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皇叔-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婴心里一喜,连忙道:“臣弟代巫州蛮和雉奴谢过皇兄了!皇兄放心,臣弟不会让维奴有危险的!”
※※
北平郡王府,阿史那贺逻鹘听到家幢回报说他的叔叔阿史那结社率到访,心里没由来一跳。距当日密谋刺杀李世民已经过去三个多同时间了,也许是为了避免徒增别人的怀疑,自那天以后,阿史那结社率就再也没有到访过,没想到沉静了这么久后,他终于是来了,难道他准备要动手了吗?
想到这里,阿史那贺逻鹘叫家幢直接把阿史那结社率领到他的书房去。没过多久,阿史那贺逻鹘就在书房里看到了一脸兴奋的阿史那结社率。不过看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目光闪烁,弓着身子的随从后不由一愣,眉头大皱,紧张地问道:“叔父,不知您身后这位是?”
阿史那结社率亲自将房门关好,微笑道:“贺逻鹘不要紧张,这小子名叫高鸿波,按照唐人的叫法。算是叔父的谋主吧,放心好了,他是叔父的绝对心腹,上次叔父差点栽在程处弼的手中,高鸿波这小子都没有弃叔父而去!”
“原来还是一位忠义之士,贺逻鹘有礼了!”阿史那贺逻鹘也不疑有他,拱了拱手说道。
高鸿波谄笑道:“使不得,使不的!鸿波一介市井小民,岂能受得了大王之礼!”
阿史那结社率假作不悦地说道:“还什么大王不大王的,李世民封的北平郡王有什么好稀罕的,等过几天,贺逻鹘就是我们东突厥的新任大可汗了,还不快叫可汗!”
“是,是!小人该打!鸿波参见可汗!”一进书房,阿史那结社率和高鸿波就一唱一和地给阿史那贺逻鹘戴起了高帽。
阿史那贺逻将摆摆手叹息道:“不管是北平郡王也好,东突厥大可汗也罢,贺逻鹘都不稀罕,只求父汗之仇得报。叔父,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阿史那结社率神色一滞,心里腹诽,不稀罕,你骗鬼呢,这么多年来不稀罕还赖在长安城不走?可惜就算你再稀罕,这可汗之位也不是留给你的。不过阿史那结社率很快脸上就又堆满了笑容,连连点头道:“正是如此,叔父昨日从阿史那思摩那老东西口中得知,李世民要在正月乙巳祭拜献陵,这不就是一今天赐的良机吗?贺逻鹘,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叔父放心好了,自从叔父告知侄儿父汗的血海深仇后,侄儿立刻就联系好了三十多个父汗生前的心腹旧部。
其实他们当年也曾怀疑过父汗之死另有蹊跷,不过苦无证据,所以,小肥不了了点。听到侄儿沫说当年是有人诬告父汗谋反,所才客死异乡后,全都义愤填膺,现在他们都安顿在侄儿府中的后院里,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李世民要祭拜献陵,肯定也有诸多护卫随行,我们如何动手?”本来听了阿史那结社率的谗言后,由于多年的习惯,阿史那贺逻鹘还一直称李世民为“天可汗”但是自从那些他父汗生前的旧部们也回忆说突利之死有问题后,阿史那贺逻鹘就彻底抛弃了“天可汗”这个称呼。
阿史那结社率阴阴笑道:“这个贺逻鹘就不用担心了,叔父之所以能从阿史那思摩那老东西那里知道李世民要去祭拜献陵,以及具体时间,就是因为右武候府也有护卫任务,而且那个李世民还钦点让叔父随驾护卫,真乃天要亡李世民也!”
阿史那贺逻鹘惊诧道:“这”这是何意?难道是李世民察觉到了什么,想要引诱我们出来?。
高鸿波见阿史那贺逻鹘似有退缩。连忙道:“可汗不必担忧,您入唐多年,难道就没有现李世民有个致命的弱点吗?”
“致命的弱点?”阿史那贺逻髅迷惑地摇摇头,反问道。
阿史那贺逻鹘冷笑道:“自大。虚荣,这就是李世民致命的弱点!从阿史那忠、阿史那社尔,到执失思力、契店何力,宿卫禁中的将领中。外族将领并不在少数,何也?不就是因为李世民那自大、虚荣的心理吗?自诩为天可汗,就以为全天下的人都一定会围着他转,我呸!至于李世民为什么会让钦点叔父随驾护卫,其实用脚丫子都能猜得到,几个月前叔父这脸上被李佑那贼子抽了一鞭,直到现在还留下一道清晰的疤痕,虽然李佑后来被李世民赐死,但谁都知道李佑之死只是因为他企图叛逃吐蕃,而且还是在侯君集征讨吐蕃的时候叛逃吐蕃,跟叔父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李世民这次钦点叔父随驾护卫,不就是想用这个方式笼络一下叔父,以消除叔父心头的怨气吗?贺逻鹘放心好了,兄仇不共戴天,叔父可不是阿史那忠、阿史那社尔那些数典忘祖的家伙!”
“叔父高义!”阿史那贺逻鹘显然有些感动,不过接着又狐疑道:“叔父,虽然您被李世民钦点为随驾护卫,但是侄儿召来的这些父汗生前旧部如何混进护卫的队伍中去呢?难道叔父打算亲自动手吗?”
阿史那结社率暗翻白眼,不由腹诽,老子可没有你那么傻。
高鸿波微笑道:“这好办,将军被钦点为随驾护卫,当然也可以带部分本部兵马的。不知可汗一共召来了多少斤小勇士呢?”
阿史那贺逻鹘不假思索地说道:“算上某的话,一共三十八个!”
阿史那结社率连忙假惺悍地叱道:“贺逻鹘,你可是未来东突厥的大可汗,岂可以身犯险!”
“叔父不必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侄儿就算不能亲手手刃李世民。但也要亲眼见到李世民在侄儿面拼死去!倘若侄儿不幸没能逃出来,那这些族人就交给叔父了!”阿史那贺逻鹘咬咬牙,视死如归地说道。
话音刚幕,高鸿波就立刻拍马道:“真壮士也,不愧为阿史那家族的子孙!”接着对阿史那结社率说道:“可汗手中有三十八人,那再加上小一人和贾修全,正好是四个火的兵力。至于将军手里的其他兄弟。小人觉得不堪大用,恐误大事!”
阿史那结社率颌道:“不错,兵在精不在多!某身为右武候中郎将。跟阿史那思摩招呼一声,带四个火的兵力应该不成问题。待前一天晚上,叔父会把四个火的卫士拉出城去,到时候再行移花接木!”
※※
从李元婴口中得知自己可以随他一起下江南后,李治当然是喜不自胜。不过由于李世民突然决定在正月乙巳祭拜献陵,李治只好按捺住那颗骚动的心。
三原县,隶属雍州,属于为数不多的畿县之一,而李渊的献陵就像于三原县城东南方约十八里的地方。
早在接到圣旨说圣人要如三原县祭拜献陵后,三原县令莫君立刻就忙活开了,不过自从贞观九年献陵坐落在他的治下后,他已经接待过李世民好几次了,并没有当年第一次那样手忙脚乱。
到了乙巳这一天,莫君又动全县官员胥吏在整斤。三原县城的里里外外再巡视一遍,自我感觉没有任何砒漏后这才放心下来。
人都说州县同郭是三生不幸。可是当这种畿县的县令也不好受,当然。比起长安令、万年令这种受气包,莫君还是很幸福的,毕竟圣人祭拜献陵,这一年也不定碰上一次。而长安令、万年令,几乎天天都要跟长安城里的那些权贵们打交道。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莫君起忙又的领着全县的官员胥吏以及部分士仲百姓到五里之外迎驾。现在正值隆冬时节,虽然金乌已经渐渐爬了上来,但是那呼啸的北风也不是那么好受的。几乎等到快要冻僵的时候。眼睛里终于看到了一条长龙缓缓地朝他们这边挪来。
※※
天子鉴驾,当然不会走得太快。虽然李元婴座下的赤焰驹是万里挑一的神骏,但在这种环境下,也只能让他憋着了。去献陵祭拜和当年随李世民巡幸洛阳宫的路上可不一样。当初那是去游玩,就算把天子鉴驾给冲散了,只要李世民不怪就没什么事。但是如果今天李元婴敢冲散去祭拜献陵的队伍,那就等着那些御史们的口诛笔伐吧。
“滕王殿下!”也不知长孙面团是不是算准了天子鉴驾走不快,他今天也骑着一匹枣红大马。
长孙面团成天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难道别人就没有吗?李元婴看着长孙胖子那肥大的身躯压在那匹枣红大马上,热情地抱拳道:“元婴见过长孙司空!不知司,世兀婴何事啊”不讨那匹马的命适却是悲惨得紧啊!
长孙无忌眯着一双小眼睛笑道:“无事,无事!只是无忌刚才在后头看到滕王殿下一人独行,故而与殿下同行!”
“多谢长孙司空了!”李元婴回头看了看,笑道:“看来椎奴和淑娘恩爱得很啊!前几日还一直缠着某这个小皇叔呢,这会儿却把某这斤,孤家寡人给留在了这边。”
长孙无忌微笑道:“祭拜完献陵之后,维奴就会随滕王殿下一起下江南了,如此一来,只怕回京恐要一年之期了,雉奴应该是想趁着这几日陪陪淑娘吧!无忌听说维奴下江南还是滕王殿下向圣人提出来的?”
李元婴颌道:“不错,长孙司空也知道,雉奴一直想着去外面看看。好不容易完成了弘文馆学业,便央求元婴带他一起下江南。没想到元婴跟皇兄一提,皇兄还果真就同意了。只是有些难为淑娘了,还望长孙司空不要见怪啊!”李元婴这句话的含义不外乎就是不着痕迹地表现了虽然李佑被赐死间接与他有关,但他却依旧圣眷不减。
长孙无忌乐呵呵捌兑道:“自然不怪,雅奴出去历练一下也好。无忌对滕王殿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赞同得很,难怪当年殿下执意从圣人那里要来了江南道黜侈大使一职,想来也是因为如此吧”。
“长孙司空谬赞了!”李元婴拱了拱手说道,不过心里却在琢磨着。这个长孙胖子今天突然跟他走在一起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炫耀一下他跟李世民所说的话,李世民也全都一字不漏地告诉了长孙无忌?
于是也就有一茬没一茬地跟长孙无忌天南地北地说了起来,慢慢地鉴驾也就过了三原县的县境。不过长孙无忌却冷不丁地问道:“滕王殿下。前些日子无忌曾经听维奴提到过,滕王殿下和起居郎褚遂良一起讨论过世封刺史的事情,殿下好像对圣人的世封刺史也不是很支持?”
李元婴不由一怔,心道长孙胖子跟他套了这么半天的近乎,难道就是为了这事?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李元婴颌道:“不错,自从元婴与魏相公一起出京。黜涉江南道以来,先是在山阳渎看到徐皇兄私自出境,并且其帐下亲事、帐内也大多仗势欺人之辈。行到鄂州,长孙司空也知道,因为一个意外却牵出了江夏王兄之子李景恒掠卖奴隶一案,接下来就是庶人佑叛逃吐蕃了,所以虽然元婴也是世封金州刺史,但对世封刺史却并不支持!而褚遂良,当日在两仪殿皇兄将李裕赐死内侍省,废为庶人的时候,就曾经向皇兄进谏过。不过却引了皇兄的雷霆大怒。不知长孙司空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道:“其实无忌自从抗封奏疏被驳回后,也曾多次让丽质劝说圣人收回成命,可惜却没有丝毫用处。封建制,从汉代的七国之乱,到晋代的八王之乱,都无疑表明了此制度绝非立国之良策。圣人虽然对魏相公、王尚书等人从来都是从谏如流,奈何在这个方面却一直不肯纳谏。当初正式下诏世封刺史的时候,无忌曾经领着十四位受封功臣抗封过,不过宗室诸王方面却没有表态,如今知道了滕王殿下也不支持此议,不知殿下能否也领着宗室诸王抗封啊?”
李元婴不由暗怒,你这死胖子当年将宗室诸郡王降封为郡公,得罪了一大片宗室中人,现在还想怂恿老子也干这傻事。
不支井是一回事,但是带头抗封就又是一回事了,要是因为自己的因素让宗室诸王掉了世封刺史的头衔。他脊梁骨非被他那些哥哥、侄子们给戳烂不可。
心里突然一动,李世民可是有着极其爱惜羽毛的毛病,何不利用他这个弱点呢,于是神秘兮兮地说道:“其实要想让皇兄停罢世封刺史。元婴倒是有一策,不过这一策必须由长孙司空执行才能奏效,而且可能还会有些危险,不知长孙司空可愿一试啊?”
“哦?滕王殿下细细说来,无忌洗耳恭听”。长孙无忌谦恭地说道。不过心里却不以为然,他和魏征、房玄龄他们想了这么久,都没能想到让圣人停罢世封刺史的方法,李元婴一个小娃娃知道什么。
李元婴朝四周环望一眼,压着嗓子低声道:“长孙司空应该知道皇兄他向来以善待功臣自诩吧”。
长孙无忌不悦地说道:“殿下这话何意?何为“自明”圣人乃是古今第一名君,穿上古之尧舜禹汤不能比之,”
看到长孙无忌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李元婴马上就打断了他的说话。不禁暗翻白眼,这又不是在李世民面前,你拍那么多马屁干什么。难不成还指望老子帮你这死胖子传达?
李元婴朝李世民的鉴驾方向拱了拱手,说道:“长孙司空说的是,皇兄向来善待功臣,不使功臣有昔日淮阴、条侯之殊?”说到这里李元婴看到长孙无忌的脸色又变了,也不理会,接着说道:“既然被赐予世封刺史,比如长孙司空,您是赵州刺史,虽然您如今在朝中,但一旦致仕后不就要往赵州而去了吗?故而您大可对皇兄进言说,“臣披荆棘事陛下,而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如此一来,长孙小司空,您认为皇兄他还会不会继续推行他的世封刺史呢?”
“妙哉!”长孙无忌沉吟良久拍手赞道:“无忌替大唐江山社稷谢过滕王殿下指点之恩!”
李元婴摇摇头道:“长孙司空言重了!不过真如元婴所言,采用此策长孙司空恐怕要担当些风险啊!”
“魏相公昔日进谏,又有哪次没有危险呢?”长孙无忌淡然笑道。
正说活着,李元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山呼万岁之声,不用问也知道是三原县令领着官吏士伸出城迎驾来了。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匕现
“叔父。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我们何时动寺”阿史那贺逻鹘有些不耐地问韭,亏他年纪尚幼,平日里也是深居简出。并不为人所熟知,否则他一个北平郡王,要想混进右武候府的队伍里可不容易。
高鸿波连忙压着嗓子小声道:“可汗,小心驶得万年船,既然要刺杀李世民,那就务必要做到一击必杀,的以依小人之见,最好走到了献陵,在李世民从络车上走下来的那一瞬间难!”
阿史那结社率也回头道:“贺逻鹘,这几个月的时间都已经等过来了,你还差这么一两个时辰吗?”
“嗯!”阿史那贺逻鹘紧紧地抓着挂在腰间的刀柄,重重地点了
李世民并没有巡幸三原县城的打算。正好宿卫献陵的郎将也站在那一群迎驾的官员胥吏中间。李世民也就没有走下络车,只是让张阿难宣读了诏书,“曲赦三原县及行从大辟罪,免县人今岁租赋,赐宿卫陵邑郎将、三原县令爵一级。”然后就直接转道去了献陵。
听完诏书后,三原县令莫君立马就能感受到周围那些炙热中夹杂着嫉妒的目光,心里不由苦笑,赐爵一级,虽然看起来很风光,但若是在迎驾的时候出了点什么小讽漏,那他所要经受的处罚同样也是最重的。
不过李世民没有巡幸三原县城还是让莫君稍稍松了口气,将他身后的那些官吏士伸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