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105章

大明镇海王-第1105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晋看看身边的这些学子,一个个年纪都挺大了,很多都和自己是同龄人了,更有大把、大把比自己年纪都大很多的人。
  刘晋虽然马上要奔四了,但看起来依然年轻,再加上这长相极为不错,故而一来的时候,犹如鹤立鸡群,也是很快被身边的人所注意道。
  “这位兄台,在下江西吉安梁朝宗,不知道兄台尊姓大名。”
  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的学子向刘晋拱手致敬的说道。
  “梁朝宗?”
  刘晋一听,还以为是梁朝伟呢,不过也是笑着回道:“在下刘晋见过梁兄,见过诸位兄台。”
  “刘兄好”
  梁朝宗身边的十几个学子也是一起向刘晋拱手致敬,读书人之间的交朋友就是如此的简单,看你也是读书人就会主动的上前来攀谈一番,彼此互相介绍一下,聊聊天,吟诗弄月什么的,很快就可以称兄道弟了,如果要是再有互相认识的人又或者是同乡什么的,那关系自然是就更亲近了。


第1934章 残酷的科举2
  “刘兄,这位是浙江的顾盼顾兄,这位是南直隶的尹域尹兄,这位是湖广的秦右秦兄……”
  梁朝宗也是向刘晋介绍了一番身边的十几个学子,彼此互相认识了一番。
  刘晋一边默默的记住,也是一边仔细的看看他们的年纪和长相。
  梁朝宗看起来三十多岁,但估计应该有四十多岁了,顾盼顾兄年纪就比较大了,看起来就已经四十多了,估计可能有五十了,读书人嘛,都是不用做什么事情的,所以看起来会年轻一些。
  还有这个南直隶的尹域,年纪看起来已经有四十多岁了,最年轻的是这个秦右,看起来比较年轻。
  “刘兄你看起来很年轻,不知道你这是第几次来参加会试了?”
  大家互相熟络一番之后,也是聊了起来。
  见刘晋看起来只有20多岁的样子,也是好奇的问道。
  “额……我就参加了一次会试。”
  刘晋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
  “要是刘兄这一次能高中的话,那可就是连捷啊,那可相当的了不起啊。”
  顾盼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谈何容易啊,这一次参加会试的学子足足有21000多人,可是却只有500多个名额,想要高中实在是太难了。”
  刘晋笑了笑摇摇头说道:“不敢妄想,只当是来京城这边见见世面了。”
  “是啊,现在科举是越来越难了,这火车、公路、汽车、轮船什么的都有了,来京城赶考也是更容易了,这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一年比一年多。”
  “虽然录取的名额也是在增多,但相比之下,这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也不怕刘兄笑话,我等几人都已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了。”
  梁朝宗也是跟着感叹一声的说道。
  “我都已经是第五次来参加科举考试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高中,如果实在是考不上的话,我都准备去吏部补缺算了。”
  年纪最大的顾盼捏了捏自己的胡子,想到自己的儿子说不定到时候就要和自己一同进京赶考的场面,他都显得极其的落寞。
  他考中举人的时候都已经四十了,又考了五次会试了,现在都已经五十五了,头发都已经开始发白了,两眼都开始发昏了,看不清字了。
  “顾兄此次必定能够高中,你父亲为你准备的喜钱也是一定可以发出去的。”
  其他人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希望如此吧”
  顾盼微微苦笑,他父亲在世的时候,提前就为他准备了一大袋子的喜钱,说是等他将来高中之后用来撒喜钱的。
  结果前前后后五次,他带着这个喜钱袋子来京城,期盼着能够高中之后圆了父亲的心愿,然后前面四次都落榜了,至于这一次,他估计着自己可能还是要落榜。
  今年吏部尚书韩文出的考题很偏,又断章摘句的,考完之后大家讨论一番,顾盼就知道自己这一次必定是要落榜的,因为解题都解错了。
  “放榜了,放榜了”
  这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众人顿时就齐刷刷的看向贡院门口这里,只见一队官差走了出来,为首的手里面捧着三张榜单,分别是南榜、北榜和东榜高中的名单。
  见到这个官差,众人自觉的给他们让出道路来,接着就是紧张的看着他们开始张贴榜单。
  有人早已经急不可耐的往榜单这边挤过去,想要早点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江西南昌府舒芬舒老爷高中!”
  “南直隶通州崔桐崔老爷高中”
  “浙江杭州府江晖江老爷高中”
  “……”
  官差这边在忙着贴榜单,先贴出来的榜单上面出现了一些名字,有人也是兴奋的喊了出来。
  “恭喜舒兄”
  “恭喜舒兄”
  “恭喜崔兄”
  “恭喜江兄”
  伴随着有人喊出高中人的名字,贡院门口这边,在一处处地方这里,听闻身边有人高中了,周围随行的学子们顿时一个个都红着眼睛的向身边的朋友送上祝贺。
  “哈哈,同喜同喜”
  至于高中的人,那自然是一个个都嬉笑眉开,悬着的心重重放下来,然后满脸笑容的和身边的人拱手回礼。
  接着就是从随从的仆人、书童的手中接过事先就已经准备好的喜钱,开始大把、大把的朝着贡院门口的人群撒了过去。
  一时之间,原本就人山人海的贡院这里变的更加热闹,人们争相的开始去捡喜钱,场面非常的热闹。
  这边地上的喜钱还没有捡完,那边又有人开始不断的散钱了,铜钱、碎银子、银币犹如下雨一般开始不断的洒出去。
  场面非常的热闹,也是非常的喜庆。
  高中的人开心的撒着钱,至于没有听到自己名字,或者是在焦急等待的学子,一个个非常的焦急,又羡慕无比的看着撒钱的那些学子。
  从此以后和他们算是有着有着巨大差距的了,甚至于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高中的学子,殿试如果表现的不错,到时候排名比较前的话,这以后可就飞黄腾达,前途无量了,反观没有高中的这些学子,以后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前来参加科举考试,可能到老都还是高中不了,只能够去补缺当个小官。
  “北黄金洲蓬来府田远山天老爷高中!”
  “黑土省莫城府陈彼得陈老爷高中。”
  “南云省西极府云天空云老爷高中!”
  很快,东榜这边的榜单也是张贴出来,刘晋也是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田远山、陈彼得、云天空三人竟然都高中了。
  这个陈彼得估计是因为是斯拉夫人的缘故,朝廷为了显示恩典特意让他高中的,田远山是有真才实学,云天空或许也是因为是南云省当地土着的缘故,所以暗地里有点加分,所以才能够高中。
  东榜这边并不全是看你考的怎么样的,因为东榜是大明新纳入疆土的身份所组成,有大量的少数部族学子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在科举考试之前,弘治皇帝、刘晋、王守仁、韩文等也是商量过此事,东榜现在还不太成熟,无法和南北榜相比,有时候要兼顾下大明各地的少数部族学子。
  陈彼得、云天空能够高中并不意外,他们无形之中是有加分的。
  倒是这个田远山能够一次就高中,这让刘晋有些意外了,看来这个田远山确实是有真才实学,他可是没有什么加分项的,虽然他长的骗欧洲人,但父亲却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远远的刘晋就看到了田远山、陈彼得、云天空三人聚在一起,身边还跟着曾子英、孙天静、蒋熙、李向东、阮文豪等人,都是上次来拜访自己的学子。
  高中的三人自然是开心的不得了,大把、大把的撒着钱,至于其他人,一个个自然是只能够用羡慕嫉妒的眼光看着了,而且还要给三人送上祝贺。
  刘晋的身边,梁朝宗、尹域、秦右、顾盼等人也是在焦急的等待着,耳朵高高的竖起,想要听到自己的名字,又或者是等自己的书童前来向自己报捷。
  然而等来的却是失望,榜单都已经贴完了,南北东三个榜单,总共500多个名字都已经张贴出来,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了。
  他们的书童一个个都在拼了命的挤破脑袋的去看,仔细的一遍又一遍的看着。
  “江西吉安府梁朝宗梁老爷高中!”
  到了后面,伴随着一道声音的响起,梁朝宗整个人都忍不住兴奋的跳了起来。
  “哈哈中了,中了!”
  梁朝宗实在是太兴奋了,整个人都高兴的跳起来了。
  他前前后后已经来参加几次科举考试了,都落榜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能够高中,整个人都兴奋无比,开心的不得了。
  “恭喜梁兄!”
  周围的顾盼、秦右、尹域也是连忙向梁朝宗表示了祝贺,同时一个个更是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着,生怕错过了自己的名字。
  然而,左等右等始终都没有等到,等到自己的书童回来的时候,和书童对视一眼,见对方微微摇头,一下子就变的无比失落起来,又落榜了。
  高中的梁朝宗满脸笑容的撒着喜钱,一把、一把的喜钱不断的往外面撒出去,举人老爷都是有钱人,不差钱。
  至于顾盼、秦右、尹域等人一个个都落寞无比,羡慕嫉妒的看着撒钱的这些学子,当然,此时此刻,整个贡院的外面,高兴撒钱的仅仅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学子全部都落寞无比,很多人都纷纷默默的离开。
  刘晋将眼前的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有的人头发斑白了依然落榜,显得无比落寞,有的人高中之后兴奋的大喊大叫,无比兴奋。
  还有的人眼睛都是红的,看着身边的人高中,自己却是落榜了,内心之中的滋味无比复杂。
  科举考试实在是太残酷了,后世的高考在它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2多人参加,却是只有500多个名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这也是注定了大部分的人都是要落榜的。


第1935章 新学高考
  “铛铛”
  “噼里啪啦”
  京城的街道上,伴随着锣鼓喧天、阵阵的敲锣打鼓声和鞭炮声吸引了整个京城男女老少们的注意力。
  “状元郎游街了!状元郎游街了!”
  人们扯开了嗓子,不断的喊了出来,一时之间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来到道路的两边,争先恐后的想要目睹下今年状元郎的风采。
  新科状元舒芬骑在高头大马上面,身穿绯红色的状元服,面带笑容,春风得意,不断的朝着两边的人拱手致敬。
  在他的身后,跟着500多个今年的新科进士,一个个也都是满脸的笑容。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2万多人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有他们这些人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能够站在队伍之中都可以算是功德圆满了,读了一辈子的书,为的就是这一刻了。
  游街的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就连楼上也是人山人海,人们早就等待着这一刻,等待着看看今年的新科士子们游街的时刻了。
  这是京城三年才有一次的盛大时刻,也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时候,总是会泛起很多的会议,讨论着今年又有那个大户人家的大老爷跑去榜下捉婿了,还有那个书生和某某怡红院的头牌私定终身,扬言高中之中去娶她。
  总之自古以来关于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大家一直以来都津津乐道的事情,总是讲也讲不完,听也听不够。
  尤其是穷书生被富家千金看上,金榜题名,迎娶富家小姐,从此以后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最是吸引人。
  每每这个时候,京城大大小小的剧院这里,此类的剧就最受欢迎,人们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中获得了自己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的快乐,彷佛自己化身为了穷书生,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一样。
  “哎幼,今年的新科状元郎着实不错啊,这长相真是没的说啊,人也很年轻啊!”
  “可不是嘛,听说今年才30岁,这长相算是这几次科举考试当中长的最好的状元郎了。”
  “是啊,是啊,不过和当年的刘晋相比,还是略微差了一些。”
  “我也听说了,据说当年刘公中状元游街的时候,可是差点把整个京城千金小姐的魂都给勾走了,他一娶妻,据说不知道有多少人暗然神伤。”
  “刘公当时也是非常的年轻,仅仅只有20岁,还未婚配,今年的状元郎都已经30了,估计着孩子都已经很大了。”
  “那又如何?男人三妻四妾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那倒也是,才貌双全,估计着看上他的千金小姐应该有不少呢。”
  “说到这事啊,还是要提一提当年的刘公呢,当时可是羡煞了整个京城的贵公子呢,一下子娶了两个千金小姐过门。”
  “可不是嘛,我现在都还记得呢,一个是定国公的孙女,一个是当时李侍郎的孙女,都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呢。”
  “时间过的真快啊,这一转眼的功夫,刘公的儿子都娶妻了,前些时日惊动整个京城的豪门婚礼就是刘公的大儿子刘信和英国公的女儿联姻呢。”
  “是啊,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刘公的儿子都已经娶亲了。”
  京城的老少爷们不断的讨论着,讨论着新科状元,又自然而然的提到了弘治十二年中状元的刘晋。
  没办法,谁让刘晋现在还是内阁首辅,又是状元出身,自然而然就会提到的。
  京城的老少爷们都在忙着看新科士子们的风光时刻,整个京城也将随着状元的诞生而进入到最热闹的时刻。
  另外一边,新学这边,伴随着下半学期即将结束,新一年的高考也即将开始。
  新学的高考和后世的高考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后世的高考,是需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的一个过程,最后再通过高考考取自己所想要进的高校。
  现在的高考却是不同,因为大明的新学之中没有高中,只有小学和中学,小学是五年制,学习五年,中学则是三年制,总共加起来就是八年。
  因为新学是刘晋所创办的,故而新学的制度也都是刘晋一手制定的。
  新学孩童上学的年龄是八岁开始,学习八年,到中学毕业的时候也就十六岁,按照大明一直以来的标准,男孩16岁就是成人,可以娶妻生子,也可以正式的参与社会劳动。
  有些早的,甚至于14岁都娶妻生子了,只有女孩,一般14岁就算成人了,可以嫁人。
  当然,这个显然是不合理的,太早了一些。
  新学的学制从八岁开始学习,到16岁中学毕业,这个就比较合适了,如果能够再通过高考,考上高等院校,再读四年的话,那就是20岁左右了。
  当然,这个都是正常人的情况,有些读书早的,可能十几岁就已经毕业了,还有人可以跳级什么的,这些都是特例了。
  除了没有高中之外,此时大明的学制也都是以年尾作为结束,后世是上半学期结束,下半学期开始,故而事关升学的中考、高考都是在年中的时候进行,大明这边却都是在年尾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了,到了新一年就可以去高等院校这边学习了,如果成绩不合格的话,那就只能够去参加工作了。
  新学的高考,大明朝廷、官府这边是没有参与的,因为一直以来新学的地位还没有得到确认和巩固,只是刘晋自己出钱开办的学校,故而一切也都是刘晋这边自己决定。
  因为事关新学的传承,也关系着各大高校的生源质量,所以刘晋也是单独的成立了一个新学教学部专门负责新学相关的事情。
  新学学校的开办、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