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表听了,心情很复杂。
天子这是区别对待啊。
士孙瑞还没到,天子要亲自去迎,而且要迎到小平津。
自己已经到了,就站在门外,天子就是不见。
巧合的是,他也做过北军中候,算是士孙瑞的前任。
不过他心里虽然憋屈,却不能将这种情绪摁在脸上。毕竟士孙瑞也算是他的老朋友。天子敬重他,亲自去迎,自己总不能不出席。
真要是先回去了,以后还不知道哪天才能见驾。
“天子敬重老臣,表深为感激。表与士孙君荣也有多年未见,愿与天子一起去迎,正好在路上向天子汇报荆州事务。”
诸葛亮打量了刘表两眼,提醒道:“天子出行,向来乘马,不坐车。”
刘表嘴里发苦,脸上却不得不一脸笑容。“多谢提醒。不过我虽年老,马还是骑得的。”
诸葛亮没有再说,让刘表在外面等着,转身进去回报。
趁着这个机会,刘表让刘琦赶紧回去,替他找一套适合骑马的衣服来,再挑一匹温顺的坐骑,免得半路出丑。
他的确能骑马,但骑术不精,驾驭不了烈马。
一番准备后,刘协出了大营。
随行保护的是两曲骑兵。一曲女骑,由马云禄亲自指挥。一曲羽林骑,由羽林中郎将张绣指挥。
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名散骑,由中部督郭武指挥。
他们的速度并不快,却也不慢,尤其是对刘表父子来说。
即使有马镫辅助,他们也适应不了这种连续数十里的奔驰。腿臀与马鞍摩擦撞击,开始是酸,后来是疼,然后就没知觉了,整个下半身仿佛都没了。
这种情况下,别说向天子汇报情况,他能开口说话都做不到。
可是其他人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不论男女,都神情轻松,有说有笑,就像出来游猎一般。
包括天子身边的散骑,如诸葛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到诸葛亮等人策马而行,刘表就算有意见,认为天子是有意刁难刘琦等人,也只能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分毫。
要怪,只能怪刘琦没出息,不能给自己涨脸。
诸葛亮、庞统都可以,为什么刘琦就不行?
——
士孙瑞站在船头,看看天色,有些犹豫。
日已偏西,现在赶到平乐观也很晚了,不如在这里住一晚,明天再从容赶往平乐观见驾。
见驾之前,他也正好整理一下思路,想想明天见驾之后该说些什么。
“阿翁。”士孙萌突然赶了过来,伸手一指南岸。
士孙瑞眯起眼睛,看了一眼,也不禁吃了一惊。
南岸隐约有烟尘冲起,又细又直,这是骑兵奔驰的特征,而且数量不少,至少有四五百。
这是出了什么事?
士孙瑞一边命部下戒备,一边凝神观看。
严格来说,他并不担心,只是习惯性的反应而已。天子驻军洛阳,抚军大将军韩遂不可能不小心戒备,以至于让四五百骑兵突入防区,对天子造成威胁。
这也许是韩遂的部下发现了他们,前来查看情况。
骑兵在岸边的高坡上停住,烟尘渐渐被西北风吹散,露出一面大旗。
这时,船也过了河中央,即将靠岸。士孙瑞看不清楚,士孙萌却看清了大旗,不由得惊呼起来。
“阿翁,是天子战旗。”
“什么?”士孙瑞一愣,转头看了士孙萌一眼,喝道:“看清楚点,这可不是能说笑的。”
士孙萌被士孙瑞镇住,涨红了脸,却不敢说话。
一旁的沮授却补了一句。“士孙公,的确是天子战旗,而且……战旗下的年轻人气度不凡,旁边还有一个年轻女子,怕是……”
士孙瑞一听,霍然转头。
依沮授所说,很可能是天子本人来了,身边的年轻女子应该是贵人马云禄。
士孙瑞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将士们做好准备,自己也重新整理了一下衣服。他有些手忙脚乱,比初入仕途,第一次见上官还紧张。
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唯独没想到天子会来迎接他。
船刚靠岸,还没停稳,士孙瑞就一个箭步下了船,大步流星地向天子赶去。
刘协也下了马,向前走了两步,含笑看着士孙瑞。
两人越来越近,士孙瑞看清了天子的身形,看清了天子的脸,看清了天子脸上的笑容,眼泪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滴落下脚下的尘土中。
“陛下——”
士孙瑞一个趔趄,拜倒在尘埃。
“士孙公,快快请起。”刘协赶上一步,双手将士孙瑞扶起,仔细端详了一番,感慨地说道:“士孙公,你瘦了。”
士孙瑞泪流满面,却心情快意非常。“陛下,臣老了,瘦一点也无妨。几年不见,陛下却已经……却已经……”
刘协哈哈大笑,弯腰掸去士孙瑞衣摆上灰尘,心中欢喜。
他知道士孙瑞会激动,却没想到士孙瑞会激动到这个程度。
由此可见,在这些老臣的心里,自己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士孙公,来见过一位老朋友。”
刘协伸手一指,刘表连忙忍着双腿的刺痛,赶了过来。他刚刚在一旁看得清楚,心里很不是滋味。天子不仅亲自来迎士孙瑞,还对士孙瑞如此礼敬,简直超出了君臣应有的礼节,就算是子弟来迎接长辈。
看到这一幕,谁还敢说天子排挤老臣?
就算是天子故意做给自己看,这也极不容易。
何况看天子的一举一动,根本不像是做给人看,而是发自内心。
我和士孙瑞之间的差距有这么大吗?
“君荣,你我有十年未见了,还记得我吗?”刘表故意大声笑道。
士孙瑞转头盯着刘表看了一眼,又取出手帕,拭了拭眼睛,这才认出是刘表,不禁惊呼出声。
“景升兄,是你啊。不是说病了,不能赴洛阳大阅的么,你这红光满面的……”
刘表很尴尬,连忙说道:“本来是病了,可是蒙天子不弃,召我来洛阳养病。说来也怪,接到诏书后,我这病就不治而愈了。”
士孙瑞笑笑。“这些年天下大乱,荆州最为安定,你想必带了不少精锐和钱粮来助阵吧?”
第八百二十六章 有意为之
刘表脸上的红光更浓烈了,甚至有些泛紫。
他越发肯定,这是天子对他不满,故意让他难堪。
他不禁哀叹,阶下囚果然不好做。没有了实力,天子也就不把我当回事了。
假如荆襄人还支持我,天子敢这么对我么?他或许会像迎接士孙瑞一样来迎接我吧。
见刘表尴尬不语,士孙瑞有点反应过来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原来你真是来养病的。”
刘表无地自容。
刘协看在眼里,面带微笑。“士孙公,天色不早,我们还是先回平乐观再说吧。”
“敢不从命。”士孙瑞躬身施礼,随即叫过沮授、郭淮等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听着这些熟悉的名字,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刘协心里也有些感慨。
果然是各有各的问题。
刘表只是该怎么处理的问题,士孙瑞却是能不能处理的问题。比起荆州,并州的问题更复杂,阻力也更大。
简单的寒暄几句后,士孙瑞带来的几千步骑也上了岸,列队完毕,开始向平乐观行军。
刘协问士孙瑞,你麾下的这些将士能急行军吗?天黑之前赶到平乐观。
士孙瑞带来的都是精锐,就是为了在大阅中展示一下实力,以便争取进攻邺城的任务。听了天子这话,岂能示弱,当即表示,请陛下校阅。
一旁的刘表一听,顿时全身都麻了,心如死灰。
一趟不够,还要再来一趟?
可是看看士孙瑞的队伍中有步卒,他又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自己终究是骑马,总不会跑不过步卒。
但他很快就后悔了。
士孙瑞一声令下,数千步骑进入急行军模式。不仅骑兵加快了行军速度,就连步卒都迈开脚步,小跑前进。
境内行军,沿途郡县可以提供食宿,他们不需要带什么辎重,只有自己的衣甲、武器,长距离急行军可能有点问题,二三十里路程却不在话下。
于是,刘表父子又承受了一次痛并快乐着的旅程。
刘琦毕竟年轻些,这段时间在洛阳也经常骑马,勉强还能承受。刘表就有些惨了,几乎颠散了架,连脑子都被颠成了浆糊。
刘协与士孙瑞一边行军,一边交流情况。
士孙瑞最关心的还不是刘表,而是袁绍。
袁绍离开太原的时候,状态就不太好。到了洛阳之后,也一直没有和他联络。他清楚袁绍面临的窘境,也越发关心袁绍的情况。
刘协倒是很坦然,告诉士孙瑞,因为袁绍身体不好,他们还没见过。为了让袁绍能够安心养病,他已经罢免了袁绍的官职。
士孙瑞听完,下意识地看了刘协一眼。
他当然不会天真到真觉得刘协罢免袁绍是为了让他养病,但这个理由很正当,他无法反驳。
平心而论,刘协没有直接下令杀了袁绍,他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
反倒是袁绍,居然到现在还没有见驾请罪,真有点不知死活。
他想干什么?
或许天子来迎我,就是希望我出面,让袁绍知趣一点,不要逼他下狠手?
天子真是不容易,小小年纪,受了这么多气,还能忍得住。
相比之下,袁绍却像是没长大的孩子,还在怄气、使性子。
刘表也好不到哪儿去。
坐镇荆州十年,还是一个不识大体的书生。
——
士孙瑞和天子说话的时候,士孙萌凑到了刘琦身边,并肩而行。
流寓荆州时,他受到刘表父子的款待。如今再见于洛阳,自然多了三分亲切。
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入仕的事情。
士孙萌这次跟着士孙瑞来洛阳,自然有入仕的计划。官员子弟最常见的入仕途径还是先到宫里为郎,在天子身边见习几年,混个脸熟,然后再谋求外放,或者在朝官中谋求升迁。
在士孙瑞即将统兵出征的时候,士孙萌还有充当质子的作用。
听了刘琦、袁谭谋求入仕的遭遇,士孙萌后悔不已。
按照刘琦所说,他想选为散骑也没那么容易,十有八九会落选。选为普通郎官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普通郎官的价值远过不如从前,但凡有点追求的,都想成为散骑。
至少士孙瑞是这么想的。
见士孙萌面露难色,刘琦心中快慰。
他主动告诉士孙萌这些,就是想告诉他们父子,天子针对不仅是我们,也包括你们。
早在荆州时,他就知道士孙萌虽然是关中人,却是个书生,不好武事。就算他在士孙瑞的营中待过,也不可能达到散骑的标准。
仅是开弓一石这一条就能拦住很多人。
陪在士孙萌身边的郭淮一直在听,然后问了一句。“选散骑没有其他标准吗?比如家世、父辈仕宦之类的。”
刘琦转头看了郭淮一眼,有些不快。“足下是……”
郭淮报上姓名,士孙萌又补充了两句说,太原郭氏出自姬姓,郭淮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二千石。最后又特地点明,郭淮的妻子出自祁县王氏,是王允的从女。
他清楚刘琦这样的高门子弟眼界不同。太原郭氏在并州有名,却不能让刘琦高看一眼,三世二千石才勉强能让他了解太原郭氏的实力,和王允的关系也能证明这一点。
果然,听了士孙萌的介绍,刘琦的态度好了很多。
“选散骑不重家世,只要是良家子即可。”刘琦打量着郭淮。“观足下身姿矫健,想必能开一石弓吧?”
郭淮谦虚地笑了两声。“一石弓是能开,但要一番射中八箭以上,我却做不到。”
刘琦深有同感,摇摇头,刚想说话,郭淮又道:“至少要下半年苦功,我才有把握入选。”
刘琦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看了一眼郭淮,确认他不是说大话后,又转向士孙萌,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果然是并州出豪杰啊。”
士孙萌知道他想说什么,却没有吭声。
并州近边,民风强悍,本来就多文武双全之辈,选散骑的标准对他们来说的确不算多高,符合要求的人比比皆是。刘琦觉得郭淮张扬,却不知道郭淮已经很谦虚了。
如果郭淮想参选散骑,根本不需要半年,只要强化训练半个月就行。
只是他想到的却是另一点。
据他所知,选散骑原本并没有这样的标准,天子突然加上这一条,恐怕就是针对世家子弟,尤其是关东士大夫的子弟。
第八百二十七章 图穷匕现
刘表最后是被人抬下马的。
来回两个多时辰,五六十里的奔驰,让他的腰以下都失去了知觉,仅凭最后一丝倔强坐在马背上,坚持回到平乐观。
天子邀他共进晚餐,为士孙瑞一行接风。他很想参加,但实在支撑不住了,只得满心遗憾的告退。
天子不强人所难,同意了,让他改日再来见驾。
刘琦很想留下来参加宴会,这是难得的机会。可是刘表身体不舒服,身为人子,他也只能回去侍候,以免落下不孝之名。
出了御营,上了马车,刘表如释重负,一声叹息。
刘琦也上了车,在一旁坐定,心情有些失落。
“伯玉,是我耽误了你。”
刘琦愣了一下,连忙说道:“阿翁言重了,何至于此。父子本是一体,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阿翁所赐,哪有耽误之说。”
刘表又是一声叹息。“伯玉啊,你看看士孙萌。他原本也是个书生,到了太原才多久,骑术已经堪用。你随我在荆州十年,却只学了些经籍文章,未曾训练骑射。大争之世,本该文武并用,我却倾心于文章,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刘琦有些惊讶地看着刘表,却发现刘表的目光看着车顶,神情颓然,不像对他说话,更像是自言自语,便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孟子曾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肌肤。天子好孟子,是身体力行,不只是玩其文辞,坐而论道。仅此一项,便胜我等千百倍。”
刘表再次幽幽一声长叹。“天下是他的,理应如此。”
刘琦心中疑惑,不知道刘表是受的打击太大了,心灰意冷,还是一时气糊涂了。
这可不像是刘表可能说的话。
作为从懂事起就跟着刘表东奔西走的长子,刘琦深知刘表性格。他一向是谦谦君子,看不上武夫,即使是坐镇荆州,不得不兴武事,他也是以儒将自居,凡事以道德学问为先,以身先士卒为耻。
今天……这是怎么了?
“从明日起,你不要再四出访友了。闭门读书,练习骑射。”
“喏。”刘琦不明就里,却还是应了一声,随即又有些为难。
他已经答应了刘备,要去刘备军中任职。若是闭门读书,刘备那边的机会还要不要?
他看了一眼刘表,欲言又止。
刘表一向看不上刘备,现在又丢了面子,还能答应吗?
还是以后再问吧。
刘表收回目光,打量着神情疑惑的刘琦,不禁又是一声叹息。
这蠢物,到现在还没明白形势。我的人生真是失败啊。有这样的继承人,我就算建功立业,又能如何?
——
刘协与士孙瑞谈笑风生。
对士孙瑞及其麾下将士的精练,刘协是满意的。这说明士孙瑞这几年没有闲着,一直在做战争的准备。
实事求是的说,仅战事而言,士孙瑞就可以完成任务,拿下冀州。
他担心的是其他方面。
士孙瑞在太原几年,麾下聚集了太多的太原人,而且都是大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