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名掷弹兵两侧则是一千火枪兵,其中有之前训练出来的五百火绳枪兵,还有系统升级后训练的五百燧发火枪兵。
他们红色的短款军装在黑色的庞大军阵之中犹如一团团红色的火焰一般显眼。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从百姓中训练出来的那五百火绳枪兵普遍有些面色发白,他们紧紧抿着嘴唇,身体微微有些发抖,就连握着火铳的手也同样有些发抖。
反观五百燧发火枪兵,他们一个个面容冷肃,浑身散发着一股漠然的寒气,仿佛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似得。
火枪兵的两翼则是五千弓弩手,他们将跟一千火枪兵一起负责远程攻击。
远程兵力之后则是这次会战的大杀器,一百门八磅野战炮每隔五步远排列成整齐的两行,每门火炮后面都是三名同样身穿红色短款军装的炮兵。
大炮的后面堆着一个个木箱子,最上面打开的木箱子中可以看见一个个黑黝黝的炮弹。
在一百门野战炮的后面则是十门红衣大炮,黑黝黝的炮管斜指苍穹,霸气非常。
神机营校尉李汉目光来回在那新来的一百门野战炮上扫视着,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他不知道那位神通广大高深莫测的主公从哪里弄来的这一百门小炮和三百步兵,可是他看的出来,那些火炮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绝对的精品。
那三百名炮兵更是训练有素,一看就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这些火炮和炮兵的到来,虽然依然还是归于他的指挥之下,可是却也让李汉有了一种危机感。
以前几次大战神机营立下大功,他开始有些飘飘然了,觉得自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了。
可是这些火炮和炮兵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轻浮和自得实在是愚蠢不堪的。这位大侯爷既能用他,自然也能杀他。如果自己哪一天得意忘形了,恐怕也就是人头落地的时刻了。
醒悟之后他满头大汗,这才彻底收起了那刚刚萌芽的自得之心,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也让他起来好胜之心,一定要指挥好这些国之重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战争之神。
步兵大阵的两翼则各有一万骑兵,左翼由狄青指挥,右翼由冉武指挥。
而中间的步兵大战则由白山。
大阵的最后方还有一万步兵由江川亲自指挥调度,作为后援。
山甲带着两万人马留守广宁城。
四万浩荡大军形成的滔天气势让这片原野上空飞翔的鸟儿都感受到了畏惧,早已经远远躲开,销声匿迹了。
远处忽然传来了苍凉悠远的牛角号声,紧接着是东北方向的荒原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乌云。
那片乌云缓缓向前逼近,越来越近,各种人喊马嘶的声音都陆续的传来过来。
再近些,那一面面高高竖立的旌旗上的字迹都依稀可辨了,有写着“清”字的,有写着“大清辅政王”的,还有写着各色姓氏的旗帜,浩浩荡荡,有汉文有满文,五颜六色,根据八旗的不同颜色就有不同的旗帜颜色。
六万大军呼啸而来,浩浩荡荡,步骑混合,人喊马嘶,声浪滚滚,好不热闹。
反观江家军这边却是一片沉默,沉默的如同大山,如同松林,如同此刻的苍芎一般,没有一个人开口,没有一匹马嘶鸣,仿佛对对面敌人的喧嚣叫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般。
随着又一阵的牛角号声响起,六万清军渐渐止步,开始列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百六十章 荒原会战(之狄青发威)
清军开始列阵,中军之中也升起了一座高耸的云车,多尔衮带着人高居其上,俯瞰全场,从中调度指挥。
身材高瘦的多尔衮经过了一场争夺皇位的风波之后看起来更加虚弱了,脸色因为急行军都有些发白了。
他自小就患有风疾,身体虚弱。常年征战和忙碌让他的身体更加虚弱。
不过虽然这次没有如愿以偿当上皇帝,可是能成为大清辅政亲王,成为实际上的大清掌权者,也让他心满意足了。
原本虚弱的身体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般,让这些日子每天都是精力满满,神情亢奋,对内镇压那些不安定的人,对外领兵剿灭江家军,踌躇满志,准备一举重振大清国威。
多尔衮站在云车之上,看着对面沉肃默然,不动如山的江家军,一股巨大的压力迎面而来,让他的心神为之一凝。
的确是一支强悍的军队啊!
难怪我大清勇士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其面前折戟沉沙,虽然还未交战,光是这份气势都足以让人心惊胆跳了。
不行,这仗不能按照他们的节奏来打,否则还没开始就被动了。
多尔衮略一思忖,断然下令道:“命令前军叫阵,扰乱敌人士气。”
身旁的旗语兵急忙挥动大旗,向前阵的清军发出了命令。
所谓叫阵,其实就是双方还没动手之前打嘴炮,互相叫骂。一方面可以鼓动己方的士气,一方面可以压迫敌军的士气。
士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在战争当中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非常关键。
如果对方能够因为叫骂而自乱阵脚那是最好的结果了,这样就给了己方可趁之机。
清军前阵的士兵们开始用各种脏话粗话俚语大声叫骂起来。有些清兵甚至还对着江家军解裤子,露屁股,种种羞辱恶心之态都做了出来。
甚至更有甚者,直接骑上马在江家军面前一箭之地外驰骋而过,一边奔驰一边叫骂,还做出种种侮辱性的动作。
清军如此行径,让江家军步兵大阵之中出现了一阵骚动。许多士兵气愤不已,脸色涨红,双眼赤红,恨不得立刻杀出去,奈何未有军令,因此许多人都纷纷扭头向后去看中军所在。
这些被清军激怒的士兵都是从明军之中改编和那些从老百姓训练来的,原本的系统嫡系士兵却都一个个漠然以待,面色毫无变化。
江川将云车之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平心而论,他也的确心中有些愤怒,恨不得一声令下,将这些恶心人的清军踩成肉泥。
可是这半年多的战阵经历,自己也读了不少兵书,再有刘基的影响之下,他早已经不是那个年少爱冲动的宅男了,而已经成了一个遇事冷静,学会权衡斟酌的统帅了。
也许他的指挥能力还尚有不足,可是他的心理素质却已经合格了。
江川有了一百门野战炮这种大杀器的助战,今天的打法就是以守代攻,等到敌人崩溃的时候在出动骑兵反击。
现在如果一动,整个阵势就全乱了。一旦乱了,敌人就会趁势而入,最后就会变成了一场混战。
如今敌人刚到,士气正盛,这时候只要脑子没坑都会按兵不动的。
旁边的苏秦转眼去看自己身边这位年轻的主公,看他面色如水,不怒不惊,淡然从容,眼中微微有些欣赏之意。
胡宗宪却是依然满脸忧郁,一动不动。
倒是左翼的一万骑兵中有人动了。“狄”字大旗下一人纵马奔出阵中,战马奔驰如飞,一边奔驰一边伸手摘下马鞍旁的弓箭,张弓搭箭。
那人血色披风在身后飞卷,披头散发,脸上却带着一张狰狞的青铜面具,高大雄健,威武不凡,正是江川从贤良祠请来的先贤之一的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因为少年时期其兄与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而获罪,脸上被刺字充军。进入军队之后为了遮掩脸上的金印,所以出战之时总是带着一副青铜面具,时人成为“面涅将军”。
狄青从小就彪悍勇猛,尤其是擅长骑射,据说可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之上射中一百步之外的敌人,而且还是两箭齐出,号称二龙奔月。
狄青的主战场是在北宋和西夏的战争中,生平大小二十五战,身中八箭却从不畏怯。最有名的就是皇佑五年平定广西侬智高叛乱一战中,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为著名。
他每战披头散发,冲锋陷阵,一马当先,所向披靡,敌人因此闻之色变,而大宋百姓和朝中忠臣如范仲淹,韩琦等都对狄青颇为赏识。
只可惜大宋一向是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狄青功劳越大,位置越高,就渐渐遭到了朝廷的猜忌,最后抑郁而死。
死后却备受朝廷推崇和赞誉,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狄青的不幸。
狄青单人匹马冲出大阵后,双方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给吸引住了,十万双眼睛都紧紧盯着他的动向。
多尔衮眼神一凝,看着敌军阵中奔出的这个披头散发带着青铜面具的猛将,一阵心惊肉跳。
只见狄青纵马奔驰过程当中,已经抽出两支箭同时搭在弓弦上,右手一拉,顿时弓如满月,瞄准两骑在江家军阵前纵马叫骂的清军骑兵,手指一松,两支箭顿时离线而去,如同两条飞龙一般以雷霆之势向着那两骑清军呼啸而去。
那两名清军骑兵也都是善骑射之人,见到两箭飞来,心中虽惊,但是却也反应迅速,一夹马鞍,分别向着两个方向奔逃躲避。
若是让他们逃了,那么狄青也就不叫狄青了。
他早就算准了两人的动向,两支箭几乎同时射中了目标,一个正中敌人咽喉,一个却正中胸口,两骑同时载落马下。
这一招二龙奔月神技惊呆了所有人,就连江家军之中很多人都是面露钦佩之色,冉武更是钦佩不已。
这份神技,这份十万大军面前敢纵马张弓的胆魄这世上能有几人有?
看见狄青如此威猛,江家军士气大振,欢呼声骤然响起,声浪滚滚,排山倒海一般向清军那边涌起。
清军士气却是为之一黯。
多尔衮脸色凝重,冷声道:“给我留住那敌将,绝对不能让他活着回到本阵。”
王命顷刻传下,几十骑清兵飞奔出阵,向着狄青包围而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原会战(之大战将起)
几十骑飞马围了过来,狄青却立马当场,岿然不动。
那几十骑清兵眼看狄青竟然不逃不避,微微愕然却是心中大喜,一个个从散开,从四面加速冲了过来,在奔驰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开始张弓搭箭,瞄准了狄青。
江家军的将士们眼看狄青就要被几十倍的敌人包围,都为他暗暗着急,好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中军位置,希望大帅江川能够下令出击。
可是中军却丝毫没有动静,好像没有看见狄青的威势一般,让很多士兵心焦不已。
江川其实是有些担心的。但是他知道狄青若是没有把握全身而退,也不会如此大意的。他既然敢将自己置于险地,那显然因为对自己充满信心的。
作为狄青这种生平大小几十仗的名将,不可能贸然做出这种牵动全军阵势的鲁莽之事。
他既然敢独自出阵,就是确信自己能够大杀鞑子的嚣张威风,也确信自己这个主公不会贸然下令而动摇阵势的。
眼看着几十骑清军骑兵快到了一箭之地外,手中的弓箭都纷纷瞄准了狄青。
狄青终于动了,胯下雄健威武的大白马忽然之间由静到动,瞬间从静止切换到了高速奔驰,就好像那些极品跑车一般加速极快。
狄青与坐骑,人马合一,在荒野上纵横奔驰,速度之快在很多人眼中都成了一红一白两道影子一般。
清军骑兵的箭射出的时候,狄青的箭也几乎同时射出。
狄青的大白马虽然纵横奔驰,但是身在马上的狄青却是稳如泰山,身形不动,双臂伸展之间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取箭,搭箭,拉弓,瞄准,松弦一气呵成,几乎毫无停滞。
而且跟之前一样,每次都是两箭齐出,二龙奔月。
只听见砰砰声响之后,便不断的有清军骑兵从马上捂着咽喉一头栽下,所有人都是咽喉中箭,一击而亡。
清军射来的箭要么因为主人松弦之前已经中箭而导致方向偏离,要么是被狄青早就避开,几十支箭竟然无一箭射中狄青。
两军都被狄青的勇猛和敏捷所折服,江家军这边更是士气大振,将士们雀跃不已,齐呼:“无敌!”二字。
而清军那边这更是士气一黯,刚才叫嚣辱骂,脱裤子露屁股的那些清军全都住了口,呆呆的看着阵前如杀神一般狄青逞威风,心中都不是滋味。
双方都是骑兵,交战的距离很快拉近,清军残存的二十几骑有些依然对着狄青张弓搭箭,有些却拿出了近战武器长矛战刀继续向着狄青围攻了过来。
狄青很快把箭壶中的二十支箭用完了,他射出最后两支箭,又有两骑清军落马之后,索性弃了弓箭,抓起马鞍旁的大枪,在右臂臂弯之中一夹,枪尖斜指青天,长啸一声犹如猛虎下山,披头散发的向着清军骑兵对冲过去。
双方很快战到了一起,狄青手中丈八铁枪如一条黑色蛟龙一般,大开大合,劈,砸,挑,刺,抽,每一枪下去都有一名清军骑兵掉落马下。
一名清军骑兵从后面偷袭而至,长矛向狄青后背刺来,眼看狄青就要血洒疆场的时候,他胯下的大白马忽然四蹄同时腾空,猛然向前跃出,向前整整移开了三尺,使得狄青避开了这有死无生的一枪。
那清军骑兵愕然无措,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正在愕然之间,狄青的大铁枪已经横扫过来,清军骑兵避之不及,铁枪枪头重重的砸到了他的头上,头盔瞬间被击飞,整个脑瓜子也瞬间变成了一个烂西瓜,白的,红的,黄的四处喷洒,让人作呕。
狄青仿佛被激怒了一般,长啸连连,如猛虎啸百兽一般,手中大铁枪如同活了一般,更是勇猛,凡是被铁枪碰到的清军无一不是骨头碎裂,腥血狂喷,手下没有一合之敌。
不出片刻,狄青周围再无一人骑在马上,全都变成了满地处于不完整形态的尸体,一匹匹战马孤零零站在原地,低头嗅着主人的尸身。
这出战的几十名骑兵都是清军之中有名的勇士,竟然几十人围攻一人都毫无建树,反而全军覆没,这种惊人的结果让本就士气黯然的清军更加低落了。
多尔衮看的面色阴沉,万万没想到几十个打一个竟然会是这种结果。
不过他好歹也是三军统帅,这点战损也不会让他有一丁点的心疼。他考虑的是敌人如今士气大涨,己方士气大跌。
如果不趁此机会下令全军进攻,任凭士气继续低落下去的话,这一仗就麻烦了。
所以他当机立断,断然下令:“全军出击,冲击敌军本阵。汉八旗在前,蒙古八旗居中,满八旗殿后。”
大旗挥动,牛角号呜呜吹响,六万大军隆隆开动起来,缓缓向着江家军的大阵压了过去。
苍凉的牛角号声和大军开动的威势冲淡了刚才清军士兵心中的阴影,在各自将领上司的率领下清军士兵鼓起勇气向着敌人压了过去。
狄青一听牛角号声响起,就知道敌人要发动总攻了。人在马上,长啸连连。
说也奇怪,那些阵亡清军的尸体听到狄青的啸声,竟然全都抬起头来,向着他奔了过去。
狄青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几十匹战马,向着江家军本阵奔去。
看到狄青如此本事,江川心中也是大为振奋。再看他杀了人还不够,还要把人家的马也顺便拐了回来,不仅莞尔,对着旁边的苏秦和胡宗宪笑道:“苏子,汝贞,咱们这位面涅将军可是真会过日子啊。”
胡宗宪字汝贞,苏秦也被时人和后人称为苏子,所以江川以此来称呼他们也显亲近之意。
两人听了江川的话,也都笑了起来。
“下令,各军闻旗语和鼓声而动,擅动者斩!”江川看着越来越近,已经开始发起冲锋的清军,沉声道。
呜呜呜的号角声也从江家军的大阵之中响起,江家军四万将士神情也是为之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