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261章

汉道天下-第261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锋已经到达,大军也正在赶来的途中,要求梁国各县抓紧时间秋收,并将秋粮送到大营。
  否则就派这一万西凉精骑去催粮。
  在曹操的刻意传播下,睢阳周边各县闻风而动,声势越造越大的同时,形势也跟着越来越紧张。
  梁国虽然没有经历过西凉兵的蹂躏,却与陈留接壤,听说过不少西凉兵的恶行。听说一万西凉骑兵入境,随时会来催粮,不少人都被吓坏了。
  有人开始逃亡,向东逃。
  谣言也跟着这些人的脚步不断向东,迅速传到了审配的耳中。
  审配很焦虑。
  睢阳危急,他不能不救。可是让他面对一万西凉精骑,他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勇气,哪怕他有引以为豪的河北强弩兵。
  因为他没有麹义那样擅长以步破骑的猛将。
  他麾下的将领不少,但没有人敢直面一万西凉骑兵,张郃、高览也不例外。
  当年董卓以西凉骑兵奔袭河内太守王匡,一战而全歼王匡部,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他们没有麹义助阵,西凉骑兵却有曹操率领的步卒配合,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
  审配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向袁绍求援。
  ——
  袁绍强按怒火,将审配的军报摆在案上,命人拿给田丰。
  “元皓,天子的援军来了,奈何?”
  田丰接过军报,仔细阅读了一遍,又闭目沉思了良久,才轻声说道:“等。”
  “等?”袁绍诧异地看着田丰。“怎么等?等到天子亲率大军赶到,切断我的退路吗?”
  田丰睁开眼睛,摇摇头。“主公,兵不厌诈,臣以为这一万精骑只是疑兵,为的就是虚张声势,迫使主公撤退。”
  “何以见得?”
  “一万骑兵,至少有一万两千匹战马。以他们如此快速行军而论,也许更多。”田丰眼皮一抬。“一万骑兵,一万两千匹战马,每天要吃多少粮食?”
  袁绍心里咯噔一下,随即有些讪讪。
  即使是考虑到这个季节有野草可食,一匹战马也相当于两个士卒的消耗,这一万精骑就相当于三万五千步卒,甚至更多。
  曹操突然增加了三万五千人的消耗,等于翻了一倍,怎么可能还这么安稳?他要么到处搜刮粮食,要么速战速决,绝不可能长期对峙。
  换句话说,如果几天内没有接到曹操攻击审配的消息,那这一万精骑就是假的。
  “就算这一万精骑是真的,那也不是坏事。”田丰接着说道:“这么多消耗,梁国根本供应不了,曹操必然要向其他郡国征粮。若以千骑为一队,那就是十队。若以百骑为一队,那就是百队。这么多骑兵征粮,难免会闹出一些事来。主公等上几日,形势自然会有变化。”
  袁绍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已经想象到了西凉兵到处杀人的局面,届时不仅兖豫青徐四州的百姓会人心惶惶,就连统兵进入豫州的宗承都会大失所望。
  张济控制不住部下,韩银就能控制住部下?
  “退一万步说,就算要退,也要等到秋收之后再退。”田丰抚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军消耗太大,如果不能就地征粮,就算主公回到冀州,恐怕也无力据守。”
  袁绍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元皓所言甚是,就这么办吧,再等几天。”
  田丰安坐不动。“主公,这一万西凉骑兵不知真伪,但刘景升有异志却不可不防。”
  “刘景升怎么了?”袁绍不解地看着田丰。
  阴夔刚刚从荆州赶回来,带来了刘表的承诺,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刘表虽然没有出兵增援,却牵制了张济的主力,也为他减轻了压力。
  田丰这时候怀疑刘表,似乎有些过激。
  “主公以为,张济不出南阳,是因为刘景升的牵制,是因为他担心控制不住部下,又担心湖阳一带的粮食被刘景升抢收?我听阴伯龙(阴夔)说,他在襄阳时,周嘉谋也在襄阳,蔡瑁、蒯越等人颇为周嘉谋所惑。后来刘景升与周嘉谋相见,具体说了些什么,刘景升可是只字未提。”
  袁绍沉吟不语。
  他原本对刘表没什么怀疑,可是听田丰这么一说,他又觉得刘表的态度似乎没那么坚决。
  如果正如田丰所说,刘表只是在和张济打默契,敷衍他,那秋收之后,刘表会不会突然翻脸?
  “以元皓之见,当如何才好?”
  “臣有虚实二计,供主公参考。”


第六百二十四章 针锋相对
  袁绍打量着田丰,还没说话,一旁坐着的逢纪便“噗嗤”笑了一声。
  田丰阴着脸,没好气的说道:“逢君若有高见,不妨直言,何必做戚戚之态?”
  袁绍也很不高兴。
  在如此严肃的场合,商量如此重要的事,逢纪这种态度让他很不满。
  逢纪向袁绍拱拱手,淡淡地说道:“臣失礼,请主公恕罪。不过,臣大概能猜得出田别驾的虚实二计是什么,只是觉得不经,忍不住想笑。”
  田丰大怒。“那倒要请教了。”
  逢纪对田丰置若罔闻,只是平静地看着袁绍,直到袁绍点了头,他才开口。
  “冀州为天下大州,承燕赵遗风,有尚武之气,强弩兵为天下精锐,名将辈出。中原则不然,兖豫青徐,承平日久,多雍容之士,少善战之兵,更无名将。纵使如陈元龙,也不过一战成擒。”
  逢纪斜睨了田丰一眼,嘴角轻挑。“是以田别驾以为天子不出,冀州兵可轻取中原,毋须他人助阵。只是如今一时失算,天子不仅出兵,而且来势汹汹。数日之间,山东形势便大有不同。审正南弃睢阳,张儁乂、高元观望风而遁,不复全歼陈元龙时英姿。当此之时,进则不能,退则不甘,故有虚实二计。”
  逢纪两度提起陈登,不仅提醒了袁绍,也刺激了田丰。
  田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胡须簌簌颤动。
  “你说这虚实二计便是,何必东拉西扯?”
  “凡事必有因果,岂是凭空而来?”逢纪反唇相讥。“你所谓的虚,想必是虚张声势,固守不动,待尘埃落定,生死由命,寄希望于万一。你所谓的实,想必是鱼死网破,决胜负于一战。胜固欣然,败则秋粮抢劫一空,退守冀州,做困兽之斗。至于这中原,不要也罢。”
  袁绍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转头看向田丰。
  如果田丰真是这么想的,那他绝对不能同意。
  退回冀州,还将秋粮抢劫一空,他就再也没机会返回中原了,中原人也不会再承认他。冀州人的损失或许有限,他却会输得一无所有,从此只能做冀州人的傀儡。
  纵兵劫掠中原,逢纪、郭图等人岂能接受?
  田丰冷笑一声,满脸不屑之色。“我以为你有识心之术,原来只是信口猜测而已。”
  逢纪回以冷笑。“但愿我猜错了,否则纵使拼了这条命,也不敢苟同。”
  袁绍也松了一口气,摆摆手,示意逢纪别说话。“元皓,你且说说你的这虚实二计如何。”
  “喏。”田丰躬身致意。“臣这虚,是指议和。臣这实,是指备战。”
  “议和?”袁绍吃了一惊,身体下意识地挺了起来。
  现在还能议和吗?投降还差不多。
  “主公放心,议和只是示意天下而已。”田丰解释道:“凉州兵贪残好杀,恶名远播。天子尚在关中,只是先锋骑兵驰援睢阳,便引得山东震动,百姓举家东奔。若天子率大军东出,又将如何?”
  袁绍眉梢轻挑,露出一丝笑容。“孟德曾屠戮徐州,凉州兵亦曾为祸汝颍、陈留,他们同流合污,只怕更甚于虎狼,百姓岂能不逃?”
  “主公所言甚是。”田丰接着说道:“此时主公请求议和,忍一人之辱,换山东百姓之生。若是议和成功,则负山东之望,入朝、守藩皆可。若是议和不成功,则主公亦可以山东百姓为兵,决一死战。由此,则虚化为实矣。”
  袁绍恍然,眼睛顿时亮了。
  不得不说,田丰这一计的确妙极。不论朝廷接不接受他的议和,他都稳赚不赔。
  逢纪却皱起了眉头。“逃亡百姓焉能为兵?审正南三人拥冀州强兵,尚且不能与凉州兵交锋,未教之百姓岂能上阵?主公,不教而战,是谓弃之,这可不合圣人之义。”
  田丰冷笑道:“守护家园,自当人人奋死,岂能苟全,全赖他人求助?且议和须待时日,并非立刻成军,有足够的时候征募、训练,岂是不教而战?”
  逢纪语塞。
  袁绍见状,没有立刻接受田丰的建议,表示要想一想。
  田丰也没有坚持,躬身告辞。
  一直没说话的沮授也跟着起身。
  两人出了帐,沮授跟上田丰,忧心忡忡。“元皓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可不防。”
  田丰点点头,随即又道:“原本就是险中取胜,岂能犹豫?进则胜,退则败,皆是天命。”他停下脚步,看着沮授。“倒是你,既不进计,又不抽身,却是为何?”
  沮授苦笑。“处嫌疑之地,进退皆不能自主。既有元皓兄主持大局,我跟着就是。”
  田丰摇摇头。“汝颍人狡兔三窟,冀州豪杰岂能孤注一掷?你若是对主公信心不足,不如趁早抽身,以全性命。以你之才智,岂能弱于荀公达?”
  沮授吃了一惊。“元皓兄,这是何意?”
  田丰笑笑,却没有再说什么。
  ——
  袁绍坐在案后,看着怒气未消的逢纪,眼神闪烁。
  他知道逢纪不满田丰,但今天当众与田丰作对,并不合适。
  他希望逢纪等人出面反对田丰,免得田丰过于跋扈,但冀州系与非冀州系之间的矛盾激化,以至于撕破脸面,却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
  “元图,你还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喏。”逢纪躬身致意。“臣冒昧,敢问主公,兖豫百姓,能与凉州兵一战?”
  袁绍叹了一口气。“元皓之意,不在战场,而在人心。”
  “陈元龙之心尚不可收,安能收兖豫百姓之心?”
  袁绍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神情也变得尴尬起来。
  他就知道陈登这件事是个麻烦,如今后果渐渐显现出来了。
  “以元图之见,又当如何?”
  “严惩张儁乂、高元观,平息陈元龙胸中怒气。若能劝降陈元龙,使其将兖豫之后,或许还有机会一战。”
  袁绍沉下了脸。“元图,张儁乂、高元观虽有过激之举,却是有功之人,如何能严惩?”
  “若是他们谎报军情呢?”
  “谎报军情?”袁绍大吃一惊。
  “臣大胆臆测,张儁乂、高元观上次败于砀山,必有饰过之文。此次败于西凉军,亦有谎报之失。在这一点上,臣赞同田元皓,凉州骑兵绝不可能有一万之众。”


第六百二十五章 颠倒黑白
  袁绍犹豫不决。
  军中将领虚报战报,甚至杀良冒功,打了败仗就多方掩饰,这没什么好说的。逢纪的猜测大概率是真的,他却不会因此惩处张郃、高览。
  但借着这个机会,让陈登消消气,重而打击一下冀州人的气焰,扶植兖豫青徐四州的力量,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冀州人太张扬了,逢纪等人看不下去,他更看不下去,只是形势所然,不得不忍耐罢了。
  天子即将东出,田丰的计划出错,冀州人面临重大危机,不得不考虑将兖豫百姓征召入军,扩充兵力,这是重建平衡的好机会。
  田丰想的是以冀州兵为主力,兖豫兵为扈从,听命于冀州人。
  逢纪想的却是让兖豫兵独立成军,由非冀州人指挥。
  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关系到兵权的控制,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改变目前大权旁落的不利局面,不由得袁绍不心动。
  但他不敢轻举妄动。
  眼下正是争夺睢阳的关键时刻。若是轻率惩处张郃、高览,激怒了冀州人,冀州人有意放水,后果不堪设想。
  袁绍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先采纳田丰的建议,等兖豫之兵可用,再想办法劝降陈登。
  逢纪又给他提了一个建议,引刘繇入局。
  刘繇在豫章,不仅威胁着孙策,还手握大量的丹阳兵。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想必朝廷也不会放弃。周忠离开荆州之后,就没了消息,很可能去了豫章。
  如果刘繇也被周忠劝降,对袁绍形势极端不利,可能比刘表带来的影响还大。
  因此,袁绍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立刻派人与刘繇联络。
  与刘表相比,刘繇与袁绍的关系更近,他的族妹是袁绍的现任夫人。他当初能成为扬州刺史,也是朝中老臣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策应袁绍。
  汝南名士许劭就在刘繇身边,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刘繇在豫章经营数年,虽然没能控制住扬州,但他却在豫章站稳了脚跟,用兵能力可见一斑。如果他能坚定的站在袁绍一边,统丹阳兵而战,向东可以威胁孙策,向西可以威胁刘表。
  袁绍一拍大腿。“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元图,你这个提醒可太及时了,当记一大功。”
  逢纪叹了一口气。“主公不必为我记功,无过即可。若非不得己,臣也不敢轻易发言。”
  袁绍心有戚戚,安慰道:“元图不必如此。田元皓虽刚直,却还是识大体的,不会因门户之见而误了大事。他必是有足够的信心迎战西凉兵,这才没有大动干戈。豫章也很重要,刘正礼不可轻离。”
  逢纪犹豫了片刻。“那……广宗郭氏的事,他可曾向主公报告?”
  “广宗郭氏又怎么了?”
  逢纪一声轻叹。“臣又多嘴了。”
  袁绍急了。“元图,快说,广宗郭氏怎么了?”
  “臣听说,广宗郭氏早已败落,那个叫女王的少女如今没在铜鞮侯家,是个婢女。”
  袁绍的脸色顿时变了,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片刻之后,又变得通红,像是被人抽了几个耳光。
  婢女二字深深刺痛了他。
  他的母亲因不是生父袁逢的正妻,他便成了庶子,哪怕过继给伯父袁成,得到叔父袁隗的精心培养,依然难逃袁术的污辱,被视为婢女之子。
  冀州人为了独揽大权,居然想让他的儿子袁熙迎娶婢女为妻,眼里还有他这个主公吗?
  他连傀儡都不如。
  纵使是对傀儡,也要留点颜面。
  见袁绍脸色难看,逢纪连忙上前安慰,为袁绍轻抚胸口。“主公千万不能动怒,当以大局为重,保重身体,以免为人所趁。”
  袁绍推开逢纪,喘着粗气。“元图,这是真的吗?”
  “这是臣打听来的消息。”逢纪说道:“不过,臣估计,那女子此刻或许已经不在铜鞮侯家,必被人带到别处,以掩饰身份。过上几个月,送到主公面前时,依旧是广宗郭氏的嫡女。”
  “岂有此理。”袁绍恍然大悟。怪不得郭氏女一直没有露面,原来还藏着这样的事。他拍案大怒。“商户之女便也罢了,如今连婢女也不在乎了?他们想让我再被公路笑一次吗?”
  “主公……”
  “不必说了,你立刻去睢阳,查清张郃、高览谎报军情的事。”袁绍怒不可遏之际,依然不失冷静。“元图,一定要证据确凿,明白吗?”
  “喏。”逢纪心中欢喜,一口答应。
  “派人去铜鞮侯家,务必要找到证人,免得他们又颠倒黑白。”
  “喏。”逢纪大声答应。
  ——
  盛怒之下,袁绍也没有和田丰当面争执,只是派逢纪去查证真相,自己却接受了田丰的建议,发布檄文,表示为了避免兖豫百姓遭受西凉兵屠戮,他愿意与朝廷议和。
  陈琳所作的檄文一如既往的文采飞扬。他大讲特讲当年董卓乱政,西凉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