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228章

汉道天下-第228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定妹妹还有机会成为皇后。
  “长倩,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不过函谷关。你如今扎根西域,教化蛮夷,继圣人之迹而广之,可谓七百年来第一人。”刘协感慨地说道:“我曾希望三十年后会有这样的人出现,你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外如是。”
  荀恽深施一礼。“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只愿竭鲁钝,尽愚材,不负圣人遗训,不负陛下期待。”
  “你能走出这一步,便已经成功了一半。”刘协顿了顿,又道:“待你载誉归来,如果朕还在世,一定亲自来这里迎你。”
  荀恽鼻子有些酸,他再次深施一礼。“陛下保重,臣去了。”
  “保重。”刘协说着,向一旁的曹昂点了点头。
  曹昂大声说道:“奏乐,为荀侍中送行。”
  准备好的鼓吹响了起来,威武雄壮,令人热血沸腾。
  荀恽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听到声音的一刹那还是心潮澎湃。在天子的注视中,他向后退了两步,扳鞍认镫,飞身上马。再次向天子拱手施礼后,他一抖马缰,轻驰而去,豪迈的歌声远远传来。
  “壮士当服远,安能守房中。
  乘我大宛马,张我铁雕弓。
  剑气横万里,冠盖立苍穹。
  ……
  ……
  大道修且远,吾辈志当弘。
  问是谁家子,大汉荀侍中。”
  刘协注目远眺,心情壮烈。曹昂等人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羡慕不已。
  王异停下了手中的笔,痴痴地看着远去的背影。
  壮哉,这才是我汉家儿郎。
  ——
  田畴翻身下马,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几千里的奔驰,让他身心疲惫,看到天子御帐的那一刻,他几乎要瘫在地上。
  但他咬着牙,站起了身体。
  天子都能承受这边塞风霜之苦,在休屠泽一待就是一年,终于等来了大破鲜卑人的机会,血流飘杵。他只是赶路而已,有什么资格叫苦。
  并州人、凉州人能吃的苦,凭什么幽州人就不能吃?
  赵云大步流星的赶了过来,拱手施礼。“子泰,真是你啊。我还以为听错了呢。”
  田畴打量了赵云一眼,也格外诧异。“子龙,你不是……左部督么,怎么迎来送往?”
  赵云大笑。“我正好在陛下帐中说事,听说你来了,就主动请缨来迎你。唉,离家数千里,难得看到故人。你虽不是真定人,却也能算半个乡党了。”
  田畴也笑了,连称感激,随赵云一起入营。借此机会,他问起了休屠泽之战,赵云笑着摆摆手。“子泰,莫慌,等你见过天子,我们慢慢谈。还有,见到天子时,不要提休屠泽之战。”
  “为何?”田畴心中一紧。天子不愿提及休屠泽之战,莫非休屠泽之战另有隐情,并非所传的那样大胜?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天子觉得休屠泽之战取胜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值得大肆宣传,以免将士骄惰。最近因为这件事,他已经批评我们好几次了,要我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不能放松训练。”
  田畴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从来只听说夸大战功的,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夸张的。
  真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少年天子吗?就算是百战名将,恐怕也做不到如此淡定吧。以一当十,一战而破西部鲜卑三十万众,这么大的胜利,他居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这不是谦虚,这是目中无人啊。
  田畴跟着赵云,来到御帐。一进帐,就看到天子正在指挥几个郎官收拾行装。看到田畴,天子迎了上来,两步就跨到了田畴面前,紧紧地握住了田畴的手。
  “子泰,我们又见面了,可惜太傅不在了,令人伤感。”
  听到刘虞,田畴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他不动声色地抽出手,深施一礼。“陛下,太傅为乱臣所害,凶手至今未能伏法。臣不远千里而来,就是请陛下主持公道,为太傅复仇。”
  刘协伸手示意。“帐中太乱,我们出去谈,外面宽敞。”
  田畴跟着刘协出了帐,来到泽边,立下伞盖,两人席地而坐。春风习习,阳光明媚,刘协微黑的脸上也洋溢着阳光般的灿烂笑容。
  “子泰,幽州的战事进展不顺利吗?易京虽然易守难攻,可是数万大军围攻了一年,袁绍又召集了冀北之众,总兵力超过十万,就算易京是座小山,也该挖平了吧。”
  田畴有些尴尬。“陛下,虽说兵力不少,但相互猜疑,不能全力以赴,这才拖延至今。”
  “谁猜疑谁?”刘协反问道:“我知道你们在对朝廷的态度上有分歧,怎么在为太傅报仇这件事上,意见也不统一?”
  田畴惊得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种话,也能说得这么直接?眼前的天子果然不是他之前认识的天子,简直和蛮夷一般粗鲁。
  “朕说得不对?”刘协转头看着田畴,同时为他倒了一杯酒,推了过来。“润润口吧,一路赶来,想是极辛苦的。”
  “谢陛下。”田畴接过酒杯,呷了一口酒,顺便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说得有理,只是……臣措手不及。”
  “直接不好吗?”刘协笑了两声。“你千里而来,难道不想和朕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只想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客套话,再想一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办法?”
  田畴再次语塞。
  他当然想解决问题,可是天子也太直接了些,又痛又痒。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关系
  见田畴纠结,刘协也不催他,悠闲的闭上了眼睛,享受片刻的轻松。
  田畴赶到这里,说明休屠泽之战的影响已经波及幽州,甚至已经波及全国。此时此刻,不知道多少野心家在瑟瑟发抖。谁再说大汉火德将终,只怕连自己都不信。
  所以说,舌灿莲花,下笔千言,不如一场大胜来得直接。
  有了这样的底气,他才可以从容面对田畴,也可以自信的送荀恽西行。
  远处有熟悉的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
  刘协睁开了眼睛,转头看了过去。
  田畴也跟着转头,见一女子策马而来,径直冲向天子。离天子不到二十步时,还不见减速,而一旁的郎官也不见动作。田畴大吃一惊,下意识地一跃而起,用力一推,将刘协推开。
  刘协猝不及防,被田畴推得踉跄两步,险些摔倒。好在他最近勤练武艺,步法精熟,连续两个后撤步,迅速稳住了心神,右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拇指一弹,长刀出鞘。
  田畴丝毫没感觉到刘协身上的杀意,横身拦在刘协面前,横刀大喝。
  “天子面前,谁敢放肆?速速下马。”
  话音未落,女子勒住坐骑。战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两只碗口大的马蹄虚踢几步,随即又轻轻落地,庞大的身躯竟然轻盈如燕,落地无声。
  马背上的女子好奇地打量着田畴,笑道:“陛下,这是哪来的勇士?忠勇可嘉。”
  刘协还刀入鞘,轻轻推开田畴。“子泰,这是羽林女骑督、甘亭侯马云禄。云禄,这是幽州义士田畴田子泰。”
  马云禄眼睛一亮,翻身下马,拱手施礼。“原来是幽州田君,久仰久仰。”
  田畴也愣住了,看看马云禄,又转身看看刘协。“女子亦能……封侯?”
  “女子为何不能封侯?”刘协从田畴手中接过刀,插入刀鞘中,又拉着田畴还座。“她这个侯爵也是凭战功挣来的,红日部落大帅落置鞬落罗的首级不值一个亭侯?”
  田畴倒吸一口冷气。“红日部落的大帅是被她斩杀的?”
  “千真万确。”刘协转身看向马云禄,询问来意。
  对田畴的惊讶,马云禄很淡然,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男子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总觉得女子不如男子,越是有才识的男子越是如此,唯有天子例外。
  “陛下,女军整训完成,共计骑士一千零三十八人。汉人三百零一人,羌人二百五十九人,鲜卑人四百一十三人,其他西域胡女六十五人。随时可以校阅。”
  刘协点点头。“汉人有些少啊。到汉阳、关中之后再挑一些。”
  “唯。”
  “你准备一下,到武威后进行一次校阅。”刘协想了想,又道:“就在南山之下吧,你们以前经常训练的地方。那里可以算是女骑的初起之地。”
  “唯。”马云禄说道:“臣打算多招一些能读会写的汉人女子入营。营里事务多了,主簿、长史忙不过来,教化推广得太慢了。”
  “可行。”
  马云禄又和刘协说了几句,翻身上马,看了田畴一眼,拱手致意,拨转马头,飞驰而去。
  田畴半晌才反应过来,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刘协。“陛……陛下建了女军?”
  “千人而已,不过一营,谈不上成军。”刘协招呼田畴入座,眼中带着笑意。“不愧是幽州名士,身手矫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从军?”
  田畴微怔,随即反应过来,也不谦虚。“若陛下挥师易县,臣愿为陛下前驱。”
  “公孙瓒怕是支撑不到那时候。”刘协拍拍膝盖。“十几万大军围困,公孙瓒插翅难飞。之所以能支撑到现在,正如你说,不过是袁绍与刘和等人互相猜忌,不能全力以赴。只要能同心协力,公孙瓒必败,很可能坚持不到夏至。”
  他顿了顿,又道:“你应该见不到他的最后一面了。”
  田畴又惊又喜。“但愿如陛下所言,臣憎恶其人,愿其速朽,不想见他。”
  “可是朕不这么想。”
  田畴一愣,刚刚放下的心又拎了起来。“陛下……怎么想?”
  “公孙瓒为人残暴,滥杀无辜,固然有罪。但他为国守边,也是有功之人。幽州人为故主报仇,刘和为父报仇,都情有可原。袁绍却是与鲜卑、乌桓勾结之流,他攻杀公孙瓒,为的只是私欲。此战过后,那些曾受太傅恩惠的鲜卑、乌桓只怕要跟着袁绍与朝廷为敌。”
  刘协冷笑一声。“难道朕还要为他鼓与呼?”
  田畴倒是不慌不忙,随即说道:“鲜卑、乌桓皆是感受太傅,这才应邀而来。若陛下以太傅子为幽州牧,镇抚幽州,一如太傅在时,鲜卑、乌桓自然不会与朝廷为敌。便是袁绍,在陛下天威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
  刘协眼皮一挑。“刘和为幽州牧?”
  田畴长身而起,再拜。“臣等共议,为朝廷计,为幽州计,以刘和为幽州牧可以救急。待天下大定,陛下还于旧都,再召刘和入朝侍驾,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刘协沉默不语,眼中却多了几分讥诮。
  田畴不远千里而来,居然是代表幽州人,为刘和求幽州牧之职。
  但他没说什么。
  汉代的君臣观念有先秦遗风,与后世不太相同。一县之令长,一郡之太守,一州之州牧、刺史都是君,所以县令长称廷,太守、州牧、刺史称君,与下属之间有约定俗成的君臣关系。
  像田畴这样没有朝廷官职,却接受过刘虞辟除的人,刘虞才是故主,他这个天子却不是。
  他不喜欢这种君臣关系,也想改变这种君臣关系,但眼下还无法强迫田畴接受。
  他需要更多的时间。
  事实是事实,但他却可以不接受田畴的要求。不管刘和心里还有没有朝廷,他都可以不接受。
  这种权宜之计往往是祸根,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再想改回来就难了。
  承认刘和子承父业,接任幽州牧,那刘璋接任益州不就合法合理了?袁绍口头称臣,成了冀州牧,将来是不是还要让袁谭继任?刘表死后,也要将荆州交给儿子?
  这不是他想要的帝国,而是开历史倒车,重回封建时代。导致东汉崩溃的痼疾——豪强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得到了加强。
  老子在边疆风餐露宿,卧冰爬雪,难道就是为了这个?
  可笑。


第五百四十五章 旁观者清
  田畴没得到天子任何答复,被晾在一旁。
  他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着急,等着赵云来接他去帐篷。
  帐篷很简单,行在正准备撤离休屠泽,明后天就可以起程,不少东西都已经装了车,只剩下一些生活必须品。
  即使田畴举家搬到徐无山中隐居,也曾千里跋涉,经历过最困难的日子,看到帐中的简陋时,还是有些吃惊,下意识地想是不是天子生气了,有意针对他。
  赵云看出了他的疑惑,告诉他,休屠泽条件有限,大家都差不多。天子帐里除了公文书籍多一些,不会比你这儿好多少。
  田畴很惊讶,没有再说什么。既然天子能受得,他也没什么受不得的。
  田畴邀赵云入座,简单说明来意,希望赵云能帮他进言。他赶到休屠泽来,知道自己的任务艰巨,想完成任务,就一定要找赵云帮忙。
  赵云端着茶碗,沉默了半晌。“子泰,你别急,多住几天吧。”
  “多住几天就行?”
  “君子见几而作。几不至,则不宜轻动。”赵云面带微笑。“你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想必袁绍的表也快到了,且看看袁绍是什么态度,再说不迟。”
  田畴眉梢轻动,点了点头。他估计袁绍的奏表也快到了。袁绍两线作战,为了拿下公孙瓒,不得不向冀州人让步,发冀州十万之众,却还是不能迅速攻克易京。一旦天子东出,袁绍必须陷入两线作战,不可能不着急。
  “我听天子说,到了武威后,要校阅女军。我可以参加吗?”
  “当然可以。”赵云一口答应。“天子建女军,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中也有人才。到武威再校阅,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
  “女子成军,我总觉得不妥啊。”田畴吁了一口气。“马云禄所说的千余人中,只有三百人是汉人,剩下的不是羌人就是鲜卑人,这不合适吧?”
  “汉人的确不多,但这不是汉人不行,而是刚刚俘虏的鲜卑人多,相对容易挑出适合从军的女子。等到了内郡,自然会有更多的女子从军,届时汉人自然会成为主力。”
  “天子要建多少女军?”田畴的眉头皱成了疙瘩。
  赵云笑了,瞥了田畴一眼。“别急。等看了女军校阅,你或许就有答案了。”
  田畴有点受伤。
  他觉得赵云看他的眼神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轻蔑,仿佛他是个粗鄙之人似的。他之前和赵云有过接触,赵云从来没有这样看过他。
  “冀北的情况如何?”赵云转换了话题,问起了家乡的情况。“袁绍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召集那么多大军?以冀北的户口论,这几乎是竭泽而渔了。”
  田畴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赵云听完,轻轻地笑了一声。“果然又是如此。袁绍为了求胜,不惜饮鸩止渴,越陷越深了。”
  田畴诧异地看着赵云,越发不解。
  袁绍依重冀州人,尤其是冀北人,身为冀北人的赵云为何是这种态度?
  “天子不也倚重并凉人?”田畴说道,刻意没有提饮鸩止渴四个字。在他看来,天子与袁绍无异,都是借重某个地方的势力,区别只在于天子倚重的是并凉边州,袁绍倚重的是兖豫青冀这样的中原腹地。
  “你说得对,又不对。”赵云说道。
  “还请子龙指教。”
  “天子倚重的并凉人,是所有的并凉人,既包括汉人,也包括羌人。既包括贾侍中、韩镇西这样人杰,也包括普通的牧民。”赵云呷了一口茶。“袁绍能得到冀州普通庶民的拥护吗?”
  田畴微怔,随即明白了赵云的意思。脑中灵光一闪,低呼出声。
  “高明,天子果然高明。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弃我取,出奇制胜。”
  赵云含笑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