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52章

大明镇海王-第1052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42章 大山里的躁动2
  李木匠开开心心的拿着自己两个儿子寄回来的信离开了,全然忘记了赵老汉的叮嘱,帮忙问问赵大有没有寄信回来的这件事情了。
  “老板,买点面粉~”
  李木匠来到了粮油店,准备买上几十斤面粉回去,以后想吃饺子的时候就可以包饺子吃。
  “好嘞~”
  “这面粉啊现在有不少的种类,这最好的呢是辽东过来的面粉,6文钱一斤。”
  “其次就是河中地区过来的面粉,质量也是相当的不错,不过却是只要5文钱一斤。”
  “还有河南、陕西、山东的面粉,4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老板也热情的介绍起来。
  现在大明的粮食价格是真的便宜,这磨好的上好白面也仅仅只有四五文钱一斤而已。
  “来五十斤4文钱的就可以了,这辽东的面粉竟然要6文钱一斤,贵的也太多了吧。”
  李木匠想都没想自然是要便宜的了,对于大山里面的人来说,这钱自然是能省就省了。
  “这你可能就知道了。”
  “这辽东的面粉啊,它确实是不一样,那边是黑土地长出来的麦子,质量好就是好,而且那边的面粉都是大型面粉厂磨出来的,非常的细腻。”
  “你看看,这个面粉是不是很不一样?”
  “这辽东的面粉啊,在京津地区和淞沪等大城市里面是最好卖的,越贵越好卖呢。”
  老板一边给李木匠称面粉一边笑着说道。
  “是嘛,这贵的东西反而更好卖啊?”
  李木匠才不信呢,谁不喜欢便宜的,竟然还会有人专门去买贵的,钱多了哦。
  买了五十斤面粉,李木匠又看了看店里面的诸多腊肉问道:“老板,这些腊肉怎么卖啊?”
  “这些腊肉啊~”
  “这些来自河中地区的牛羊猪腊肉,干牛肉、羊肉要二十文钱一斤,猪肉就便宜了,十二文钱一斤。”
  “这些是来自黄金洲的鱼干,都想鲑鱼干,肉质非常鲜美,刺很少,最适合长身体的孩子吃,而且也很便宜,八文钱一斤。”
  “还有这些也是来自黄金洲的鱼干,不过是来自北境渔场的海鱼,也都是很不错的,7文钱一斤。”
  “这些是来自澳洲的牛肉干和羊肉干,只要十八文钱一斤。”
  “这些是来自淞沪的海货,这个是大黄鱼干6文钱一斤,这个是墨鱼干,5文钱一斤。”
  老板见李木匠还要买干货,也是连忙热情的介绍起来。
  “这东西还挺便宜的啊。”
  李木匠听完,顿时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这以前的时候吧,家里面穷,孩子多,这种店进都没有进来过一回,哪里知道这外面的东西竟然如此的便宜。
  这可都是肉干啊,竟然只要几文钱一斤,也太便宜了,还是从什么黄金洲之类的地方运过来的,走的都是海运呢。
  “现在吃货都便宜了,这粮食啊,从来就没有过这样便宜的粮食,我做了一辈子的粮食买卖了,现在的粮食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些干货之类的,听说在海外的地方都是很多的。”
  “就拿这个鱼干来说吧,黄金洲的千河城和北境城附近的海域都有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随随便便出海都可以爆仓,根本就吃不完。”
  “所以慢慢的也就发展出了咸鱼、鱼干的产业,量大非常的便宜。”
  “还有这个淞沪过来的鱼干,听说是靠近全球最大的渔场,天下第一的舟山渔场,产量非常大,捕捞回来的鱼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就有人专门的将这些鱼弄成咸鱼干来卖。”
  “至于牛羊肉什么的,听说澳洲、河中、中亚、南黄金洲这几个地方,草原广袤,畜牧业非常的发达,牛羊多到根本吃不完,这肉便宜的很。”
  老板也是再次耐心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
  “我买一些,买一些~”
  李木匠听完这才焕然大悟,外面的世界和大山里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用大山里面的一切来衡量外面的世界。
  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想象自己家老大两夫妻耕种2000多亩土地,收获上百万斤粮食的事情一样。
  李木匠挑了大量的鱼干、腊肉,最后一咬牙还买了一些牛肉干和羊肉干,最后一算,买了几十斤的干货。
  但最后算账的时候,50斤面粉200文,几十斤各种干货算下来花了800文,整个算下来一两银子就搞定了。
  最后李木匠挑着百斤的担子来到了卖新鲜猪肉的肉摊这里,咬咬牙又割了10斤肥猪肉回去。
  挑着100多斤的担子,李木匠不仅仅没有觉得累,反而觉得无比的轻松,这生活才有奔头。
  一路上走走停停,累的半死,到了快要日落的时候,李木匠也是终于回到了上坪村这里。
  这个时候,村里面的村民们也都已经忙完回来了。
  看到李木匠挑着两大筐的东西回来,村民们顿时就围了过来。
  “哟~李木匠,你这是要过年了啊?”
  “买了怎么多的东西,又是面粉,又是鱼、又是肉的,这是发大财了啊。”
  “可不是嘛,这怕是有好几十斤面粉了,有好几十斤肉吧。”
  村民看着肉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山里面嘛,吃肉的时候也是少数,平时能够吃得饱一点都算不错了,更别说吃肉了。
  “嘿嘿~”
  “买了些面粉平时逢年过节的想吃饺子了就包点饺子吃,做点面条啥的。”
  “这些都是肉干、鱼干什么的,放家里面,来点客人了也好招待不是。”
  李木匠笑着说道。
  “李木匠,是不是你儿子又寄信回来,顺带着给你钱了?”
  有人一看,连忙问道。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李木匠家里面的情况了,两个儿子移民出去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是啊,我家老大和老二都寄信回来了。”
  李木匠点点头说道。
  “说啥了?”
  “赶紧跟大家伙说说,他们现在也收粮食了吧?”
  “收了多少粮食啊,你不是说你儿子有上千亩的良田吗?”
  “对啊,你儿子收了多少粮食啊。”
  村民们一个个都好奇的问道。
  “我家老大种了2000亩地,今年收了100多万斤粮食呢,卖了一半都卖了500两银子,给我寄了20两银子过来呢。”
  “我家老二也是种了1000多亩地呢,也收了60万斤粮食呢,卖了50万斤,也卖了500两银子,给我寄了20两银子过来。”
  “他们说了,让我在家里面要多买粮食,多吃肉,要吃饱、吃好来。”
  李木匠掏出了怀里面的银票,得意的和村里人炫耀起来。
  “所以今天啊我就多买了一些粮食和肉,这回家就慢慢吃,我家孩子说了,这钱不够了,他们还会寄过来,让我放心的用着。”
  “大家说说,我买了怎么多东西花了多少银子啊?”
  “1两银子,就1两银子买了怎么多好东西,够吃很久了。”
  李木匠一边说也是一边说道:“这个可是牛肉干,来自澳洲的牛肉干,好吃的很,来,小孩子,每个人分一点都尝尝。”
  “这个可是鲑鱼干,是黄金洲过来的,老板说了,吃了对小孩子好。”
  村民们听着李木匠在炫耀,再看看他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上百万斤的粮食,这要吃多久啊!”
  “废话,那么多粮食能够吃的完吗?”
  “这一个人怎么可能耕种上千亩的土地啊?”
  “当然是用机器了,我家老大和老二都买了种地的机器呢,要200多两银子一台呢,种地就快多了。”
  “赵老汉,你家老大也迁移去黑土省了,回信了没有?”
  “回是回了,不过我家老大不舍得买机器,所以也就种了几十亩地,也不知道打了多少的粮食,到现在也没给个信回来。”
  “你儿子有没有给你寄钱回来?”
  “他家老大不是上次寄了五两银子回来?”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李大和李二都混的怎么好了,赵大怎么就不行呢?”
  “主要是不舍得买机器,这有机器耕地就快,种的面积就多,收益自然就高,靠自己种地的话,累死了也种不了多少地啊。”
  “就是啊!”
  “没想到这外面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啊。”
  “是啊,是啊,看看李大和李二兄弟两个,现在可有出息了,种上千亩的土地,一年赚几百两银子呢,给李木匠都寄了几十两银子嘞。”
  “早知道当初我也移民出去算了,这留在山里面连饭都吃不饱。”
  “是啊,是啊,这移民出去,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有几十亩田地可以耕种,吃完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也不知道官府这边现在还要不要人移民出去。”
  “肯定要啊,前段时间我都还看到有人去官府这边报名移民呢。”
  “回头去看看,我也打算移民出去算了。”
  “这累死累活都吃不饱的日子算算过够了,我也要赚大钱,顿顿吃饱,还要吃肉。”
  村民们都躁动起来了,一个个眼睛都是红的,看看李木匠家的小日子,再看看自己家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收的那点粮食,很多人都萌生了移民出去的念头。


第1843章 鲍鱼吃到吐
  澳洲东南地区的双星岛(后世的新西兰),弘治皇帝和刘晋一行人在澳洲这边玩了十几天的时间之后再次抵达了双星岛这里,准备在这里修整一两天的时间,然后准备横跨太平洋前往黄金洲。
  也不知道弘治皇帝是否打算进行环球航行,还是说只是想去黄金洲这边玩一玩就回大明,反正这一次出来,弘治皇帝是根本就没打算着早点回去,要好好的看个够,玩个够。
  实在是太难得了!
  身为一个天子,他小时候是生活在恐惧之中,在恐惧之中长大,时刻都担心着被万贵妃谋害,后来还是周太后将他带到了身边,时刻防备着,这才能够顺利的长大成人。
  少年时早早的当了皇帝,但当时的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内部被大明‘战神’朱祁镇折腾的七七八八,弘治皇帝的父亲成化帝又是一个从小被女人掌控的皇帝,不能说毫无作为,但也将大明朝折腾的够呛。
  给弘治皇帝留下了烂摊子,花了十几年的时间都还没办法收拾好,外部的鞑靼、辽东的女真、东南沿海的倭寇、还有西南反复无常的土司。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让弘治皇帝是叫偷懒耳,想要做点什么事情吧,国库空虚,关键是又怕走了自己老爹的老路,大臣们又极力的发对。
  所有的一切都让弘治皇帝被牢牢的囚禁在紫禁城内,甚至于连京城都没出过几次,也就是后来大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这才逐渐变的强大起来,才有了现在的大明帝国。
  他弘治皇帝才可以放下大明帝国的一切来到处游山玩水,看看这大明的山山水水,感受下地大物博。
  弘治皇帝很清楚,自己这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的远行了,所以并不打算早早的回去,要看就看个够,玩个够。
  有时候还是刘晋说的对,人这一辈子太短了,没必要将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一些事情上面,有时候也该为自己的想一想。
  双星岛,这里的大明人很少,两个庞大的岛屿,移民到这里的大明人仅仅只有不到1万人,这还是因为双星岛这边可以产出后世闻名的黑金鲍鱼,所有才有人愿意来这里。
  “这双星岛真美啊,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
  弘治皇帝和刘晋骑着马在双星岛的北岛上非常悠闲的散步,欣赏着这里的风景。
  不得不说,这里的景色是真的很美,如诗如画,长白云之乡绝对名不虚言,温带海洋性气候赋予这里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变的极美。
  “是啊,真的很美、很美,让人都忍不住想要放下所有的一切,在这里建个牧场,养养牛羊,骑骑马,闲暇之余钓钓鱼,骑马打猎。”
  刘晋也是郑重的点点头。
  只有亲自来这里一趟才能够明白后世之人为什么总是吹嘘新西兰了,有那么多人想要移民这里。
  因为这里的风景确实是很美,气候非常的舒服,看看眼前的蓝天白云,丰美的水草,还有远处山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再看看旁边河流里面数量多大让人难以置信的鱼。
  这里真的犹如梦中的童话王国一般。
  幸运的是现在这里属于大明帝国,是大明帝国的领土,大明人可以自由的来这里定居,享受这里的一切。
  但似乎好像这个时期的大明人并不太愿意来这里,因为这里真的可以说是天之角、海之崖,离大明的本土太远、太远了。
  如果不是这里发现了鲍鱼,估计着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移民来这里,这个时期的大明人有太多、太多的选择,好地方太多了,这里也不过是众多好地方当中的一个。
  “哈哈,刘晋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会享受啊。”
  弘治皇帝听完,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刘晋,弘治皇帝是非常信任和放心的,因为刘晋就是一个懒人,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如果可以的话,估计着刘晋是真的愿意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来这里放羊骑马打猎什么的。
  “陛下,人的一生太过短暂,世界很大,很美,想要去看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就比如这个双星岛吧,这里出产一种极品美味,一定不能错过。”
  刘晋笑了笑说道。
  “极品美味?”
  “什么东西?”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连忙问道。
  “黑金鲍鱼!”
  刘晋连忙说道。
  “鲍鱼?”
  “鲍鱼确实是很不错的味道了。”
  弘治皇帝一听,笑了笑说道。
  “陛下这里的鲍鱼和我们大明本土产的鲍鱼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鲍鱼和南非殖民地的鲍鱼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鲍鱼,最重要的个头足够大,肉质极其的鲜美。”
  “陛下难得来这双星岛,一定要尝一尝。”
  刘晋连忙说道。
  “是嘛,那可一定要试试了。”
  弘治皇帝笑着点头道。
  刘晋也是连忙让人去准备烧烤用的工具,接着说道:“陛下,光吃的话肯定是没什么意思,真正有意思的是自己去海边找,自己去挖鲍鱼,这才是最有意思的。”
  “也好,反正都是出来玩的,就跟你疯一回。”
  弘治听完,顿时就笑了起来,想了想也是准备跟着刘晋去好好的玩一次。
  有了决定,刘晋也是赶紧找来了几个双星城本地的人来当向导,找到了一处生产黑金鲍鱼的海域。
  此时北半球是冬天,天气越来越冷,南半球就恰好相反,正好是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刘晋带着弘治皇帝来到海边,穿上大裤衩就开始找鲍鱼之类的。
  “这里的海水可真干净,难怪后世能够获得最后一块净土的美誉,远离大陆,没有任何的污染,环境又好,气候又好,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当初其实应该占领这里的,将这里当做养老的地方。”
  一边在海水里面玩,刘晋也是一边感叹,这里的海水实在是太清澈、太干净了。
  当然,这个时代,基本上的地方都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都很干净,特别是南洋的某些岛屿,也是干净无比,犹如世外净土。
  “鲍鱼~鲍鱼~”
  这时弘治皇帝激动的喊了起来,他在海边的礁石区域这里发生了不少的鲍鱼。
  刘晋一听,也是赶紧走了过去,翻看浓密的海草、海带之类,在海边的岩石下面赫然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大量的鲍鱼。
  这些鲍鱼的个头都很大,随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