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60章

明末汉之魂-第260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昂然道:“来得好!陛下,臣麾下精锐都期待着逮着机会痛殴‘红旗军’,臣建议我军即刻向西运动,早日迎战黄汉那厮。”
  安平贝勒杜度也没有吃过“红旗军”的亏,跟着叫嚣道:
  “自从陛下继位以来我大清国达到鼎盛兵强马壮,臣还想着率领人马主动寻那黄汉决战,此时他巴巴的赶去山西岂能再次放过他?臣请战,愿做大军前锋!”
  瓜尔佳·图赖是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也就是巴牙喇营的主将,武力值和勇气不容小觑。
  他疑惑道:“陛下,明国黄汉用兵从来都是欲盖弥彰,此时‘红旗军’将要进攻朔州的消息传得纷纷扬扬,恐怕其中有诈!”
  崇德问道:“既然爱卿认为其中有诈,那么爱卿以为黄汉那厮意欲何为?”
  图赖道:“莫不是声西击东?此时‘红旗军’高调宣扬进入山西参战,其实是准备突袭锦州?”
  崇德摇摇头,道:“此时玩这样的阴谋诡计没有意义,黄汉那厮非泛泛之辈,用来做疑兵的人马也是要真刀真枪厮杀,否则跟我大清军一接触就露馅了。”
  图赖挠挠头,不解道:“为何黄汉那厮会一反常态呢?真是进入山西攻打朔州就不怕我大清军集中兵力一举全歼‘红旗军’?”
  扬古利哈哈大笑道:“这可以理解,我大清军夺下明国州城府县几十座,明国皇帝被吓怕了,逼着黄汉那厮来拼命有什么不可以?”
  杜度肯定道:“明军守土有责,‘红旗军’也不例外,我大清军已经打到河南,如果明国还是如此不堪一击,下一步咱们就会往北杀往京畿之地或者往东打入山东。
  届时明国的漕运都会被截断,明国皇帝和文官武将此时不急眼了才怪!”
  扬古利有些遗憾道:“此次我大清军战果空前,说不定能够一直打到南直隶去瞧一瞧锦绣江南,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是黄汉那厮跳出来给咱们添堵,实在可恶,我军这一次万万不能再放过他!”
  范文程见八旗贵族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只得出班道:“陛下,臣以为黄汉攻击朔州城亦真亦假,不是声东击西。”
  这个判断倒是特立独行,崇德问道:“爱卿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讲讲理由。”
  “我大清军如果北渡黄河突入明国京畿之地该当如何?明国皇帝坐得住吗?他难道不会给黄汉施加压力?臣判断此时的黄汉其实应该是焦头烂额。
  他不得不使出攻我大清军必救的大招,明火执仗指出将要攻打我大清军在山西经营的物资、人口囤积地朔州。
  我军积攒的缴获有一大半存入朔州,万一真被‘红旗军’夺去岂不是白忙半年?”
  崇德点头道:“饶是如此,那里的人口和囤积的物资太多了,一旦被夺损失巨大,朕和诸位文武都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臣判断黄汉肯定会率领‘红旗军’往朔州方向攻击前进,但是他会量力而行,如果仗打得好就会真去争夺朔州城,如果跟我大清军接战后被击败,他自然会躲入某座城池坚守。”
  “朕明白了,爱卿言下之意是我军不可不闻不问,任由‘红旗军’往朔州方向攻伐,要做好在那里跟黄汉决战的准备!”
  范文程道:“陛下圣明,如若我大清军主力能够寻‘红旗军’主力野战一场,恐怕大明就会失去了这彪能战的强军,以后明国还有何人敢挡我大清军?
  臣不担心我大清军不能战胜‘红旗军’,而是担心黄汉那厮不肯决战也如同卢象升、洪承畴、陈必谦等等那样死守不出。”
  崇德道:“饶是如此,我大清军野战天下无敌,若果能够逼得黄汉那厮跟我军决战再好不过。
  ‘红旗军’是为了对抗我大清而杀奔山西,怎么着也需要进行几次堂堂阵战才说得过去,肯定不会全然龟缩在城池里消极防御。”
  满蒙诸将和汉奸都一起谄媚道:“陛下圣明!”


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

  红歹是战略眼光和战术部署都可圈可点,他还特别注重情报收集。
  他早就得知刘之伦、方正化等等率领京营和原驻防遵化的守军严防死守黄河沿线确保京畿之地。
  他从来没有认为在黄河冰封的前提下,大清军倾尽全力进攻打不进刘之伦布置的千里防线,但是在京畿之地军民众志成城的情况下伤亡注定会很大。
  崇德没有天真的认为此次入侵就能够彻底灭亡明国,对于是不是可以打到明国京城根本不在意,在哪儿抢劫不是抢,有区别吗?
  满蒙骑兵是为了发财而来,为此犯不着丢了性命,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更加不可以去拼命。
  既然断定必须跟“红旗军”来一场决战,那么趁着满蒙诸将士气高昂宜早不宜晚。
  崇德看了看大拍马屁的文官武将,笑道:“我军转战已经大半年之久收获巨大也该回去了,不管黄汉是不是真去攻打朔州城,我军也会往那里去,谈不上是被‘红旗军’牵着鼻子走。”
  红歹是也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货,明明是被黄汉调动了即将赶去“红旗军”预设的战船进行决战,就是嘴上不肯承认。
  扬古利、杜度、图赖等等将领不纠结谁主动、被动这样没有营养的话题,他们只想着逮到机会好好跟“红旗军”堂堂阵战一场,出一出心头恶气。
  大声道:“陛下,我军如若跟‘红旗军’野战一定要出动人马发动奔袭断了黄汉逃入城池的可能性,争取把那厮一战成擒。
  彻底击败‘红旗军’以后我大清军在明国境内会如入无人之境!”
  这些话倒是不假,历史上崇祯九年清军入侵大明,克十二城,五十六战皆捷,生擒总兵巢丕昌等人畜二十八万,劫掠金银财宝贵重物品以白银计超过五百万两。
  崇祯十一年的入侵更加厉害,清史稿记载,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杜度等疏报自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
  明兵望风披靡,清军克一府三州五十七座县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战死,破高阳县杀前辽东经略、督师、阁老孙承宗满门一百几十口。
  擒府邸在济南的大明德王朱由賸、郡王朱慈漻、奉国将军朱慈党、总督太监冯允升等,杀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五十馀万。
  由此可见大明如果没有黄汉、没有“红旗军”,清兵真的可以在大明境内横行无忌。
  红歹是豪迈道:“然也,只要黄汉那厮胆敢与我大清军堂堂阵战,望诸位爱卿不计得失奋勇向前,击毙或者擒获那厮赏三个前程。”
  满清诸将都齐声道:“喳!”
  不一会儿,清兵中军大帐里奔不少出信使往各营传达奴酋的最高指示。
  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人马这一个月一直在山西,红歹是不管“红旗军”出击是真是假,就当做真的来应对。
  朔州城里囤积了这段时间积累的收获,万一被“红旗军”侥幸突破岂不是让十几万大清军白忙了这许久?
  他立刻派遣信使命令就近的多尔衮和多铎往朔方城方向靠拢,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红旗军”,他派遣心腹疾驰朔州城严令瓦克达加强防范。
  “红旗军”人马号称十万,打个对折也有五万,实力不容小觑!
  崇德从来没有藐视过黄汉,此时多多少少有了心事,失去了继续往东攻击扩大战果的意图。
  他担心多尔衮、多铎的人马万一在山西跟黄汉交手失利,被“红旗军”夺回关隘后封堵边墙,大清军被困在明国关内需要重新攻打有黄汉参与布防的坚城、雄关麻烦就大了。
  锦州和金州前线“红旗军”布置的防御体系红歹是不知派遣多少将领细作观察,甚至于画了不少草图进行研究,可惜至今都没有破敌良策。
  要是“红旗军”参与协防外三关,大清军需要进行强攻进行争夺战,伤亡数应该是触目惊心,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是入关来削弱大明,而是巴巴的送来被大明削弱。
  红歹是是个人物,说走就走毫不犹豫。
  没多久,明军就探报到在河南攻城略地接近两个月的清军开始西撤,不少面临绝境的大明城池内军民得到了喘息之机。
  很明显是“红旗军”出手的效果体现了,此时不管隶属于东林党还是前阉党或者是浙党、楚党,所有的文官武将都在期盼征虏大将军战胜清军。
  奴酋尤其关心“红旗军”究竟有没有去山西,现在已经出现在什么地方,一共有多少人马,哨马来往不绝。
  很快红歹是就得到了确切消息,探马来报,“红旗军”忽然出现在雁门关东门外,人数不详,可以肯定不会少于两三万。
  清兵留守雁门关的是固山额真锡翰,他手里有一千八旗骑兵两千蒙古人,还有五六百随军的旗丁和包衣奴才。
  凭借这些人马坚守雄关应该不会轻易被“红旗军”突破,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奴酋很快就接到了报告,明军的攻击太犀利,以至于大清守军连坚持半天都没能做得到就宣告雁门关失手。
  守关主将锡翰不知所踪,应该是凶多吉少,三千余人马只有一千多人逃去了朔州城。
  这个噩耗如同平地惊雷,大胖子崇德顿时鼻血横流,脑袋发晕,差一点落马。
  红歹是完全是被惊着了,想当初大清军夺取雁门关之时足打了三天三夜,为此驱赶去夺关的汉人尸体层层叠叠差一点就高于关墙。
  为了保障雁门关的安全,红歹是特意安排勇将锡翰驻防,并且要求他做好坚守准备,组织汉人加固关城、在关墙上大量预备滚木和巨石。
  此时撤退的清军行至荥阳,红歹是急急忙忙聚将议事。
  只不过才过去了三天,就传来“红旗军”大胜清军的消息。
  原大明荥阳知府公堂上,满清文官武将一二百人都不敢吭声,大堂上落针可闻,只有主子粗重的呼吸声特别刺耳。


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

  红歹是面孔带着病态的潮红色,他强压住狂怒的情绪,道:“雁门关何其坚固,如此险地居然被黄汉那厮一鼓而下,锡翰是干什么吃的?”
  他眼光一扫,在武将群里瞧见了缩着脖子的巩阿岱,点名道:“巩阿岱你来告诉朕,锡翰这仗是怎么打的?”
  锡翰是老奴的侄子,是红歹是的堂兄,他没有把崇德皇帝的嘱咐置若罔闻,真的驱赶汉民运来了大量石头和圆木做足了坚守准备。
  他发现雁门关东红旗招展快红了半边天之时,为了稳妥起见,没有率领骑兵乘着“红旗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而是派遣信使疾驰朔州城调遣援军,他亲自登上城头意图死守。
  此时的清军不害怕,他们自认为比明军的战斗力强太多,他们攻打雁门关之时承受了巨大伤亡几乎都准备放弃了,还好关城里忽然发生了内乱,才得以成功。
  大清军主力攻打雁门关花了三天,锡翰的人马都坚信坚守此地肯定能够超过三天,届时朔州城方向赶来的援军肯定能够到达。
  况且真发现况且不妙,守军完全可以从西门撤退不会被困死在这里。
  守关不是守城,用不着四面布防,清军已经集中了超过八成人马上了面对“红旗军”攻击方向的关墙,可以一次性组织两千人弓箭齐射。
  锡翰的愿望很美好,恐怕实现不了!
  攻城的明军接近之时他意图率领人马乱箭齐发,命令旗丁和包衣奴才推下滚木、石块狠狠地砸,届时不知多少“红旗军”人马会倒在关城下。
  可惜“红旗军”参与攻打雁门关的人马达到四个营,根本不跟敌人玩人海战,而是玩火力输出,没有人傻到去挨石头砸。
  主将宋鹏飞亲自指挥人马攻打,负责指挥炮击的是孙元化,恭撒彔和几十个知识青年炮兵士官负责野战炮的瞄准,十几个优秀炮兵观察员负责提供坐标。
  经过在不同方位观察,能够确认守关的清军没有红夷大炮,甚至于没有瞧见谁使用抬枪、鸟铳,有可能是这些野蛮人不会玩火器。
  也可能是因为夺取雁门关之时打得惨烈,明军布防的火炮被毁坏,或者明军最后的守卫者点燃火药桶跟接近的敌军和大炮消失在烟尘。
  即便如此几百米尼枪手还是在二百步距离搜索关墙之上,发现敌军有隐藏的大炮集中射击炮手,争取不让敌军大炮从容开火。
  雁门关东一共架设了三十六门红夷野战炮,其中有九门十二磅炮,再加上七十门一磅弗朗机。
  如果不是因为再也没有了炮位,四个营可以有一百六十门一磅弗朗机可以齐射,饶是如此只齐射了一轮就把清兵吓得肝胆俱裂。
  那是因为关城上的守城物资堆积如山,明军的野战炮打得又狠又准,三十六门红夷野战炮的实心弹打在石头、木头堆里绝对是一场灾难,简直是发挥出了榴弹的作用。
  飞溅的碎石、乱舞的巨木打得妄图守城的清兵鬼哭狼嚎,不知多少人死无全尸,害得卫所军收割首级记功之时一直哀叹:“可惜了、可惜了……都是银子啊!”
  建奴首级被打得稀巴烂当然不可以收集起来向朝廷报功。
  卫所军还是前几年的思维,认为敌军首级能够换取朝廷的人头赏,大感可惜。
  殊不知现如今的征虏大将军全权承包了平辽,已经不存在提着建奴的脑袋向朝廷换斩首赏银。
  但是斩首功还是要算的,因为麾下文官武将要得到晋升的阶梯,博得军功是捷径,况且大明军民获知斩杀清兵成千上万会被鼓舞。
  锡翰真是勇将,明军预备炮火齐射的前一刻他还大义凛然地站在城头鼓舞士气,谁知话音未落,就是地动山摇,然后清兵就找不着主将了。
  那是因为锡翰运气太好,居然被一枚十二磅实弹直接命中,尸体根本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因此最后统计战果之时也没有阵斩固山额真锡翰的报告。
  巩阿岱是锡翰的同胞兄弟排行老四,知道五弟锡翰打仗还是有些本事,丢了如此多的人马和驻防的雁门关,五弟不可能活着回来,见主子质问只得硬着头皮道:
  “臣估计是‘红旗军’火器犀利的缘故,至今没有得知锡翰的消息,臣可以断言他已经为国尽忠了。”
  “又是火器,也只能是火器。”红歹是咬牙切齿,貌似喃喃自语,又好像在发泄。道:“为何火器到了‘红旗军’手中就会如此犀利?我弓马娴熟的大清军难道就无法对抗?”
  满蒙将领无人作答,都知道主子此时正是气头上,谁也不愿意被殃及池鱼。
  见主子惊闻噩耗貌似有些乱了方寸,范文程小声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必须加快行军速度往朔州城赶,从雁门关之战判断,‘红旗军’应该是集中的大部分能够机动的人马杀来,而我军主力分散,有可能被黄汉各个击破吃大亏。”
  原先认为“红旗军”没有跟大清军一两万人马野战的能力,但是从攻击雁门关的迅猛来判断恐怕一厢情愿了,红歹是额头冒汗。
  他思量此时必须做出兵力调整,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跟黄汉的主力接战之时,大清军入关的人马超过一半,最好达到八成。
  一等昂邦章京伊尔根觉罗·阿山跟锡翰私交甚密,他急于寻“红旗军”为好友报仇,叫嚣道:
  “陛下,我军裹挟二十几万汉狗行军一天只能够走四五十里,臣建议即刻去掉这些累赘轻装上路。”
  此时崇德皇帝心情正是最糟糕之时,没好气反问道:“爱卿准备如何去掉累赘?”
  “杀、统统杀光!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立刻动手一个不留。”
  “呸!你个无知匹夫,就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