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55章

汉兴-第255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贾时飞摇摇头:“但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吧?他穿的像个当兵的。”
    贾时飞走南闯北,去过江北很多次,但他并未见过华夏的宗室,一个都没见过,所以他也不知道华夏的皇太孙长什么样,会穿什么形制的衣裳。
    “如果那个人就是大人物,咱们这样靠过去……”
    林如海干着世上一等一的肥缺,就算不贪,也是家财百万贯。而且他妻子已经过世了,身边只有一个女儿,自己又把她教养的极好……。
    这一切,都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变成某些心怀不轨的家伙眼中的肥肉,一个不小心,就要出大问题。
    因此,林如海对这种事特别敏感。

第634章 交通安全
    “林大人,既然见到了,不去打声招呼是不行的。”
    贾时飞在林如海身边小声提醒
    “大不了让小姐的船先走,不让他们看到就是了。”
    “嗯,也对。”
    大家都是文人,见了面有个礼节上的问候就可以了,家眷出面几没必要也没这说法。
    就像自己现在过去,出面见他的人肯定是文季,最多是那位皇太孙,而不会是太子妃一样。
    在这个时代,女人终归是女人。
    “时飞,你先去通报一声。”
    “是。”
    ……
    “大周财富一石,盐与丝各占三斗。”
    文季在船舱里给徐代炫解释道
    “因此,巡盐御史与江南织造是大周最肥的肥缺,参谋部估计,这两样一年能给大周朝廷各带来1500万贯以上的收入。”
    “参谋部曾经希望打击大周的这两项产业,特别是盐务,咱们的产量比大周高得多,成本也低很多,如果咱们能倾销盐,摧毁江淮盐务,那么大周每年至少会损失一千万贯的收入,三年之内,大周经济必然崩溃。”
    文季自觉应该教教侄子这些政务上的东西,作为皇长孙,总有一天他能用得着,将来侄子的位子做的越稳,他们文家的富贵也就越长久。
    徐代炫却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他想在自己的船舱里搞海战模拟的图上作业,或者造一艘新式风帆战舰模型。
    但文季得到了文月的许可,有母亲在头上压着,父亲不在身边撑腰,徐代炫没有办法,只能先把自己的爱好放一边,听舅舅讲这些无聊的话题。
    “林如海这个人是个清贵官,但再清贵,一年几十上百万也是有的,看看他的船队就能明白了,他不是个清高到完全不爱财的官。”
    “我们或许可以想办法让他同意,大规模进口廉价的北盐来顶替淮盐,摧毁大周的食盐产业……。”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战手法,向大周倾销海量的廉价食盐,让大周的盐务官员觉得买北盐当成官盐出售,比自己辛辛苦苦煮盐来钱更快,也更容易完成任务。
    于是江南的盐业相关人员大规模失业,工具废弃,盐业彻底荒废。
    最后突然给江南断供,或者干脆提高食盐的出口价格。
    等江南受不了江北的高盐价开始恢复自己的食盐产业,江北再降价倾销。
    这样用不了几次,江南的经济就会彻底崩溃——甚至朝廷整个崩溃都不是不可能。
    “我认为用不着,舅舅。”徐代炫摇摇头“你刚才说,我们的力量已经超乎想象的强大,那么搞这种小动作完全没有必要。”
    “就像我们海军,两艘同样强大的64炮风帆战列舰对决,大家都要尽可能抢占上风,抢对方的横头,但若是一艘64炮风帆战列舰对付一艘无炮的旧式帆船,还要把精力放在抢风口这种复杂机动上就显得很没必要,而且也很容易让猎物逃脱。”
    “江南生活的是汉人,华夏以汉人共同的帝国自居,我们摧毁江南盐业,吃亏的肯定不是那些当官的,而是汉人的穷人,这固然能严重削弱江南朝廷的实力,但一旦曝光出来,也会削弱我们执政的合法性。”
    “与其玩这种阴谋诡计,不如直接王道一点,正面攻取。”
    “如果您刚才说的,是帝国的既定政策,那么我无话可说。如果参谋部或者别的部门想要征求我的意见,那么我说我反对。”
    文季刚想说话,船舱外传来文家小厮悠长的声音
    “报~~~。三少爷文季是文家老三),巡盐御史林大人派人递上拜帖。”
    “得,人家主动过来了。”徐代炫对自己终于找到摆脱舅舅唠叨的机会感到满意“舅舅你去见见人家吧,我就不出面了,省的让人误会我对他家闺女有想法。”
    ……
    敦敦敦……
    鲁智深昂首将满满一坛酒全都倒进嘴里。
    完了后还砸吧砸吧嘴,不满的嘟囔着“这葡萄酒跟烧刀子比差远了,一点劲都没有。”
    “葡萄酒后劲很大,少喝点吧,智深大师。”
    徐代灼在一边劝道
    “喝酒误事,喝高了对身体也不好。你知道吗?泉城前几天发生一次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有轨马车的司机喝高了,他拼命加速,结果马车脱轨撞入人群中,当场死了三十多人!”
    “一下子死亡这么多帝国人,几百鞑子骑兵都做不到,一个醉汉就干出来了!”
    帝国的钢铁产量逐步上升,徐世杨自然会想着修建铁路,只是他没有蒸汽机,只能依靠技术水平很低的马拉铁路。
    然而,马拉铁路的列车编组和调度根本不是现在的技术水平能够搞定的,还有铁轨的防盗问题。
    因此铁路虽然有了,但只是在几个大型城市如泉城、燕京等都城和省会城市)当做市区公共交通,或者在港口、矿山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即使这样,安全上还是不断的出问题。
    醉驾、疲劳驾驶、超速、因为有人偷盗铁轨造成车辆脱轨、铁路车辆与普通牛马车互不相让造成车辆相撞,甚至还有放养的牛羊猪狗窜到铁路上跟飞驰的马匹撞在一起的……。
    现代社会有的交通事故原因,这个时代都有,现代社会没有的交通事故原因,这个时代也有!
    而且,每一次发生交通事故,死伤规模都比现代社会高的多!
    这让把人口视为国家最大财富的徐世杨恼火不已,他不顾自己其实只是太子而不是皇帝的身份,强行命令刑部制定最严厉的交通法规。
    再过个把月,这个法规就要出台,所有醉驾、超速和和疲劳驾驶的司机都要入刑,造成交通事故就直接发配边疆,有人伤亡就要偿命!
    至于偷盗铁轨,一旦证据确凿,直接处死。
    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徐世杨下令在所有学校增加交通安全教育,同时对所有新式马车的车夫——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培训过关者可以得到驾驶证,无证不得驾车!

第635章 信仰
    徐代灼能从交通法规的严苛程度上,看出自己的父亲对醉酒误事有多么恼火。
    因此他从来不喝酒——尽管会喝,而且酒量还算不错。
    徐代灼也会尽量规劝自己身边的人少喝酒。
    喝酒真的很容易耽误事。
    “没有酒,这日子过的还有什么意思?”鲁智深大咧咧的吆喝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爷们们打着么多年仗,为的不就是过这种日子?”
    “父亲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很生气。”
    “大帅?他不会知道到的,咱们走的那么远,就算知道了要管,也不会是管咱们喝了多少酒这种小事。”
    “若是你因为喝酒把工作耽误了呢?”徐代灼问“你来西域弘扬佛法,喝醉了能行吗?”
    “有什么区别?反正喝没喝酒,洒家都背不过佛经。”
    “智真禅师的嘱咐你也不在乎?”
    提起五台山的智真禅师,鲁智深沉默了。
    当初西军战败,鲁智深逃往,绝望之时是五台山的智真禅师收留了他,还给他剃了度。
    实际上,智深这个法号,就是智真禅师给他取的。
    后来鲁智深因为饮酒犯了戒律,被赶出五台山,但他本人依旧记得智真禅师的恩情。
    他在华夏出人头地之后,也曾回五台山,也仍旧对智真禅师持弟子礼。
    这次帝国派遣鲁智深前往西域主管信仰工作,向西路过五台山的时候,他曾经再次上山拜见智真禅师。
    当时禅师知道他这次的工作后,专门与鲁智深谈了很长时间的话。
    智真禅师的意思是,希望鲁智深通过这次机会,提高佛祖在帝国的地位。
    实际上,除了祖先崇拜,其他不论是什么信仰,在帝国内部都没什么地位。
    不论是佛还是道,以前占下的名山大川,观寺古刹,帝国一律不承认其产权。
    所有信仰建筑都有严格的定制,道观寺庙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登基规定建筑物面积和规格、僧道人员数量以及可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额和纳税比例。
    超出规格的部分都要被帝国没收。
    这让习惯了信仰场所免税的僧道都感到很不舒服,只是形势比人强,帝国如此强大,规定如此他们也无从反抗。
    更要命的一点是,建造新的信仰建筑必须得到帝国内阁的批准——至少在帝国国内,这是必须的外蕃不管)。
    名山大川就那么多,这个时候,哪个信仰在帝国内阁有后台,那个信仰就能多获得几分机会,兴建新的庙宇。
    因此,僧道两方面都在想办法拉拢帝国的高层。
    这方面,牛鼻子道士们比秃头和尚更占便宜,因为现任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公孙胜上将就是曾在崂山挂单的道士。
    有这么一个高官支持,一旦内阁允许在某座名山修建新的信仰场所,牛鼻子们自然次次抢得先机。
    现在处处占先还好说,等帝国统一天下,到时候还是牛鼻子占优势,那么佛该怎样自处?
    因此,秃头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们最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寻找能在帝国高层作为代言人的存在。
    目前,秃头们有两个人选。
    一开始他们选定的人是慧能,徐家崛起之前,这个僧人曾经在徐家做过第十屯的坞堡主前见第19章),是徐家三房老爷徐睦海的人。
    慧能在徐家做坞堡主的时候,徐世杨也不过是一个坞堡主,公孙胜则是徐世杨手下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看起来,有这么好的基础,慧应该能走上高位,成为帝国僧人们的依靠吧?
    然则实际上,因为慧能总是跟着徐睦海到处花天酒地——很多时候慧能就是在帮徐睦海找女人。
    结果,徐睦海因为玩的太过分,被帝国皇帝直接贬为平民,发配辽东,那个慧能也跟着三老爷一起去辽东开荒去了……。
    慧能那么好的基础,在徐家最高的位置就是做过坞堡主……。
    真是个悲剧。
    因此,秃头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鲁智深了。
    他好歹做过上校,徐世杨对他的态度也算不错,虽然突然选择退役让秃头们措手不及急的吐血,不过既然这次鲁智深又有机会立下大功,那当然应该尽全力支持。
    何况,这次远征的目标是葱岭以西的地方,主要敌人是拜火教的帕尔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的是西域诸佛国,打得是佛敌,新征服的领土,很大可能也会以佛家信仰为主……。
    简直好处多多。
    根据五台山的智真禅师所说,现在的情况,全国的和尚都把振兴的希望寄托在鲁智深身上,所以他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鲁智深一定好好干,千万别再任性了……。
    想到智真禅师的叮嘱,鲁智深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停止饮酒。
    “行吧,从今往后,洒家每天只喝一坛酒。”
    鲁智深语气中带着深深的遗憾,听得徐代灼直想笑“一坛酒最小也要2斤!一天一坛很少吗?”
    “洒家已经尽量克制了!”鲁智深叫道“洒家也就是当个牌面,这要弘扬佛法,各地都会有大德高僧来帮咱!”
    “各地都会来?”
    “是啊!别说洒家根本不懂什么佛法,就算是懂,洒家一个人还能把葱岭东西全都跑遍不成?”
    鲁智深解释和尚们的计划
    “知道洒家会到西域主持信仰工作后,江北的大德高僧聚在一起开过会,他们知道洒家能做什么,什么是洒家做不到的,所以洒家只要当好自己就成了,弘扬佛法的事,中原各寺自会派人!就连江南都会有人来!”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徐代灼点点头“你们有这种想法是件好事,行,如果他们愿意来帮我,我也会给他们行方便,让他们都来帮我吧!”
    别人或许不清楚,徐代灼知道,他的父亲其实是个无神论者,徐世杨对什么神仙佛祖都没什么兴趣,就连儒家圣人,他都能把奉圣公府邸抄了,更别说那些僧道寺观。
    徐代灼就不止一次听到父亲私下里评价僧道是——迷信。
    但是,僧道千百年来的信仰基础放在那里,就算徐世杨想来个灭佛灭道的行动,也很难见到真正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压制的同时,把这些封建迷信思想向外引导。

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里来
    长江上,两艘豪华的舫船并行在一起,就像一对狗男女在挽着胳膊低声呢喃倾诉。
    徐代炫板正的坐在舫船大厅上首位置,听着自家舅舅跟江南的林大人互相叨叨什么:文兄好好久不见,林兄好确实好久不见,哈哈哈……,之类没营养的对话,直想打哈欠。
    按照文季的说法,在这里,徐代炫才是真正的主人,人家上门拜访,即使主要目的是见见文季叙叙旧,他也应该露一面以示礼节。
    所以徐代炫就只能离开他的书桌,图纸和模型,跑出来坐在这听两个老男人唠家常。
    这世上最惹人烦的话,是老娘们唠家常,其次就是现在这样老爷们也坐在一起家长里短。
    话说你们都没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做吗?
    别说,还真有。
    两个老男人聊着聊着,文季就开始装作不经意间推销他的计划。
    话题的起因在林如海。
    大周的巡盐御史首先感慨自己无子,膝下只有一女,身边有没有女眷教导以致女儿顽劣,所以这次打算把女儿送到岳家,交由已过身的妻子的家人抚养教育。
    他的妻子是金陵贾家的小姐,而这金陵贾家是大周勋贵,祖上出过金陵织造,也是一等一的富贵人家。
    更重要的是,贾家人丁兴旺,岳母身体康健,林小姐去了可以受到外祖母的庇护,又可以跟贾家的小姐们一起成长,既可以获得完整的家庭教育,也算有了个依靠,不必跟着他在外任官风雨漂泊。
    林大人还提到,贾家有意捏合本家备受宠爱的公子与林大人的女儿,他本人对此也算乐见其成……。
    由于被打过预防针,徐代炫总是觉得,林如海之所以在自己面前说这些事,本质目的是提醒自己别打他家女儿的主意——人家有中意的好青年了。
    徐代炫估计舅舅也听出这话的本意了,不过舅舅对此仿佛并不在意,而且顺着话题赞叹起林大人的清廉来——在现在这个时代,做到巡盐御史这样高位肥缺的官员,没有三妻四妾儿女成群,那真的可以赞一声清廉。
    没想到,这话却没有得到林如海本人的应和,他反而像是被触动了什么心事一样,感慨清官难做……。
    原来,大周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很不好。
    首先是花钱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隆道皇帝一心振作,拼命扩充军备,大周经制之师名义上已经扩充到一百五十万之巨!
    这样,仅仅是军费,每年没有四千万贯是肯定不够的。
    徐世松曾经提议裁军,把厢军彻底裁汰,择其青壮编入禁军,再把禁军中的老弱裁掉,精实兵员,弥补缺额空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