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我们就慢慢推着他们往前走,而不要一把推到他们,还绊倒我们自己。”总理简单地描述了一下,而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伊朗的问题也不是光在政治上的,我们拉拢伊朗,主要还是想把伊朗的石油出口抓在手里面。但如果美国人再也不能从伊朗得到石油了,那他们就该对伊朗搞封锁了,要切断对伊朗的粮食出口。这下子就又有好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落在我们的身上,很困难呀。”主席感叹道,随着中苏两国在国际斗争中争取到的朋友越来越多,美国人粮食过剩的优势也在变得明显。
“我去南边的农村搞调查的时候有看到,辽宁省的同志们在农村干得很不错,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只要等到早稻成熟,我们国内的粮食压力能大大缓解,应该还能有对外支援和贸易的余地。”
“我们的余地并不多,毕竟还有日本需要一些粮食的支援。”主席摇了摇头说道。
日本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已经过了几个月时间,其国内的社会情况已经基本稳固,除了极少数的乡下地区还有人顽抗之外,能提供工业生产力的城镇都已经恢复了生产。现在的日本正处于社会制度全面改革的时期,日共清算了旧社会遗留的世家门阀,枪决了门阀的大多数成员以绝后患。为了保证日本能够顺利恢复,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经济体系的一个有益环节,新中国需要给日本提供必要的粮食。
而支援国外的粮食肯定是不能影响到中国本国的人民生活的,因此即使新中国的粮食产量在未来技术的加持下暴涨,能拿出来的富余部分也称不上多。
此外,粮食问题苏联也是完全帮不上忙的,毕竟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的农业生产还在恢复时期,这几年的产量远低于战前水平,加上苏联还未能修正的工农业失调问题,苏联人自己吃饱饭都是个大问题。辽宁省的农业技术不仅在新中国国内得到推广,苏东国家也有很大的需求,另外苏联还需要和中国的农业专家商讨在苏联进行农业改革的问题。在农民穷困这个问题上,苏联和中国其实都是半斤八两的状态。
“那么,就得让越南的同志们也想想办法了。”周总理沉声说道。
“嗯,粮食增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
自从几个月前越南和法国签订了协议之后,驻越法军已经在五月份前就完全撤出了越南,归还了全部越南领土。越共在我党以及苏联的监督之下,有序地收复了国土,并在五月份的时候宣布全国统一。他们驱逐了南越的伪政权,但没有在接收全国领土之后实行激进的改革计划,而是循序渐进地作出改变。
他们做出的第一个改革就是有关土地的改革,越共在越南实行了雷厉风行的土改政策,具体内容基本照搬我党的土改。他们的这一举动其实也是在我党的建议之下进行的,毕竟胡志明等人现在非常乐于接纳我党的建议,越南在未来的社会主义阵营中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供应,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必须得到妥善的利用。
从古至今就是粮食出口国的越南,在现今的条件下依旧能够出口大量的稻米,对越南进行的农业技术援助某种程度上还得优先于新中国国内的部分地区。
“说起来,我们周围的各个国家,现在都通过我们进行贸易的调度,实在是不方便的。如果能早一点建立合作组织,各国之间随时直接联络就好了。”周总理将话题引向了预计在不久之后就会召开的莫斯科会议上。
“是啊,苏联的同志们已经说过,他们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恩来啊,你到时候带代表团过去,一定要记得态度谦逊,我们可不能去耍威风闹脾气哦。”主席听总理提到这个话题,便开始嘱咐作为中国参会代表的总理。
“主席你放心,这种事情我把握得住,搞外交我有信心。”周总理笑道,“只是,我们到时候要慢慢谈问题的话,花的时间大概就要多一点了,大家虽然都是一家人,不过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我们算这笔账的时间不会短。”
即将召开的莫斯科会议主要是各国之间要商讨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的架构、职能和权责分配,也涉及到各国的产业链分配,在此基础之上,各国不可能一开始就达成一致,吵半天时间是在预料之内的。
“慢慢算也好啊,不要到时候给各国之间留下嫌隙嘛,有什么问题都在会议上解决完,然后再签协议,这样的话总比我们压着其他国家签字要好得多了。”主席说着喝了口茶,然后继续说道:“我们要去说的事情都已经打好草稿了,恩来你去之前好好检查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在中央这里开个会,国际上的问题要好好处理完,我们国内的问题更要先解决干净才行。”
“我明白的,主要事项我已经找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谈过了,没有什么突出问题。”总理很自信地回答道。
“你有信心,我就放心了。”主席看了一眼书桌上的闹钟,发现他们原定的休息时间结束了,于是便说道:“好咯,该开始看看情报部门同志们搞到的新情报了。”
“我都已经拿过来了,苏联同志们在欧洲发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事情,估计是美国人有了个不小的阴谋。”
“嗯,我之前听你讲过,最近欧洲的几个国家都出现了的事情。。。。。。”
第282章 识破
有时候,在情报战线上一位身居高位的卧底不一定能起到比大量潜伏基层的普通情报人员乃至拿钱办事的线人更大的作用。中苏两国在对美国政府的“回形针二号”计划的侦查上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英法两国的高级内应如何进行侦查,美国人的保密工作都堪称滴水不漏,因此中苏情报机构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人并不打算和他们的北约盟友告知这个秘密计划的具体内容。于是,苏联方面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从欧洲各国买通的大量普通情报员和线人的身上,另外也从欧洲各个媒体和信息网络的边边角角发掘有用的信息。
意大利“蜂鸟”小组拼死传回的情报引起了中苏两国对美国欧洲驻军动向的警惕,而埋伏在英法两国的情报系统也上交了有关美国军队在夜晚封锁港口秘密卸货的消息。苏联方面增加了对美军军事据点进行监视的线人人数,让他们随时汇报一切可以情况。
在多方努力之下,两则从西德以及意大利报纸上找到的小报道经过层层过滤进入了苏联情报分析部门的视线。
这两则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当地某些村庄小镇莫名出现了烈性传染病,导致措手不及的当地居民和医院承受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如果只是简单常见的传染病,倒不至于引起情报机构的注意,不过报道中却提到了本不应该大规模出现的炭疽、鼠疫乃至是霍乱,这些疾病的出现让情报分析人员迅速联想到了生物武器。
对这些信息产生兴趣之后,情报分析人员找来了新闻发生地的侦查地图,经过检查后,他们发现事发地的周围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美国的军事基地或者军用设备的据点。由于事关重大,苏联情报机构的高层人员并未立刻采纳分析人员的判断,认为这些小规模爆发的烈性传染病和美国驻军有直接关系,而是派出前线侦查人员直接到事发地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你可别扯淡了,这些无聊的故事我现在就能给你编出一百个来!”
“哈?你爱信不信,不信的话就自己去那个村子看看。”
意大利某地的一家小酒馆中,两个醉醺醺的壮汉正在围着一张小桌子吵闹,他们的面前各摆着一个大大的铁皮酒杯,里面装满了啤酒。
“行行行,你说美国人在那里的水井里面丢了毒药,那那个村子的人是不是都是是傻子啊?能够看不出来?”其中一个醉汉大大咧咧地说道。
“我哪里说过了?我是说,美国人处理了他们平常喝的水,然后那些人就。。。。。。就生病了,然后就死了,就是这样!”另一个醉汉涨红了脸,一边说话一边给自己灌进更多的啤酒。
“你肯定说过,你就是这样的醉鬼。”
周围的顾客们有那么几个人被他们的话题吸引了注意力,悄悄地靠了过来。他们这个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小镇子平日里与世无争,不过最近却闹出了一起大新闻,一座村庄莫名其妙地爆发了霍乱,死了不少人,而事情发生之后意大利政府没有处理,反而是美国军队封锁了那个村庄以及周围的道路,把村民们带去“隔离治疗”了。
这件事情在当地人中众说纷纭,有些人觉得是苏联人的生物武器袭击,有些人认为是纳粹德国遗留下来的秘密实验室被人不小心闯破了,还有些人认为是驻扎在那附近负责把手一条重要道路的美国驻军给那个村子的村民下了毒。美国方面后来给出的调查报告是“偶然事件,已经紧急进行处理、不必慌张”,不过当地人都不是很相信。
“美国人的军队是来这里保护我们的,你往他们身上想干什么?要我说,这肯定就是你的幻觉,你就是喝酒喝糊涂了在这里胡言乱语。”
“保护个屁!那些猪脑子的美国兵天天只会到村子里面找女人偷腥,如果他们不好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迟早得有人带上绿帽子。”坐在相邻桌子的另一个人本来在听他们两个的争论,但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愤愤然地大叫起来,不过说完话之后却在众人的注视下尴尬地转过身去了。
“话说回来,那里确实有些奇奇怪怪的人来往,不像是一般的美国士兵。”
“真的?什么样子的?”
“别听他放屁,这个傻子整天编这些故事哄他家里的小崽子,我看他迟早得让警察抓紧去。”
在众人争论的时候,有两个人正默默地坐在小酒馆的角落里面,其中一个人的手中正拿着一根比较粗的“钢笔”。
当天晚上,在月黑风高的时候,两个人秘密离开了这座小镇的旅店,穿着一身黑色的特殊服装翻过两座山头,抵达了他们在酒馆中所听到的那座已经被美军封锁的村庄。
村庄坐落在一条山谷当中,藏在密林中的两个侦查人员很快就发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此时被大量的美军士兵封锁起来,不近村子外面的有层层防线,山头上也部署了观察哨和探照灯,每个美军士兵都戴着防毒面具。这一场面已经大大超出了“烈性传染病的突然爆发”的处理,美国人很明显试图在这种地方掩藏什么东西。
侦查员们用在山头上用长焦相机拍下了他们能看到的所有细节,他们的任务只是收集美国人和这些烈性传染病的相关信息,不必要深入到内部进行探查。
“看起来,这里的霍乱肯定跟美国驻军有关系了。”一名侦查员在拍照时和身边的同伴低声说道。
“嗯,我本来就认为一定有关系,但意大利政府的表现也太奇怪了,这种事情他们怎么能允许的?”同伴对他们最近收集到的信息感到非常困惑,意大利政府竟然放任美国人在他们的国土上用他们的国民进行生物武器的实验?
“大概是被美国人要挟的,大概也不是什么难事。”
相似的场面也在德国和法国的几处事发地点发生了,苏联的情报侦查员们冒着风险在当地收集了一些消息,无一例外地发现美国军方的踪迹,另外他们也发现各国的政府似乎都在帮美国人掩盖消息,大多数媒体不被允许进行深入的报道。来自西欧各国的情报被传回莫斯科,分析人员将其进行了汇总,随后便发现了这些事情的疑点。
中国驻莫斯科的情报共享人员林军被邀请和苏联情报机构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讨论,我党在这次情报任务中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以配合苏联在欧洲的成熟情报网络。来自未来的分析经验,也会对找出美国人的真正阴谋有所帮助。
“现在看来,美国驻军和欧洲各地零星出现的奇怪疫情是脱不了干系的,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确定他们正在欧洲进行小规模的生物武器实验。”在讨论的开头,苏联方面的情报官莫罗佐夫先对现有的信息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几个疑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人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在欧洲进行生物武器的实验?根据中国同志们给出的历史信息,我们知道美国人一直有利用生物武器的心思,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使用了大量反人类手段,但他们的这类计划一般是尽量隐秘地进行,毕竟他们这知道这种研究见不得光。现在他们在欧洲几乎是大张旗鼓地这么干,不可能不清楚这背后的风险。按照常理来看,就算他们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欧洲进行实验,也不应该把实验像这样放在各国各地。”
随后,另一名苏联情报官站起身来,向众人说道:“除了这些事件之外,我认为还能将这些事情和我们之前发现的情报结合。法国和德国的港口经常被美国人封锁后进行秘密卸货、‘蜂鸟’小组侦查美国人秘密货物之后遇害、我们在英国的内应送出的‘回形针二号计划’的可能目的。美国人可能正在向欧洲运输大量的生物武器,这些生物武器的使用对象很可能就是我们。”
这一猜测很符合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思,美国人在核武器和弹道导弹上面肯定追不上中苏两国了,但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廉价又容易使用,技术水平也不高,很可能是美国人在未来战争中投入实战的主要武器。
不过坐在一边的林军却摇摇头说道:“这没法解释他们为什么在欧洲进行广泛的生物武器实验,而且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点进行。美国人对生物武器的研究很深入,他们想对我们使用生物武器,且不说要考虑我们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的可能性,在实验阶段也该选用在美国的斯拉夫人和华裔移民。”
“我们从美国军方在欧洲的几个实验地点可以看出来,他们在挑选比较特殊的地形,大多是一些高海拔的地区,这和东欧地区的地形完全不符合。此外,根据他们进行生物武器实验的步骤和效果来看,美国军方似乎更关注他们释放生物武器时能覆盖到的地区大小,而不是杀伤性。”
这段分析让苏联的情报人员们重新陷入思考,他们发现林军的说法确实比较合理,之前苏联情报分析人员没有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
“那么,林军同志,你的看法是什么?”莫罗佐夫问道。
“我们的分析结果是,美国人的生物战剂,极有可能不是针对我们的战争武器,而是针对欧洲的破坏武器。”林军表情严肃地说道。
苏联的情报员们分分露出震惊的表情,这一结论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美国人往欧洲部署生物武器不为了对付中苏的军队,反而要对自己人动手?
“这怎么可能呢?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对他们的盟友这么做?”莫罗佐夫疑惑地问道。
“我们都知道,美帝国主义的没落和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在中东地区争取了产油国家之后,便能掐住欧洲工业的咽喉,到时候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英国和意大利,都将面临经济崩溃的局面。这也是我们本来的战略,以非武力的手段瓦解北约国家的经济,并在其国内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美国政府很可能已经遇见到这一点,他们现在一方面通过以色列军队在中东地区进行最后一搏,另一方面在欧洲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欧洲各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