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刘皇叔-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他今年才十四岁,身高已经达到六尺五寸(一米七),双臂之力更是达到一牛之力,可以徒手举起两百斤重的石盘,将石盘扔出三丈之远。
现在的刘俨一拳力量,全力击打出去,绝对可以把一个成年男子打飞甚至直接打死。
去年九月份,刘俨通过郡学的五经科考试,进入江夏郡郡学读书。
在郡学读书这一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年岁渐长,还是记忆的重组,让他彻底觉醒脑海中尘封了十四年的记忆。
原来他是一个灵魂穿越者,前世的他一名农业领域的教授,在一次水灾事故中死于非命。
虽然刘俨并不知道,为何这段记忆为何会在尘封了十四年才觉醒,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一切早已经不重要。
在汉朝出生的他,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实际就是汉朝人刘俨。
也正是因为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在江夏郡读书的这一年,刘俨小心翼翼的,一步步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因为此时刘俨,已经清晰的知道,现在的荆州之主,官拜荆州牧的刘表,会在五年后病逝。
还有,此刻还蜗居在新野小城,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
会在刘表死后,将成为新的荆州之主。
而此时雄踞中原、称霸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也正在休养生息,随时都将挥师南下,完成他一统天下的夙愿。
与此同时,继父兄基业,统领江东六郡,连曹操也感叹‘生子当生孙仲谋’的孙权,也在蓄势待发,准备着争雄天下。
面对这么一个风云激荡的大争之世,虽然拥有两世记忆,刘俨却发现自己,如今似乎什么也做不成。
现在他的无权无名,父亲还是嫌疑犯被关在大牢里,还有两个姐姐需要照顾,甚至现在连家都没了。
“唉。”暗叹一声的刘俨,收拾起情怀,现在对于他来说,什么曹操、刘备、孙权那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人物。
对于小人物的他来说,现在他只想保护好家人,让养育自己长大的父亲,疼爱自己的姐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
……
竟陵城北的沿街路口的豆腐坊,一脸愁容的刘家大姐,见到刘俨姐弟到来,难掩欣喜之色的迎了上来。
“玄之,你可算是回来了。”
见到刘俨的刹那,刘禾上前一把拉着弟弟刘俨的手,眼中尽是慈爱之色的上下仔细打量起了刘俨。
“个头长高了,也俊朗了,就是瘦了一些。”看到已经长大的刘俨,刘禾原本忧愁的心绪,突然就平静了下来。
刘禾作为刘家大姐,她比刘俨大十岁,基本上刘俨的童年,就是这个大姐带大的。
当真又是当姐姐,还扮演着母亲的角色。
“阿姊,对不起,是我回来太迟,让你们受苦了。”因为消息传递的不畅通,刘俨接到消息,再从江夏郡返回竟陵,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
“姐不苦,姐就是担心阿爹和我那夫君,怕他们在牢里受刑。”刘禾说罢,垂泪伤神,这半个月来,她是受尽煎熬,真怕噩耗传来。
“阿姊,你放心吧,我会想办法,尽早把阿爹和姐夫救出来。”刘俨安慰大姐之余,又关切的问道:“怎么不见小杜鹃?”
“孩子我送乡下公公家了,姐怕孩子在身边会受到惊吓。”刘俨知道姐夫邓良的老家在城外的乡村,家里穷的响叮当,这些年全靠邓良当驿卒,还有大姐卖豆腐,养活公家一大家人。
“这样也好,待这事结束后,再接回来。”刘俨点点头,小杜鹃是大姐的女儿的小名。
“阿姊,有吃的吗?有些饿了。”
这些天来由于担惊受怕,让刘鱼生病身体变得虚弱,这会闻到铺子内的豆腐香味,肚子顿时咕咕叫了起来。
“看我糊涂的,吾这就去给你们准备。”刘禾因为从小干活,身体却要比刘鱼健康,干起活来也是十分麻利。
吃了两碗豆腐花,三个面饼,刘俨空落落的肚子,也有了七分饱意:“阿姊,吾出去拜访一位贵人,看看能不能去探视一下阿爹和姐夫,顺便了解一下案情。”
“唉,这个时候去了也没啥用,那竟陵狱的狱吏和狱卒,根本不让进去探视,说阿爹他们是重犯,没有县令大人的命令,谁也不得探监。”
刘禾想到自己几次去探监,钱没少花,最后都被挡在门外,就是一阵叹气。
“阿姊,不用担心,吾在郡学认识一位先生,与县衙的赵县丞是同窗,吾这就去拜访一下,看看能否通融。”刘俨见大姐伤心难过,连忙开口宽慰着她。
“这是真的吗?”刘禾闻言,顿时一阵惊喜。
“当然,阿姊放心,等吾回来。”刘俨露出大男孩般的阳光笑容。
“对了,阿姊这里还有些钱带上,虽然有贵人襄助,但探监还是需要打点的。”精于人情世故的刘禾,这会从衣袖的荷包内,拿出一个钱袋说道。
钱袋内有好几串五铢钱,这些钱是她卖掉宅子,所换来的钱财。
“阿姊不用的,吾有钱。”刘俨说罢,也从腰间的锦囊中拿出一个钱袋子,为了让姐姐放心,刘俨特意打开袋子。
只见袋子里足有六串五铢钱,还有一些散落的,加起来有六百多铢铜钱。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刘俨身上的腰带内小钱袋内,还有三块银饼,而一块银饼,可就是价值一千铢钱的。
见到刘俨身上竟有这么多钱,二姐刘鱼也有些意外。
她记得刘俨去读书的时候,她只给了弟弟五串钱(五百铢),现在都一年了,刘俨不但没有花钱,身上的钱还增加了。
大姐刘禾也是一脸惊喜,她可是十分清楚,要想顺利探监的话,不打点那些狱卒,是根本不行的。
这就是所谓的阎王难见,小鬼难缠的道理。
刘俨身上的这些钱,自然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他在江夏郡郡学读书所赚到的润笔费用。
说起来刘俨现在在江夏郡的郡学内,那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
自从半年前彻底融会贯通,觉醒脑海中来自自后世的记忆后,刘俨在江夏郡的时候,就开始主动结交了一些人物。
并且利用脑海中大量的知识,比如一些歌赋和诗词,赚取到一定的名气和报酬。
因为往往一出手,就是经典之作,这就让他在郡学之中,赢得不少机会,也获得一些人的赏识。
头裹纶巾,身穿青袍襦衫的刘俨,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因为身高体壮,长相俊朗成熟,让他看起来丝毫没有同龄人的稚嫩之感。
面目俊秀的刘俨,五官轮廓分明,剑眉凤目,高鼻梁,饱满润泽的嘴唇,尤其是阳光的笑容,还有满口洁白的牙齿,让刘俨的长相十分有辨识度。
多年修炼《五禽戏》的他,身体愈发的挺拔健壮,一双如鹰一般的眼神犀利而有神。
离开大姐家之后,刘俨径直来到县丞署衙门口。
“这位差大哥,劳烦通禀一下赵县丞,郡学生刘俨求见。”竟陵县衙左侧的县丞署大门口,刘俨递上名刺的同时,给当差的衙役递上半串五十铢五铢钱。
竟陵的县衙大门,坐东朝南,比邻东大街居中而开,左右两座别院侧门,分别是县丞署和县尉署的衙署。
当值的县丞署衙役,见刘俨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出手又如此大方。
也没有追问他是来干什么的,态度亲切的立马道:“刘公子稍候。”
就在刘俨在门口等待县丞赵诚召见之时,一旁县尉署衙门内,县尉林泰的长子林盛,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狐假虎威的走了出来。
束发而冠,一身锦衣华服的林盛,白面无须,浓眉大眼的倒也长了一副好皮囊,可惜只是一个绣花枕头。
此刻,跟随在林盛身旁除了随从外,还有早上带着恶仆,出现在城北驿馆的驿吏韩凯。
见到县丞署门口的刘俨,眼高于顶的林盛,并没有认出刘俨的身份。
反倒是一旁的韩凯,一眼就认出了刘俨。
“林公子,那人就是仆刚刚说的刘俨。”见到刘俨出现在县丞署衙门口,韩凯眼前一亮,连忙对林盛指了指刘俨,他这会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就是来说服林盛。
准备让林盛指挥县尉署的衙役,前往驿馆把刘俨抓进大牢,以报刘俨对他的连番羞辱之仇。
早上在家门口,刘俨那一脚虽然踢中韩凯的软蛋,但因这家伙早就成了活太监,刚才虽然疼脑了一阵,这会经过治疗,已然恢复了过来。
但这会再次遇上刘俨,他内心实际上还有些有些发憷。
而相比起大胖子韩凯,锦衣华服的林盛,倒是一表人才。
对于林盛来说,被刘家拒亲一事,他也是耿耿于怀的,只是刘业之前毕竟是驿馆驿吏,他也一时没有办法找茬。
但现在刘家落魄,林盛自是再无顾忌,尤其是韩胖子的挑唆下,他自是对于刘俨一家更生仇恨。
这会在韩凯的耳语下,他那双空洞无神的眼睛,一下子便落在了刘俨身上。
“果然有一副好皮囊,当个娈童似乎也不错。”林盛一脸猥琐盯在刘俨脸上,进而放肆而又轻浮的笑道:“听说你那姐姐,如今出落的也更是标致……”
“可惜啊,本公子现在不想娶她了,但是我不介意,待汝父定罪之后,把她收入房中当一个玩物。”
“林盛,最好把你的臭嘴闭上,不然我介意把你也废了,让你和韩胖子一起做个伴。”
刘俨脸色阴沉,那双鹰眼凶狠的盯着对方,那股冷冽之意,吓得林盛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被刘俨冷冽的眼神吓了一跳的林盛,恼羞成怒的吼道:“来人啊,给我把这贼子,往死打。”
韩凯这个狗腿子,眼见身边的随从,心有顾忌,不敢在县丞署门口动手,连忙喊道:“林公子,仆怀疑林县尉一直在找的赃物钱财,很有可能就是转移到了此子手中。”
林盛虽然是个绣花枕头,但也并不愚蠢,韩凯出言的栽赃,他自是心领神会,当下立马对左右喝道:“尔等还在等什么,立即将这贼人拿下,押入县尉署审讯。”
“诺!”左右的随从只是林盛的家仆,并不是县尉署的衙役,刚才听到要打死刘俨,自是不敢动手,但要是说上前把刘俨抓起来,这些人自是不再顾忌。
“何人在县丞署门口喧哗?”就在那些家仆冲上来抓捕刘俨之时,只见县丞署内走出一行人,当先之人头戴高山冠帽,身穿深衣袍服,腰上悬挂着代表着官身等级的黄色绶带。
看到来人腰带上悬挂着的,那醒目刺眼的黄色绶带与鞶囊,刘俨便明白来人,必然是竟陵县丞赵诚。
方脸短须的赵城,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颇具一派官威。
第3章 前往县狱探监
见到县丞赵诚带着随从衙役到来,林盛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后退一步,拱手作揖道:“赵县丞误会了,晚辈发现一名驿馆杀人嫌犯,准备捉拿回县尉署审讯。”
林盛说罢,连忙示意手下随从,就想把刘俨直接拖走。
“学生刘俨,拜见县丞大人。”刘俨并没有反抗,而是躬身向赵诚一拜,任凭林盛手下的随从,冲了上来挽住自己的双臂,面向赵诚行礼。
“学生受子通先生之托,前来给县丞大人送信,昨晚才刚刚回到竟陵,实在不明何故成为林公子口中的嫌犯?”
“反倒是这些人,冒充官差,枉顾大汉律法,私自缉捕学生,还请赵县丞做主。”
刘俨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让赵诚暗自赞赏,尤其是得知刘俨身上有子通先生的书信,他自是把刘俨直接当做了自己人。
“大胆家奴,安敢在我县丞署门口私自抓人,还不给我退下,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赵诚虽然是第一次见刘俨,但他与黄子通,当年在荆州州学有过同窗之谊。
后来黄子通更是去了洛阳太学读书,而他只能回到县里任职,但总算有了一些联系。
这些年来,二人私交虽然一般,但黄子通对于赵诚来说,那可是一辈子都是需要仰望之人。
赵诚素来知道,黄子通为人倨傲,不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休想得到他的认可。
但刚才刘俨却把黄子通的私人名刺,通过门子呈送到了他面前。
像这种私人身份的名刺,不是关系莫逆,是不会转送给他人作为信物之用的。
因为一来容易被人利用,二来容易损坏名义形象。
既然刘俨能够拿着黄子通的私人名刺拜见自己,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刘俨与黄子通关系莫逆。
第二种则是,这名刺是刘俨偷来的。
但赵诚基本可以确定,不可能是第二种,因为只要自己与来人碰面,就可以拆穿身份,这样的傻事,想来不会有人干。
随着赵诚一声令下,身后的数名衙役,一拥而上,把按住刘俨双臂的两名奴仆给反制了起来。
“赵县丞,莫要被此人蒙骗,此人是城北驿馆驿吏刘业之子。”
林盛见状,连忙扬声道:“吾现在怀疑,此人正是刘业窝藏赃物的嫌疑人。”
“县丞大人,学生昨日夜里刚刚回到竟陵,之前一直在江夏郡学,学堂之中的学生,先生,还有子通先生,皆可为我作证。”
刘俨则是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的辩解道:“学生这里还有一封子通先生所写的亲笔书信,还请赵县丞过目。”
说罢,刘俨这才从行囊中,拿出一卷简牍,拱手送到赵诚手中。
“林盛,本官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汝现在可不是县尉署的衙役,不知汝凭借什么身份,私自捉拿本官的客人?”
赵诚接过刘俨递来的简牍,只看了一眼,便已经确认,这封简牍是黄子通亲笔所写。
刘俨既然是黄子通的亲信之人,那自然也就是他赵诚的客人。
在竟陵这一亩三分地,赵诚好歹也是县衙的二把手,别说区区一个无官无职的林盛。
就是林盛的老子县尉林泰,他要是想不给其面子,林泰也是无可奈何的。
虽然县丞和县尉都是四百石的官吏,但县丞在职别上却要高半级。
“误会,这是误会,还请赵县丞见谅。”韩凯这个胖子,别看是个纨绔子弟,但却不是一个愚笨之人。
眼看局面失控,他连忙跳了出来,替林盛解围。
“赵县丞,这位是新任的驿馆驿吏。”刘俨见赵诚并不认识韩凯,遂在旁冷冷一笑。
“就是不知道这位韩驿吏,堂堂一个县衙的驿吏,为何成为林大公子的走狗,鞍前马后的效劳,倒是十分乖巧。”
听到刘俨的讥讽他是走狗,气的韩凯勃然变色,忍不住便吼了起来:“刘俨竖子,汝敢骂吾是狗?”
“怎么,韩驿吏也准备在我县丞署放肆吗?”赵诚对林盛客气,但对韩凯他却是态度强硬。
“卑职不敢。”韩凯憋屈的退了下来。
“我们走。”林盛看了一眼赵诚,知道今天肯定带不走刘俨,只得悻悻而去。
“林公子,不能就这么便宜了那小子?”灰溜溜跟着林盛转身走进县尉署的韩凯,想到身体的伤痛,以及今日受到的羞辱,脸上充满愤慨。
“那小子有赵诚照拂,还能怎么办?”林盛虽然跋扈,但他可不敢与赵诚对着干。
只能泄气的道:“咱们毕竟无权无势,汝要想报仇,还得靠汝父,多与家父和胡县令走动走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