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
长宁伯周彧虽然愤怒,但却是拿这两兄弟没有任何的办法,外戚终究是外戚,看的就是谁更当今皇帝更近。
张氏兄弟有张皇后罩着,自然是目中无人、横行霸道,谁叫弘治皇帝只有张皇后这一个老婆,也只有朱厚照这个一个儿子呢,他们两兄弟仗着国舅的份真心是无所顾忌,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自己和这两兄弟死磕根本就捞不着什么好处,顶了天也不过是让弘治皇帝训斥他们兄弟两个一番,这对于张氏兄弟而言根本就跟过家家一样,不痛不痒。
见长宁伯周彧不理会自己,张延龄也是微微得意的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对方好歹也是周太后的家人,这弘治皇帝对周太后还是非常孝顺的,事要是捅到了弘治皇帝这里,两兄弟少不了要被招进宫挨一顿训斥。
几人并没有等待太久,赵二虎就代表着刘晋出来迎接他们,将他们引到了客厅这里。
“张懋、朱辅、徐光祚~”
张氏兄弟来到客厅,一下子就看到了张懋几人,顿时忍不住摸摸自己的鼻子,他们两兄弟和周彧虽然是勋贵,但是这爵位可不是马上得来的,和张懋、朱辅他们这些勋贵是不一样的。
“长宁伯。”
“张氏兄弟”
彼此也都算是老熟人了,见面了自然少不了互相打招呼,一番寒暄,刘晋这边也是算是和他们互相认识了。
刘晋仔细的观测着,发现张懋、朱辅、徐光祚三人更喜欢和长宁伯周彧打交道,彼此关系似乎还不错,至于张氏兄弟,则是有种人人嫌弃的感觉,坐在一起都觉得有些别捏。
这让刘晋脑海中回忆起历史上关于这两个兄弟的记载,顿时又觉得没有什么意外的,这两兄弟是真心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几乎将人得罪个遍,仅仅只是一点田产而已,连太皇太后的家人也都去得罪,足见这两兄弟实在是没脑子。
“寿宁候、建昌伯光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
刘晋笑着表示欢迎,当然这肯定不是真心话了,对于这样的傻二愣子,刘晋觉得自己还是离的远远的比较好一些。
得罪不起又惹不起啊,只能躲了。
“刘公子,这次我们兄弟过来找你,是想找你买船,这渔船和可以出海去朝鲜的渔船都要。”
张鹤龄没有开口,说话的是弟弟张延龄,也没有什么废话,非常的直接,这是一贯的做事风格了。
“可以啊,这出海捕鱼的渔船一艘两万两,可以远洋的船一艘十万两。”
刘晋笑了笑,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样,都是来买船的,现在消息传开了,闻到血腥味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要发财,都纷至沓来。
张氏兄弟要买船,自然是没有不卖的道理,这张氏兄弟、长宁伯他们代表的可是外戚集团了,他们如果在海洋之中获利,未来这推开海的力量又会强大一分。
“两万两?”
“十万两?”
“你怎么不去抢钱?”
刘晋的话一落下,张氏兄弟两个就忍不住跳了起来,太欺负人了,自己两兄弟天天省吃俭用,连粥都不舍得喝的那种,这刘晋倒好,一艘船而已,开口就是两万两一艘,十万两一艘的,真心不怕银子当银子看,这简直就是抢钱嘛。
“额,这个我的船贵是贵了些,但是绝对物超所值,这渔船出海一次一天就可以捕鱼超过十万斤,这鱼纵然是卖一文钱一斤,一年下来赚几十万两银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这可以远洋的船,相比两位也是知道了,这仅仅去朝鲜一趟,半个月的时间而已,也是带了三百万两白银回来了。”
刘晋也是被这两兄弟的表现吓了一条,都是勋贵好不好,能不能淡定一定,这样咋咋呼呼的,要吓死人的。
“可是你这船也太贵了吧,能不能便宜一些?”
张鹤龄忍不住直摇头说道。
“真没有办法便宜,因为我们的船确实是值这个价钱,你要是觉得贵的话,可以自己去造船嘛,自己造船就知道这船要不要那么多钱了。”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
“对啊~”
“哥,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造船?”
“不就是造船嘛,也就是一些木头拼凑在一起的事,有着买船的银子,我们都可以弄个造船厂出来,自己造船,以后我们也卖几万两银子一艘。”
听到刘晋的话,张延龄也是猛的一拍桌子,丝毫没有一个伯爵该有的风度,完全就跟一个愣头青差不多。
“是啊,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造船?”
张鹤龄一听,也是微微一愣,接着也是对着自己问道。
第216章 船不够卖了
张氏兄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刘晋一句话,他们两兄弟竟然不准备买船了,而是准备自己去造船了。
看着张氏兄弟两人急匆匆的离去,刘晋也是微微有些无语,自己也只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没想到这两兄弟竟然当真了,真的准备自己去造船了。
“也好,有更多的人造船也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他们两个兄弟能够造出什么船来。”
刘晋摸摸自己的鼻子,想了想也是露出笑容。
想要全面开海,推动大明向海外发展,进行全球殖民,光有人出海追寻财富是不够的,同样还需要更多的人来造船,造出更多、更先进的船才能够真正推动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向海洋发展。
这张氏兄弟被自己一句话弄的去造船,或许真的会有一番作为也是难说。
至少来说他们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会是一致的,将来他们造出来的船肯定是要卖出去的,谁要是再说海,那肯定是他们的公敌,有这两兄弟冲锋陷阵吸引火力的话也是很不错的。
“刘公子,我也是来买船。”
这边送走了张氏兄弟,长宁伯周彧也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这个价格你也是知道的。”
刘晋笑了笑爽快的回道。
“价格就按刘公子你说的来,我这边想要买两艘渔船,一艘远洋船,不知道可以吗?”
长宁伯周彧没有什么架子,很好说话,价钱都没还一下。
“两艘渔船没有问题,但是这远洋船我的建议是最好一次买两艘,因为远洋毕竟风险很大,一艘船太少了,最好还是有两艘船一起出海比较好,彼此之间互相也能够有个照应。”
刘晋一听了想了想说道。
“两艘远洋船?”
“这一艘远洋船要十万两银子,这两艘就要二十万两银子,我一下子很难拿出那么多银子来。”
长宁伯周彧一听,也是有些犯难了,他资本不算太雄厚,手中的银子并不算太多,这一下子买两艘船的话,压力太大了。
要知道张懋、朱辅、徐光祚他们三个人也仅仅只是买了两艘船而已,十万两一艘的价格确实是太贵了,纵然是他们这些顶级豪门贵胄也是觉得吃不消。
“老周,你先买一艘吧,我们三个刚好也一起买了两艘船,到时候我们三艘船一起去朝鲜这边,互相也有个照应,等赚到银子之后,再添加新船也不急嘛。”
这时张懋和朱辅、徐光祚互相对视一笑,笑了笑对周彧说道,很显然他们看周彧是顺眼多了,也愿意带周彧一起玩。
“这……我就先谢谢你们了。”
周彧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连忙向张懋三人表示感谢。
“说谢就见外了,真要谢的话,还是谢谢刘晋吧。”
“嗯,刘晋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良配,老周你可以帮忙介绍、介绍。”
张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接着眼珠子一转,立刻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刘晋的上。
“……”
刘晋再次一阵无语,这张懋敢是想要将单的事传遍整个大明啊,有必要见个人就说,自己以后还要不要见人了,估计这是要成为大明版的国民女婿了。
“好,好,刘晋刘公子这样的青年俊杰,想必肯定是人人都喜欢,我一定帮刘公子物色一个绝佳良配。”
周彧一听,顿时就笑着连连点头答应下来,接着仔细的看了看刘晋,刘晋这卖相还很不错,有一副好皮囊。
“……那我先谢谢周公了。”
刘晋只能苦笑着表示感谢,同时看向张懋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张懋微微得意的笑容。
看来自己的大名很快就会再次传遍京城,估计等自己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整个京城的人都会知道自己是一只单汪的事了。
“口头上说谢没有什么诚意,赶紧去准备一顿海鲜大餐,就按上次的那种来,这海鲜越吃越好吃,现在每天不吃点海鲜整个人都少了点什么一样。”
张懋看着刘晋的样子,还准备再敲诈刘晋一顿。
接着转头对着朱辅、周彧、徐光祚他们说道:“这海鲜啊,你们一定要尝一尝,特别是这臭小子做的海鲜,绝对人间一绝,必须要尝一尝。”
“是嘛,那我还真要尝一尝了。”
朱辅一听,笑了笑说道。
“没想到刘公子竟然还有一手好厨艺,今天是有口福了。”
徐光祚也是对着刘晋笑着说道。
“哈哈,老张你推荐的那绝对不会差了,肯定要尝一尝了。”
周彧也是捏着自己的胡须说道。
“……”
刘晋一顿无语,只能够苦笑着说道:“几位肯赏脸,我自然是欢迎,保管让你们满意而归。”
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前来找刘晋的人非常多。
上至张懋、朱辅这样的国公,周彧、张氏兄弟这样的外戚,这些大明的顶级豪门贵胄,下至天津附近这一带的有钱的大商人、大地主、士绅,几乎每天都有不认识的人来拜访刘晋。
同时天津造船厂这里,也同样有很多人过来参观,向造船厂这里下达订单。
特别是天津这边的本地人,来的最多,因为现在整个天津都知道了天津港口这里发生的一切,一艘渔船出海捕鱼,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带回来超过十万斤的海鱼,整个天津都散发着海鱼的腥味。
同时也是让天津这边的人看到海洋之中所蕴含的巨大财富,仅仅出海捕鱼都能够发家致富,更何况还可以出海经商,仅仅去朝鲜都能够大赚特赚。
以前因为海,所以大家纵然是眼红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不敢私自出海,现在却是不一样了。
随着解开渔,天津作为试点的消息传播开来,大家顿时就兴奋若狂,也都纷纷在第一时间内往天津这边赶过来。
不仅仅是天津这边的人,消息灵通的商人,特别是北方的商人,士绅等等更是非常的兴奋,这出海以前都是南方人的专属,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解开了渔,天津作为了试点地区,北方人自然收益最大,可以在天津这边名正言顺的出海经商了。
仅仅几天的时间,从各地赶到天津的人再亲眼目睹了渔船归海时的盛况,目睹了堆积如山的海鱼之后,都纷纷向造船厂这边下订单。
两万两一艘的渔船,根本就不够卖,订单一下子就排到了明年去了,犹如白菜一般,有些有实力的人一张嘴就是要买好几艘,足见整个大明的财富其实都是隐藏在民间,被埋在了地下。
第217章 顶不住了
刘晋的院子之中,刘晋正在听童源汇报京城这边的情况。
“恩师,京城这边的粮价已经好像快要稳不住了,已经有粮商在悄悄的降价销售了,看来已经快要顶不住了。”
童源满脸笑容的和刘晋说道,他每天都在关注这京城这边的粮价,也是一直以来都在对外放出风声要大规模采购粮食。
“前面的时候,我即便是愿意出高价采购粮食,这些粮商都不愿意卖给我,现在他们当中已经有人悄悄的联系我,愿意以一百文一斤的价格大规模的卖粮给我,看来是真的都急了。”
“他们当然急了,这些粮食他们的成本至少也是要十几文一斤,特别是这后面吃进的来自南方的粮食,价格高,数量庞大,让他们的整体成本直线上升。”
“算算时间,朝廷这边从南方调运过来的粮食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京城了,到时候这些粮食一进京,他们的末日就到了。”
“所以趁着现在,他们肯定是要想办法将这些粮食个卖出去的,而且他们内部之间肯定不是一个铁板,这些商人,谁都不是傻子,肯定会一个个争相出售手中的粮食,谁都不会傻乎乎真的等到最后将这些高价粮食砸在自己的手中。”
刘晋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总算是要见胜负了,他们想要以粮食为武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又是输在粮食上面。
而且刘晋已经看到了他们悲惨的结局,输的倾家荡产都还不算什么,真正输掉的可能是自己的性命,甚至于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弘治皇帝直到现在依然还没有下旨去严厉的查处这些商人,很显然他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这些商人对于弘治皇帝而言仅仅只是小鱼小虾,根本就微不足道,真正的对手是朝廷之上那些想要限制皇权,掌控皇权的人。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忍有人触动皇权,除非是这个皇帝本身就是傀儡,很显然弘治皇帝并不是,真正的好戏好在后头。
“恩师,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童源同样满脸笑容,喜欢数学的他从刘晋这里学到了四书五经上面所没有的知识和内容,现在懵懂之间似乎也明白了经济的力量,明白了市场的力量。
“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刘晋看了看童源反问道。
“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加大对京城海鱼的供应。”
“这些天来我们下水了好几艘渔船,再加上出海回来的渔船,我们每天捕捞到的海鱼已经超过了三百万斤,这海鱼吃不完都已经晒成了鱼干。”
“只要我们这边每天再对京城这边增加一百万斤的海鱼供应,他们肯定会立刻垮掉。”
童源想了想回道。
“在经济和数学方面你真的是非常有天赋,从明天开始增加京城的海鱼供应,不过却是不要一下子增长太多,一天增加二十万斤海鱼的供应,彻底压垮京城这边的粮商来。”
刘晋听完,看了看童源,忍不住赞叹道,这几乎和自己所想的一模一样。
在这个时候,刘晋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增长海鱼的供应量,慢慢的压垮京城的粮商。
“是!”
童源一听,连忙点头。
……
京城,一处秘密的庄园之中。
胡万安早已经没有以前的潇洒自若,也没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儒雅,自从几天前朝堂之上的事情传开,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原本在他的设想当中,朝中的诸公肯定是会联合起来发难,剑指海鱼,禁止海鱼入京,严禁下海捕鱼。
毕竟这海禁是大明的国本,这南方士林在朝廷之上的影响力也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内阁大臣还是六部尚书、侍郎等等,出身南方士林的大佬都很多、很多。
在这方面,南方这些士林的利益几乎都是一致的,反对增收商税,严厉执行海禁,这是符合南方士林的利益措施。
他相信,只要朝廷之上朝中诸公一起发力,还是能够轻松的禁止海鱼进京,同时执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如果不能下海捕鱼,天津这边所有的一切都会乱起来。
数量庞大的灾民如果没有海鱼就要饿肚子,到时候再混杂一些人在其中煽风点火,很容易就可以让天津这边变成一个巨大的火药桶,直接将那个跳的最欢的刘晋给炸的粉身碎骨。
没有了海鱼,京城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