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满蒙骑兵是否参战就得看局势发展,我军打得越猛,流寇败得越惨,清军逃得越快,如果打得胶着,清军就会趁机捡便宜。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孙传庭还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战略、战术高手。
黄汉同意了孙传庭的速战速决战术并且委任他部署兵力,孙传庭命令全军保持匀速渡过黄河,接近到曹州三十里之时全军突袭。
被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流寇率领的七八万人马、裹挟的近十万流民包围攻打到了第七日的曹州依旧在坚守,而且守得游刃有余。
早在流寇到达洛阳之时,穀如山、雷鸣春、王瑸等等就制定计划,意图用曹州作为钓饵大量吸引流寇前来攻打。
为了不会弄巧成拙导致钓饵被吃掉,他们商议后决定加强曹州的防御力。
王瑸率领混合千总携带弗朗机炮和两个千户卫所军进入曹州协防,使得城里的正兵达到一千五百余人,卫所军接近三千。
再加上训练中的乡勇两千多,加上朱大典组织前来搬运军需、抬伤员的民壮五千余,参与守城的人数超过一万两千。
本来以为小小曹州会唾手可得,谁知居然如此难啃,气得张献忠暴跳如雷,此时后悔主动要求做大军先锋已经晚了。
八大王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灰溜溜带着人马退了,岂不是让靳明虎笑掉大牙?
谁知六天五夜过去了,流寇连一次冲上城头的机会都没有获得,罗汝才、刘国能等等督促麾下攻城的大头目都有些泄了气。
“打,不惜血本!”张献忠咬牙切齿髮狠,他为了给麾下打气再次蛊惑道:
“兄弟们,方圆几百里的财主,官家小姐都躲在曹州城里,攻破城池酒肉、银子、大姑娘小媳妇多着呢,老子全赏给你们。”
这倒不是虚言,朱大典从来没有准备弃城逃跑,秋天就在组织军民加固城池,命令撤空周边村镇的人口和粮食。
流寇刚刚发动进攻,旗卫就获知消息通知内地驻军,“红旗军”在曹州广泛宣传,不想从贼的所有人都纷纷携带家当、财物、粮食进入州城躲避战火。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山野里的村民也无事可做,只要粮食在、人在、牲口在,春天能够继续耕种,流寇过境造成的损失就在可控範围。
“红旗军”宣传之时明确告诉父老乡亲们,“汉江郡王”不会容忍流寇一直祸害到春天,已经在组织人马准备给予流寇痛击。
不少信任“红旗军”的官绅地主、老百姓携家带口躲入曹州城,寺庙、祠堂、甚至于州衙前都住满了人,城内每家每户也接纳了不少难民。
由于“红旗军”具备管理经验,只要是入城躲避战火的人口,都必须有四邻担保,然后登记户口发放粮本。
凭藉户口簿、粮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才能够购买能够维持七成饱的口粮。
经济困难的难民会得到民壮的临时工作,“红旗军”不仅仅管饭,每个月还能够得到六百文钱、五斗杂粮,有了这些粮食和钱,勉强能够维持家中三四口一天两餐。
今年秋收虽然减产四成左右,现在才是冬天,粮食告罄还不至于。
逃避战火躲入城池的难民其实没有几家是一贫如洗,绝大多数携带粮食、钱财,只要“红旗大粮行”根据配给按照一石精米两块银币的限价放粮,城内就不会因为饥饿导致陷入混乱。
如今的曹州城里军民已经高达十八万,其中十四万是外来户,粮食有二十几万石,还有不少耕牛、马驴。
为了节约地方和粮食,这几天几乎杀光了猪羊、鸡鸭犒赏参与守城的军民。
张献忠这一次倒是歪打正着,没有说错,如果流寇真的夺了曹州,粮食、美酒、花姑娘、金银财宝应有尽有。
流寇们眼睛绿了,他们发出狼嚎般的鬼叫:“兄弟们拿出真本事上去拚命啊!八大王有令,城里的美娇娘都是咱们的!杀……”
为了不把流寇们过早的惊走,曹州城头没有飘扬鲜艳夺目的红旗,正兵中的一半米尼枪手也刻意没有远射一百步外的任何目标。
乙种营主将王瑸是进入曹州城里官职最高的将领,自然指挥全局,朱大典曾经细緻研究过“红旗军”编制,知道一营主将至少应该相当于大明参将。
而且“红旗军”体系没有文贵武贱一说,不仅仅级别平等,待遇反而向武官倾斜。
朱大典并不是因为需要“红旗军”救命才给予王瑸尊重,还因为他跟王瑸接触了半个月,发现这位年轻将领不简单。
王瑸是大匠师、科学院院士、造船专家王玉琪的儿子,是黄汉调教了足四年的亲卫弟子。
他曾经远渡重洋跑过倭国、小吕宋、广南国,不仅仅略知天文地理,还能够谈论唐诗宋词,军事素质更是无可挑剔。
朱大典是浙江金华人,两榜进士出身,正宗的学霸,跟王瑸交流多次后经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开始嚮往大洋彼岸,期待有生之年能够跟随龙武水师船队漂洋过海去美洲大陆看一看。
朱大典不是个清官,但并不表示他就是个坏人,大明朝的文官武将超过七成人贪腐,真能够做到如海瑞那般清廉的凤毛麟角。
大明朝堂上内斗不已,党同伐异愈演愈烈,有抱负、有能力、想为国家做些实事的朱大典却是官儿越做越小。
听王瑸介绍了孙传庭、陈奇瑜、温体仁、杨一鹏等等原大明高官在“红旗军”体系如鱼得水,更加坚定了投奔“汉江郡王”从头再来的心思。
第八百七十九章:兵败如山倒
城外流寇、流民接近二十万,朱大典利用千里镜远眺心里直发怵,而年轻的王瑸一脸淡然丝毫不为所动。
连续被流寇攻击六天,主将却是好整以暇,和颜悦色布置麾下莫要打得太狠,要慢慢来,麾下将士们都乐滋滋应承。
“红旗军”如此淡定使得其他协防的军民无比安定。
朱大典使用的千里镜是秋天率领一个把总步兵来到曹州协防的黄新广送给他的礼物。
得到了千里镜后,朱大典如获至宝,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在利用千里镜城头看风景。
然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景已经消失,千里镜中看到的是张牙舞爪的流寇驱赶着流民扛着粗制滥造的云梯、推着树皮都没有剥的盾车、撞车。
耳边传来的是守城军民齐声高喊:“乡亲们不要怕,接近城墙三十步就地卧倒,趴下双手抱头的人我们不会放铳击毙。”
“乡亲们,把盾车转向对着流寇,你们躲在盾车后面不要乱跑、乱动,免得被误伤。”
……
转眼间攻防战已经过去了六天,曹州成功超过吸引了一二十万流寇、流民。
而流寇六天里由于准备不足仓促攻城多次吃瘪,他们貌似痛定思痛逼迫流民赶制出了不少攻城器械,虽然简陋,但是能够较好的阻挡箭矢和铅弹。
今天投入使用的盾车、冲车的数量多不胜数,还有不少流民被逼迫着抬着找来的门板掩护流寇接近城墙。
王瑸见再不动真格的会使得流寇的气焰更加嚣张,会让流民认为明军无法守住曹州转而乾脆为流寇效力助纣为虐,是时候竖起红旗亮明身份了。
曹州城里有“红旗军”携带的四十门弗朗机小炮,一半是一磅炮,还有一半是三磅炮,为了隐藏实力一直没有打响。
就在流寇被张献忠亲自打气后叫嚣着冲到主攻的西城墙五十步距离之时,得到开火命令的炮兵来了一次十门火炮齐射。
顿时导致进入城墙三十步还在推进的七八辆盾车散架了,躲在里面的流寇满身是血惨叫连连。
紧接着城头纷纷竖起耀眼炫目的一面面红旗,数千人齐声高唱纪律歌,歌声传到几里外。
“‘红旗军’人个个要牢记,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
苦难深重、麻木、迷茫、认命,被流寇破了家园裹挟来攻城的流民如同行尸走肉,忽然间他们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
“红旗军”的威名中原百姓耳熟能详,“红旗军”的仁义五省军民妇孺皆知,听见了振聋发聩的嘹亮军歌,太多已经麻木不仁的流民有了强烈反应。
一位长者哆哆嗦嗦道:“怪不得曹州城坚不可摧,原来那里是‘红旗军’在守卫。”
一位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的男子泪流满面,他道:“爹,俺们不是前后都是死,曹州有救苦救难的‘红旗军’俺们有得救的可能性,俺们立刻把盾车回转躲在后面。”
“儿啊!爹老了,无所谓这条老命,你千万要活下去。也不知躲上山的大小、二小两家人有没有逃过一劫?唉!都怪俺,要是早听‘红旗军’的宣传,早早的躲上山,就不会连累你了。”
其实这位长者才五十齣头,在后世应该算壮年,然由于他日子过得辛苦,瞧上去如同耄耋老人。
“爹,别说这些没用的,您要活着,您还要给俺张罗娶媳妇呢!”
“哎!爹答应你,活着!好好活!有‘红旗军’在曹州咱们活得下去!”
东城部署的十门弗朗机炮第二轮射击又开始了,不听劝告依旧接近城墙的几辆笨重的冲车、撞门锤被击毁。
这时曹州城头刻意组织的一百个大嗓门齐声喊话道:“一万‘红旗军’驻防曹州,流寇头子高迎祥把所有的人马都押上也无法攻破,乡亲们万万莫要助纣为虐,从贼是条不归路啊!”
“瞧见了那些盾车、冲车吗?在咱们‘红旗军’如同纸糊的那般脆弱,快快转告还在推车的乡亲们,挨了炮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乡亲们,快快趴下,手里莫要拿着武器,接下来让你们看看那些挥舞刀子逼迫你们做炮灰的流寇们的下场!”
已经准备就绪的米尼枪手开火了,由于早就瞄准了一无所知的目标,几百米尼弹如同认识人一样,绝大多数钻入流寇大小头目的身体。
点杀还在继续,射界里没有了流寇的大小头目,只能退而居其次选择狙杀衣服整齐一些手中有制式武器的流寇喽啰。
连续六天在一百步外从来没有被铳击,流寇督战的大小头目都在自认为的安全区指手画脚,谁知情况突变,身穿铠甲或者穿得最光鲜的头目纷纷应声而倒。
流寇打顺风仗之时人多势众杀气腾腾,可是眼看着以前无比凶悍的头目有的被打得脑浆迸裂、有的被打破肚子在地上翻滚哀嚎,鲜血肠子留了一地。
流寇喽啰们顿时觉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后背觉得凉飕飕的,他们一个个惊叫起来:
“妈呀,‘红旗军’名不虚传,铳子如同长了眼睛又准又狠,兄弟们赶紧扔掉刀子趴下。”
“操八大王他八辈祖宗,曹州城里哪里是金银财宝、美娇娘等着咱们,是‘红旗军’的铳炮!”
“上当了、上当了,咱们上了八大王的当了,日他先人,兄弟们想活命赶紧跑啊!”
“快跑、快跑,兄弟们别傻了,扔掉武器趴在地上能活命吗?用不着‘红旗军’放铳,那些被咱们祸害过的百姓就不会放过我们。”
一个刚刚做了流寇没几天的年轻人腿肚子哆嗦,惊叫道:“老哥等等,俺害怕,万一跑起来被‘红旗军’打着后背怎么办?”
三十几岁的老贼是个最小的头目,应该相当于明军伍长小旗官,他是年轻人的同乡,见年轻人怂成这个样子吓唬他道:
“你穿得破破烂烂手里的刀子早就扔了还怕个球?人家‘红旗军’不会打你这种蠢货!你要是不抓紧时间逃,待会儿流民会把你撕了信不信?”
第八百八十章:战而胜之
年轻人从贼不久,没有杀过人、也不敢杀人,但是他亲眼瞧见身边的同伴杀人放火做禽兽之事。
此时瞧瞧周围的流民,发现他们的眼光中满是戏谑、不怀好意。
“娘啊!”腿吓软了的流寇小贼顿时鼓足勇气大叫着奔跑起来,不一会儿就跑赢了大多数老贼……
“兔崽子,溜得真快,就不怕被老营督战队直接砍了脑袋。”老贼自然贼精,冲锋时不肯跑在最前面,败逃之时同样也不做出头鸟。
原本仗打得好好的,张献忠、罗汝才等等还认为做足了准备,这一次应该能够攻上城头,谁知一阵隆隆炮声,一阵阵劈里啪啦的铳声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接下来简直是兵败如山倒,只见喽啰们如同潮水般奔了回来,一个个就恨爹妈给少生了两条腿。
张献忠瞧见了曹州城头忽然出现的几百面红旗,惊愕莫名,道:“曹州何时有‘红旗军’驻防?莫不是虚张声势?”
罗汝才手中有一支缴获自明军大将的千里镜,他已经瞧见了十几门弗朗机炮,道:“八大王,咱们上当了,曹州城里绝对有‘红旗军’正兵驻守,而且人数不会少,怪不得明军有恃无恐。”
张献忠怪叫道:“这仗还怎么打?麾下儿郎们畏惧‘红魔’如虎,没死多少人就被吓住了,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回跑。”
罗汝才道:“八大王你傻了吗?还想着打?赶紧撤,既然曹州城内的‘红旗军’偃旗息鼓足六天引诱咱们组织攻城,其中肯定有阴谋,说不定围歼咱们的人马已经在附近。”
张献忠恍然大悟,道:“确实如此,此地不可久留,赶紧扯呼!”
河南归德府、山东兖州九成以上是大平原,穀如山、雷鸣春等等率领一万五千正兵不太容易隐藏,因此他们躲在一座位置比较偏僻的宗族武装寨子里等待时机。
因为只有两千五百骑兵,故而突击力量有限,穀如山和林顺文、黄新生商议后决定把骑兵全部交于雷鸣春指挥,自己和林顺文等将佐率领步兵。
组建的中原方面军的五个正兵营中只有穀如山是甲种营,他这个主将当然比雷鸣春、林顺文四个乙种营主将含金量足,理所当然是五人团的首席决策人。
为了保证内地布局的人马不被朝廷所用,黄汉派遣将佐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忠诚度。
组建的中原方面军中四个主将都是亲卫弟子出身,还有一个乙种营主将乃是第一批收养的战争孤儿黄新生。
他们不仅仅热爱“红旗军”这个集体,对家主黄汉也是唯命是从,他们都渴望获得军功再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
黄汉这些年言传身教,穀如山、雷鸣春等等都知道要善待部曲,要竭尽所能以最少的伤亡博取最大的胜利。
因此他们不莽撞,小心翼翼布置,之所以一直等了六天都没有出击,一个原因是让流寇攻击曹州城受挫消弭士气增加伤亡。
第二个原因是满蒙骑兵出现在离曹州不到二百里的高程庄,有可能在突袭围攻曹州流寇之时面临腹背受敌。
河南兵祸连年,不结寨自保一家一户难以苟全于乱世,因此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不少深沟壁垒的庄子,这些庄子应对几百上千流寇攻打的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遭遇几千上万流寇就凶多吉少了,如果还有上万满蒙骑兵以骑射压制守卫庄子的青壮年丢滚木、石块,庄子、寨子、村镇就无法避免被劫掠的命运。
清军和流寇左良玉部臭味相投,他们为了增加打劫效率基本上采取一万流寇配合一万满蒙骑兵来破袭宗族武装的寨子,抢粮食、牲口金银财宝。
进入河南已经一个月,多路并进增加打劫面的清军破了上百村镇、山寨、庄子,收集到了大量粮食和财物。
牛车、马车、独轮车上不仅仅满载粮食,备用马上甚至于还驮着杀好了的猪羊。
有了粮食就不愁饿肚子,眼看着收集到的粮食能够支援大军两三个月,范文程、阿济格、济尔哈朗已经认为不虚此行。
他们退兵之时,还可以杀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