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171章

大明镇海王-第1171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现在赶紧重新去育苗、播种,还可以再种上,只是本来一年可以两熟的,现在也只能够一年一熟了,今年的收成是要减半了。
  与此同时,北方的某处田野之中,大地一片干涸、龟裂,新种下去的稻子因为没有水,生长的极其缓慢,甚至于都已经开始有了枯黄的迹象,再不下雨的话,可能今年就要绝收了。
  自从进入弘治三十八年之后,整个北方地区一直到了五月,几乎是一滴雨都没有下,以往此时本该是雨热充沛的季节,是麦子生长的关键时候,麦子进入最为重要的灌浆期成熟期。
  然而冬天的时候,气温实在是太低了,直接将冬小麦给冻死,不得不将这些冻死的小麦铲掉,重新种植小麦。
  可是重新种植小麦,这夏天的时候竟然起霜、结冰,实在是诡异无比,更让人担忧无比的是,一直到了五月了,差不多整整大半年的时间了,竟然一滴雨都没有下。
  这大明北方地区陷入了极度的干旱之中。
  田地龟裂,一些小河小溪之类的竟然也是全部干涸,甚至连黄河的水位都已经降低到了极低的程度,在部分河段出现了短暂的断流的现象。
  其中干旱最严重的河南地区,几乎是赤地千里,草木枯黄,就好像是秋天一般,实在是太干旱了。
  并且始终都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人们祈祷着老天爷赶紧下去,多少下一点雨下来,不然今年恐怕是真的要绝收了,冬小麦被冻死,这新种的小麦可能又要干死,一年基本上是绝收了。
  一份份各地大旱的奏疏犹如雪花一般的飞向京城。
  京城皇宫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召集众多大臣商议此事。
  “陛下,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五省今年已经差不多快要半年的时间了,至今一滴雨都没有下,遭遇前所未有的极端干旱气候。”
  “辽东、黑土、河中、中亚四省今年的降雨也仅仅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田地面临干旱,草木枯黄、牧场难以为续,且时常出现大幅度的降温,严重影响农业种植。”
  “南直隶、湖光、江西、浙江等省遭遇极其罕见的现象,正是夏日的五月竟然突降霜冻,稻禾被冻死、冻伤无数,预计今年这些省份的粮食产量将会出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韩文手将一份奏疏递送上去。
  谁都没有想到进入弘治三十八之后竟然如初的不顺,干旱的干旱,这夏天的时候还起霜降,不仅仅冻伤了稻禾,而且民间也是流言四起。
  有的说是得罪了龙王爷,所以龙王爷始终不肯降雨,还有的说是因为出现了天大的冤情,所以六月飞雪,比窦娥还冤,老爷天以这样的方式来警告、惩罚世人。
  总之灾害一出现必然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流言之类的,在封建而愚昧的年代里面,人们总是情愿去相信一些神之类的东西。
  听着韩文的汇报,弘治皇帝的眉头紧紧皱着。
  情况真的是非常的糟糕,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干旱天气,除了长江以南的地区情况相对要更好一些之外。
  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此时此刻都在经历着几十年都难遇到的干旱,而且还是大范围的干旱。
  不仅仅本土的几个省份干旱,连辽东、河中、黑土省、中亚、草原等省份也是遭遇了大干旱。
  “诸位爱卿,大家都说说看吧。”
  弘治皇帝看向众人说道。
  “陛下,臣以为应该举行祭天活动,向老天爷请罪,恳请尽快降雨!”
  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也以为应该尽快进行祭天、祈雨的祭祀!”
  “臣也支持!”
  有大臣陆续表态,在古代,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遇到极端干旱、洪涝、蝗灾等等的时候,朝廷往往会出面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以此来向老天爷赎罪,请求宽恕大家的罪孽和无知等等。
  尽管事实证明这种祭祀并没有什么鸟用,但还是能够祈祷安定人心的重要,因为古代大家都相信这个,有些时候人心比什么都重要。
  “嗯,此事就交给吏部尚书去做,则吉日吉时祭天!”
  弘治皇帝点点头下旨道,祭天和祭祖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朝廷每年都会派专人去做这个事情,有时候甚至于天子都会亲自去祭天、祭祖。
  “陛下,臣以为应该减免今年的田税,同时大赦天下,以示陛下隆恩,恩泽万民,减轻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杨廷和站出来谏言道。
  “嗯,今年的田税免了。”
  “另外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人外,一律赦免!”
  弘治皇帝点点头,想了想也是下旨道。
  “陛下圣明!”
  群臣一听,也是纷纷拍马屁说道。
  其实减免田税算是常规操作了,大明现在国库充盈,根本就不差收上来的那点粮食,而且大明的粮仓早就已经堆积如山的粮食,吃都吃不完。
  今年的田税不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影响,在以往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经常会减免一些地方的田税。
  今年河南有旱灾,免除田税,明年南方水灾又减免南方的田税,反正年年都有地区被减免田税。
  现在田税占到大明国库收入的比例已经很低、很低了,大明国库主要的税收收入是来自于商税,这一块才是真正的大头,轻易都不会有任何减免的。
  “陛下,臣以为应该各省的人口数量,从各地调集、分配粮食,一旦出现灾荒的情况下,朝廷可以发放粮食用于赈灾。”
  钟藩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嗯,准了,户部除了此事!”
  弘治皇帝点点头批准。
  “是!”
  户部尚书李昆一听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
  “卖报~卖报!”
  “北方多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近半年的时间一滴雨未下!”
  “卖报~卖报!”
  “朝天将在天坛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向上天祈求降雨!”
  “天子免除今年北方地区多省的田税,同时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人外,一律赦免!”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大明户部尚书李昆,李尚书表示朝天国库充盈,粮食储备充足,即便是十年不种地,大明也有足够的粮食。”
  “所以请民众不必恐慌,也不必去抢购粮食,朝廷已经从各地粮仓调集粮食至各省,足以保障各地的粮食需求。”
  “同时李尚书还警告不法商贩,切勿发国难财,粮食以及一切生活相关的物资严禁涨价,如有发现必严惩不贷!”
  很快,大明早报就开始详细的报道此次的干旱事情。
  一时之间,消息也是很快就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甚至于传到了全球各地。
  大家这才赫然发现,原来干旱的不仅仅是自己这里,在大明各地,乃至于全球各地此时此刻都面临着一种极端干旱的天气。
  就连朝鲜和倭国这边也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干旱天气,也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下雨了,即便是倭国和朝鲜都离海洋很近、很近,但是今年的情况异常的反常和极端。
  以往这个时候都已经雨热同期,非常合适水稻的生长,在过段时间都可以准备着第一季水稻的收割了。
  然而此时,在朝鲜和倭国,同样也是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影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气候,大量的庄家变的枯黄,稻田干涸。
  为此朝鲜国的燕山君和倭国的倭王、幕府将军也是不得不赶紧写奏疏给大明天子,请求大明这边向自己支援粮食。
  朝鲜和倭国不同于大明,他们山地多、耕地少,并且还没办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故而粮食的产量是有限的,一旦遭遇干旱的气候,也是很容易就引起饥荒的。
  所幸的是隔壁大明家里面的粮食产量非常的多,产量地很多,产量又非常的大,还是他们的宗主国,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所以自然而然是选择抱紧大明帝国的大腿了,希望大明这边能够支援一些粮食给他们。
  干旱一直在持续,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依然还是没有下雨,同时看不见的瘟疫也是开始蔓延起来。


第2050章 瘟疫肆虐
  河南开封。
  已经是八月了,开始入秋了,然而整个北方地区一直都没有下什么雨,在梅雨的季节,长江流域倒是像样的下了一次雨,极大的缓解了长江流域的干旱情况。
  然而也仅仅只是到了长江流域,本来按照以往的年份,副热带高压应该继续往北移动,为北方地区带来雨热。
  可是,高温在往北移动,雨水却是完全没有,仅仅只是洒水一般的像样下了点雨,连湿润大地都没有做到就结束了。
  可怕的干旱在整个北方地区肆虐,河南、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草原几省更是极度干旱。
  整个河南赤地千里,草木枯黄,看不到一丝绿意。
  不过对于现在大明人来说,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朝廷已经免除了今年的田税,同时还运了很多的粮食过来,家家户户都发了粮食,足够吃到过年,同时粮店里面的粮食也是非常的充足,价格也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
  对于生活在城里面的人来说,生活依然和往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就是时常感叹今年确实是太热了,太干旱了。
  工厂里面的用水竟然有时候都无法保证,因为黄河的水都几乎要断流了。
  但好在秩序都是正常的,工厂依然在轰鸣、商行的生意也还不错,忙碌无比,粮食充足,大家又都有工作,社会的秩序依然非常的稳定。
  唯独农村地区的老农民在们唉声叹气,今年算是白忙活了,老天爷就是不肯降雨,这也是没有办法了。
  种的两拨麦子都绝收了,今年是颗粒无收了。
  这也是让无数的老人忍不住感叹起来。
  也就是现在的时代好,放在以前的话,整个河南肯定是饿殍满地、易子而食,到处都是逃荒的流民。
  现在出现这样的大干旱,大家依然还是过的好好的,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耽误,家家户户都有着足够的粮食和银子,吃喝不愁,又有事做,一点乱不起来。
  然而,人有吃的,有事情,乱不起来。
  可是对于老鼠来说,这样的大干旱也是让老鼠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严重的干旱,连草木都枯黄了,更别说庄家了,这对于严重依赖这些的老鼠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荒野之中的老鼠主要是以草根、草籽、小昆虫之类的为食物,现在赤地千里,草木枯黄,老鼠们的食物一下子就没了。
  大量的老鼠开始往人口聚集和密集的城市地区转移。
  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够找到粮食,才能够活下去。
  开封城里面,人们发现,老鼠比以往多了很多、很多,即便是白天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很多的老鼠在大街小巷窜动。
  一到了夜晚的时候,老鼠更是多如牛毛,到处都是,疯狂的寻找着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以至于夜晚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各种各样打老鼠、追赶老鼠的声音响起。
  然而这仅仅只是老鼠大军当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老鼠在聚集,可怕的瘟疫悄无声息之间就开始蔓延起来。
  仅仅几天的时间,开封城这里的医馆就开始大量的出现高烧、喉咙肿胀、咳血、肺炎等症状的病人。
  起初的时候,还并没有引起开封官府的注意,但是很快,当整个开封城内有大量的人出现同样的症状。
  开封城的医馆一时之间人满为患,开封医院同样也是,人多到在医院外面排起了长龙。
  这一下子,开封官府这边总算是意识到开封这里可能出现了瘟疫。
  于是赶紧发电报到京城这边,请求指示。
  然而开封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核心,每天这里往来的火车、车辆、货物和人流等等都非常的庞大。
  几天的时间,足以让开封这里的鼠疫迅速的传播到大明各地。
  鼠疫的潜伏期又非常的短,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发作起来,大明的各大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城市,开始相继出现瘟疫,并且规模声势极大的浩大,大有排山倒海,席卷残云之势。
  一时之间,各大城市的医馆、医馆全部都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排队等待治病的人,同时大街小巷也是到处都能够看到有人高烧、咳血、喉咙肿胀等等的现象。
  同时,鼠疫的致死率极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鼠疫的死亡率高度30%…50%,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可怕危机。
  城市里面,到处都是患者,同时开始有人不断的病死,一座座城市都披上了恐怖的阴霾,大量在城市务工的人开始逃离城市,回自己的家乡躲避瘟疫。
  顿时间,工厂停工、商行停止运转,商店关门,新学的学校更是在第一时间内启动了应对机制,宣布暂时性的听课,要求所有的学生尽量待在家里面,少聚集,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以免感染瘟疫。
  同时也是在第一时间内发了告家长书给学生的家长,向大家解释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并且告诉大家要尽量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同时注意家庭卫生,勤洗澡、灭鼠、消毒等等。
  这场瘟疫是大明这几十年来最恐怖的瘟疫。
  乾清宫尚书房内一片寂静,弘治皇帝和大臣们现在都已经焦头烂额了。
  旱灾没有得到一点的缓解不说,现在竟然还出现了大规模的鼠疫,情况蔓延至大明各大城市,情况无比的严重。
  现在死亡的人数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原本繁华无比的城市,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变的无比萧条,冷清起了,仿佛一切都被暂停了一般。
  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远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街道都变的空荡荡的,只有家里面有人死去的在街道上给亲人处理后世。
  因为死亡的人数很多,以至于整个街道都一片缟素,没有烧完的草纸随风飘散,宛如末世一般的景象。
  “陛下,我大明各大城市均出现了大规模的鼠疫,情况非常的严重,感染的人数非常多,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人开始死亡,各大医馆、医馆人满为患。”
  韩文面色严峻,今年真的是太不顺了。
  大寒之后是大旱,大旱之后又来了大瘟疫,整个大明都被席卷其中,现在朝中的大臣们都慌了,一下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大家都说说吧~”
  弘治皇帝目光扫向眼前大臣,内心之中焦急无比,此时此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大明工业化发展到现在,人口慢慢的在往城市里面集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这和以前是有很大不同的。
  以前的时候,人口主要分散在农村地区,再加上人口被限制流动,一个地方出现瘟疫的话,很难快速的传播到全大明,只需要对某个地方采取强制性的隔离就可以慢慢等,等时间一过,自然瘟疫就没了。
  可是现在,这是蔓延整个大明的瘟疫,城市里面人口集中,同时交通便捷,流通快速,传播极其的快速。
  前几天的时候,还仅仅只是收到了开封这边的瘟疫电报,接着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整个大明各地都有了,简直就是遍地开花,而且一个个大城市的情况都非常的严重。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顿时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即便是当初天花从黄金洲传过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严重过,当年江南血吸虫病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