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204章

汉道天下-第204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柯最把酒言欢,一起吃了一顿热乎饭,顺便打听了最近的部落所在地,吕布带着狼骑再次起程,杀向浚稽山。
  目送吕布等人消失在雪原上,柯最如释重负,也不敢再去收税了,匆匆返回驻牧地,向柯比能汇报。狼骑出现在这里,部落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件事必须和汉家天子商量,妥善解决,要不然部落的处境太危险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恩威并施
  柯最赶回部落,第一时间赶到轲比能的大帐。
  听完柯最的汇报,轲比能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是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你回来之前,我已经收到了消息。狼骑绕着我转了半个圈,最近的时候离我不到五十里。”
  柯最心里咯噔一下。五十里,这等于面对面了啊?狼骑怕不是冲着浚稽山的鲜卑人去的,而是冲着大帅来的。
  “大帅,这可怎么办?”
  “放心,暂时还没事。”轲比能安慰着柯最,同时捏着自己酸胀的眉心。“吕布胆再大,也不敢以百骑与我对阵。”
  柯最欲言又止。吕布是不敢以百骑与轲比能对阵,千骑呢?
  他可是亲眼看过狼骑的战斗力的,百骑突击,几句话的功夫就将他的五百部下杀了大半,比狼群还要狼群。如果有千骑,怕是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也敢正面硬撼。
  “你刚才说,吕布看过了我们收到的税?”
  “嗯,有一个叫黄猗的长史,像是读书人。”
  “的确是个读书人,是袁术的女婿。”
  柯最心里咯噔一下。他和黄猗聊了半天,愣是没想到黄猗会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女婿。
  “你收拾一下,将最好的东西整理出来,我要去一趟休屠泽,拜见汉家天子。”轲比能站了起来。“今年遭了雪灾,明年春天会很难受。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求援,看看能不能讨一些粮食来应急。”
  “汉家能有粮食给我们?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呢。”
  “我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万一能求到呢?”轲比能叹息道:“刀锋之下,不低头不行啊。”
  柯最觉得有理,点头答应了。
  轲比能随即又吩咐部下准备,将那些冻死的牲畜全部宰了,送到汉地去。这些牲畜他留着也没用,虽然不用担心腐烂,却也支撑不到明年春天。带到汉地去,或许能换一些粮食来。
  求人办事,总不能空着手去,等价交换才是最可靠的办法。
  牲畜不够,轲比能又挑出一些马匹,勉强凑足了能换粮食的数量。
  柯最不能休息,他带着最贵重的礼物,首先赶往休屠泽。轲比能还要再等一等,至少等狼骑远离他的驻地。如果他不在的时候,狼骑突然来袭,那就是灭族的大祸。
  柯最深知肩上的重担,带着礼物,昼夜兼程,在十二月初赶到了休屠泽。
  刘协很快就接见了柯最。
  得知狼骑正在浚稽山一带活动,而且战果喜人,刘协总算松了一口气。狼骑迟迟未归,他这心也是悬在了半空中,生怕吕布出师不利,有重大折损,甚至全军覆没。
  现在看来,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连草原上的骁勇轲比能都怕了,忙不迭地赶来见驾。
  “雪灾很严重吗?”
  “严重,接连下了几场雪,一下就是两三天。”柯最唉声叹气。“牲畜几乎全冻死了,如果没有接济,明年至少要死一半人。”
  “不会的。”刘协说道。
  柯最心生希望。看来汉家天子还是守信的,这是要出手相救啊。
  刘协接着说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活不到明年。”
  柯最的笑容还没绽放,就僵在了脸上,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你回去之后,告诉大帅一个办法:到各个部落收集被冻死的牲畜,越多越好。我会派人给你们送一些盐去,用盐将这些牲畜腌起来,能保存更长的时间,坚持到明年春天没问题。等到了明年春天,朝廷赈灾的粮食也差不多能送到了。”
  “陛下,用盐……腌起来?”柯最的眼珠子瞪得老大。
  刘协很诧异。“你们不会吗?”
  柯最连连摇头。“不会,也用不起,那得多少盐啊?”
  刘协想了想,这才反应过来。对草原上的民族来说,盐太珍贵了,远比牲畜本身还要值钱。用盐腌肉是本末倒置,还不如利用草原上的寒冷直接冻上呢。
  只是草原上虽冷,到了三四月份也就回暖了,冻肉无法再保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用盐,而是风干,或者烟薰,这才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自己想当然了。
  “总之一句话,明天春天,朝廷的赈济会送到草原上。”刘协说道:“想必你也能理解,要从关中、河东运粮来,没那么容易。”
  柯最满意地点点头。只要汉家天子愿意提供粮食,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其他的部落会不会被狼骑赶尽杀绝,那是他们的事。杀干净了或许更好,以后没人争牧场了。
  当然,这只是意向性的决定。朝廷最后能提供多少粮食,还要看轲比能的诚意。
  柯最又向刘协请诏,希望狼骑不要“误伤”轲比能的部落。
  刘协答应了,给狼骑下诏的同时,要求轲比能按照吕布的建议,在他的战旗上写上汉字。为此,刘协还特地手书一个柯字赐给轲比能,算是赐姓,希望轲比能谨守臣节,为汉蕃辅,镇恶扬善。
  接着,刘协又告诉柯最一个好消息,河东、关中都栽种了大量的桑树,一两年之内,就会有大批丝绸上市,到时候会通过草原,运往西域。浚稽山附近有好几条河流,水草丰茂,是商队必经之地。如果轲比能经营得好,有机会从中获利。
  柯最又惊又喜,连忙询问细节。
  刘协不惮其烦,亲自向柯最解释了具体的安排。听了刘协的解释,柯最知道这应该不是骗人,汉家天子也急切的希望从丝绸的贸易中获利,解决当前的困境。
  想到丝绸生意能带来的利益,柯最心花怒放,觉得听汉家天子的诏书,迁到这里来是对了。
  这可是一条财路啊。
  柯最随即命人回报轲比能,请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休屠泽来,与汉家天子商量细节。商道开通在即,想从中获利的人肯定很多,抢先一步,离富足的生活就近了一步。
  有天子的诏书保证,狼骑的威胁大致可以排除,轲比能接到柯最的消息后,一边命人将天子诏书转送给吕布,一边带着准备好的战马、牛羊起程,赶往休屠泽。


第四百八十六章 画眉
  刘协站在路边,看着马车缓缓停下,抖了抖半旧的大氅,走到马车前。
  马云禄打开车门,露了伏寿疲惫的小脸。伏寿托着腮,看着前面出神,竟没发现刘协站在车门外。马云禄见状,伸手轻叩车壁,提醒道:“殿下,陛下在此。”
  “哦。”伏寿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转头一看,见是刘协,顿时惊得两眼圆睁。紧跟着,一丝笑意从眼角绽放。她长身而起,却忘了自己是在车上,眼看着头就要碰上车顶。马云禄和刘协同时伸手,将手垫在了伏寿头顶处,叠在一起。
  马云禄像是被烫了手似的,猛的收回手,躬身行礼。
  “臣失礼,请陛下恕罪。”
  刘协一手垫着伏寿的头顶,一手牵着伏寿的手,引她下车,淡淡地说道:“你关心皇后,发乎自然,何罪之有?”
  看到马云禄的神色,伏寿也有些惶恐,躬身请罪。
  刘协笑笑。“长路漫漫,天寒地冻,皇后一路辛苦,想是累了。且随朕回营,吃一顿热腾腾的羊肉火锅,就没事了。”
  “唯。”伏寿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点头答应。
  “你们也来吧,叫上赵常侍。”刘协对马云禄说道。
  马云禄有些神不守舍,恍惚了一下,才说道:“陛下,这……怕是不合礼仪。”
  “三代不同礼。”刘协说道:“直说吧,朕手头不宽裕,舍不得多宰几头羊,凑在一起吃,能省一点是一点。”
  马云禄的脸颊抽搐了两下,想笑又没敢笑,咬着嘴唇应了,转身去找赵云。
  荀恽、伏雅就在身边,倒不用刻意招呼。他拱着手,看着天子牵着皇后的手缓步上前,轻声细语的问些途中的情况,不由得暗自叹息。
  天子亲自出迎,摆明了是要告诉所有人,即使妹妹文倩为他生了皇子,皇后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只有皇后是正妻,其他人都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
  某种程度上,这是好事,也是父亲荀彧希望的结果。
  但亲眼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平衡。琅琊伏氏有什么呢?最大的用处可就是无用吧。天子是雄主,不愿意外戚势大,百无一用的琅琊伏氏就是最理想的外戚。
  曹昂走了过来,和荀恽拱手致意,并肩而行。
  荀恽打量着曹昂,颇为惊讶。一年不见,曹昂高了一大截,面皮微黑,脸颊泛红,身体强壮,和他父亲曹操竟无一丝相似之处,活脱脱一个西北汉子。
  “子修,你怎么……这么高?”
  “我也不知道。”曹昂轻声说道:“可能正如天子所说,有肉和奶吧。”
  荀恽摇摇头,欲言又止。
  ——
  一路走回御营,刘协领着伏寿进了安排好的帐篷。皇后独领一帐,帐篷很大,几乎和御帐一般,里面摆着行军榻,全新的被褥,上面铺着雪白的巨大熊皮。
  伏寿看了一眼,便忍不住惊呼。“天啦,竟有如此之大的白熊?”
  “这张熊皮据说来自极北之地。”刘协有些得意地说道:“是草原上的部落刚进贡来的,很可能是大汉唯一的一张。”
  “那……妾怎么敢用?”伏寿又惊又喜。
  “敢用,敢用。”刘协笑着拍拍伏寿的小手。“就是要注意多喝茶,这东西火性大,容易上火。你洗漱一下,待会儿有人来见拜见。”
  伏寿喜滋滋的应了,叫侍女进来服侍。
  帐中生着火塘,还算暖和,伏寿换掉层层叠叠的冬衣,重新梳洗。刘协就坐在一旁,打量着伏寿更衣。两年不见,伏寿长大了,曲线玲珑。这两年河东安定,皇后的饮食有了保证,她那延来的发育终于开始了,甚至有点报复性生长。
  伏寿虽然背对着刘协,却能感觉到刘协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有些羞怯,但更多的是骄傲,举手投足之间虽显生涩,却自有风韵。
  画完妆,描好眉,伏寿含羞凑到刘协面前。“陛下,这眉……行么?”
  刘协看了一眼,便笑了。
  伏寿画的妆有明显的中原风格,华丽得甚至有些怪异,尤其是眉毛,修得短而粗,也就是所谓的广眉。广眉并不适合少女,是妇人所用眉样。伏寿虽然也是妇人,毕竟年方十六,广眉并不好看。
  “你一路走来,没见过女营骑士们的眉样?”刘协说着,卷起袖子,从侍女手中接过眉笔,又示意伏寿坐好,先小心的拭净描好的广眉,然后为她画上细长的蛾眉。
  他的动作很熟悉,一挥而就。
  伏寿对着铜镜,一边打量着自己的眉毛,一边笑道:“妾何德何能,竟得陛下画眉?”
  “张敞做得,朕有何做不得。”刘协放下眉笔。“你若喜欢,以后天天为你画眉。”
  “不敢。”伏寿躬身说道:“陛下心系天下,当为国事为重,岂能以闺房画眉为务。陛下对妾的宠爱,妾铭记在心,不敢放肆。”
  刘协就坡下驴。“少傅家教好,朕甚是喜欢,当下诏嘉奖。”
  “谢陛下。请陛下自忙,待妾梳洗完毕,便去侍候。”
  刘协点头,起身离开了皇后的帐篷,回到自己的御帐。皇后初至,今天会有很多人来拜见,他总在那里待着也不合适。至于荀文倩和伏寿之间会不会有明争暗斗,他并不在意。
  只要他自己拿定主意,那点小风波影响不了大局。以荀文倩和伏寿的身份,也不至于撕逼到不顾体面的地步。
  刘协坐定,命人叫来了护送伏寿来的伏雅和荀恽,问了路上的情况,随即将两个都拜为侍中,协助处理公文。
  如今事务渐多,尤其是学术性的研究占用了蔡琰大量的时间,日常性的公文需要有人协助处理,伏雅、荀恽来得正合适。
  “边塞条件简陋,不比中原,以简便为上。你们要尽快习惯骑马,习惯这北疆的气候。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向其他同僚请教,不要自以为是。”
  “唯。”伏雅和荀恽齐声答应。
  曹昂推帐而入,将一份礼单送到刘协面前。“陛下,轲比能求见。”
  刘协低头扫了一眼。“安排他住下,让他等两天。今天皇后刚到,朕要为皇后接风,没空见他。你这两天就陪着他,带他到四处转转。”
  曹昂一声,退了出去。
  荀恽想了想。“臣冒昧,敢问这轲比能是之前在代郡一带的鲜卑大帅吗?”
  刘协打量着荀恽,眼神疑惑。
  “臣听说此人乃是鲜卑豪杰,早就想见见。若陛下允许,臣想和曹侍郎一起,顺便了解些草原上的事务。”
  刘协眼神微闪,点头同意。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刀锋之内无强国
  荀恽出了帐,追上曹昂,传达了天子的口谕。
  曹昂却一点也不意外。
  “轲比能经常来吗?”荀恽问道。
  “倒也没有经常来,毕竟他搬过来还不到一年。”曹昂想了想,又道:“如果不算使者往来的话,这应该是第一次见驾。”
  “来得这么急,是为了求赈济?”荀恽有些担心。
  在路上遇到大雪时,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鲜卑人接受了朝廷招抚,条件之一就是受灾时会得到赈济。以朝廷目前控制的州郡而言,实际上是拿不出多少粮食救济鲜卑人的。
  河东、关中虽说今年收成不错,但户口有限,抽不出多少粮食。尤其是河东,除了要供应天子行在之外,还要负责北疆的军粮供应,其实是很紧张的。
  况且在救济草原上的鲜卑人之前,还有并凉边塞的百姓需要赈济。
  “赈济一方面,更多的是称臣。”曹昂将最近收到的狼骑消息简单地说了一遍。荀恽急于任事,当然要先了解情况。他作为荀恽的伙伴,能帮一点是一点。
  荀恽很是吃惊。吕布率百骑出塞,居然能取得如此战果?这么说来,轲比能亲自赶来,求赈济倒不是主要任务,称臣服软才是关键。
  “真正的精锐都是以一当十的。”曹昂说道,带着几分羡慕。“黄猗运气好,刚到凉州没几个月,就考入了学员营。学员营只学了几个月,又被任为狼骑长史。真是一步不落,青云直上。”
  荀恽打量着曹昂,忍不住笑道:“你觉得这是好机会?”
  “当然。难道你不觉得?”
  荀恽笑而不语。他护送皇后一路北来,已经被凉州的苦寒折腾得够呛。推而言之,狼骑出塞作战就是九死一生。黄猗这么做是迫于无奈,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两人来到轲比能的面前,相互见礼。
  一听荀恽的名字,轲比能脸色微变,随即问道:“你和荀公达将军是什么关系?”
  荀恽笑道:“他是我的从兄。”
  “原来如此。”轲比能上下打量了荀恽一眼,连连点头。“久闻颍川荀氏多才俊,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如今荀兄侍卫天子,前程不可限量啊。”
  他命人取出一件短刀,双手送到荀恽的面前。“这是我收藏的西域大国兵器,做工还算精巧,望荀兄不要嫌弃。”
  荀恽有些意外,看看曹昂。曹昂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示意荀恽收下。身为天子近侍,他们经常会收到类似的小礼物。只不过荀恽有荀攸这样的从兄撑腰,所以收到的礼物也格外贵重。
  这柄短刀镶金嵌玉,做工精湛,一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