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679章

大明镇海王-第679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是到了大明这里,他们又都是倭人,在大明人的眼中,可不会分你是倭王派的还是幕府将军派的。
  “大明帝国如此的强大,都已经能够制造出火车这样划时代的东西出来,并且还准备进行轰轰烈烈的大建设。”
  “可是我们倭国呢,我们依然还沉浸在内部的斗争之中,不断的消耗我们的国力。”
  “大明即将要募集资金的京河铁路,长一万公里,需要五亿两白银的庞大资金,我们倭国能够拿得出来吗?”
  “很显然,我们是拿不出来的。”
  “为什么大明帝国可以变的越来越强大,他们的国土越来越大,国民越来越富裕,可是我们倭国呢,这些年来,大家都能够看得到,因为我们倭国的内斗,我们不仅仅没有跟上宗主国的发展,我们甚至于连朝鲜国都比不上。”
  “诸君,我们倭国不能在内斗下去了,我们必须要全面学习大明,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王朝,由倭王来带领我们,全面向大明帝国学习,跟上大明帝国的步伐。”
  “否则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落后于大明帝国,甚至于在未来我们连朝鲜人都不如。”
  柳奇说这话的时候都显得忧心忡忡。
  他清楚的看到了倭国现在所面临的情况,那就是没有统一,倭王和幕府在不断的争夺,各自背后的大名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彼此内斗不息。
  这极大的消耗了倭国的国力,尽管这些年跟随着大明的发展,倭国也是获得了很多的好处,有很多大名靠着经商也是赚了很多钱。
  然而因为内斗,倭国的发展始终跟不上大明,甚至于连朝鲜都跟不上了。
  “柳奇,为什么一定要以倭王来建立起强有力的王朝,而不能以幕府将军为中心呢?”
  “一直以来,倭王也只是名义上我们倭国的君主,但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我们将军的手中,即便是要统一倭国,那也是要以我们将军为中心才可以。”
  牧力一听,立即反问道。
  这倭王一方的人总是喜欢用嘴遁,想要靠着一张嘴就来说动自己,有些东西可并只是靠嘴就能够解决的。
  “难道你们还看不到大明帝国的强大吗?”
  柳奇一听,顿时就忍不住问道。
  “我们当然看到了大明帝国强大,所以我们才觉得更应该向大明帝国学习。”
  牧力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来到了大明,他才真正体会到了大明的强大,无论是方方面面都强大无比,大明的钢铁厂,一天生产出来的钢铁比整个倭国一年的产量都要大,随便一个造船厂一个月造出来的船比整个过倭国的船都要多。
  大明帝国的强大毋庸置疑,要不然倭国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明,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了。
  “既然要向大明帝国学习,那为什么不学大明帝国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权来?”
  “幕府它已经腐朽了,不符合时代发展了,我们应该学习大明帝国,建立起以倭王为首的强大帝国!”
  柳奇看着几人,痛心疾首的说道,嘴遁的活力持续输出,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第1198章 敲打西方世界的长鞭
  “呜呜~”
  火车行驶在笔直的铁轨上面,一阵呜呜的汽笛声将来自西班牙的阿瓦罗给惊醒过来。
  他是西班牙驻大明公使,来大明已经整整有两年了。
  在最初来大明的时候,他是带着马可波罗的那本游记来大明的,漂洋过海的路途当中,他早已经将那本书给读的滚瓜烂熟。
  在他的脑海中,那个遥远的东方帝国,它是黄金,是瓷器和丝绸,是富饶而天堂,是强大的代名词。
  然而真正来到大明之外,在这里待了两年,他对大明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里犹如传闻之中的一样,确实是非常的富饶。
  这是一片神奇的国度,这里的人旁边穿着不错,衣食富足,更重要的是有着和他们西班牙人一样的傲骨,眼神之中流露着骄傲与自信,一度让阿瓦罗觉得非常不适应。
  因为在大明人的眼中,他就好像是来自蛮荒之地,未开化的蛮夷人,但阿瓦罗一直以来都已经自己是伟大西班牙帝国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大明的富裕给阿瓦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明人最新出台的五年铁路规划,他们轻轻松松就可以募集到五亿两白银用来修建一条铁路,五亿两白银啊!”
  “这何等庞大的财富,大概或许可以用来铺满整个莱索托吧。”
  阿瓦罗忍不住拿出自己的本子,在上面如此写道。
  大明人是真的非常富有。
  他曾经去过天津港的码头,专门看那些从海外回来的船只,一艘艘船只从世界各地满载着金银珠宝,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打开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只剩下那些迷人的色彩和光芒了。
  “这里遍地都是黄金,这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意思。”
  “在大明帝国的京津地区,这里随便一套房子竟然要上千两白银,如此庞大的财富,足以在西班牙买下一个不错的庄园了。”
  “这里的有钱人,在酒楼里面随随便便吃一顿饭竟然要吃掉几千两银子,比我们的国王都要奢华。”
  “但这一切都不是最让我震惊的。”
  “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大明人的智慧!”
  “他们竟然可以制造出如此庞大且不可思议的火车出来,这种依靠蒸汽来提供动力的机器,它一次性可以运输两千人或者是超过二十万斤的货物,并且以每个时辰八十里的速度前进。”
  “上帝啊!”
  “我发誓,这样的机器绝对是神才能够制造出来的。”
  阿瓦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面不断写道。
  “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消息如果传到欧洲,肯定没有人会相信我的话。”
  “没有人可以想象在此时此刻的心情,能够想象我竟然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面写下了这样的话。”
  “火车非常的平稳,即便是一杯水都不会翻出来,坐着它前往一百多里之外的天津,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
  “上帝啊,如果不是亲自坐过一趟,我恐怕也是无法相信这一点的。”
  “但这就是事实,正如眼前所看到的大明村庄,一个个都非常整齐、干净、漂亮,点缀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之上。”
  “能够清楚的看到,生活在这里的大明人,他们非常的富足,无忧无虑,衣着干净,面色红润。”
  “相比之下,我依然还清楚的记得我去过的我们西班牙的乡村,脏、乱、差,贫穷、落后,还有愚昧无知。”
  “在大明帝国这边,到处都有学校,根据他们的报纸所说,他们要在未来争取让每一个大明的孩子都上学,都读书识字。”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们竟然富裕到要让每一个人都读书,都去识字,而我们西班牙人的孩子却是在地里面干活,在放牧牛羊。”
  “事实上,大明人的识字率非常高,在京津地区这里,报纸的销量非常好,几乎人人都爱看报纸。”
  阿瓦罗放下手中的笔,再看看车厢内的大明人,又继续写道。
  “当我们西方世界出门基本靠走的时候,大明人已经发明了火车,并且火车一出现,他们的政府就非常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起来,很快就提出了五年铁路规划。”
  “我们要用五年的时间,在大明广袤的国土上面修建出几条主要的铁路干线,以此来快速的连接这个庞大帝国的每一处疆域。”
  “他们极其的富裕,轻轻松松就能够募集到数亿两白银用来修建铁路。”
  “其中明年将要开工的一条铁路叫京河铁路,是从大明帝国的京城一直往西修往河中地区的的铁路,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他们原本是计划修建到黑海东边的高加索地区。”
  “但是因为里海南岸这边的土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容易受到波斯帝国的影响,故而才暂时修到河中地区。”
  “不过我想大明帝国肯定不会停止它扩张的步伐,接下来不是往北进攻哈萨克汗国就是往南攻打波斯帝国,它是不会允许一个小小的里海阻挡自己的前进的步伐。”
  “要知道现在整个广袤的太平洋都成了大明帝国内海。”
  阿瓦罗翻出了一张世界地图,这是大明帝国这边随便都可以购买到的地图,看着大明帝国巨大的版图,阿瓦罗陷入了沉思。
  它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连太平洋都是成为大明帝国的内海,这简直不可思议。
  接着拿出笔在地图上面划出一条线,京河铁路的线路,然后他眼睛很快就微微瞪大起来,拿起笔在自己的本子上写道。
  “上帝啊!”
  “这京河铁路一旦修通的话,我敢断言,它一定会成为敲打西方时间的长鞭,就如同当年的蒙古人一样,依托这条铁路,大明帝国将会狠狠的敲打四方世界!”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
  “那是因为你们无法想象铁路的强大运输能力。”
  “从大明的京城到河中地区,足足有上万里之遥,如果是以前,即便是骑马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修通了铁路,乘坐火车从北京到河中地区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
  “并且一趟火车一次可以运输两千人!”
  “河中地区距离欧洲依然还有很远的路程,但是这是大明帝国继续往西扩张的桥头堡,根据大明帝国报纸上面最新公布的情况来看。”
  “大明帝国在河中地区大量的开垦出良田,单单是今年丰收的粮食足以满足上千万人吃上几年的时间。”
  “河中地区放牧的马匹超过百万匹,足以让大明帝国士兵人手一匹战马,放牧的牛羊超过千万头。”
  “有了这样的基础,如果大明帝国想要继续往西扩张的话,以大明帝国强大的国力,可以轻轻松松调动几十万大军往西扫荡过去。”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哈萨克汗国,还是克里米亚鞑靼人,又或者是斯拉夫人,没有人可以阻挡大明帝国的前进的脚步。”
  “他们的铁路还可以一直往西修过去,铁路所到之处,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大明人的!”
  想到这里,阿瓦罗放下了手中的笔。
  这几年在大明,他并不是闲着没事做的。
  他努力的学习大明的语言、文字、历史,他可以肯定的说,大明帝国还会持续的对外扩张,尽管这几年,大明帝国一直都没有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和战争。
  但是这头庞大的巨龙,它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西域、河中地区的苦心经营,那都是为了大牢基础,为后面的扩张做准备的。
  “这比蒙古人更加可怕的帝国!”
  “当年的蒙古人虽然可怕,但是人口毕竟非常的稀少,更加重要的是蒙古人缺乏文化底蕴,是野蛮人,只会烧杀抢掠,根本不懂经营和管理。”
  “但大明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人口众多,上亿的庞大人口,全世界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
  “他们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文明是如此的璀璨而耀眼,他们可以将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他们一旦继续往西扩张,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没有人能够阻挡住他们的脚步。”
  “以前的时候,限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即便是统治西域、河中地区,大明帝国都不得不花费大力气去大规模的移民。”
  “但是只要这条铁路修通了,所有的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天堑变通途,再远的地区,只要有铁路,大明帝国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我们伟大的西班牙终将成为欧洲的领导者,但是我觉得我们需要向大明帝国学习的地方非常多。”
  “不仅仅是学习大明帝国的制度,同时还应该要学习大明帝国先进的技术,他们的皇帝对工匠都极其的重视,有杰出贡献的工匠甚至于还可以获得贵族爵位。”
  “或许我们也应该要修建铁路,大规模的修建铁路,这样才可以将帝国的每一处地方给牢牢的连接在一起,变的更加强大!”


第1199章 大明故事
  京城,刘晋的府上,刘晋正在自己的书房当中非常悠闲的翘着二郎腿,看着报纸,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
  “没想到竟然有人开始和后世的杂志一样,专门出这种类的报刊了。”
  “这连载的、故事,一旦看上了,这一期、一期的跟下去,这销量肯定也是相当不错的。”
  刘晋放下手中的报纸,心里面痒痒的,很想看到接下来的内容,然而报纸上面刊登的内容已经看完,看到最高处就戛然而止,真是比后世某点的网络作者都还厉害。
  这伴随着报纸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报纸也是运营而生,大明早报、大明商报、大明儒报等等,各种各样的报纸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
  这其中最近就涌现出了一种专门连载各种各样、故事的报纸,上面连载的内容都是各种各样的、故事之类的。
  用笔也都是白话文,简单通俗、易懂,所见的故事、虽然在刘晋这个穿越者看来是挺一般的,远比不上后世某点属于百万计的庞大所具有的想象力。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依然是相当不错了。
  特别是对于缺乏娱乐项目的大明人来说,这种连载、故事的报纸一出,迅速的开始风靡起来。
  据说仅仅只是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大明故事》的销售量就已经超过二十万份了,这是很恐怖的数据。
  每次发行销售二十万份,这已经比大多数的报纸销量都要更大了,也就是大明早报、大明商报等少数报纸的销量要比这更高。
  “这一个礼拜发行一期,还真是够慢的~”
  “还是后世好,后世的网文,天天都有更新,每天看不过瘾还可以骂骂作者,这个大明故事,一个礼拜发行一次,真是操蛋了。”
  刘晋有些无奈的叹口气,看到精彩的地方就断掉了,真是不爽,关键是还要等一个礼拜。
  这让习惯了后世网文更新的刘晋忍不住就想要将这个报纸给直接收购了算了,这更新速度,放在后世,早就已经被唾沫给淹死了。
  “历史上的四大名著好像有三本都是明朝时候写出来的吧,这样说来,这明朝的时候,这、故事类的也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有人专门弄出这个报纸来,倒也不奇怪,刚好是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脑海中回想起后世的几大名著来,明清的时候,这种东西似乎开始流行起来,也是出现了几大名著,此外还有一些备受争议的书籍,名气都很大,比如兰陵笑笑生的作品。
  总的来说,明朝的时候,和前面的唐宋都不太一样了。
  诗词歌赋已经没有大家出现,既无法像唐朝、宋朝一样涌现出杰出的诗人和词人,也没有什么经典的传世名作出现。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按理来说,这一脉相承下来,应该会有大量的优秀诗人、词人涌现出来,也应该会有大量的优秀诗词出现。
  可是却很少、很少,即便是有,也远不如唐宋时期的诗人和诗词。
  后世的学者也是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太牛叉了,以至于后人很难在诗词领域超越他们,故而即便是有优秀的诗人、词人,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但和唐宋时期的相比,依然显得黯淡无光。
  既然诗词不行,这故事、之类的东西反倒是有了发展的机会,一些不得志的书生转而收集民间的故事,然后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