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1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就是他们使用的是奴隶纺织的,这奴隶能够纺织出什么好布匹来,我这里雇佣的可都是南云省的姑娘,心灵手巧,想要什么图案都可以纺织出来。”
谢云山一听,顿时就暗暗叫苦,眼前这个主可不是什么好忽悠的啊,竟然还知道海外殖民地和藩国的事情。
大明帝国是不允许奴隶的存在,即便是女奴往往也都被人买回家当小妾、丫鬟使用的,说到底其实也是为了大明人口的繁衍和扩张才允许女奴的存在。
男奴是不允许进入大明帝国的,只有在南洋这边的种植园有大量阉割的男奴。
但是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就不一样了,每个殖民地和藩国都有不同的法律,对待奴隶的态度也都是不一样的。
有些殖民地和藩国是允许蓄奴和使用奴隶的,这吸引了不少的纺织企业转移过去,大量的使用奴隶来纺织。
使用奴隶和雇佣大明人,这其中的成本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买一个奴隶也不过几十两银子,以后可以长期使用,但雇佣一个大明人,一年至少都要给100多两银子。
精明的资本家们对于这其中的差距,当然是算的清清楚楚。
这些海外殖民地和藩国生产出来的布匹也是迅速的冲击大明本土的纺织企业,让本就红海一片的市场变得更加惨烈。
要知道即便是锦云纺织厂这样的企业都无法做到60文以下,但是还外那些使用奴隶纺织出来的布匹却是可以轻松做到,甚至于还可以低于50文的价格。
“哈哈,这倒也是。”
刘晋一听,也是笑着说道。
看看眼前纺织厂里面的女工,这是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线,南云省这里的美人实在是太多了,这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那都是大美人。
这纺织厂里面女的很多,这看过去的时候就非常的赏心悦目了。
“你仓库里面还剩下不少的货吧?”
笑过之后,刘晋想了想问道。
“额”
听到刘晋的话,谢云山和自己儿子谢锋互相对视一眼,眼前的这个刘先生,真心是不好对付啊,这估计着都将自己的底细给摸的清清楚楚了。
想要从他这里赚到银子,这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但只要能够卖出去布匹,回收资金,将自己的工厂给维持下去,即便是亏本,自己也是要卖的。
“看来先生也是知道的很清楚了,不满先生,现在仓库里面确实是有点备货,这主要是为了给像先生这样的大客户准备的。”
“大客户一次性要货要的多,也要要得急,这如果没有一定的库存,那就会失去大客户人的。”
谢云山笑了笑说道,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这要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库存特别大,货卖不出去的话,这价格就会压的很死。
“据我所知,现在整个纺织产业都已经进入了寒冬。”
“我走访过很多的纺织厂,几乎每一个厂都有大量的库存积压,很多的工厂都已经完全停工了,有些甚至于已经破产在变卖机器了。”
“只不过现在,机器也都不好卖了,不像以前的时候,总是有人接手那些机器。”
刘晋看看谢云山笑了笑说道,将纺织产业现在所面临的局势给说了出来。
现在大明帝国以及开始出现产能过剩,进而要引发经济危机的征兆,这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纺织产业了,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
第2254章 产能过剩、经济危机3
“额~”
听到刘晋的话,谢云山、谢锋父子顿时就无话可说了,这是内行人啊,根本就瞒不过对方了,对方什么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看来是瞒不过先生了。”
“是啊,现在纺织产业真的是腥风血雨,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市场在这些年变得极其的糟糕,不仅仅非常的难卖,而且价格也是已经到了根本没有任何利润的地步,很多时候我们即便是亏本也要卖。”
“我的这个工厂,现在也是只开工半天,仓库里面也是挤压了大量的货物在里面,这如果再卖不出去的话,我也要宣布关闭工厂了。”
“但是我实在是舍不得,眼前这个工厂是我这几十年来的心血,呕心沥血才一步步的将工厂办到这个地步。”
“即便是我卖掉了房子、股票、庄园、商铺、土地等等,我都要将它给经营下去。”
“还请先生多少都买一些布匹去吧,价格先生你开。”
谢云山几乎是要给刘晋给跪下来了。
眼前的工厂是他所有的心血,他是绝对不会让它倒下的,即便是给人下跪,他都愿意。
亏本卖也是要亏的,因为亏本卖出去也还能够卖出去的,卖出去了至少还能够回笼一部分的资金,让工厂继续维持下去。
他坚信市场会慢慢的好起来的,只要能够坚持的更久,其它的工厂倒闭了,整体产能降低了,他就可以有更多的市场,还可以活下去、延续下去。
“你给我详细的说说现在纺织领域的情况,我将你现在仓库里面所有的布匹都买下来。”
刘晋看看谢云山的样子,这样的人放在后世就是企业家了。
不能称之为资本家,资本家只是追逐资本,对于企业并无感情,不赚钱的企业会毫不犹豫的抛弃掉。
企业家却是不会,对于自己的企业充满了感情,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的将企业给继续经营下去。
企业家对于自己的企业是充满感情的,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几十年辛辛苦苦的经营这才有了眼前的企业,这是他全部的心血。
“真的?”
听到刘晋的话,谢云山和谢锋的眼睛都一下子瞪大了,显得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竟然说要买下自己所有的库存。
别人或许不知道,他们是最清楚了,自己的仓库里面可是堆积如山的布匹,其数量足足有好几百万匹,价值几十万两银子。
“不瞒现实,我们工厂仓库里面的布匹足足有好几百万匹,价值超过50万两银子!”
谢云山想了想说道。
他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这要是告诉刘晋,自己的库存非常大,这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可是大生意。
如果吹牛吹到要硬吃下来的话,到时候可就会给刘晋带来巨大麻烦了。
这个时期的大明人做生意还是讲究的。
“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而已,不算什么。”
刘晋笑了笑,显得很无所谓。
对于刘晋来说,别说这几十万两银子,即便是几百万两银子,那也都是小钱。
这点布匹,刘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自己麾下的产业可以轻松的消化,别的不说,单单是给各大产业麾下的员工们发统一的换季的衣服都需要非常大量的布匹。
而刘晋自己麾下也是有纺织企业的。
刘晋麾下的纺织企业也都和彩云纺织厂差不多,早早的就开始转型,如今主要是以品牌、体育、时尚为主,布匹的生产早就已经脱离了。
消化这几十万两银子的布匹根本就不是事情。
当然,对于整个大明的纺织产业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这边买了锦云纺织厂的布匹,那边就要少采购其它纺织厂的布匹,终归还是要有人来承担的,
产能过剩就是产能过剩,纺织产业生产出来的布匹太多了。
有太多、太多的人投资到了这个传统的领域。
再加上全球大量的种植棉花和养殖绵羊,棉花和羊毛的供应量大增之下,让全球的布匹产量都大增,更是加剧了产能过剩。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产能过剩之后会淘汰掉大量的劣质企业,只有竞争力强大的企业才可以生存下来。
到时候企业倒闭、产能降低,市场供需恢复平衡,最终又会回归正常。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
大量企业的倒闭会导致失业率的大增,失业率大增又会进一步的导致市场萎缩,又进一步的加剧了经济危机,最终陷入了一个循环之中,进而不断的蔓延到其它产业,引发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这是资本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市场所决定的。
任何的行业也都是如此,有利可图的时候大量的资金和人涌入其中,导致产能大增,供大于求,当这种供大于求严重失衡的时候。
行业就会陷入红海期,竞争无比激烈,引发经济危机,大量的企业又纷纷倒闭,最终慢慢的回归正常。
大明帝国其实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早就已经有经济危机了。
只是以前在刘晋的引导下,总是有新的产业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新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市场当中的生力军。
一方面分散了对旧的产业的投入,缓解了旧产业的竞争,延缓了其危机到来的时间;另外一个方面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和消费,同时也为旧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这就是大明帝国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因为总是有新的产业不断的兴起,迅猛的发展。
像汽车制造、石油产业、化工产业、影视产业等等,这些新兴的产业发展迅猛,吸引力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也带动了相关大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更加庞大的经济。
然而纺织业这个最早发展的产业,现在已经是真的带不动了,产能严重的过剩,接下来将会迎来纺织产业的经济危机。
谢云山和谢锋看看刘晋,这次是真的遇上真神了,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竟然说不算什么,这个刘先生到底是什么人啊,如此大的口气,在他这里看起来就好像是小意思一样。
不过震惊过后,两人的内心之中也是狂喜起来,开始向刘晋详细的介绍其现在纺织产业的情况来。
“先生也是知道的。”
“现在其实不仅仅是我们锦云纺织厂开工不足,有着极其庞大的库存挤压,整个大明乃至海外殖民地、藩国的纺织企业也都和我们差不多。”
“现在纺织产业是真的非常难了。”
“生产出来的布匹太多、太多了,全球的市场根本就消化不了那么多的布匹,卖不出去。”
“大家的情况也都和我们差不多,库存大量的挤压,难以维系。”
“很多人都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工厂,减少生产,同时贱卖布匹和机器,转而投资到其它的产业领域去。”
“以南云省这里的情况来说,我最熟悉,以前的时候,很多的商行都会给我们下大订单,布匹不愁卖,有时候甚至于那些商行还要提前和我们预定。”
“但是现在,想要卖布匹给那些商行就难了,那些商行只跟和自己有关系的企业下订单。”
“其它的企业往往都是拿不到订单的,本身我们大明现在都已经以衬衣销售为主,布匹都是卖给那些成衣工厂的,个人已经很少有人购买布匹了……”
谢云山开始详细的讲述其现在纺织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他所讲的内容其实和刘晋所知道的差不多,归根结底就是产能严重的过剩,引发了整个纺织产业的经济危机。
“看来,这是整个纺织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就是产能太大,消费市场跟不上。”
“大家是不是可以学一学彩云纺织厂啊,该做成衣。”
刘晋听完之后,想了想也是说道。
“我们也是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这成衣制造需要更多的技术、更多的设备和更好的管理,再加上还需要专业的设计和营销等,这个投入就更大了。”
“我们实在是没有信心能够做好,也不敢再去投资进去。”
“另外成衣制造现在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大量的企业转型成衣制造,也只有少数像彩云纺织厂专业的企业才可以活的滋润,其它的其实也都很艰难。”
谢云山想了想也是说道。
“原来如此,倾覆之下焉有完卵。”
刘晋听完也是点点头,看来接下来王守仁是有麻烦了,身为内阁首辅,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眼下的纺织产业经济危机的事情了。
这可是一大巨大的考验,以前可是没有任何的经验考验参考的。
要知道在以前的时候,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所以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任何这方面考验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你和谢先生这边对接下,把谢先生的库存都买下来。”
刘晋微微摇头,转头对身边的管家吩咐起来。
“谢谢先生,谢谢先生!”
谢云山和谢锋父子一听,顿时就高兴激动坏了,连连致谢。
第2255章 头疼的老王
大明京城内阁办公的文渊殿这里,现在的大明内阁首辅王守仁此时此刻正有些头疼的思索着大明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刘晋辞职去游山玩水了,小日子过的舒舒服服,丢下一个巨大的摊子给王守仁,眼下的大明帝国不仅仅国土极其的辽阔,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而且人口也是非常的庞大,足足有近5亿的庞大人口,再加上还是全球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帝国。
治理这样的一个大帝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身为内阁首辅,大明帝国的管家,辅佐天子治理天下,这份工作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好的。
尤其是王守仁并不是一个甘于默默无为,尸位素餐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大牛人,自然是不可能如同以往的那些内阁大臣一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如今的大明帝国,它也不允许内阁大臣碌碌无为,因为大明帝国正在告诉的发展,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局,所走的道路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人走过的道路。
资本主义的道路和殖民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前从来就没有任何朝代所走过的道路,纵观古今中外,都没有任何国家、朝代经历过这样的时代。
置身于这样的一个时代,如果能够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更加富庶。
可是如果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甚至于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好不容易才有的繁荣盛世极有可能由盛转衰,就如同历史上的大唐帝国一般,在最繁荣鼎盛的时候一下子就衰败下去。
所以王守仁自从成为了内阁首辅之后就倍感压力,时常在思索着该如何去做才能够做的更好,让大明帝国更加的繁荣昌盛。
“当初刘晋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是如何思索的呢?”
“如果是他的话,他又会怎么做呢?”
王守仁仅仅的思索着,书桌上面还有大量的奏疏要经过他这里审阅,他都没有去理会。
王守仁很清楚,身为内阁首辅,大明帝国各项政策制度最为重要的决策者、参与者,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是思索整个帝国未来的发展之路,这日常的琐事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掌舵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掌握大明帝国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而不是操心船上面的小事,只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它是行驶在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上,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这让王守仁有时候很是秘密,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现在我们大明帝国的纺织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大量的纺织工厂产品挤压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
“大量的工厂开工严重不足,甚至于发不出薪水,一旦这几千万纺织工人失业的话,到时候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影响到其它的行业,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
王守仁苦皱着眉头,在不断的思索着。
王家身为大明纺织行业的龙头,对于大明纺织行业的情况是最了解的。
现在王守仁已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