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这以后岂不是不能叫他们工匠了?”
“那可不,没看到报纸上面说了嘛,这高级学校的老师都叫教授,他们这些搞研究,那叫科学家,叫工程师,可不能叫人家工匠了,这工匠做的再好,能够做出火车来?”
“也是,看来这新式学校里面教的东西还真有用,也有前途啊。”
“可不,刘公子能够骗我们不成?”
第1195章 五年铁路规划
天津证券交易所。
还没有到正式营业的时间,可是交易所外面的广场这里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股民,他们一边兴奋的讨论着股票的涨跌,有什么股票可以买卖,一边耐心等待着交易所开门。
“李氏纺织厂的股票昨天跌的太惨了,一下子就跌了好几块呢,它都已经连跌了差不多一个月了,从原来的二十多块,跌到了现在仅仅只有五块多了。”
“还好当时没有买这个李氏纺织厂,要不然哭都没有地方哭。”
“可不是嘛,我朋友在最高价的位置上买了一千两李氏纺织厂的股票,现在连哭都不知道怎么哭了。”
“这李氏纺织厂主要是因为原先的老东家突然病故,这新上来的是他儿子,听说是一个花天酒地的公子哥,他哪里懂什么纺织,懂经营,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纷纷抛售李氏纺织厂的股票。”
“但真正来说,这李氏纺织厂各个方面经营的都还非常不错,今年的销售和利润都比去年增长了很多。”
“这经营商行、工厂什么的,主要还是看人,现在好,不代表以后好,反正我是不会碰这个李氏纺织厂。”
“现在最火的股票还是埃及运河股票,都已经涨到天上去了,刚刚发行的时候才一块钱一股,现在竟然已经涨到了一百多块钱一股了,涨了一百多倍。”
“当初买到埃及运河股票的人是真的赚大了。”
“可不是嘛,一下子翻了一百多倍,真是疯狂。”
“没办法啊,看好埃及运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埃及运河一旦修好的话,以后都是坐着收钱了,一年、一年的收钱、分红,这价值摆在哪里,买点这个埃及运河的股票,相当于是以后有一个定期的存款了。”
“不过现在这个价格也是太高了,已经划不来了,如果是十几块钱一股的话,我砸下全部身价也要买一些。”
“现在买也来得及,它还会涨的,等它涨到了两百块、三百块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兄台难道是买了这埃及运河的股票?”
“嘿嘿,手里面有几百股~”
“哎呦,兄台这是真的发财了,竟然有几百股,这岂不是价值几万两银子。”
“区区几万两银子而已,不算什么,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不过是他们吃顿饭的钱。”
“那倒也是,兄台眼光如此厉害,不知道你现在比较看好那只股票?”
“现在嘛,那当然是铁路股票了。”
“铁路股票?你是说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
“对,就是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它已经正式通车了,昨天我亲自去坐了一趟之后,我断定,它肯定还会迎来一波上涨,翻翻不成问题。”
“这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都已经涨到七十多块一股了,它还可以翻翻?”
“嘿嘿,信不信随你,反正是今天是准备再买进一些。”
“……”
“铛~铛~”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之中,交易所的大门终于大开,众多早就已经等不及的股民一下子涌进大厅,很快就将整个大厅给挤满。
“我要买京津铁路股票,买五百股,每股出价七十五块!”
“我也要买京津铁路商行股票,买1000股,每股出价七十六块!”
“我买京津铁路商行股票,买100股,每股出价七十六块!”
随着股市开始,大量的股民纷纷拥挤到购买股票的窗口这里,一个个都喊起来。
京津铁路商行股票的公示墙这里,求购一方的公示墙这里很快就张贴满了一张张求购京津铁路商行股票的小贴条,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片公示墙都被贴满。
求购京津铁路股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火车一通车,乘坐火车的人很多。
每一个乘坐火车的人都被这种划时代的交通所深深的震撼。
一次拉两千人或者是二十万斤货物,速度还很快,仅仅不到两个时辰就从京师到了天津,这样强大的运输能力,如此可怕的速度。
对于这个出门基本靠走的时代来说绝对是划时代的东西。
这就好比是后世当手机出来之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靠书信,而手机一出来,立即就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现在火车也是这种情况,强大的运输力、快捷的速度,再加上乘坐火车的舒适度,绝对碾压现在的所有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
它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这自然而然的,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哈哈,又涨了~”
“涨,涨~”
看到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不断上涨,手中有股票的人自然是高兴的大喊起来,看着股价一点点的往上涨,整个人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激动。
“怎么又涨了?”
“这也涨的太离谱了吧?”
“一转眼的功夫都奔着八十块去了,关键是现在竟然还没有人卖。”
那些原本想要购买京津铁路商行股票的人则是着急了,一个个都红着眼睛。
眼睁睁的看着这个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在哪里不断的上涨,自己手中却连一股都没有,再想一想火车的强大,整个人恨不得再回到从前,一定要砸下自己的全部身价去尽可能购买更多的股票。
“卖报~卖报~”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
“朝廷成立铁道衙门,专门负责管理和运营铁路修建、运营、维护~”
“朝廷出台五年铁路规划,将从今年开始,每年开工建设两条主干线,五年的时间内,争取建成贯通南北、东西的铁路干线。”
就在这时,有报童背着一大叠的报纸来到了证券交易所这里大声的吆喝起来。
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响起,顿时整个交易所的人都赶紧聚集过来,转眼间就将报童手中的报纸给卖的精光。
看报纸熟知天下事,时刻掌握大明乃至全世界的变动,这对于他们这些炒股的股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太好了~朝廷又要修新的铁路了!”
“这京津铁路商行的股票错过了,这京河铁路和京杭铁路的股票可千万不能错过了!”
众多的股票拿着报纸,快速的浏览起来,很快就有人兴奋地喊道。
朝廷这边出台了新的消息。
第一是成立铁道衙门,隶属于工部之下,专门来负责规划筹建大明的铁路,同时管理、运营、维护大明的铁路。
这件事情自然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铁路如此重要的东西,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的,而且没有朝廷出面去管理的话,必然会非常的混乱。
有朝廷出面,这铁路就可以和以前的官道、驿站、驿道一样进行管理和维护,大家反而更放心。
不然的话,这铁路上面的铁轨可是铁,枕木是上好的木头,要是遇到一些刁民什么的,说不定就有人回去偷铁轨、枕木什么的。
有了朝廷的介入就不一样了,一道令下,谁还敢去偷铁轨、枕木?除非是不想活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朝廷这边出台了五年铁路规划。
五年铁路规划当中,详细的讲述了朝廷将会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开工建设多条铁路干线,而方式正是采用刘晋所提出来的统一标准、朝廷运营、公私结合的模式。
所有的铁路干线,朝廷出一部分资金,剩下的资金则是通过交易所公开向全社会进行募集,铁路修通之后,朝廷来负责运营、管理和维护,利益则是按照股份来进行分配,并且遵守交易所上市规则,接受股东监督。
看到这里,大家顿时就更放心了。
说实话,对比私人,大家自然是更相信朝廷,更相信国家和天子,私人筹建铁路的话,大家还要担心这些大股东会不会吞掉大家的钱。
现在朝廷这边来运营、管理的话,大家就更放心了。
“将在十一月十五,公开向全社会募集修建京河铁路的资金,京河铁路是京城通往河中的铁路,途径山西、草原、宁夏、甘肃、西域、河中,全长预计超过一万里,朝廷出资两千万白银,非公开募集资金两亿八千万两,公开募集两亿两白银。”
“募集两亿两白银!”
消息一出,整个交易所内的人都忍不住惊叹起来。
一下子募集两亿两白银,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般庞大,修一条这样的铁路竟然要花费五亿两白银,平均下来,这一公里的造价高达五万两银子。
但这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非公开募集的资金就已经差不多有3亿两银子了,这大明的有钱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将近三亿两白银,轻轻松松就能够募集到,实在是太可怕了,以前的时候总觉得银值钱,很难弄到。
可是现在,这动不动竟然都上亿两银子弄出来了,足见大明的富裕了。
“京河铁路的股票必须要买,这可是东西大动脉啊,关系到我大明对西域、河中、草原地区的控制,有了这铁铁路,以后去西域、河中地区就方便多了。”
“我觉得还是京杭铁路更有价值,联通天津、北直隶、山东、南直隶、江南、浙江,都是我大明最富裕的地区,未来的盈利能力肯定更好。”
“都可以,反正只要是铁路股票都可以买~”
第1196章 朝鲜和倭国
京津铁路上面,金石基正看着窗外的景色,整个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是朝鲜燕山君派遣来大明的公使,常驻大明,主要就是维护朝鲜和大明之间的关系,当然日常就是收集大明天子的喜好,然后传消息给朝鲜国这边,让朝鲜国进贡的时候添加上去。
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对于这个身份,朝鲜上下的思想觉悟都是很高的,上至燕山君,下至普通的老百姓对此都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甚至于还以此为荣。
整个世界很大,能够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却是没有几个。
而且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对于朝鲜国来说,也是有诸多的好处的,至少来说,这朝鲜人到大明各地经商、游玩、务工等等都是非常自由的。
单单是京津地区就有大量从朝鲜、倭国过来的劳工,每年都可以从大明这里赚到大量的银子寄回国内。
如果愿意移民到大明的海外去,还可以享受和大明公民同等的待遇,可以说,大明天子对他们是恩待遇加,这藩属国的身份可是有实打实的好处。
作为常驻大明的公使,金石基需要时刻关心大明这边的动静,火车如此巨大的动静,他早就已经很关注了。
等到这火车一通车,他也是立即就过来体验一番这个火车。
“宗主国大明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这几年在大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让臣觉得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
“火车这个东西,它实在是太神奇了,依靠蒸汽机车的拖动,一次性可以运输两千人或者是二十多万斤的货物。”
“并且还能够保持每个时辰八十里的速度,如此可怕的运载能力,如此可怕的速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大明帝国国土庞大,南北东西都非常的浩瀚,帝国对于偏远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固,但是有了这个火车之后,大明帝国将会牢牢的掌控每一寸土地。”
“此时此刻,在我的身边,几乎所有的大明人都在讨论修建铁路的事情,而大明帝国这边也是出台了五年铁路规划,准备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在大明的大江南北修建五条主要的干线。”
“而今年,他们将要募集资金修建京城通往河中地区以及京城通往浙江杭州的铁路,每一条铁路所需要的资金都超过五亿两白银。”
“大明帝国实在是太富裕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金石基都忍不住感叹一声。
修一条铁路想要花费五亿两白银,五亿两白银,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对朝鲜国来说这就跟天文数字差不多了。
可是对于大明帝国而言,这并不算什么,大明帝国可以一次性修两条这样的铁路,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每年都要开工建设新的铁路干线。
如此强大的国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所有的一切都应该要向大明帝国学习,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大明帝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同样我们也应该和大明帝国一样,大修铁路。”
“据我所知,大明帝国这边明年就会规划一条从天津到辽东地区的铁路,如果我们朝鲜国能够修一条南北贯通的铁路连接上大明的铁路来。”
“这毕竟极大的带动我朝鲜国的发展,搭上大明帝国前进的火车飞速前进。”
“但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需要的资金需要上千万两白银,恐怕我们朝鲜又很难一次性拿出来。”
“故而臣建议,我们可以效仿大明建立相应的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资金修建铁路,铁路它是划时代的东西。”
……
在金石基隔壁的几个车厢这里,几个倭人坐在一起,留着头发,穿着大明的服饰,一口大明话说的非常流利。
“真是不可思议啊!”
“这火车一次性可以运两千人,还能够以每个时辰八十里的速度前进,这乘坐火车出远门竟然可以如此的轻松惬意。”
“喝喝茶、看看书,和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累了还可以看看外面的风景。”
牧力看着窗外的景色再看看身边的同僚,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他原本是倭国幕府将军麾下的一个大臣,姓木村,但自从倭王被大明天子赐姓改名之后,倭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倭国上下也是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改姓、改名、学习大明文化的热潮。
木村家经过了深思熟虑,详细的查阅了诸多典籍之后,木村家决定改姓为牧,木村力也是改名为牧力。
他身边的几个同僚也是如此,柳生家的人改姓柳,武田家的人改姓武,上杉家的人改姓上官。
不仅仅是改姓,倭国从上至下,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改了姓并且还取了汉名,翻倒在普通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懂的,依然还是用倭名。
“大明的五年铁路规划,你们都看了吧?”
柳奇看了看牧力、武原、上官荣说道,牧力是幕府将军派遣到大明的代表,柳奇背后的柳生家却是效忠于倭王,他是倭王派遣到大明的代表。
倭国本来是处于战国时代,内部各个大名之间征伐不断,但是自从大明的介入之后,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
大名之间的争斗现在也是逐渐的衍变成了倭王和幕府将军之间的争斗,有大量的大名开始向倭王效忠,并且认为倭国就应该学习大明,建立起之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但这很显然是不符合幕府将军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幕府的强烈反对,也是逐渐形成了倭王和幕府之间的斗争。
这种斗争变的越来越厉害,几乎席卷了倭国上下,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接连发生了几次战争,但双方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你有什么话就不妨直说。”
牧力看了看柳奇,淡淡的说道。
双方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是到了大明这里,他们又都是倭人,在大明人的眼中,可不会分你是倭王派的还是幕府将军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