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肉了,卖肉了~”
“上好的草原羊肉,非常便宜,只要八文钱一斤~”
“二尺厚的肥猪肉了,只要十文钱一斤~”
“海鱼了,新鲜的海鱼了,早上刚刚到货的海鱼了,各种各样的海鱼都有,很便宜,大黄鱼、小黄鱼只要五文钱一斤,鲸鱼肉只要九文钱一斤,这鲸鱼肉可是和牛肉差不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牛肉了,牛肉了,上好的草原牛肉了,只要十文钱一斤~”
很快,孙二娘就来到了肉摊区域这里,各种各样的肉,种类非常的多,常见的鸡鸭鱼就不用说了,以前根本吃不起的牛羊肉、猪肉也是非常多,价格还很便宜。
当然最便宜的还是从天津这边运过来的海鱼,各种各样的海鱼,价格便宜,生意也是非常的火爆。
“老板,切二斤羊肉,再来一斤猪肉~”
孙二娘买肉也是很大方,肉便宜,当然关键是现在收入相当不错,她儿子文章喜欢吃肉,她每天都会卖一些肉回去。
吃肉对于以前的她来说,实在是有些遥远,可是现在就不一样,天天都可以吃肉,甚至于顿顿吃肉都是没有问题,至少来说海鱼肉是可以吃的起的,而且海鱼足够多。
买完了这些常规的吃的东西,孙二娘也是开始看一看其它的东西。
京津之间的往来有水泥马路,非常的方便,而天津这边因为海贸的兴起,海洋运输也是极其的发达。
依靠水路,整个大明,乃至来自倭国、朝鲜、南洋的东西也是不断的出现在大明老百姓的视野当中。
来自南洋地区的大米好吃又便宜;来自草原的牛羊和马匹,牛羊肥美,马匹价格低,是重要的运力。
来自朝鲜的高丽参、大米、朝鲜马、泡菜,价格便宜,质量又非常的不错,极大的丰富了大家的餐桌,依托便利的水运,这些东西也是源源不断的运回大明,来到了大明老百姓的商店当中。
来自琉球的蔗糖,辽东地区的毛皮、人参和鹿茸,江南、福建的茶叶、云贵川地区的花椒、腊肉……
可以说,整个天下的东西,通过这越来越便捷和发达的水路运输都汇聚到了京津地区这里,物资的极大丰富。
这就是现在整个京津地区人最直观的感受。
只要有钱,在京津地区这里,你可以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东西,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享受到以前根本就买不到的东西。
这就是海运发达的好处,大明又有长江和黄河这两条贯通东西大江大河,依托这两条大河,几乎可以深入到大明的内陆的每一个省份。
整个京津地区,有太多、太多和孙二娘一样的人,此时此刻都沉浸在高收入,低物价的幸福生活之中。
第633章 这个冬天不冷
京津地区的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
北方的草原上,寒风呼啸,鹅毛大雪下个不停,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
不过琪琪格一家却是丝毫不担心这个冬天,一家三口住在温暖的帐篷里面,喝着奶茶,非常的惬意、舒坦。
“这雪真大啊~”
琪琪格看着外面下着的鹅毛大雪,一晚上的功夫,草原上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棉被,举目望去,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这可是白毛风,要是在以前,这白毛风一来,肯定要死人的。”
琪琪格的额娘安木尔面露凝重的说道。
她的思绪一下子就飘的很远,回到了以前。
她想起了以前的冬天,同样是下着如此大的白毛风,家里面的牛羊被一群、一群的冻死,雪下的太大、太久,牛羊和马匹很难弄到吃的,又有饿死了很多。
一旦开春,牧民们最艰难的日子就到了,牛羊和马匹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他们这些牧民的粮食也就没了。
很多人都挨饿受冻,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很难在白毛风这样天气下活下去。
牧民们最怕的就是冬日里的白毛风。
天地茫茫之间,他们就如同是被封印在这白色的世界之中一样。
牛羊没有保暖的东西,又没有吃的,大量饿死。
连带着人都跟着无比的焦虑。
冬日里面,冻死、饿死的牛羊,有时候,帐篷被吹掉,连人要都被冻死。
缺少取暖的东西,牧民有时候连一口热汤都喝不上。
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天气。
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他们最喜欢的是牛羊成群的秋天,最讨厌就是冬天,因为往往要在冬天的时候,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牛羊成群、成群的被冻死、饿死、
甚至于要为自己冬日里以及来年春天的生计发愁。
“额娘,今天吃什么啊?”
就在安木尔的思绪不断飘飞的时候。
她的儿子巴图已经醒来,马上又要长大一岁了,巴图又长高了很大,嫣然已经有了草原汉子的样子,犹如展翅待飞的雄鹰一般。
每当看到自己的儿子,安木尔就满脸的笑容,这她们家的希望,也是她丈夫给她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
“吃米饭吧~”
安木尔笑了笑说道。
“又吃米饭啊,能不能吃包子或者饺子什么的,这天天吃米饭都吃腻了。”
巴图微微撇嘴说道。
“有米饭吃就不错了,以前冬天的时候,我们草原人为了这米饭都是要拿命去中原大地抢粮,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上面。”
安木尔一听,顿时就说道。
这孩子,现在也是已经被养叼了,连米饭都开始嫌弃了。
这香喷喷的米饭,在以前想要吃都吃不到,他竟然嫌弃了。
也是,过冬前,安木尔一家去草原城镇这里买了很多的粮食,大米、面粉都备了几百斤在家里,足够这个冬天随便吃了。
“这汉人吃米饭都有菜配,没菜干吃米饭不好吃。”
“还是弄面条吃吧,包饺子也行。”
巴图微微撇嘴说道,又来了。
总是在说以前的事情,以前的苦日子,没有人想去过,现在过的多舒服。
家里面的吃的吃不完,牛羊也有来自关内的玉米杆、稻草干可以吃,他们的日子舒舒服服,连吃都可以讲究起来。
“煮面条吃吧,饺子包不好,实在是想吃了,找个时间去城镇哪里去吧。”
安木尔微微摇头,转身就对着琪琪格吩咐道:“琪琪格,去烧水和面,做面条吃。”
“是,额娘~”
琪琪格爽快的点点头,接着非常勤快的忙碌起来。
“也该给琪琪格找个丈夫了~”
看着琪琪格的身影,安木尔心里面也是如此想道。
本来琪琪格格早就该嫁人了,只是家里面的巴图还小,靠安木尔一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也是一直没有将她嫁出去。
现在巴图已经长大了,已经是个男子汉了,很多事情也都会做了,也该将琪琪格给嫁出去了。
“可惜了,现在的男孩子太少了~”
接着安木尔又忍不住犯愁起来,草原上接连经过了几次大战和变故,这导致草原上的男丁非常的稀少,有太多、太多和安木尔一样,年纪轻轻就是寡妇的妇人。
甚至于在小孩子当中,男丁也很少,十几岁的男丁非常的稀缺,那几战,草原上的男人几乎都死光了。
不然别说琪琪格,她安木尔也是要再嫁人的。
带着孩子嫁人,在草原上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只是没有男人,她们这些女人想嫁也嫁不出去。
琪琪格在烧水和面,以前烧水做饭用的最多的是牛粪,不过现在,大家也会使用蜂窝煤。
蜂窝煤使用非常的方便,关键是热量高,又非常的持久,是草原牧民们最为喜欢的东西之一,不过这东西不能在帐篷当中使用,很容易就让出事。
使用的时候,必须打开帐篷的出口来,让空气流通,这样才安全。
安木尔则是去看看自己的牛羊。
如此大的白毛风,她很担心自己家的牛羊。
很快,她就来到自己家牛羊所在的羊圈这里,仔细的一番清点,情况相当不错。
家里面的牛羊和马匹都没有什么损失,情况还很不错。
这主要是得益于从关内这边运来的大量干草、稻草,有着充足的粮草,牛羊们没有掉膘太厉害,情况都很不错。
安木尔开始给牛羊们添加草料,来自关内的干草、稻草,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她依然还是买下了很多。
要是以往仅仅只是靠自己在草原上面打出来的那些干草,根本就不够牛羊在冬日里的所需,所以很多时候,牛羊都要被大量的冻死、饿死。
现在就不一样了,来自关内的干草、稻草非常的充足,牛羊不仅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取暖,过冬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
“额娘,吃饭咯~”
很快,琪琪格准备就已经煮好了面,大声的喊她回去吃饭了。
回到家里面的帐篷,一口大锅里面,羊汤正在翻滚,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旁边的铁锅里面,面条已经煮好,旁边的奶茶也散发着茶香。
这样的一餐,对于琪琪格一家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餐。
羊肉、面条或者米饭,羊汤、奶茶,极其普通的一餐。
不过安木尔看着眼前的一幕,整个人的眼睛也是忍不住微微有些湿润。
她想起了去年的冬天。
那是她这辈子过的最苦的一个冬天。
男人跟随大汗一去不返,据说都死了。
同样是寒冷无比的白毛风,家里面的牛羊因为缺少干草大量的死去。
家里面连一口像样的锅都没有,每次煮吃的时候,她都非常的犯愁,不知道该怎么办,整个人都非常的无助。
天天吃牛羊肉,又因为缺少盐和茶叶,整个人的肚子鼓的胀胀的,非常难受,吃肉没有茶叶来补充维生素和促进消化,琪琪格和巴图都经常生病,气色都非常的差。
那个冬天,实在是太难了。
她都有些想不起来到底是如何过来的。
再看看眼前的一切,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吃不完的粮食,喝不完的茶,撒不完的盐,还有这摆满了的锅碗瓢盆。
“姐,我要吃辣子~”
巴图手里面拿着一个大瓷碗,看着碗里面的面条和羊肉,整个人似乎好像并没有什么食欲。
琪琪格的手艺虽然很不错,但是这面条和城镇里面的面条相比,总觉得差了什么。
“每次都说要吃辣子,这辣子老贵了,都快让你吃光了。”
琪琪格微微嘟嘟嘴的说道,不过还是从箱子里面找出了一个玻璃罐子装的辣子出来。
“吃面条一定要配辣子,没有辣子总吃不出那种味~”
巴图看到辣子,整个人的双眼都放光。
辣子真是一个好东西啊,越吃越上瘾,配上面条和羊肉,简直就是绝配。
他起勺子就满满的给自己一勺子,接着就呼噜噜的开始吃起面条来。
“额娘~”
琪琪格更懂事一些,给安木尔一勺子,自己再来一勺子。
她也喜欢吃这个辣子,冬日里面辣子配面条也好,配米饭也好,又或者是用来当蘸酱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让人胃口打开。
“啊~”
“过瘾,这辣子太好吃了~”
巴图一边吃也是一边大呼小叫起来。
以前怎么就没有辣子这种好东西呢,现在他都已经离不开辣子了。
吃饭的时候没有辣子,整个人都没有胃口了。
“琪琪格,这奶茶里面放的糖也太少了吧?”
饱饱的吃一顿,巴图给自己倒满一碗奶茶,轻轻的喝一口,顿时就微微皱眉说道。
“要那么多糖干嘛?”
“家里面的糖都快用完了,省着点用,不然这样的白毛风,你去城镇买糖啊?”
琪琪格看着自己的弟弟,很是不满的说道。
自己这个弟弟现在嘴巴是越来越挑了,这个不好吃,那个糖不够。
“我去买~”
“家里面有没有少东西的,我去买~”
一听去城镇买东西,他顿时就兴奋是说道。
冬日里太无聊了,还是城镇这里热闹。
第634章 牛耕田
倭国银山县。
幸太郎,不,他现在已经改了名字,他因为工作勤奋、卖力,所以也是被派往鱼溪这里挖金矿。
在鱼溪挖金矿期间,他同样非常的卖力,干活积极,肯吃苦,所以也是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前不久,银山县的县令童源也是正式向那些前往鱼溪做事,工作积极努力的倭人赐姓,幸太郎被赐姓牛,同时幸太郎也是找到了自己挖金矿时的工头,让他帮自己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牛耕田,意思是和耕牛一样勤奋。
这有了自己的姓氏,同时也是有了和大明人一样的姓名,牛耕田感觉自己就和身边这些倭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现在也都已经不再穿倭人的衣服和鞋子了,而是学着和大明人一样,穿上大明人穿的衣服和鞋子,连头发也都和大明人一样,不再是以前的月带头。
同时说法的时候,他也是尽量用大明话来说,在鱼溪挖金矿期间,他和很多明人接触,已经会说很多明朝话了。
像牛耕田这样的倭人很多、很多,整个银山县的倭人都在向大明人这边学习,穿大明人的衣服、说大明话,和大明人一样大块吃肉、大碗喝茶。
以前最让人羡慕的是那些穿着和服,腰间别着武士刀,踏着木屐一晃、一晃的武士,现在却是不一样了。
最让人羡慕的就是那些大明人,所以大家也都如此,都跟着去学。
当然了,这不仅仅是银山县的倭人,整个倭国的倭人也是如此。
消息已经传开了,倭国和大明这边正式签署了藩属国条约,倭国从此以后世代都大明的藩属国。
连天皇以后都不叫天皇了,只能叫我王,而且倭王也已经被大明天子赐姓东方,所以也是顺带着带起了一股新的风气,向大明这边学习和效仿的风气。
在银山县这里尤其如此。
因为之类已经不属于倭国了,它是属于大明,
这里的倭人和其它地方的倭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大明人,所以很多时候,银山县的倭人对于其它地方的倭人往往会抬高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至于像牛耕田这样的已经获得了汉姓和汉民,并且还能够说大明话的倭人,那地位就更高了,往往走在街道上的时候,眼睛里面除了大明人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当然,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大明狠狠的教训了倭国,将倭国人给打服气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银山县的倭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银山县这里发现了超大的银矿,弘治皇帝、太子、刘晋以及武将勋贵们合伙开办了银山矿业,在银山县这里大规模的开采银矿。
同时因为银山县的特殊性。
它是大明通往黄金洲航线上面的重要点,同时又是倭国这边归属于大明的地方,所以大明朝廷非常重视银山县这里。
大量的银子调拨过来,在银山县这里建起了庞大的银山港,同时也是在银山县这里修建水泥马路,兴建新的银山县城。
另外还有鱼溪,目前鱼溪也是属于银山县管辖。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至于说全部从大明这边招募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工资待遇很高,划不来。
所以基本上都是在银山县这里招人,不仅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成本也可以更低。
在大明京津地区,招一个工人一个月的月响现在都已经涨到了将近四两银子了,而且还必须要包一日三餐和住宿。
可是在银山县这里,招募这些倭人,只要给一日三餐,一个月一两银子就足够了。
这样的条件,整个银山县的倭人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