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小皇叔 >

第33章

大唐小皇叔-第33章

小说: 大唐小皇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另外一个半老徐娘自然就更不可能会是武则天了,那未来的女皇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一袭简单素雅的襦裙,梳着可爱的双鬟望仙髻,如含苞待放的初生小荷一般,濯清涟而不妖,比之她的姐姐武顺,少了一丝成熟女人的风韵,却又多了几许豆蔻少女的明丽纯真。不过不管是刚才她姐姐和那两个华服男子的推诿争执,还是峰回路转,贺兰楚石顷刻间将那两个家伙打倒在地,武照的眼睛里一直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眼前的事情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似的。是司空见惯,对此已经麻木了,还是她本就有着超出年龄的冷静呢?

    “武元庆,武元爽!又是你们两个!”贺兰安石看到这两个华服男子,虽然那个被叫做“元爽”的人已经被贺兰楚石打得连他亲娘都不认得了,不过贺兰安石还是立刻就认出了他们来。

    “兄长,你认识他们?”贺兰楚石诧道。心说他刚才应该不会打错人了吧。

    显然赵节也认识这两个叫武元庆和武元爽的华服男子,不屑道:“某还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们这两个废物!害得某还急匆匆地从芙蓉池畔赶过来,真是晦气!”估计是这两个华服男子也曾经被赵节教训过,刚才面对贺兰楚石的时候还敢叫嚷几句,不过现在嘛,耸拉着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听到贺兰安石叫出武元庆、武元爽的名字,李元婴心里也就明白过来了,这两个华服男子应该就是武家姐妹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了,也就是在则天朝非常活跃的武承嗣、武三思的父亲。以前听说过在武士彟死后武家这俩兄弟就与后母杨氏不和,对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更是看不顺眼,以致武照当上皇后以后就马上把她那两个哥哥给贬到远远的去了,号称史上最悲剧的外戚,如今看来果真不假。

    从刚才武照那冷静的眼神中李元婴也能看得出来,这两年多时间里,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少发生过。也许武照以后表现出来的那种狠辣的性格,就有部分原因来于此吧。看来即使把武照弄进滕王府,要彻底消除这个安全隐患还是任重道远啊,要是把自己弄得后院起火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武顺忿忿道:“叔叔忘记了吗?这就是儿那两个不争气的兄长!”

    贺兰楚石也就在几年前见过武元庆、武元爽一面,早就忘记了他们长什么模样了,经武顺的提醒这才想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啊!原来是武家兄长,这,这……”

    赵节冷笑道:“楚石兄不用懊恼,这两个白眼狼是该好好教训一番。你可不知道,这两年杨家姑姑她们在并州为应国公守孝,可没少受这俩白眼狼的轻侮。哼哼,在并州某管不了,不过到了京师,还真当弘农杨家是好欺负的吗?”

    “怎么回事?”武元庆盼星星,盼月亮,那一队武候府卫士总算是过来了,虽然武元爽还在低声呻吟着,不过武元庆的胆气立刻就壮了不少。几个月前武士彟的孝期结束,由于陛下的恩典,他们一家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安城,不想回到京师没几天,就被赵节的几个奴仆给狠狠地揍了一顿。本来还想找几个父亲的生前故交为他们做主,结果一打听才知道赵节是东宫司经局洗马,太子的心腹,而且还是桂阳长公主的儿子,门下侍中杨师道的继子,立马就打消了报复的打算。

    笑话,就算他父亲生前显赫,如今也已经人走茶凉了,谁会为了他们而得罪当朝宰相。而且武元庆也总算是弄明白了他们被打的原因,杨师道正是在并州老家被他们兄弟俩轻侮了两年的那个后母的从兄。那个赵节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得了那老毒妇的授意才派人围堵他们兄弟的。

    想到这里武元庆心里更是忿恨,同时姓杨的,看人家杨师道对待赵节这个继子多好,哪像那个老毒妇,父亲在的时候就没少欺压他们兄弟,如今回了京师,就又抖起威风来了。原本他们兄弟已经打算夹起尾巴了,结果今天上巳在芙蓉园看到那老毒妇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时气不过,见照娘手里那几张纸好像很宝贵的样子,就把它给抢过来撕烂了,结果没想到又撞上了赵节。

    不过武元庆却是不惧,赵节又怎么样,他现在已经不是几个月前刚进京师那个没头苍蝇了。如今谁不知道东宫的位子迟早是魏王殿下的,魏王殿下可是左武候大将军,眼前这些武候府卫士即使不是魏王殿下的人,也不可能跟赵节这竖子穿一条裤子。
………………………………

第七十八章 武元庆的算计

    武元庆看着还躺在地上不断呻吟着的弟弟,几个月前他们兄弟被赵节带来的几个奴仆狠揍了一顿的那一幕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芙蓉园又不是太子的东宫,武元庆可不信在这几个武候府的卫士面前,他赵节还敢再放肆。而且武元庆从带队的那个军官的穿戴上看出,这名军官并不是队正、火长之类的小官小吏,其品秩至少应该在五品以上。

    自认为有人在背后给他撑腰后,武元庆立马就从地上爬了起来,轻轻揉着刚才被武顺踹到的膝盖骨,朝旁边吐了口唾沫,不屑道:“弘农杨家,嘿嘿,说的倒是理直气壮的!赵节,别以为某不认识你,一口一个杨家,不知把开化忠公置于何地啊?”

    赵节的生父赵慈景曾被封为开化郡公,在河东战死后谥号为忠,所以武元庆口中的这个“开化忠公”自然就是指赵节的生父赵慈景了。赵节登时就被气得不行,武元庆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有个当宰相的后爹,谁还会去管以前那个都不记得长啥样的死鬼亲爹。

    杜荷见赵节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马上就在赵节身后重重地锤了一下,让他冷静下来。现在可是多事之秋,上次福临楼那件事情如果不是杨师道及时赶到,只怕他杜荷都可能被赵节所牵连,可不能再留下什么口舌给李泰那边借题发挥了。心里更是暗叹,连这么简单的激将法都看不出来,这赵节也就是摊上了一个好继父而已,否则还有何用?

    听到那个武候府将领的喝声,李元婴的注意力也从未来女皇那里转移到来人身上。依李元婴看来,这名武候府将领应该已经上了一些年纪了,隐约能看到露在平巾帻外的两鬓已有少许银丝,不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却依旧坚毅,一双凌厉的眼睛里同样是炯炯有神。心里暗道,虽然这名将军的官阶不是很高,但是看他的年纪肯定也是在隋末那场烽火硝烟中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人了。不过想来这个老将应该没有多少军事才能,如果真有本事,早就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了,如今像他这种年纪的老将,就算是混得差的,也一般都能当上个从三品的十六卫将军,而此人,看他的穿戴,李元婴估摸着应该是中郎将或者左右郎将之类的中层军官。

    不再把目光放在武照的身上后,杜荷的这番小动作李元婴当然也看在眼里。暗暗摇头,在东宫庞大的太子党中,李元婴也就最近才和杜荷、赵节、贺兰楚石有些往来,不过在李元婴看来,赵节和贺兰楚石其实跟那个百济番将扶余福信半斤八两,这三个人中也就是杜荷还有些脑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想必太子李承乾之所以对赵节和贺兰楚石青眼有加,也只是因为他们身后的杨师道和侯君集吧。可惜李承乾忽略了他们本身的能力,可以为心腹,却不能倚为股肱,否则想不失败都难啊!

    见赵节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武元庆也没有失望,总算是酣畅淋漓地骂了赵节一回,而且还让赵节不敢反口。不过他也知道赵节之所以怕了自己是因为这位武候府将领的缘故,连忙腆着脸问道:“武元庆见过将军,敢问将军尊讳?”

    虽然武元庆袭了他老爹应国公的爵位,不过武家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底蕴,武士彟从龙前是个木材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暴发户,长安城里有爵位的多多了,没有清要的官职在身,什么也不是,所以对这个有着实权的武候府将领,他还是做足了低姿态。这也是为什么前番武顺对李孝逸并不怎么感兴趣的原因,一个开国郡公并算不得什么,当然李孝逸毕竟是淮安靖王李神通的儿子,武元庆和他可没法比。

    这位老将略微皱了皱眉头,虽然看情况好像眼前这个自称叫“武元庆”的人是受害者,不过他对武元庆那谄媚的模样没有一点好感。当然,他也不会以自己的好恶行事,抱拳朗声道:“某家左武候中郎将苏烈!”

    左武候中郎将!武元庆心里那个喜啊,既是左武候府的人,那想必就是魏王殿下的亲信了,哼哼!立刻就挺起了腰杆,睥睨地指着赵节和贺兰楚石,随即想起自己现在好像是苦主,马上就改成了一副哭丧脸,好不容易挤出几滴眼泪,哭诉道:“原来是苏将军,元庆有礼了!此二人,一个是太子司经局洗马赵节,一个是太子左内率府千牛贺兰楚石,与元庆及弟素有怨,平日里自恃是太子的心腹,对元庆兄弟二人百般欺凌。今天上巳节芙蓉园再遇,又对元庆兄弟拳脚相加,苏将军您看,这就是元庆的弟弟武元爽,已经被这两个竖子打得不成样子了!以前我们兄弟二人惧于他们的淫威,只能忍气吞声,没想到他们却变本加厉,愈加地放肆,请苏将军为我等兄弟二人做主!”

    本来武元庆并不知道刚才冲过来三拳两脚把他弟弟打翻在地的那个壮汉是谁,不过听到他叫贺兰安石“兄长”后,也就反应过来了。自从上次被赵节的人揍了一顿后,他们兄弟俩就把跟那老毒妇有关系的人都查得清清楚楚的,顺娘的小叔贺兰楚石自然不会漏掉。

    原以为武元庆只是想通过武候府的人对付刚才打了他们兄弟二人的贺兰楚石,没想到这个武元庆竟然如此大胆,这段哭诉可是明明白白地把矛头对准了太子啊!李元婴先是惊愕,不过马上就清楚了武元庆心里的打算,以武元庆现在的身份要想对付赵节、贺兰楚石那是痴人说梦,他是想着借魏王李泰的势呢。虽然武元庆的话有些夸张了,不过李泰可不会管这些,他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李承乾犯错的东风,即使只是莫须有的事情,李泰为了盼望已久的储位,也会全力以赴的,他这两年来在魏王府文学馆里召的那些学士也不是吃白饭的。

    李元婴虽然把武元庆心里的小九九看得通彻,不过对这个武元庆并没有多少赞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这一计算是和李泰互借东风了,看似可行,各取所需,不过却会不可避免地卷入储君之争的漩涡之中,而且还是风口浪尖。不管最后李泰能不能入主东宫,在李世民的眼里,武元庆就是挑起他儿子之间战争的罪魁祸首。
………………………………

第七十九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赵节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武元庆几个月前在他的面前还如一只丧家之犬般,今天竟敢在他面前诽议太子殿下。莫非这两个废物暗地里是投靠李泰那个竖子了?否则哪来的狗胆!

    杜荷的脸色同样是铁青一片,他刚才听说那个军官自称是左武候中郎将后,他心中就早有预感了。原本他也已经做好了贺兰楚石可能会有些麻烦的心理准备,毕竟贺兰楚石对那个武元爽下手确实有点重,而且事情还撞在左武候府手中,恐怕这次即使是侯相公出面,贺兰楚石也不一定会全身而退。却不想这个武元庆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难道他想玉石俱焚不成?在杜荷眼里,这个武元庆一点也不像是个能有如此魄力的人。

    比起赵节和杜荷的反应,贺兰楚石显然就直接多了,竟敢对太子殿下无礼,简直是活腻味了,拎起铁拳,就朝武元庆的嘴巴上砸去,心里后悔,刚才就也该把这个武元庆打成武元爽那模样,才能让他老实一点。不过下一刻,贺兰楚石就感觉到他出拳的那只手臂仿佛被铁钳夹住一样,钻心的疼痛让他膝盖一软,差点就跪了下去。

    “太子左内率府千牛贺兰楚石是吧,呵呵,在苏某面前还敢动手的人可不多见啊!”苏烈轻轻笑了笑,放开了抓着贺兰楚石胳膊的大手。

    李元婴眼前一亮,这个叫苏烈的老将好大的力气啊,对身后的薛仁贵低声问道:“仁贵,以你的眼力看那位苏将军如何?”

    “不好说!”薛仁贵摇摇头道:“不过仅仅轻轻一抓就能让贺兰校尉求饶,这份实力就不差了。苏烈,苏烈,这个名字礼好像曾经在哪听说过!”

    薛仁贵听说过这个人?李元婴摇摇头,暗道,连他这个穿越众都没听说过的名字,就算薛仁贵知道这个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重要角色。

    武元庆表面上一直哭丧着脸,不过心里早就乐开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最后魏王殿下登上大宝,别说赵节、贺兰楚石,就算是现在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杨师道、侯君集又能怎么样,魏王殿下能饶得了他们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到时候魏王殿下再记起他武元庆的功劳来,即便不能进入政事堂为相,但再续他们武家的辉煌绝无问题。

    洋洋自得的武元庆心里越想越高兴,哪里还会想到如果他这番话真的被李泰用来攻击太子,别说等到李泰登基,只怕他顷刻间就会被这场夺嫡风暴给吞噬了。看着这位仅一招就差点让贺兰楚石跪地求饶的左武候中郎将如天神般站在他的面前,心里更是笃定,又再加上了一把火:“好教苏将军知道,其实元庆的先考就是前荆州都督,应国公上士下彟,太原从龙,高祖大武皇帝曾诏先考恕一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太子殿下贵为国之储君,却任由东宫属官欺凌功臣之后,实在让人心寒啊!”

    这个武元庆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李元婴摇头暗叹,看来武元庆是打算把砝码全压在李泰那头了,只是不知道这个叫做苏烈的左武候中郎将会怎么做呢。不过刚才这句话要是被天可汗哥哥给知道了,那这个武元庆也就完了,东宫属官欺凌功臣之后?呵呵,东宫属官又如何,东宫属官首先也应该是当今皇帝的臣子吧。李世民可一直标榜自己是千古圣君,君臣和睦,对功臣也是荣宠有加,绝不做刘邦,再过几年的凌烟阁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武元庆的这番话被人传扬出去,那可就是生生在李世民的脸上抽了一耳光,武元庆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也许还可能会牵连到未来的女皇。

    想到这里李元婴心里一登,不成,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真的被他所言中,武氏一家女眷因罪配没掖庭宫,那他这只蝴蝶好不容易才让历史绕了一个圈,不就又回到原点了吗?不由朝四周环望一下,还好因为苏烈领着左武候府卫士到来,驱散了原来那些围观的百姓,虽然事情有些棘手,不过还不算太糟,而且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这几个武候府卫士也不见得敢流传出去,见招拆招吧!

    而本就面色白净的贺兰安石,现在脸上更是白得可怕,他脑子里想到的也是李元婴心里的那些心思。心里直骂娘,这个武元庆自己找死就算了,还想祸害他贺兰安石。

    不过李元婴刚才的环望一眼,却意外地发现给他印象心如古井般的武照这时候那原本波澜不惊的双眸中也多了一丝惊恐。至于武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夫君那煞白的脸色,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而那个李元婴过来后就一直没见她说过话的半老徐娘,依旧是一言不发,刚开始还有些眉头微皱,不过随即就恢复了淡然的神色。李元婴相信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应国夫人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