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皇帝直接在乌斯藏这边设置青海和乌斯藏两个新的布政使司,派遣流官前往这两个地方进行管辖。
东西南北都打遍了,大明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最安稳、最强势、最庞大的时期,版图幅员辽阔,地域广袤,人口众多,而且关键是现在大家都怕大明,没有任何的边患问题。
所以刘晋有一种预感,这一次回京之后,恐怕以后是再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尽管刘晋觉得自己带兵打仗的水平真的很差,唯一能够值得夸赞的地方是刘晋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基本上都是任用手下的将领去打仗。
王守仁、杨云、毛仑、韩翼、霍云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王守仁这货是属于妖孽,虽然是文人,但是带兵打仗几乎是无师自通。
杨云本就是军中之人,靠着杀了鞑靼小王子封侯,接着进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得到了升华。
毛仑、韩翼、霍云等人有些原本就是勋贵子弟,有些普通家庭子弟,但都在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系统性的学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优秀的将领。
刘晋自己不行就大胆的任用这些厉害的将领,再多听听老王的意见,倒是成就了自己真战无不胜的名声。
但刘晋自己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能学赵括、李景隆之辈,自己不懂还要呈英雄的话,那就会害了整个国家了。
军营里面待久了,刘晋还有慢慢的喜欢上了。
想到以后不能带兵打仗,也是有些感慨,自己好像才二十多岁,这就要养老了?
但刘晋知道,自己以后恐怕是真不能带兵打仗了。
自己这一次回去,多半是要升官进爵了,原本就已经是辽东侯了,这一次多半要弄个公爵铁饭碗了,这以后要是再带兵打仗,立功了就不好封赏了。
大明朝可是没有异姓王爷,纵然是有,那也是死了之后追封的,自己才二十多岁,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当个国公刘晋都觉得已经太高了,这木秀于林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刘晋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叹一声,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现在并不是大明开国的时候,否则这开国功臣,在大明朝似乎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是啊,以后恐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再出征了。”
王守仁是聪明人,刘晋一说,他就懂了。
其实当弘治皇帝派人到西域这边接管了两人手中的二十万大军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以后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再想一想,刘晋才二十多岁,王守仁也才三十出头,都是青春正茂的年纪,这以后不能带兵打仗,多少也是一种遗憾。
大军在不断的前进,这五千将士都是派出来的代表,代表二十万大军前来京城这边接受弘治皇帝的奖赏。
当然,在西域的时候,刘晋已经犒赏三军了,将士们都获得了自己的奖励,银子、土地、牛羊、马匹、奴隶等等。
不过大部分中上级的将领,他们的肯定都是要到京城这边来接受弘治皇帝的亲自奖赏,同时也是要派遣一些代表来接受弘治皇帝的检阅和犒赏。
这是军中的规矩,也是当初刘晋和张懋他们所制定下来的规矩。
这大明的军队,它是大明天子的军队,所以军中中高级将领的升迁、犒赏都要经过弘治皇帝这边,以此来告诉所有人,这大明军队的效忠对象是谁。
为了贯彻和执行这样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
刘晋和张懋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军队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兵进行洗脑,竖立大明天子的伟岸光辉形象,竖立军人的荣誉感和忠诚心等等。
“报~”
“陛下率领文武百官出京城三十里迎接大军班师回朝!”
这时,有传令兵急匆匆的来到刘晋的身边禀报道。
“这~”
刘晋和王守仁互相看了看,顿时就笑了笑。
果然如此,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弘治皇帝都已经给了这样高的荣誉了,也足够了。
很快,大军离京城越来越近,能够看到在一处水泥马路这里,旌旗招展、华盖遮天,明黄色的大明龙旗迎风飘扬,同时还有众多鲜艳的绯红色衣袍。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弘治皇帝在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刘晋、王守仁的大军班师回朝。
“全体听令!”
刘晋大声的喊道,伴随着刘晋的命令声响起,五千人立即停止前进。
“下马~”
又是一声令下,众人动作整齐的翻身下马。
“解兵!”
又是一声令下,五千人齐刷刷的将背上的弓箭、火枪、马刀、长枪等等留在原地。
“起步走!”
刘晋带头往弘治皇帝这边走去,伴随着他的命令下达,五千人很快就在水泥马路上面形成了整齐的长方形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往前走。
“踏~~踏~”
刘晋、王守仁带着五千人迈着统一整齐的步伐,全体没有任何的声音,只有整齐如一的踏步声。
不远处的弘治皇帝等人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顿时就忍不住微微色变。
这样的大军,难怪能够百战百胜,难怪能够横扫四方。
“不错,不错,就是人数太少了一些。”
“以后我肯定要每年搞搞阅兵,人数一定要多一些才好看。”
最近在学着处理国家大事的朱厚照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热血沸腾起来。
跟着弘治皇帝观看阅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总是看不腻,总是觉得非常激动,整个人都热血沸腾,恨不能率领这样的大军横扫四方去。
旁边的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抽搐一下,这臭小子,自己还没死呢,他就想着以后当家作主的事情了。
真是不当人子。
要不是自己只有怎么一个儿子,他都想要打死他算了。
刘晋带着五千人来到弘治皇帝的身边,非常恭敬、正式的说道:“幸得大明历代先帝庇佑,我大明天子雄韬伟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大明群臣同心,齐心协力,我大明将士英勇无畏、奋勇杀敌。”
“我大明得以收复西域故土,重新汉唐雄风!”
“大明威武!”
伴随着刘晋大声的喊出来,刘晋的身后,五千将士也是跟着齐声的喊了出来。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将士们一遍遍的喊着,周围的群臣很快也是跟着齐声的喊了出来,接着声音不断的传递,道路上面听到这个声音的人也是跟着不断的喊起来。
“大明威武!”
朱厚照也是跟着喊了起来。
弘治皇帝听到这犹如海啸一般的呼喊声,也是站起来高兴的喊道:“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随着弘治皇帝也喊起来,大家喊的更有劲了,声音响彻云霄,声震寰宇。
“诸位将士辛苦了!”
良久,等到渐渐平息,弘治皇帝笑着对萧敬点点头。
萧敬立即就明白了,掏出一封早就已经写好的圣旨大声的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域自古以来乃是我中原故土,然则被异族所占……吐鲁番夜郎自大、自不量力,挑衅我大明……
封刘晋为辽国公,世袭罔替……
萧敬见面讲了一大推,刘晋都没有听的太清楚,不过当念到自己的时候,刘晋还是听的很清楚。
嗯,总算混到了一个铁饭碗,辽国公,还是世袭罔替的那种,这是妥妥的铁饭碗了,和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魏国公的一样。
第867章 大发明家朱厚照
大军凯旋归来,弘治皇帝也是非常大方,大手一挥,单单是世袭罔替的国公铁饭碗就给出了几个。
刘晋被封为辽国公,一直以来南征北讨,英勇无敌的破虏候杨云也是被封为澳国公,嗯在澳洲这边,弘治皇帝非常大方的给他封了大一片的土地。
王守仁这几年来也是没少参与大明对外的各项战事,所以也是捞到了一个铁饭碗,被封为金国公,在南黄金洲这边,弘治皇帝也是分封了一大片的土地给王守仁。
另外杨玉、韩翼、霍云等等一大批表现杰出,又立下战功的将领,弘治皇帝这边都有赏赐,封侯的封侯、伯爵的伯爵,升官进爵。
除此外,这真金白银也是少不了的。
腰包鼓鼓的弘治皇帝,那是非常的大方,刘晋被赏赐了十万金,额,其实是十万两白银,也算是非常的大方了。
要知道在以往的历朝历代,皇帝说赏金千两,其实值得是赏赐一千贯铜钱,并不是真的赏赐千两黄金。
现在虽然不是黄金,但这铜钱变白银也是可以看出来弘治皇帝的现在是何等有钱了。
当然了,这几年南征北讨,在刘晋的主持下,不仅仅军中的各级将领和士兵能分享战争的红利,这弘治皇帝分的最多,他吃的大头。
别的不说单单是去年征战南洋,就逼迫了南洋大大小小的国家签订了诸多的城下之盟,其中肯定就少不了赔款的一项。
小小的一个麻六甲王朝,刘晋都让他们赔偿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暹罗更是逼着签下了赔偿五千万两白银的条款。
可想而知去年的时候,刘晋单单是在南洋这边就给弘治皇帝搞到了多少银子,反正现在弘治皇帝是有钱的很。
不仅仅开始大规模的扩建海军,陆军也是在不断的扩编,大明国土越来越大,需要大军驻守的地方越来越多,现在看来,大明至少需要维持百万大军的规模才能够维持住如此庞大的版图。
这些都是需要银子,以前弘治皇帝是觉得心痛,总有些舍不得,但是现在却是非常大方,在大明各地征召合格的青壮编练新军,在大明广袤的海域线上面扩张海军。
这赏赐有功将士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很大方,拿出了一笔庞大的银子出来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除了银子之外,土地的赏赐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不过却是接受了刘晋的建议,几乎所有有功将士的封地、赏赐的土地等等都在大明海外。
像西征的将士,奖赏的土地基本上都在西域和河中地区,弘治皇帝这一次也是将澳洲、美洲的土地拿出来,非常大方的奖赏出去。
反正这些地方都还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情况,而且大明在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统治力。
赏赐给有功将士,让他们去接管,让他们去管理和开发,还可以借此机会来开发这些区域。
赏赐之后,弘治皇帝还亲自接见了西征归来的将士,当然是接见了一些代表,同时也是检阅了这支五千有功将士所组成的大军。
再之后弘治皇帝还举办了晚宴给西征将士庆功,大几千人的晚宴规模,将举办晚宴的太和广场都给摆的满满的。
整个一套流程走下来,刘晋整个人都累趴了。
到了很晚的时候也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相公!”
刘晋回来,整个刘府上下都一片欢庆,刘晋现在已经国公爷了,刘府上下也是跟着喜庆无比。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徐婉儿和李贞了,两个人双眼含泪,这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将刘晋给盼回来了。
从去年年初开始,刘晋先是去南洋征战了大半年,这回到京城才休息两个月的时间,又被弘治皇帝派去西征到现在才回来。
两人是日思夜想盼着刘晋平安归来,盼着刘晋能够带领大明将士杀敌立功,开疆拓土。
“来,亲一下,真是想死我了。”
刘晋左拥右抱,嘴巴直接就招呼上去了。
“相公,还有人呢~”
徐婉儿一阵脸红,这身边都是人,刘晋也真是的,羞都羞死了。
至于李贞,她则是非常热情奔放的迎接刘晋,也不在乎身边这些人眼光。
“好吧~”
刘晋笑了笑抹了抹自己的嘴巴。
……
西征归来,刘晋也是直接向弘治皇帝这边申请了半年的假期,嗯,本来是申请了一年,但弘治皇帝最后只批准了半年。
第二天,已经日上三竿了,刘晋依然没有起床,依然还左拥右抱睡的非常沉,昨晚上一夜疯狂,累趴了。
反正不用上早朝,刘晋也是准备睡到天荒地老。
“老刘~老刘~”
不过当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时,刘晋整个人都忍不住一哆嗦。
“靠,这个朱厚照,怎么一点事都不懂。”
刘晋忍不住要骂人了。
这才刚替你们老朱家开疆拓土回来,你就不能消停一下?让人好好的休息几天再说,这第二天就来找自己了。
不爽归不爽,刘晋还是利索的赶紧起床,可别让朱厚照闯到自己的卧室来,那就亏大了。
来到书房,朱厚照已经有些等的不耐烦了。
“老刘,你也太能够睡了吧,这都什么时辰了,你竟然还在睡觉。”
朱厚照看着刘晋,忍不住直摇头。
“你懂什么,等你以后就明白了。”
刘晋不爽的说道:“找我什么事?”
“哈哈,我发明的蒸汽机耕地机开始大卖了。”
提到正事,朱厚照就兴奋的喊了出来。
“蒸汽耕地机大卖?”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
自己差点都要忘记蒸汽机的事情了,实在是太忙了,忙着西征的事情,都没时间去打理麾下的这些产业了。
这蒸汽机,自己好像只记得在去年秋天的时候,朱厚照研究制造出了一个蒸汽收割机,没想到他现在又折腾出了一个蒸汽耕地机。
“这朱厚照同学搞不好以后会是一个大发明家啊。”
想到这里,刘晋顿时就忍不住心里面想道。
朱厚照绝对是一个天才。
当然他的天才是除了治国这方面之外的其它各个方面,他精力充沛、旺盛,学习能力非常强,没想到现在竟然是掉进了机械领域里面。
“这样也挺好的,他其实不适合当皇帝,做什么都行。”
“要是弘治皇帝能够多活个二三十年的话,这朱厚照就可以在自己兴趣的世界之中多钻研几十年了,搞不好能够将很多东西都给发明出来。”
刘晋的脑海中迅速的想道。
“那是当然,我发明的蒸汽耕地机,那必须要大卖啊。”
“走,带你去看看。”
听到刘晋的话,朱厚照微微抬起头非常骄傲的说道,说完则是拉着刘晋往京城机械厂这边走去。
一边路上,坐着四轮马车,刘晋一边欣赏京城的繁华与热闹,也是一边和朱厚照聊起蒸汽机的事情来。
“殿下,你这几个月是不是一直都在钻研这个蒸汽机?”
“对,我发现我是真的爱上机械了,你是不知道,这机械啊拥有无限的可能,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研究出对应的机器来代替人力。”
“像整个蒸汽收割机、蒸汽耕地机啊,另外我现在正在研究蒸汽碾米机,哼哼,等我研究出来之后,以后这碾米就简单了,再也用不那么麻烦了。”
朱厚照郑重的点点头,他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机器了,至于弘治皇帝传授的治国之道之类的,他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每天都往京城机械研究所这边跑,和一群研究机械的人混在一起,不断的研究蒸汽机,改良蒸汽机,研究出力量越来越强大的蒸汽机。
同时也是研究如果将蒸汽机的力量不断推广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在最成功的一款产品就是蒸汽耕地机。
“你在研究蒸汽碾米机?”
刘晋一听,也是忍不住微微一愣,这个朱厚照还真是一个人才啊,竟然还知道研究碾米机。
“对,我认真的研究、调查过,我们平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