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小皇叔 >

第21章

大唐小皇叔-第21章

小说: 大唐小皇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婴见那老太监对他仿佛视而不见,便说道:“稚奴,那皇叔和你孝逸王叔就先告辞了!”

    “小皇叔慢走!孝逸王叔慢走!”李治从那老太监怀里挣脱开来,回头作了个揖。

    “小皇叔?”那老太监一愣,紧接着满脸堆笑道:“老奴眼拙,原来是滕王殿下!恕罪,恕罪!”

    “无妨,稚奴孤就交给你了!”说罢深深一揖,便和李孝逸一起扬长而去。这老太监虽然品秩不高,却是未来皇帝身边之人,礼数方面还是要做全的。

    回到左延明门前,除了左延明门的监门卫外,只剩下了薛仁贵、郭迁他们几个,而其他随从,都跟着各家的小郎君回去了。

    郭迁一看到李元婴的身影,连忙就奔了过来,一脸紧张地说道:“殿下,您要是再不出来,那迁可就要闯进去了!”薛仁贵、萧钥、王伦也随即围了过来,眼看那些弘文馆生都走得差不多了,滕王殿下却迟迟不见踪影,他们心里面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李元婴只说半路上遇到了晋王所以耽搁了,并把身边的梁郡公李孝逸介绍了一下。显然李孝逸对薛仁贵很感兴趣,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拱手笑道:“原来是单戟退百寇的龙门薛仁贵!薛将军,孝逸久仰大名了!”看来郭迁前几天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连李孝逸都知道薛仁贵的事迹了。

    “梁郡公过奖了!”薛仁贵脸上一红,连忙说道。身旁的萧钥看着薛仁贵心里也有些嫉妒,薛礼是典军,他也是典军,可是现在长安城坊间流传的都是薛礼的英雄事迹,随便一个路人都知道河东出了一个勇冠三军的龙门薛仁贵。比起家世,他和薛礼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了仍旧是籍籍无名。当然嫉妒归嫉妒,经过这几天的接触,萧钥对薛仁贵还是很佩服的,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走出承天门,李元婴奇怪地看着李孝逸,“孝逸从兄身边没有带着几个随从吗?”

    “带随从干什么?那些都是某长兄留在京师看管某的眼线!某才……”话还没说完,李孝逸突然拦住正要左拐取道延喜门回平康坊的李元婴他们。
………………………………

第四十九章 街头围堵

    “孝逸从兄的府第是在长安县吗?”长安城被一条朱雀大街一分为二,东为万年县,西为长安县,李元婴的滕王府所在地平康坊就位于万年县境内,他见李孝逸突然拦住他们的去路,故有此问。

    李孝逸指了指前面说道:“二十二郎,你看那边!萧老夫子还没走远呢,如果不想耳朵受罪,二十二郎还是绕道吧。”

    眺眼望去,前面那两个走得比乌龟还慢的背影可不就是老萧和上官仪吗?要是平常,一下学那些弘文馆生也就都跑光了,自然是碰不上走几步就要歇上一会儿的萧德言,不过今天李孝逸和李元婴因为送李治回虔化门,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落到老萧的后头去了。

    李元婴认同地点了点头,虽然只在弘文馆呆了一个上午,不过对那个萧老头儿,还是心有余悸的,“孝逸从兄说的是,我们还是稳妥点,走承天门大街好了。”薛仁贵他们虽然不明就里,不过都是以滕王马首是瞻,李元婴既然发话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李孝逸则笑道:“还回什么家啊!这两年来我们宗室里面滕王李元婴和梁郡公李孝逸这两个名字基本就没有分开过,今天是第一次见面,自当要好好庆贺一番。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走,二十二郎,我们一起去西市逛逛,昨天听程处弼他们说,前几天西市那里又开了一家新的胡姬酒肆呢。”

    胡姬酒肆,李元婴顿时两眼放光。和平康坊只有一墙之隔的长安东市他也是前两天才刚刚逛过一次,西市自然是只闻名不曾见了。早就听说了长安西市云集了高丽、新罗、百济、波斯、大食等几十个国家的商人,素有“金市”之称,其繁华程度比起长安东市,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至于长安西市的特色,那些胡姬酒肆,即使李元婴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如雷贯耳了,李白的《少年行》里就写到,“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幸好今天早上没让郝处俊跟着,否则估计这长安西市也去不成了,李元婴暗暗庆幸,打发王伦回府知会杨保媪、张天水他们一声。本来还以为可以跟着滕王殿下去西市,结果又领到了苦差事,王伦羡慕地看了郭迁一眼,只好苦着脸,耸拉着脑袋朝延喜门走去。他一个小太监当然不用害怕老萧的唠叨。

    既然是要去西市,他们便改成取道安福门离开皇城。虽然不管是走横街出安福门还是走承天门大街出朱雀门到西市都是差不多的距离,但是承天门大街两旁分布着包括中书外省、门下外省在内的各大有司公廨,所以李元婴他们更愿意走安福门这条路。

    走出皇城,沿安化门街向下,差不多走到皇城顺义门附近,前路就被一群人给挡住了。

    “那里是怎么回事?”李元婴奇怪地问道,安化门街可是长安城六条主干道之一,就这么被人给堵住了,附近顺义门的那些监门卫却视而不见,一点反应都没有。至于维持京城治安的左右武候府,更是不见了踪影。

    李孝逸冷笑一声,正要说话,萧钥倒抢先说了,“殿下,前面为首的那个少年卑官认得,他叫柴令武,算是长安城一霸了,算起来他还是殿下的外甥呢!”

    “柴令武?”这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啊。

    萧钥见李元婴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道:“就是平阳昭公主和谯国公柴绍的第二子!”

    “原来是平阳皇姐的遗子!”李元婴这下想起来了,这个柴令武后来好像卷入了房遗爱谋反案,怪不得名字这么耳熟,没想到还是所谓的长安城一霸。

    李孝逸估计是司空见惯了,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只是说道:“好像程处弼和尉迟宝琳也在呢,看来他们今天要围堵的人又是刘仁愿了。程处弼和尉迟宝琳先后在刘仁愿手上吃过亏,不知道柴令武今天会不会再步他那俩兄弟的后尘!”

    郭迁奇道:“梁郡公,那刘仁愿是何许人也?竟然同时惹上了长安三虎。”他经常在坊间走动,对让长安百姓谈虎色变的柴令武、尉迟宝琳和程处弼当然不陌生。

    “刘仁愿和你家殿下一样,也是弘文馆生,上个月程家小子嘲笑他脑子不灵,不是读书的料,结果被暴怒的刘仁愿打得连亲娘都不认得了,接着程家小子联系上尉迟宝琳,可惜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这不,今天柴令武也忍不住要出马了。”李孝逸倒没有因为郭迁是个太监而轻视他,详尽地解释道。

    这一会儿工夫,李元婴也看到了被二十几个壮汉围在中间的刘仁愿,毕竟刘仁愿那个络腮胡子还是很有特点的。从李元婴的角度看,刘仁愿好像还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不过除了程处弼外,柴令武和尉迟宝琳并没有加入混战中。前面在弘文馆的时候,他是听说过刘仁愿和程处弼结怨的事,不过却不知道尉迟宝琳也被刘仁愿揍过,也不知这个尉迟宝琳有其父尉迟恭几成的武艺。

    薛仁贵忍不住赞道:“好一员猛将!”

    “不知刘仁愿的武艺和薛将军相比如何?”李孝逸虽然被他的长兄李道彦逼到弘文馆来,不过李神通的儿子嘛,对武艺自然更加地狂热。

    薛仁贵迟疑一下,说道:“这个刘仁愿既然是弘文馆生,那应该还不到弱冠之龄吧,礼自认为算得上是天生神力了,不过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武艺恐怕及不上他。”

    李元婴听到薛仁贵的话,笑道:“仁贵兄谦虚了,也许徒手格斗仁贵兄不是刘仁愿的对手,但是只要方天画戟在手,元婴想就是翼国公秦叔宝、鄂国公尉迟敬德鼎盛之时也不一定是仁贵兄的对手。而且,仁贵兄还有一手堪比养由基的百步穿杨之术。”

    李孝逸也连连点头,“是啊,现在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单戟退百寇的龙门薛仁贵啊!”

    “哎哟!”李孝逸话音刚落,长安三虎中唯一在战团里的程处弼就以一个**向后、平沙落雁式摔到了李元婴他们前方十几步的地方。

    不过程处弼那粗壮的身体还是经得起摔打的,当下就爬了起来,狼狈地擦掉嘴上的泥巴,对着前面怒吼道:“程务挺,你还愣着干什么,某是让你来瞧热闹的吗?”
………………………………

第五十章 接踵而来的名人

    “程务挺?”李元婴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线,这个名字他当然听说过,曾经是武则天在军中的最大依仗,不过最后还是死于武则天之手,前世哪部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里没有他的名字。当年风靡大江南北的《一代女皇》,其中虚构的一个与武则天有些暧昧的人物就是以这个程务挺为原型创造的。

    不过现在的程务挺也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刚才一直站在柴令武和尉迟宝琳的身后,听到程处弼的声音后,皱了皱眉头,只好走了出来,看来他应该是被程处弼拉来助拳的。程务挺、程处弼,这两个人的姓氏倒是一样,该不会有什么亲戚关系吧?不过好像没听说程务挺是程咬金的什么人啊。

    李孝逸听到程处弼叫出程务挺的名字,脸色顿变,随即说道:“二十二郎,依某看,刘仁愿今天可能有麻烦了!”

    薛仁贵轻咦一声,忍不住问道:“莫非这个叫程务挺的少年郎武艺比那刘仁愿还强?”

    萧钥轻声说道:“薛典军初到京师可能不知道,程务挺是右骁卫将军程名振将军之子,虽然年仅十六岁,不过其勇早在两年前就为人所知。就算刘仁愿比程务挺更胜一筹,但刘仁愿还要面对周围二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壮汉,而且柴令武和尉迟宝琳还没有出手呢,尉迟宝琳可是对刘仁愿恨之入骨啊!”

    果不出萧钥所料,有了程务挺的加入,刘仁愿再也不见了刚才轻松自如的表情,立马就在混战中落了下风。尉迟宝琳见状大喜,小声地对身边的柴令武说了些什么,然后冲入战团,一脚将疲于奔命,已经无暇他顾的刘仁愿给踢飞出去。虽然尉迟宝琳曾是刘仁愿的手下败将,不过毕竟从小就跟着其父尉迟恭练武,这含恨一脚的威力肯定小不到哪里去。

    “嘿嘿!刘大胡子,前几天威风的时候想不到有今天吧!”程处弼见刘仁愿狠狠地摔了出去,大笑起来,正要冲上去再补上一脚,却不想被一个头戴幞头、身着白色缺胯衫的青年男子挡了下来。

    “哎哟!”程处弼哪料到会有这番变故,全身力气都集中在他踹向刘仁愿的那只脚上,结果又摔了一次狗吃屎。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扔掉头上的幞头,两只眼睛恶狠狠地盯着那个坏他事情的青年男子,那男子身上的白色缺胯衫分外惹眼,熊熊的怒火仿佛要从眼珠子里迸发出来一样。

    尉迟宝琳也发现了这边的动静,将手一招,二十几个壮汉马上就围了过来,冷笑道:“没想到如今还有人敢管我们长安三虎的闲事,稀奇事啊!”

    远处的郭迁不免担心地说道:“哎呀,薛将军怎么就跑过去了,长安三虎可不好得罪,卢国公和鄂国公向来都护犊子得紧啊!”原来刚才拦下程处弼这一脚的正是薛仁贵,虽然昨日已经得到了兵部告身,成为了正式官员,不过薛仁贵为了行动方便,所以依旧穿着原来的庶人装。

    李孝逸不屑地笑道:“郭舍人,有你家殿下这个滕王和某这个梁郡公在此,长安三虎算什么!就算是老大柴令武,也得叫你家殿下和某一声舅舅!不过话说回来,薛将军真乃真性情!”

    “是啊!三个月前在陕州茅津渡,如果不是仁贵兄急公好义,拔刀相助,元婴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李元婴感叹一声,他刚才本来就想出面将刘仁愿救下,毕竟前世好像隐约听过这个名字,说不得以后有些用处,没想到薛仁贵倒是抢先出手了。不过也是,如果薛仁贵不出手,那他也就不是薛仁贵了。

    李孝逸拍了拍手说道:“走吧,我们去会会这长安三虎!把薛将军先撤下来,毕竟薛将军以后肯定要在军中效力,还是不要让他把柴、程、尉迟三家太过得罪了。”

    李元婴点头称是,不过就在这时候,情况又发生了一点变化。原本对这起斗殴事件一直视而不见的顺义门监门卫终于有了动静,估摸着有一火(火:唐军队建制,一火十人)的监门卫匆匆从顺义门冲了出来,很快绕过李元婴等人,将薛仁贵、刘仁愿他们包围住。

    李元婴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什么意思?难道说这群监门卫不仅视而不见,而且还助纣为虐不成?如果是这样,那问题就大了。左右监门卫守卫宫禁,毕竟不同于其他十二卫啊!李孝逸同样是一脸错愕,显然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萧钥虽然官职不高,但自幼生活在高门大户中,看到滕王殿下和梁郡公表情变化,哪能猜不出他们的心里所想,马上说道:“殿下不必担心,刚才走过去的那个将军卑官认得,以卑官对李将军的了解,应该不会和长安三虎一起胡闹。”

    胡闹?李元婴饱含深意地看了萧钥一眼,这两个字用的很有艺术啊,如果萧钥不是摊上了萧瑀这个亲叔叔的话,恐怕也不会直到现在才升到五品官。“你认识那个监门卫?”

    萧钥点头回道:“那位李将军就是武连县公李君羡,现为左监门卫将军。殿下也知道,钥在任滕王府帐内府典军之前,就是在左武候府任职的,而李将军曾经是左武候中郎将,乃是钥的上官!”

    李君羡……李元婴的脑袋一阵晃晕,刚刚出现了一个程务挺,这回李君羡又冒了出来……又是一位电视剧名人啊!

    “侄儿见过李叔!”本来打倒刘仁愿后便尴尬地站在一旁的程务挺看到李君羡领着一火监门卫从顺义门走了过来,连忙过来见礼。程务挺之父程名振和李君羡同为洺州老乡,所以程务挺称李君羡为叔。

    “务挺,这是怎么回事?在安化门大街上打架,你倒是越长越能耐了嘿!”李君羡皱着眉头叱了一句,回头指着一个火长模样的小军官问道:“就是因为犯事之人是务挺,所以你们的眼睛就一直瞎着了?”

    那火长更是郁闷,这下他倒成里外不是人了,小心地指着因扔掉幞头而变得披头散发的程处弼,苦着脸说道:“将军,非是卑职不想管,只是程三郎已有交代,卑职一个不入流的火长,哪敢管卢国公家的事情!”
………………………………

第五十一章 旁观

    “程三郎?卢国公?”李君羡微微一怔,转头顺着那火长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少年郎很是狼狈地站在那里。不过脸庞被散发给遮住,就算李君羡眼力再好也认不得此人。

    “你是三郎?”李君羡显然有点不相信眼前之人会是程处弼。

    程处弼早就看到了带着那一火监门卫的将领就是李君羡,本以为能偷偷躲过去,没想到却被那个火长给拆穿了,恶狠狠地瞪了那火长一眼,连忙蹲下把扔在地上的幞头捡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将头发稍微收拾了一下,想是以前从来没有干过这活,怎么看都觉得不伦不类的。走到李君羡面前,谄笑道:“五叔!什么风怎么把您老人家给吹来啦!”不过左手却放在背后偷偷打着手势,示意柴令武和尉迟宝琳赶快过来。

    一旁的程务挺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五叔的注意力已经被程三郎给吸引过去了。心里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