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秦 >

第106章

复秦-第106章

小说: 复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冯英闻言大惊失色,以手拍额,自语道:“那陈巨岂不休矣?”
  马逸点了点头,说道:“乌氏城守不到两个时辰就失陷了,我本想是北地的大城,怎么这么快就——!”
  冯英举头望天,叹气说道:“乌氏城不过八百守兵,如何抵挡得了贼人进攻?”
  马逸问道:“北地为何如此窘迫?”
  冯英看了周围人一眼,说道:“这里不是谈话之地,你随我来!”
  说罢,让亲卫为马逸牵来一匹战马,马逸翻身上马,转身朝身后丁大郎等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等候,冯将军会安排一切的!”
  冯英招来一个侍从,朝他吩咐:“你将他们带到军营,好好招待,管饱肚子。”
  侍从为难的看了他们一眼,苦着脸道:“他们可足有百人!”
  冯英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拍马入城。侍从无奈的摇头,转身朝丁大郎等人说道:“你们随我来吧!”
  二人策马进城中,直往军帐中驰去。入了主帐之中,冯英让人端来一副宽大的地图,双手按着桌案,皱眉沉思。马逸见地图上山川、城池都标记的明明白白,忍不住心痒问道:“此图画得如此详细,当真罕见!”
  冯英回过神来,歉意一笑,说道:“这是秦王让工匠特制的地图,有了它就能推演战情,比以前的那些图详细了不少!”
  马逸赞叹连连,冯英招他过去,指着图上的乌氏说道:“乌氏城破,章邯肯定会打朝那。不出所料,只在这一两日间,便会有大军前来。”
  马逸点了点头,突朝冯英问道:“城里有多少士卒?粮食可充足?”
  冯英说道:“有士卒三千二百零八人,粮食如果一日一顿的话可支持一月。”
  马逸哼道:“三千士卒倒是不少,可打仗不是儿戏,如果守城的话,连日苦战,士卒体力消耗,至少要一日两顿。”
  冯英点了点,随即不在言语。马逸走到冯英身前,朝他说道:“朝那守不住,不如向镇源退去。”
  冯英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我不能退!”
  “为何?”马逸惊疑问道。
  冯英没有回答,而是用手指着地图说道:“你来看。”
  马逸凑了过去,冯英指图说道:“驰道从奉城向西北延伸,从朝那直通镇源。按理来说,章邯应该从奉城直攻朝那,然而他的先锋却先打了乌氏城,显然是害怕两城的掎角之势。先打乌氏,代表着章邯还是顾忌,他害怕攻打朝那的时候,泾阳和乌氏会发兵援助。乌氏城破,他肯定会分兵!”
  “分兵?”马逸不信,他摇头说道:“章邯统一陇西,也不过上万人,这么点人他怎敢分兵?”
  冯英笑了笑,自信的说道:“如果是别人,肯定不敢分兵,但他章邯,一定会分兵!乌氏城破,他只要稍微打探一下,就能知晓两城的虚实,泾阳和朝那的这点兵力,他怎么会放在眼里?”
  马逸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道:“泾阳守得住吗?”
  冯英手停在图上的泾阳城上,轻抚道:“难!”
  “为何?”马逸问。
  冯英答:“因为泾阳城中只有两千老弱残兵,根本无力坚守。”
  马逸眼睛一眯,冷声问道:“为何紧挨陇西的三城只有这么一点兵力?”
  冯英答道:“秦王北伐义渠,带走了南边各城的精锐兵马。这些兵马因为泾河涨水,都未曾按期返回。朝那之所以人数较多,也是从镇原城中抽调了一千多人。泥阳、泾阳、长武、乌氏城的精锐之兵,全部聚集在义渠和庆阳。”
  “这么多人,全部聚集在北部,导致南边各个城池兵力空虚。秦王到底想干什么?”马逸完全想不通,纵然当初涨水冲毁了道路,而如今已经过了快两个月了。各地的百姓都已经返还,秦王为何不将兵力散还到各城?
  冯英叹道:“不出所料,秦王是用此兵威逼上郡。”
  “上郡?”
  “董翳身死,上郡大乱。伯彦拥兵自立,却不称王。如果北面不聚集重兵,伯彦可能毫不犹豫的投降赵魏!到时候,上郡再难取回了!”
  “秦王糊涂啊!料一伯彦又能成什么大事?章邯乃举世名将,怎能不防备?”
  冯英用手指了指自己,说道:“秦王派我到朝那,就是为了防备章邯。只要朝那不失,章邯就打不开局面!只要给秦王时间,我相信秦王一定会打败章邯的!”
  “朝那?”马逸若有所思,他伏在案边,仔细的观察,他看了半响方才明白,说道:“朝那这条驰道直通陇西,章邯的大军欲上义渠,粮食就只能从内史运过去。”
  冯英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司马欣在修筑堤坝,内史的粮草也不是那么充足。如果时间拖得够久,章邯的粮草必然会短缺!”


第二百章 破城
  听闻章邯军至,章业出城迎接。
  兵至山岭,见到远方驰道飞沙无数,耳边震动犹如雷轰。没多久,前面马军奔至,足有三千骑,当头一将背弓提枪,身披狻猊护心铠,年少俊朗,极其雄伟。少年将军提枪一举,骑兵分成两道从旁边荒地奔驰过去,他策马赶到章业身前,二话不说,翻身便拜。
  章业下马扶起将军,一脸欣喜道:“燕儿,你怎么来得如此之快?雍王呢?”
  章燕答道:“雍王领大军奔袭泾阳去了,令孩儿前来协助父亲!”
  章业一惊,急忙问道:“雍王已经去了泾阳?”
  章燕点了点头,说道:“雍王有令,让父亲起大军攻打朝那!”
  章业皱眉道:“朝那守军不少,又是冯英镇守。此人以前乃王离爱将,在边关颇有威名,不可小觑!雍王可曾说过什么?”
  章燕说道:“雍王说过,冯英非等闲之辈。让父亲围城三日,不许有失!”
  章业捋须说道:“雍王既有此言,想必早有计策,这几日我在乌氏虽造了些攻城器具,但用此攻城还是太难!你又是马军,攻城无用,如果只是围而不攻的话,我们只需等雍王前来就行!”
  商议完后,章业带章燕入城。走进城中,章燕看见城里到处是搬移尸体的士卒,忍不住问道:“乌氏城守军不多,为何有这么多死尸?”
  章业一声冷哼,答道:“朵骨拉不听将令,在乌氏城里屠戮百姓!这些蛮子,冲动莽撞,如果坏了雍王大事,我这个先锋也难辞其咎!”
  章燕大怒,按剑说道:“朵骨拉既然不肯听令,不如让孩儿斩了他狗头!”
  言毕,点起身后十员亲随,就准备杀进军营之中。章业连忙喝止,用手抓住章燕的缰绳道:“你不可莽撞!朵骨拉坏雍王大事,日后自然有雍王处置。如今北伐的大军有不少蛮人,如果在此时杀死蛮王,必然会引起兵变!”
  章燕只得罢休,怏怏前行,没过多久,又看见不远处黑烟冲天,一股刺鼻的臭味传来,闻之令人作呕。章燕手掩口鼻,问道:“这又是干什么?”
  章业叹道:“蛮人在焚尸取乐呢!”
  章燕倾耳细听,果然听见有谈笑之声传来。章燕脸上大变,向周围扫视了一眼,朝章业说道:“此城已成了死城,我们还是出城吧!我派人通传朵骨拉,让他在傍晚之前领兵出城,如果按期不至,我便领骑兵冲进城去,将他们全数杀死!”
  章业点了点头,与章燕一同出城去。等出了城外,再看乌氏城,只见到上空已经聚集了一层不知道有多厚的黑云,风吹不散,盘踞不走。
  骑兵在城外飞驰,没过多久有人禀告,无数的百姓朝着泾水嚎哭,不少人投河死。章燕惊问这是何故,章业闭目叹道:“这些百姓都是我打开西门放出来的,本以为他们走了,没想到——。”
  泾阳城上,急促的鸣金声响起。
  城墙上散乱的士卒慌忙的向垛口跑去,视野中,一面高大王旗出现在天地间,上书一个大字:“雍”!
  巨大的巢车缓缓移动,下面十多匹战马拉着前行。车轮碾压大地,留下两道深痕,巢车周围聚集着膀大腰粗的力士,一个满面胡须的将军横着一柄大刀策马相随。晃动的巢车之上,站着一身戎装的章邯。
  章邯按着剑,望着前方的城墙。他的面庞消瘦,下巴飘着三缕美髯,下陷的双眼呈褐黄色,显得幽深而冷峻。
  大军进至泾河,缓缓流动的河水之上,飘着一层薄雾。巢车之上插着无数支令旗,章邯拔出一支青色的令旗,交给身旁的令官。令官持着令旗向下挥舞,下面的力士齐声喊道:“步卒渡河!”
  章邯的大军飞快的变形,前面的马军饶后,中部提盾的士卒迈步向前,他们以剑击盾,步伐整齐,率先过河。
  泾阳城上,闻讯而来的杜袭飞奔上了城墙。他趴在垛口上眺望,只见泾河那边军容鼎盛,有士卒已经开始渡河。旁边副将说道:“将军!章邯军竟然在我等眼皮之下渡河!不如趁机击之!”
  杜袭转头问道:“拿什么攻击?”
  副将长了长嘴,随即懊恼的拍了一下头颅。杜袭皱眉细看,见对面旗帜众多,人马簇拥,不知道有多少。而且渡河的士卒步法整齐,进退有度,一看就是精兵。杜袭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说道:“人人都说章邯善于用兵,如今看来他练兵的本事也不一般啊!”
  杜袭转头看了看身畔的士卒,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身畔的这些人,一个个东倒西歪,都惦着脚尖观看,一看就是乌合之众。秦王走时,将泾阳的精兵抽调一空,剩下的都是没上过战场的士卒。杜袭忍不住大声叫道:“贼已至,还看什么?弓弩手准备!床弩架好!敌军攻城,岂是儿戏?”
  士卒们连忙后退,旁边小校才吆喝传令。泾阳城上,有三百架床弩。外边的城墙足足修了三道,每一道中间还修有城楼和箭塔,不过因采石不易,里面的两道城墙都是用夯土所筑!徐也为城守之时,还建造了不少的守城的器具,如果大军强攻,必然要损失惨重!
  不过在此刻,许多的器具都已经用不上了,两千士卒连外城都站不满,这些器具也成了摆设!
  章邯大军已经渡过泾河,在泾阳城下列成了一个方阵,随着一通鼓响,巢车上令旗挥舞,横刀的将军将刀向前一直指,无数的步卒提剑击盾,举步向前。而云梯、浮桥都藏在军阵之中。
  步卒前进时打着拍子,以击剑声歌道: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其音雄壮,直冲云霄。城上的士卒见此声势,无不丧胆。杜袭闻之却忍不住以手砸墙,双目尽赤,一口钢牙咬得嘣嘣着响。
  “叛贼安敢唱秦歌?”副将王祖在城上痛骂,双眼都快冒出火来。
  章邯站在巢车上,微笑自语:“秦歌有魂,可以振奋军心,我又为何不能用?”
  无数座浮桥被放下,鼓声越来越急,士卒越走越近,伴随着一阵冲杀声,雍军大军已至城下!
  杜袭在城上大吼:“放弩箭!”
  三臂床弩发出吱呀的声音,有士卒提着木槌用力的砸上机括,并行的三支弩箭从墙上飞下,直往地面射去。这些弩箭又粗又长,在地面可直透三五人而力道不减。如今安放在城墙之上,就只能向下瞄准,射杀一两人之后就扎进了土里。
  床弩安装耗时,射杀了数百人后就需要重新安装弩箭。杜袭在此时又叫:“弓手射箭!”
  乱箭射下,武卒将盾高举,死伤甚微。雍军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架起了云梯,不少的士卒开始攀爬。杜袭大喊:“倒下金汁火油,射火箭!”
  一桶一桶的金汁和火油倾倒了下去,云梯上顿时滑溜溜的不好攀爬,城上弓弩手射下火箭,很快就将几架云梯烧毁。大火在城下蔓延,使得雍军的攻势稍微停顿了一下,出战的将军正准备激励士卒拼命,不料后面传来鸣金之声。雍军就这么虎头蛇尾的退了下去,数位将军跑到巢车下面,向章邯问这是何故?章邯回答:“城上虚实我已经知道,让士卒就地休息,晚上攻城!”
  雍军在泾河边上扎下营寨,离泾阳城墙不过两里地。杜袭气得在城上大骂,却无可奈何。
  一日无话,到了夜晚。雍军点起火把,又发起进攻。这一次,不过一通鼓响,雍军就爬上了泾阳城的城墙,双方士卒在城墙上激战了半个时辰,守城士卒死伤大半,副将护着杜袭下了城墙,直往东门逃去。
  章邯帐下大将许多提刀直追,副将王祖反身回战,被许多一刀斩于马下,杜袭心怯,不敢交锋,二人沿河而走。半夜天黑,杜袭趴在马背上,向后施放冷箭,许多措不及防,被一箭射中,滚落到泾河之中,竟然被淹死。杜袭领着三五个残军,直往泥阳而去。


第二百零一章 绝世
  朝那城上,站着密密麻麻的士卒,城头黑旗飘扬,兵戈颤动。冯英登上了角楼,趴在栏杆向下眺望:视野当中,黑色的人群犹如大群的蚂蚁,占据了东门前面的所有空地。
  空地上摆满了栅栏和拒马,这些拒马都是在横木上装上枪头,将枪尖向外,立于城门之外。栅栏高约三丈,是由十多根树木交错钉上的,栅栏挨着城墙边放着,雍军的云梯就不好靠近。
  冯英下了角楼,走到了城墙上,对迎上来的马逸说道:“我看见雍军的骑兵甚多,步兵稀少,不出意外他们不会攻城!”
  马逸问道:“可曾看见章邯的王旗?”
  冯英摇了摇头,说道:“城外虽有六七千人,但章邯不在下面,估计打泾阳去了。”
  马逸叹道:“即便如此,外面还是有那么多人,他们只要将城池围住,等章邯来后,朝那又如何守得住?”
  “围?”冯英轻蔑的一笑,手指下方,对马逸说道:“朝那城不是那么好围的!”
  马逸不知道冯英哪来的自信,他正准备问话,却见冯英朝一位令官说道:“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外面的叛贼看着,我冯英惧不惧他!”
  马逸眉头一皱,问道:“城门大开,让对面的骑兵冲进城里,岂不是自曝其短?”
  冯英微微一笑,朝马逸解释道:“马逸兄不必担忧,我自有良策退敌,到时候还望马兄祝我一臂之力!”
  马逸跺足摇头,不知道冯英到底想干什么。却在此时,城外大军突然传来震天的鼓声,翟军的呼声如翻江沸海!万军丛中,章燕朝章业说道:“父亲,只需一通鼓响,到时候大军逼近,冯英必当丧胆!”
  章业捋须点头,手向前一招,中间的步卒迈着整齐的步法,小步迈进,他们以剑击盾,吼声如雷!章燕在此时也仰天厉喝:“骑兵随我来!”
  手中长枪一指,身后三千骑兵从翼侧奔出,绕着外城奔跑,马踩黄沙,弄得天上到处都是风嘶之声!
  城外的鼓声越来越烈,喊声也越来越高。章业望着城墙,捋须而笑。身旁的蛮王朵骨拉也提着大斧高手咆哮,上千蛮人捶胸跺足,嘶吼得不成人形。声浪太大,冲得天上乌云消散。正巧西北风袭来,凭白又增添了三分气势!
  万马奔腾,千卒进击,何等声势!何等壮观!
  城墙上的秦军虽也精锐,见了这等场面,还是有些发悚。就在此时,“嘣”的一声巨响,吊桥突然落下,城门吱呀一声,随即打开!
  开门放桥,偃旗息鼓。
  冯英按剑站在墙头上,将手中的铁面缓缓带上,谁也没有看到,他脸上那一闪而逝的傲然之意!
  无甚声响,却使得雍军止步不前,马军也停止了奔驰,一个个看向城门。章业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