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门都造成负面影响,美国政府也等着聚变装置实验成功的消息来振奋国内的士气。
核试验的失败是瞒不住的,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不仅仅是美国上下,北约各国也都会受到重挫,除此之外,美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也可能一落千丈,给中东地区的博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对于泰勒这些研究员,实验的失败也会加重他们身上的压力,经过今年的一次集体搬迁之后,重要军事项目的研究机构都被搬到了美国中南部的地下设施中,氢弹项目因此延误了一个月时间。
当然了,泰勒也是有理由为自己和同事们开脱的,氢弹项目因为研究机构的搬迁丢失了一些重要实验数据,而美国政府又不断催促他们搞出实战化的氢弹。因此泰勒等人只好将第一个聚变爆炸装置尽量减重并简化结构,最后搞出了一个三十几吨的东西来,来虽说比原历史上那个六十多吨的玩意儿轻了一半,但依旧没有任何的实战化价值。
丢失数据和仓促赶制最终导致了实验的失败,泰勒等人将迎来漫长的不眠之夜了。
“我们会尽快制造下一个装置的,不会花太长时间,这次应该只是一点小小的失误,我们的理论计算已经经过了完整的验证。”
“你最好真的能在今年之内拿出更加完善的装置来,否则的话我们在欧洲的计划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这不是开玩笑。”
离开内华达核试验基地之后,马歇尔立刻赶回了华盛顿,向艾森豪威尔汇报了这个坏消息。总统得知坏消息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现在的美国实在太需要尖端军事技术上的突破了,尤其是氢弹和洲际弹道导弹这两个定海神针。
实验的失败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项目经费,要花费精力控制舆论,还要承受国际上的种种压力。而即使这次试验成功了,其实也不会对美国目前的处境带来任何的好处,毕竟一个完全没有实战价值的核装置不可能唬住拥有数百枚氢弹、未来还将拥有更多的新中国。
“糟糕透顶。”艾森豪威尔沉默了很久之后,第一句话便是这样了。
“是的,总统先生,但我们还是得接受这一现实。”马歇尔坐在总统办公室的沙发上,拘谨地回答艾森豪威尔的话语。
“泰勒曾经向我承诺过,他们会一次性拿出有毁灭性威力的氢弹,足以震慑我们那些不安分的盟友。但是现在。。。。。。”艾森豪威尔话说了一半后便再次沉默下来,然后用粗大的双手搓了搓自己的脸。
出身行伍的艾森豪威尔不是什么精神承受力弱小的人,不过这几个月的接连打击已经让他的身体产生了不好的反应,为总统服务的专门医疗团队已经给艾森豪威尔提出建议,让他注意平时的休息,最好是能休假几天放松一下,否则他的心脏和血管会承受过大的压力。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向我询问氢弹的研发进度,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情,简直不能更加糟糕了。”艾森豪威尔沉吟道,“现在无论是陆军、空军、海军的新式装备,都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成果,我们明明已经吸收了一大批来自欧洲的优秀科学家。如果最后连布劳恩博士的研究都失败了,那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
马歇尔听到艾森豪威尔的消极发言后,想要尽量安慰一下总统,于是说道:“泰勒博士已经保证将会尽最大可能在两个月内再次进行试验,下一次他们将会排除所有的故障。只要我们即时获得成功,今天这次失败的影响就能降到最低,请您不必像这样焦虑。”
“但愿他这次能够完成自己的承诺。”艾森豪威尔愤愤然说道,紧接着,他又将话题引向另一个方向上,“这次失败会不会对‘回形针二号’的部署造成影响?”
“应该是不会的,即使我们只有最基本的原子弹,回形针二号的实战部署也不会受到影响,大不了多部署一些就行了。”马歇尔严肃地说道,当提到这一计划的时候,他总是尽量的小声。
“那么正在部署的那些东西,应该没有出什么差错,对吧?”
“请您放心,欧洲的那几个国家都比较配合我们的行动,没有过问我们的运输和部署,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被部署到位的释放点已经有计划中的一半了,我们会在十月之前完成最低限度的释放部署。”
“意大利的那件事情,有没有更新的调查结果,中国人和俄国人会知道我们的计划吗?”艾森豪威尔最关心的问题其实还是发生在之前的意大利港口泄密。
“从现在的状况看,他们应该没有发现,否则早就在联合国上对我们进行指责了。”马歇尔摇了摇头表示否认。
介于回形针二号计划的特殊性,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度严密的保密措施,涉及到北约所有国家的计划,目前只有美国政府高层的极少数人知道其完整内容。美国政府甚至对盟友国家的领导人完全隐瞒了计划的真相,并用虚假的计划内容蒙混过关。就目前来看,美国政府的保密总算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北约盟国没有对他们的绝户计产生任何怀疑,那支新成立的秘密部队也没有被人曝光。
艾森豪威尔对情报战场上的己方力量完全不信任,尤其是盟国的情报机构,现在他已经命令中情局只从英国人那里获取情报,而己方要很大程度上保留情报,甚至是虚构一些假情报给盟友,用以误导苏联的情报人员。
回形针二号计划主要是在最极端的条件下将欧洲焦土化的可怕策略,如果不是到最后关头美国政府也不会考虑真正实施,但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被欧洲人发现,那美国可就真的要受尽千夫所指了。为了让全欧洲焦土化,美国军方花很长时间拟定了一份全面的,多种手段联合的破坏方案。
这一破坏方案主要通过生物手段和武力手段使欧洲本土丧失发展潜力,通过在欧洲各国广泛地部署由美国生化武器研究部门制造的强化病菌,并引爆预先留在欧洲大陆上的脏弹和原子弹,摧毁欧洲的城市与工厂,消灭欧洲一半以上的劳动人口,并在此之前将欧洲所有的精英人才、有价值资产以及科研资料全部运回美国。
“那么,我们的特种武器研究部门,最近应该是取得了进展对吧,他们在欧洲的实验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似乎非常顺利。”
“是的,总统先生,虽然德特里克堡被中国人摧毁了,但是我们提前将大多数重要的样本与资料转移了出来。那几个主要研究人员的死亡确实是很大的损失,但并不是没有他们我们就干不成事了。”马歇尔很清楚总统最近对生化武器的兴趣,毕竟这是美国现在极少数能和中国直接抗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用生物武器将欧洲化为废土这一想法最初就是由艾森豪威尔的幕僚提出的,不过在当时的讨论上这一想法过于疯狂,简直是要美国与全人类为敌,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艾森豪威尔无奈之下只能多次进行讨论,他本人是比较中意这种方案的,干净利落成本低廉,而且只要保密措施严厉,就能随便给别人甩锅,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美国保留有主要烈性传染病的病毒毒株。美国只要借着自己在欧洲的驻军换装装备的时候,把装有生物战剂的容器送到各地的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当中藏起来,基本就能万无一失了、到时候整个欧洲都将陷入鼠疫、霍乱、炭疽等等恐怖疾病的笼罩之中。
“除了这些之外,那个日本小矮子还建议我们开始建造一个温和的核反应堆这样的东西在欧洲。如果苏联人真的用他们的军队攻过来,我们就能通过适当的操作让核反应堆将周围几十公里的土地变声真正的废土。”
“我知道那个提议,但是这并不可行,如果局势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我们也是需要留下反攻欧洲的余地的,绝不能破坏那些本就属于我们的资源。”艾森豪威尔立刻摇头。
美国政府需要的是把欧洲变成焦土,而不是一片废土,他们是要让中苏两国在未来无法利用欧洲的人力和资源,而不是要让所有人都利用不了。在他们看来,欧洲人要么为自由世界服务,要么就去死,决不能让社会主义阵营在欧洲得到任何有利于他们的东西。所有可能会在回形针二号行动中丧命的人都是“让整个世界恢复自由”所必需的牺牲,任何为中苏等国服务的北约成员国国民都是要立刻消灭的对象。
为了确保焦土化的顺利,美国军方已经开始在欧洲进行测绘与实验,寻找释放生物战剂以及引爆核地雷的最佳位置,以达到最完美的杀伤效果。现在他们进行试验用的是普通版的生物战剂,也就是那些传染性不强的东西,但之后实战时他们就将利用美国陆军生物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高传染、高致命性、耐药性极强的专门培养的菌种以及病毒。
在离开总统办公室之前,马歇尔低着头轻声说道:“我们真的有必要做到这样吗。。。。。。”
艾森豪威尔稍稍苦笑,回应道:“当然有必要,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后世的人会给我们公正的评价。”
而这些疯狂的计划,究竟是因为行将就木的帝国想把更多人拉入自己的陪葬坑,还是所谓的为“自由世界”着想,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第281章 茶余
美国第一次氢弹试爆所产生的地震波在当天便被世界各国的检测设备探测到了,而中苏两国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美国人进行核试验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并通过地震波和卫星探测到的辐射量准确判断了这次核试验的失败。我党对美国人实验失败比较惊讶,毕竟他们在原历史上是一次成功的,而苏联方面则更多是松了一口气,中苏两国有展开核武器相关的合作,不过苏联要拿出自己制造的实战化氢弹还要一点时间,在此之前美国人抢先搞定聚变爆炸技术的话,可能给西方阵营增加不少士气。至于中国的氢弹研制工作,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负责氢弹研制的工程组想要直接搞定小型化的氢弹,以便在今年之内装上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试射。
“所以说,美国人现在应该也是很着急了,他们的这次实验本来就拖延了一个月,现在又搞成了失败,我看啊,艾森豪威尔这几天晚上该睡不着觉了。”主席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对坐在另一边的总理笑着说道。
“嗯,美国政府想要借氢弹爆炸的成功来挽回一点国际威望,但现在看来却起到了反效果。”总理也笑着说道。
两位领导人此时并不是在开会什么的,只是偶尔找到了闲暇时间,一起坐着喝喝茶。最近国内外的形势一片大好,主席总理要操心的事情少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休息。
“他们着了急,也就容易采取一些极端的办法,美国人搞帝国主义的经验不如英国人,阴谋呢藏不住,阳谋又经常过于激进。”主席没有抽烟,不过他的书桌上放着几块戒烟糖,“这也能给我们提提醒,我们现在的步伐,可能有那么点激进了,回过神来还是要注意一下巩固斗争成果。”
“哦,是说伊朗选举的问题吗?”总理很快就反应过来。
“伊朗只是其中一个,我们新争取到的伙伴国家和组织都要注意一些,毕竟关系不是那么紧密,我们既不能逼得太紧了,也不能把人家重新推到帝国主义一边去。”
伊朗在五月份的政治风波结束之后,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组建了临时的权力机构,并着手组建议会、修订宪法,很快就会展开被政变打断的选举。
美国第一次氢弹试爆所产生的地震波在当天便被世界各国的检测设备探测到了,而中苏两国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美国人进行核试验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并通过地震波和卫星探测到的辐射量准确判断了这次核试验的失败。我党对美国人实验失败比较惊讶,毕竟他们在原历史上是一次成功的,而苏联方面则更多是松了一口气,中苏两国有展开核武器相关的合作,不过苏联要拿出自己制造的实战化氢弹还要一点时间,在此之前美国人抢先搞定聚变聚爆炸技术的话,可能给西方阵营增加不少士气。至于中国的氢弹研制工作,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负责氢弹研制的工程组想要直接搞定小型化的氢弹,以便在今年之内装上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试射。
“所以说,美国人现在应该也是很着急了,他们的这次实验本来就拖延了一个月,现在又搞成了失败,我看啊,艾森豪威尔这几天晚上该睡不着觉了。”主席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对坐在另一边的总理笑着说道。
“嗯,美国政府想要借氢弹爆炸的成功来挽回一点国际威望,但现在看来却起到了反效果。”总理也笑着说道。
两位领导人此时并不是在开会什么的,只是偶尔找到了闲暇时间,一起坐着喝喝茶。最近国内外的形势一片大好,主席总理要操心的事情少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休息。
“他们着了急,也就容易采取一些极端的办法,美国人搞帝国主义的经验不如英国人,阴谋呢藏不住,阳谋又经常过于激进。”主席没有抽烟,不过他的书桌上放着几块戒烟糖,“这也能给我们提提醒,我们现在的步伐,可能有那么点激进了,回过神来还是要注意一下巩固斗争成果。”
“哦,是说伊朗选举的问题吗?”总理很快就反应过来。
“伊朗只是其中一个,我们新争取到的伙伴国家和组织都要注意一些,毕竟关系不是那么紧密,我们既不能逼得太紧了,也不能把人家重新推到帝国主义一边去。”
伊朗在五月份的政治风波结束之后,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组建了临时的权力机构,并着手组建议会、修订宪法,很快就会展开被政变打断的选举。虽说伊朗的政治风暴是中苏两国以联合国名义军事介入后被化解的,两国的行动直接解救了大量处于危险之中的伊朗国民,但伊朗本地的各种势力对中苏两国仍然抱有极大的警惕,政坛上的力量基本分为亲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派和亲美派,我党并不能确保在之后的选举中产生对社会主义阵营有利的结果。
当然了,虽说伊朗的各方势力对中苏两国抱有戒心,但伊朗的底层国民已经比较能接受社会主义阵营对待他们的方式,至少主要由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临时抽调组成的维和部队在伊朗驻扎的时候不会像美国人一样扰民。另外,中苏维和部队也在当地帮助伊朗人恢复社会秩序,持续几十天的动乱使得伊朗的城市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地人并不会抗拒秋毫无犯的中苏两国军人。
“这件事情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信任伊朗的人民,他们能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悬念的话,大约是伊朗的宗教组织比较难以拉拢吧?”周总理说道。
“我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当地的宗教组织在国际问题上追求的主要是不被干涉,他们在伊朗国内夺取政权的意愿主要和当政者是否触动宗教组织的利益相关,在目前这个时期上,我认为我们采取的保守策略是会有效的,而从长远上看,如果我们能帮助伊朗建立更先进的工业体系,提高其社会的生产力,那么宗教组织的影响也就会逐渐地减弱的。”主席回应道。
“也就是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我们就慢慢推着他们往前走,而不要一把推到他们,还绊倒我们自己。”总理简单地描述了一下,而主