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场战役中,金军先后损失甲兵1500余人,半丁和无甲的真女真人接近两千,妇孺老弱一万以上,逃散的各族阿哈接近两万。
这样的损失让女真人彻底失去了弥补人力缺口的可能,更要命的是,海州以南所有金国领土,都因为战争的逼近而不得不放弃春耕。
齐军撤退后,金国又实行焦土战略,以海州为分界线,以南所有人口全部北迁。
结果就是女真人又失去了超过四分之一的耕地资源。
加上北迁的人口饥寒交迫,更使得辽阳等女真核心控制区的粮食价格飞速上涨。
到青黄不接的五、六月份,辽阳附近的粮食价格已经超过80贯一石,这个数字接近江南粮价的150倍!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批奴隶被饿死,金国人口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很多离河较远不好耕种的熟地也被迫抛荒,这必将在今后几年更加加剧金国的粮食危机。
此时,巅峰时期可以动员8万甲兵,30万阿哈奴隶的大金国,已经沦落到最多维持3万甲兵,10万阿哈奴隶的地步。
这样的力量别说压制齐军,能不能抵挡蒙兀人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金国政权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了。
……
金军在海州以南实行焦土政策,实际上也是给了齐国一个宽阔的缓冲区域。
齐军骑兵确实不容易穿越焦土区发动新攻击,同样的,金军也失去了绕过盖州劫掠辽南齐国屯堡的可能性。
这让齐国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部署恢复辽南,以及的生产生活。
按照徐世杨的部署,齐国将在盖州一线建造一座新的兵工厂,以便就近补充前线。
矿产资源方面,齐国工部开始部署开发辽南的石灰岩资源、煤、铁、金、铅、铜等资源。
特别是石灰岩,辽南的石灰岩是齐国手头上最大规模的此类矿产来源地,开采这些矿藏对齐国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
当然,这个时代,开矿是一件十分危险的工作,必然会大量消耗齐国本来就不多的人口。
因此徐世杨打算,下井作业的矿工主要使用奴隶来完成,这样死多了也不会过于心疼。
只是,除了辽南以外,齐省和冀省也都要开新矿,特别是冀省,这边的煤铁资源十分丰富,具备成立强大的煤铁联合体的基础,因此齐国奴隶人口也很不够用。
徐世杨必须想想办法,在最近几年,从别处找来更多奴隶人口。
根据户部和工部的调研情况,完成徐世杨设想中的工矿业部署,未来五年需要50万以上的奴隶矿工,并且需要保持每年增加五万人以替换用废的人口。
此外,齐国的光棍还需要每年20万年轻的外族女性安抚。
不考虑别的地方的奴隶需求量,仅这两样加起来,就差不多是此时一个小国的全国人口数了。
第450章 对扶桑政策
说到底,齐国目前做大的短板还是缺人口。
缺平民老百姓,同样也缺奴隶。
为了这个问题,齐王徐睦河专门找徐世杨商议解决办法。
平民没办法一下子变出很多,只能指望其他地方的汉人移民,然后就是慢慢等孩子们长大。
但奴隶方面……。
去年徐世杨远征高丽,一口气抓回几十万人,这给了齐王一个再也忘不掉的念想——缺奴隶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抓一些呢?
特别是现在,女真鞑子又一次开始收缩,他们对齐国领土的威胁进一步降低,齐国已经不用把过多的力量用在北方边境线安全工作上的时候。
但这件事却让徐世杨感到有些为难。
原因倒也简单:找不到合适的目标。
齐国周边势力,女真是大敌但人口不多;蒙兀是未来的敌人但目前还是针对女真鞑子有实无名的战友;高丽已经臣服,无故攻击有损齐国的信誉;江南倒是什么都有,但毕竟还没正式翻脸,而且汉人也不能用作奴隶。
那么还有谁能提供大量廉价人口?
扶桑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那边人口稠密,若是能实行一次成功的攻击,抓回十几几十万人似乎并不困难。
但扶桑人警惕性很高,因为李飞虎曾经袭击过他们的港口城市,给他们造成过巨大损失,现在李家也还在用武力打击倭寇以便抢占东亚航道。
而且,齐国目前熟悉的扶桑大名只有织田信长一人,这是个没有名分的战友,齐国重要的产品倾销地和硫磺、铜等战略物资供应地,打他是肯定不行的。
若是打别人,齐国对扶桑可就太过陌生了,找不到航路,摸不准风期,也不知道对方的备战情况,直接闷着头跨海远征,太过容易吃亏。
况且徐世杨对前世这一代的台风问题十分警惕——蒙元的神风大家耳熟能详,二战结束后没几天,哈尔西也在那边吃过台风的亏。
徐世杨的舰队没法跟哈尔西相比,因此他可不敢去挑衅大自然的力量。
“父王,我对扶桑确实有想法,但绝对不能什么情况都不明白,就一头撞过去。”
想了半天,最终,徐世杨说道:
“对于扶桑,我们仍然需要更多情报——天时地利人文各种各样的情报,除此之外也需要更多准备。”
“如何行动,我会督促参谋部制定一个详细计划,不过我想,再怎么快,今年内也没法行动。”
“五年。”徐睦河说道:“户部认为,我们五年内需要得到一百万奴隶人口补充。如何做到这一点,你们兵部想办法。”
“是,这方面我会想办法的。”徐世杨淡淡的答应道。
其实,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奴隶,徐世杨有更有效的办法。
那就是学习前世西方的贩卖黑奴的做法,鼓励、挑动扶桑大名们互相征战,然后从双方手中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俘虏。
毕竟,当初殖民者对黑蜀黍的碾压实力,自己上阵抓人的效率都没有让他们自己打自己来得高。
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将来吞并扶桑的时候,敌人很难团结起来,相对也就更容易对付。
问题当然也有:第一,扶桑其实是有一个朝廷的,虽然这个朝廷并不怎么管事,不过有就是有,有这么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朝廷存在,各领主手下的底层老百姓之间没有国仇家恨,想让他们把俘虏当成牲畜买卖是需要击破一定心里底线的。
第二,齐国跟尾张织田之间的关系很不错,若是执行这一猎奴政策,齐国需要对扶桑大名之间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政策,以保证扶桑的内战继续打下去。
而且,齐国与除了尾张织田之外的其他扶桑大名也没有什么联系,这也是个麻烦。
“得想办法先布局一下啊。”
徐世杨自言自语道:
“还有,墨龙江附近的生女真部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是否还有能力牵制鞑子,也是个需要考察一下的问题。”
“嗯,既然这样,派出考察队吧,北面南面都去看看。”
“反正就算女真灭亡,扩张也不会停止,事先做些准备,好过临时抱佛脚。”
……
隆道四年五月。
双屿港。
甘雄从齐国返回已经两天了,这两天,他一直在跟大当家详细解释他在齐国看到、听到的种种。
不光是事实,哪怕是传闻之类不怎么靠谱的消息,李飞龙、李飞凤等人也是来者不拒。
“听说少帅在辽南要建新的兵工厂,我跟汤隆喝酒的时候,他说那边到年底,就要达成月产火枪600条的规模,这样辽南当地就可以就近补充武器了。”
“所有人都说鞑子撑不了几年了,有可能是五年,也有人说最多三年。”
“不过少帅没给蒙兀人的使者一点好脸色,听他们说,打完女真人我们还要去打蒙兀人,然后去打党项人,然后去打西域,应该是停不下来的。”
“将士们也都想打下去,因为军功是最容易得的功劳,大家都说齐王有可能要封贵族,子孙后代的富贵都从这里面出呢。”
甘雄没什么文化,说话没有条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显得比较错乱。
但李飞龙、李飞凤听得十分认真,李飞凤偶尔还悄悄的自己起身给甘雄满茶,让这个以前不过是随从一样的小角色润润喉咙。
只有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时,李飞龙或李飞虎才会打断他的话,和蔼的问一句:
“又打这又打那的,齐国现在有多少兵?”
“不算军校生的话,大概十万吧,兵部公布的数字是海陆军九万六千,民兵不知道有多少,我们闲聊的时候估计在三十万以上,也许有五十万。”
甘雄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齐国民兵很厉害,去年在辽南大建村屯的时候,民兵跟鞑子骑兵打也没吃什么亏,现在火枪产量上来,民兵手中的枪更多了,我估计防守战的话,鞑子已经打不过民兵了。”
“三十到五十万比鞑子还强的兵?”李飞龙有些不敢相信。
“是四十到六十万,还有十万战兵呢。”李飞凤提醒道。
“这兵未免太多了吧?”
第451章 周军的实力
其实,齐国的兵马真不算多。
甘雄口中所说的民兵,数量上倒是确实有这么多,因为齐国现在,野战军之外的每一个成年男性和大部分平民阶级以上成年女性都算是民兵。
这样算起来,别说六十万,一百万也凑得出来。
但齐国没有把这些人集结到战场上作战的能力,连动员这么多人的实力都没有。
所谓的民兵,绝大部分其实只能用来保卫他们家乡附近,最多方圆百里之内的土地。
只是这样已经足够了,这意味着任何土匪都没有实力威胁齐国的村屯,若是一心防守,就连鞑子(不管是女真还是将来的蒙兀)也拿村子的围墙没什么办法。
这意味着齐国的野战军就真的是野战军,只需要一心考虑如何跟敌人战场上决胜负,而不用担心后方被袭扰。
为了达到这一点,徐世杨在最近几年一直大力发展、充实民兵武器库。
普及度最广的,当然是大量冷兵器。
齐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可以利用水利锻锤大规模批量生产简单的刀剑等冷兵器,再加上几次胜利庞大数量的缴获,齐国确实有给治下每一个成年人装备一柄刀剑的力量。
当然,没有训练的民兵用刀剑也打不过女真猎人,但刀剑之外再加上大量及甫失去圣心后,就长期不问世事,蹲在家里连朝都不上。
文仲和包拯虽然也支持警惕齐军,但他俩认为政治方面比军事方面有效,建议再向齐国派遣监军——前者认为朝廷具备大义名分,还能争取更多齐国将领。后者只是单纯的认为大周对齐国用兵纯属自取其辱。
倒是军队中的几个统帅,不知是为了展现对朝廷的忠诚,还是向从朝廷获得更多钱粮,都支持提高戒备,增强武备和兵力。
比如枢密使童贯,他主张整顿禁军,查实兵额,补足缺员,把大周禁军能战之兵扩充到三十万左右(实际兵额超过官,又是文相公的爱徒,民间声誉比较好,在荆湖一代大规模组建不在朝廷辖下的民团力量。
荆湖军的实际兵力远不止2万人,有人认为8万都止不住,另外还有一些服从徐世柳个人的洞蛮兵人数也有上万之多。
在荆湖一代,徐世柳几乎成了个土霸王,眼看着似乎有第二个齐王的架势。
不过正如齐王没有真正反叛朝廷,徐世柳同样没有,他还是大周朝廷的官员,以文官身份负责督荆湖军而已。
如果细细统计下来,不算数量庞大但一点战斗力都没有的厢军,大周在编的主力军,就有禁军82万,江淮义军11万,共计93万之多!
然而实际上,禁军空饷问题太过于严重,备战度最高的部队也不过只有编制数的七成而已,战斗力低的部队干脆就剩下些老弱病残,跟日常工作为给人打杂的厢军没有多少不同。
有些数据童贯都不敢汇报上去——此时的大周禁军,高达82万的兵额,实际有战斗力的,也就是当初他带去剿灭方腊的那15万人。
三支义军中,徐世松的部队严格按照兵额满员,徐世柳超编严重但这个人已经显得有些桀骜不驯,翁书平最令人放心但他的人不仅缺编而且战斗力十分可疑。
这样的军事实力,也难怪包拯坚决反对武力解决齐国问题的尝试。
汉兴
第452章 陆文昭
隆道四年五月二十。
今天是大周荆湖北路经略安抚使徐世柳徐大人的生日。
一大早,十几位荆湖军中级以上军官和投靠大周的洞蛮头人就聚在经略大人正在钓鱼的河边,静静等待着。
徐世柳喜欢钓鱼,公务不是很繁忙的时候,他就到官邸附近的河边钓鱼,大家都知道,钓鱼的时候,他总是心情不错的,如果想要对经略大人提出些什么要求,这个时机最好不过——何况今天还是经略大人的生日。
如果能凑到经略大人身边伺候着,那事情就更好办了。
可惜,钓鱼这种事,身边有太多人容易把鱼吓跑,只会打扰大人的雅兴。
因此,每次徐世柳出来钓鱼,内定可以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人,而今天,这个名额已经被人占下了。
“那个人是谁?”一个批发纹面,表情凶狠的洞蛮头人有些不满的问身边的同伴“他怎么凑到经略大人身边去的?今天本来应该是我伺候!”
“那人是顺义军千户陆文昭,在荆南西路待不下去,专门来投靠经略大人的。”
另一个熟知内情的头人小声回答:
“早些年经略大人组建顺义军的时候,这个人就跑来投靠了,算是经略大人的老部下,跟着经略大人打过方腊,这次又走了后宅的路子,今天经略大人出来的时候他就跟在身边了,所以你只能向后排。”
“玛德,怎么轮到我就出了这么一号人物!我为了这天可是送了五十两金子!五十两!”
“也不止你一个人,后面的人都得向后排,等着吧。”
“可今天经略大人过生日,心情肯定很好,看什么都美……,我可以等,家里的小子们怎么办?我还想求经略大人多卖些齐盐给我,今天不让我过去,我只能买朝廷的高价盐,那是人吃的吗?”
齐国卖到荆湖一代的盐都是直接给徐世柳,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按配额卖给听话的洞蛮,或者当军饷的一部分发给荆湖军。
在洞蛮眼里,盐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一般等价物,是能拿出来当做嫁妆娶媳妇的宝物。
然而,洞蛮的地盘不产盐,一点都不产。
过去的时候,头人们都得想方设法去买汉人的官盐或者从江南的盐贩子手中走私一些私盐。
后者质量还算好,但价格高的吓人。
前者则是连质量都不行。
徐世柳来开拓荆湖,改变了这一情况,因为跟他一起来荆湖的,还有齐国盐。
相对周盐来说,齐国海盐质优价廉,但运到荆湖来的数目一直不足以满足全部需求。
洞蛮头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饥饿营销的道理,他们只知道想要齐国来的好盐,必须老老实实听年轻的经略大人话。
何况徐世柳手中不是有甜枣,他手中还有大棒,并且有肆无忌惮的使用大棒敲人的心态。
前几年徐世柳开拓荆湖,就曾经大量屠灭不服从命令的洞蛮,翁书平曾经上书弹劾徐世柳说:“南江杀戮过甚,浮尸塞江,人不敢食鱼数月。”
这话是不是真的暂且不提,不过这一番杀戮过后,荆湖洞蛮确实没有胆敢反抗徐世柳的头铁娃了。
所以,听到同伴的抱怨,那个消息灵通的头人很不屑的说道:“那又怎么样?经略大人不想见你,你家娃子就是去喝血也得等着,你还敢反抗不成?”
“你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