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剑 >

第64章

三国第一剑-第64章

小说: 三国第一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架的还在打着,劝架的也跟着打上了;这些人难免有相好的同门,那些本还在看戏的同门,见好友被打了,哪能袖手旁观?便怒骂着抡拳打了回去!

    几百号人,便这么莫名其妙的打成一团,也不知谁是对方,谁是本方,却是见到不是好友的,便挥拳招呼。

    听到消息围观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也有居心叵测的小人趁机起哄,拉着更多的人下黑手,占便宜;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没多久,竟扩大到了近千人的大混战,其势更是波及了好几条街,几乎半个东城都在打砸抢烧……

    “气煞我也!曹某搬兵去也!”曹休一声大吼,便去了他的校尉虎骑营,以校头副官的名义,硬是拉来了几百名虎骑,加入了混战。

    这几百名虎骑都是曹休亲自训练的精兵良将,俱都如虎如狼,岂是这些不入流的外门弟子所能抗衡的?不一会,便杀得众人七零八落,四散开逃。

    “曹休欺人太甚!莫要怪我不仁不义!”张辽气不过了,便跑到他的骁骑营拉来几百名骁骑精兵,与曹休的虎骑精兵战作了一团。

    曹休、张辽做了初一,羊咕、华雄、魏延自然便做了十五,把他们的盾甲营,虎贲营,虎翼营都拉了出来,几千军士竟堂而皇之的在大街上大打出手,战作一团!

    有人见事态严重了,跑去何进那通风报信。

    何进匆匆赶来,破口大骂,拿着把杀猪刀吆五喝六,结果没说几句话,便被人敲了一闷棍昏倒在地,被人七手八脚的抬进了王府,再无音讯。

    曹操亦得了消息,也带着几百的护尉军前来执法治安,但这些护尉军欺负欺负地痞流氓还行,在这些正规校尉手下却是讨不到好,更何况此时混战的是校尉军中的精税之师,没多久,便被五营校尉给缴了械,气得曹操跑到王府内去讨要公道,结果这一去竟再没出来!

    其它三尉军士早看校尉不顺眼,见校尉内哄,护尉吃瘪,不添火已是看在同行的份上了,众军士各个攀楼爬墙,看着东城的热闹。

    这一战,直打到日落西斜,化灯初上,这才慢慢平息下来。

    但此时,战场竟已扩散到了整个京都,轰动了全城的百姓、文武百官!街上到处都是战斗过的痕迹,到处都是伤兵卫兵。

    伤员被抬走,散兵被收集;被打砸抢的宅院、店铺也有了校尉都事前来照应,问询的问询,赔偿的赔偿,一场闹剧,在众人的骂声和笑声中慢慢落下了帷幕。

    夜幕慢慢降临,黑暗再次笼罩了京都,人们一边议论着校尉与王家武场的八卦,一边关门闭户,各安各家,京都渐渐的回归了往日的宁静。

    当最后一丝光线消失在乌云后边的时候,忽的在京中最高的地方,升起了一串灯笼,高高挂起,传出十几里之外!

    接着,在城中某个伸手不见五指的角落里,忽的传来一声哨响,一件白衣升起,从各个角落居然冒出来一队上百个黑衣人!

    这些黑衣人聚在了一起,短暂的低声交谈后,便唏唏嗦嗦的向旁边的大宅靠近,兵分三路,两队包围了大宅的前后门,一队搭人梯翻墙而过,几声沉闷的惊呼声后,吱呀一声打开了大门。

    众黑衣人一声招呼,便嗵嗵嗵的向里冲去!

………………………………

第11章 京都风云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马元义得了张曼成的暗讯,定好下月十五,月圆之日起兵造反,便多方接触,安排好各单位事务,与京中同伙通了气,准备共创盛举。

    只是这几日不知为何眼皮总是狂跳,心中惴惴不安,心神不宁,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马元义只当是起事在即,心情比较激荡;加上今日又看了王家武场与五营校尉的一场闹剧,心中舒畅了些,便找来两个丫鬟,关上房门享受心身的愉悦。

    这一折腾,直耍到后半夜,马元义这才沉沉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矇眬中,似乎听到什么响动,多年的内奸生涯,让马元义噌的惊醒过来,掀了被子便下床正要去观瞧……

    只是还不待来到窗前,便听“哐当”一阵巨响,几道黑影破门翻窗,不待马元义反应过来,便把剑架到了脖子上。

    “你……你们是什么人?”马元义强自镇定着,抖声说道。

    “哼!要你命的人!带走!”黑衣人一声低吼,绑了那两名光溜溜的丫鬟,便要连着马元义一起带走。

    马元义听了声音,惊呼道:“曹休?是你?”

    黑衣人惊噫一声,说道:“马大人,好听力,好记性!曹某都藏成这样了,居然还能听出来!果然无愧于太平道教京都总统领,厉害!”

    “你……你说什么?我……我听不懂!”马元义吓得魂飞魄散,强自争辩道。

    “哼!马大人,不需要你听得懂,只管跟我走就行了!带走!”说着,曹休不管马元义的惊呼,将马家上下一百七十口,不论老少,不论男女全都抓走了!

    短暂的打斗喧哗之后,街角重又归于宁静,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隔壁的邻居还以为是白天那些军士在闹腾,只是咕哝一声,骂了几句,便重又关窗关门,睡觉去了。

    同样的事情,在全城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河边、湖畔……

    王越的弟子们带着曹操的护尉军,何进的校尉军,早已有意无意的埋伏在各个角落,只等信号灯起,便包围了目标,连锅的整个端了起来!

    渐渐的,喧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百姓们被吵得不行,开始骂骂咧咧的跑出家门,看看邻居们到底要闹哪样!

    此时东方已经开始露白,一丝红光透过云层,挥洒在古老的京城,给整个京城染上一道血腥,竟让人有些心惊肉跳,惴惴不安。

    “咯咯咯”的马蹄声中,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来回奔跑着,不知从何来,又跑向何方。

    骑兵刚过,又有一队步卒从街角转来,一百来人,中间又押着一群“犯人”;那些“犯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却是衣衫不整,哭哭啼啼。

    “怎么回事?好像还是昨天王家武场那些人,怎么打了一白天一晚上,还在打?”

    “这有点闹大了吧,是不是要跟王大侠去汇报?可别让这些人坏了王大侠的名声!”

    “嗯嗯,有道理……噫?那群人叫什么?好像在嚷着什么冤情似的!走,过去听听。”

    众人围了过去,却见那被押之人披头散发,昂头狂叫道:“我是御史中丞!你们竟敢抓我?快放了我!”

    “我有什么罪?为什么要抓我?可有御史大夫的手令?可有朝廷的昭告?”

    那人不停的吼叫着,士卒不耐烦的叱道:“快走吧你!废什么话!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那人甩着乱发,高声喝道:“是不是张让?是不是赵忠?阉**国啊!”

    那些“犯人”们叫叫嚷嚷的渐渐远去。

    这群人刚一过了市,不待众人散去,接着竟又有一队军士押着一群衣衫不整的“犯人”过来!

    “我乃当朝淮相侯!是我大汉的功臣!尔等好大的胆子……”

    这一次,来的似乎有着更大的来头,竟是先帝亲封的淮相侯季常,曾多次抗拒过外胡的大功臣!怎么把他给抓起来了?王家武场的人疯了么?连当朝侯爷都敢动?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惊异好奇,有的暗笑的等着看王家的热闹,也有钦慕王家武场的人,心急火撩的跑去王家通风报信,结果被挡在王府门外,急得上窜下跳,如热窝上的蚂蚁一般,围在广场上团团直转!

    “快去禀报太傅大人吧,出大事了!他那几个弟子都快反了天了,连淮相侯都抓了起来。”有人自称是外门弟子侯忠,正围着王家门卫嚷道。

    门卫冷着脸,闷声说道:“好了,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师傅不在。”

    “你都没去,你怎么知道太傅大人知道了?快去禀报啊!”侯忠戳着门卫的鼻梁叱道。

    门卫仍是冷着脸,闷声说道:“好了,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师傅不在。”

    气得侯忠脸都绿了,围着门卫骂骂咧咧,但门卫却是不为所动,仍是冷着脸来回的说那句话。

    侯忠没辙,跑回了街角,结果竟又看到一队军士押着一群“犯人”招摇过市,仍是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破口大骂……

    这一次,竟是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的太常卿!这可是九卿中的头等大官,便是在这众官云集的京都,亦是排得上号的大官!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太傅大人的哪个徒弟?竟如此大胆?连太常卿都敢胡乱抓着玩?莫不是吃了豹子胆不想活了?这……这不是给太傅大人找麻烦么?

    侯忠自称是外门弟子,其实什么也不是,只能算是王越的忠实粉丝而已,有事没事的,天天往王家武场跑,天天盼着能选入王府,只盼望着进不了内门,能排进外门亦是不错了;只可惜自己天生愚钝,只算是个不入流的不入流;但便是这样,仍是无法阻挡侯忠对太傅大人的钦慕、爱戴,平日里更是把太傅大人挂在嘴边,好似自己在王家武场混得多开似的。

    此时见了那些军士们胡作非为,给太傅大人抹黑,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跑上前去,把这些高高在上的弟子们拉下马来,好好替太傅大人教导教导!

    只是这些想法也只能是想法,自己却是不敢干的;不说那几百全副武装的军士,气势逼人,便是自己那点本事,怕是还没冲过去,便已被剁成了肉泥喂狗了去!

    侯忠胡思乱想着,太常卿在叫嚷声中被押走了,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转过来,街角竟又过来一队军士,中间仍是押着一群“犯人”。这一次,却是双方俱都带血见红,各有伤残,只是被押的那群人更惨点而已,好几个人都缺胳膊少腿的,被捆绑着拖在马后,哀嚎连天……

    侯忠惴惴不安,竖着耳朵听去,这一听更是吓得差点晕了过去——

    这次被押之人,竟是司律中郎将,管着司律近千守军的大将!这……这……

    侯忠只觉脑中一片轰鸣,不知太傅大人的这些徒弟是要闹哪样,莫不是要造反了?

    一队队的军士来来往往,押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犯人”,那些犯人有的是当朝大官,有的领兵将军,但此刻竟俱都被捆绑着押向不知哪里……

    围观看热闹的人们越来越多,慢慢的,整个京都的百姓竟然都跑出门外,涌到街上看着过往的军士,看着那些被押着的“犯人”!

    有好事之人统计了一下,从天刚亮到日上三竿,这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里,竟有三百多个大小官员被逮捕收官,官职竟涵盖了三公、九卿、十八军帐等等几乎所有的部门!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气势!好大的能量!这……这主谋之人是何方神圣?他要干什么?”拿着汇总情报的陈耽、袁隗、韩馥、卢植等人,俱都懵了。不知这京中什么时候出了位这么厉害的人,竟可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么一大群人给抄了家!这可是占到朝中百官的四成官员啊!若是昨晚这些人寻的是自己,那自己岂不是……

    众人想想便觉得不寒而栗,惊恐的派出更多的探子去打探情况。

    这回闹得满城风雨,情报倒也不难打探,没多久,那些军士的出处便被查得个一清二楚,陈耽等人一看,傻了眼了——

    从昨晚到今晨,共出动了四千七百名将士,俱都是曹操的护尉和何进的校尉,而带队之人,竟清一色全都是王家武场的内、外门弟子!

    莫不是……昨晚之事,全乃王府之手笔?

    他……他一太子太傅,竟能有如此本领,能调动两尉五营四千多军士?

    他竟还敢将近四成官员给突的抓了起来?

    谁给他这权力?中书不知道,监事不知道,理察不知道,御史不知道,在场的几大官豪,竟没有一个人事先听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风声!

    这王越……实在太过分了!

    一群老头子们聚在一起,高声的叫嚷着,便是要找皇帝刘宏讨个说法去。

    众人正要叫嚷着进宫面圣,打探情报的急匆匆的又跑了进来,边跑边高声叫道:“禀报诸位大人,有了具体的去向了!有了地点了!”

    “在哪?去哪了?”

    “报大人,他们全都押往午门去了,那些军士也都聚集在了那里,将午门守得里三层外三层,戒备森严。”

    “午门?坏了!要出大事了!快走!快去午门!”

    众老头子们都是老官油子,听了军士集中到了午门,心中一个激灵,吓得魂都飞了,跌跌撞撞的便向午门跑去……

………………………………

第12章 午门喋血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午门口,雄武殿前,马元义等人被捆在一堆,面如死灰!

    若是一人两人被抓还则罢了;只是身边这些人……这些人是什么人,马元义是心里最有数的!

    作为太平道教京都总统领,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眼前这三百一十七人是什么人!

    三百一十七人,三百一十七个职位……这些人都是马元义的心血啊!是自己这十余年来,潜心经营的庞大关系网络,是自己这些年来花了无穷力气培训的心腹内应!

    可怎么也没想到,沉默了十余年,积累了十余年,却在一夕之间被连根拔起!

    是什么人?是谁做的这一切?张让?赵忠?陈耽?卢植?不,他们便是有这心,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难道是何进?曹操?看军士,似乎都是他二尉的人马,只是,他们怎么可能会发现自己?还把自己的家底查得如此清楚?

    马元义算过了,自己在京都布的明棋、暗棋共有三百六十处,但眼前却被纠出了三百一十七处,且大多是关键棋子,重要棋子!

    能把人员查得如此清楚,还又不会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令自己事前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要知道,这京中的官员,可是有半数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如此大事,自己竟然会在睡梦中被抓!

    这是何等的谋略,这是何等的心机!

    这种谋略,这种心机,不是军中这些大老粗们能做出来的――除了朝廷那些老奸巨滑的老官油子们,马元义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有这份能耐,有这份布局!

    旁边的内应、教徒们也相继认出了自己线上的那些人,心中狂震不已,隐隐已猜测发生了什么。

    三百多个同僚,大多数人都是认识的,甚至还有很多人跟自己有过不小的过节或是交情!但此刻看他们的神色,只怕多是跟自己一般的身份了。

    教徒们一边为本教在京中的庞大能量震惊,又同时为对手的强大而震惊!

    这么多人,京中近半数的官员,三百多户人家,近万家属、门客,竟在一夜之间悉数被抓!

    这人是谁?竟会有如此本事?

    众人惊慌的望向四周,心中暗自猜测着,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恐惧。

    “皇上驾到!”

    一声尖细的高喊声中,皇帝刘宏在张让、赵忠等人的簇拥下,出了殿来;陪在旁边的,正是何进、曹操,还有……王越!

    王越?莫非……是他?

    马元义心中一惊,暗自呼道:不,不可能!他不就是个练武的么?一个开武场的,能有这么大本事?不,不会是他!

    马元义正自猜疑着,刘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