,偏偏是天子最不以为然的。
如果他的家世更好一些,说不定天子反倒不会这么重视他。
“听家兄说,我诸葛氏多受孝直照顾,感激不尽。”诸葛亮举起手中的猎物。“今天就请孝直吃点野味,如何?”
法正笑了,翻身下了马。“孔明,何必如此见外。你处理猎物,我来捡柴。别的手艺都忘得差不多了,这点杂事还做得。”
诸葛亮哈哈一笑,算是答应了。
诸葛亮走到附近的河边处理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